NBA近15年最成功一屆全明星 有哪些細節值得CBA借鑑?

芝加哥這一晚註定會被載入史冊,因為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全明星賽,讓向來都是以娛樂為主的比賽,變成一場真刀真槍的明星硬碰硬。有人說這是規則的變動,改變了場上所有人的打法;也有人說這是大家共同的信仰,讓彼此的格局產生了衝突。無論怎樣,2020年NBA全明星賽,都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屆賽事。從籌備計劃到運行機制,都值得各個聯賽學習效仿。

相比於前段時間在廣州舉辦的CBA全明星,這一次美職籃真正體現出世界頂級聯盟的辦賽水準。從包裝、設計,更重要的是球員的配合程度上,都讓中職籃在未來籌辦全明星賽上有很多借鑑的地方。

NBA近15年最成功一屆全明星 有哪些細節值得CBA借鑑?

主題突出全明星不能是純娛樂

在本次NBA全明星賽開始前,其實聯盟已經在賽制上絞盡腦汁,想過很多次的改良辦法。例如三分大賽增設超遠“3分”點,但是簡單的變化很難在視覺上給觀眾帶來衝擊。因此如何吸引眼球,成為全明星能否繼續存活的重中之重。

要知道這些入選全明星的球員,身價都超千萬美金,甚至連上一些場外贊助廣告,他們收入過億都不成問題。如何讓這些大腕兒在一場勝負無關緊要的比賽中,傾其所有,成為最大的難題。

NBA近15年最成功一屆全明星 有哪些細節值得CBA借鑑?

而在科比去世之後,NBA聯盟迅速在全明星籌辦上做出跟進。本次芝加哥全明星的主題就是致敬科比,懷念這位曾經為NBA做出偉大貢獻的球員。雖然是一個突發情況,但這一次公關處理讓NBA全明星起死回生。從全明星正賽的服裝設計,到賽制的大變動,無一不透露出聯盟對於科比的緬懷。就連全明星MVP獎盃也更名為“科比布萊恩特杯”,徹底激發了明星球員的鬥志。全明星正賽最後一節,各方球員為了一次球權的歸屬,奮力撲救。克里斯-保羅因為一次判罰甚至和裁判激動地理論,恩比德為了博得罰球,籃下強硬做打勒布朗-詹姆斯……當每一個人都為了一個球而開始爭奪,真刀真槍的大戰便開始了。

NBA做到了調動起明星球員的積極性,從而舉辦了一場載入史冊的火星撞地球一般的全明星賽。而主題鮮明,每一個人都為了一個目標而發起衝擊時,各自才會精神抖擻、煥發能量。CBA該如何去激發明星球員的鬥志呢,如何讓他們在娛樂比賽中展現出真正實力,去彰顯不服輸的精神,這是中職籃公司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獎金對於一些CBA明星球員儼然不再是追求的目標,精神層面的嘉獎,以及至高無上榮譽的加成,或許會激發CBA的超級巨星,在全明星舞臺上徹底綻放。

NBA近15年最成功一屆全明星 有哪些細節值得CBA借鑑?

無國界全明星是所有人的聚會

NBA全明星雖然在美國本土舉辦,但是這卻是世界籃球頂尖人才的一場聚會。因為在芝加哥全明星上,24位入選正賽名單的球員,有來自7個不同國家、8名美國本土之外的球員參與到其中。這些球員雖然身體素質可能不及一些黑人運動員,但他們的籃球智商以及後天展現出的努力程度,絕對在當今聯盟卓越出眾。

既然開展全明星比賽,目的就是選拔頂尖球員對戰,選人方面就應該更開放、更有代表性。而廣州全明星賽中,只有鄧蒙和林書豪兩名外援通過投票進入到正賽。或許外援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投票率的影響,可能最終無緣全明星。但我們應該反思是否投票機制不夠完善,是否應該拓寬更多渠道,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最刺激人心的扣籃大賽,也只有費爾德一名外援參加,即使是矣進宏這位草根一展宏圖,依然讓人無限憧憬更多外援參與其中後,引爆的更多看點。

NBA近15年最成功一屆全明星 有哪些細節值得CBA借鑑?

全明星舞臺本身就佔有一定程度的娛樂成分,它與真正總決賽的冠軍歸屬有一定的差別。既然如此,就應當讓更多人能參與其中,給更多外援一些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更大程度激發國內球員,無論是單項賽還是全明星,更好地培養本土球員的競爭意識。何況全明星舞臺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並非我們本土球員就在某些方面比外籍球員差。就拿本屆NBA全明星技巧賽來看,奪得冠軍的阿德巴約平時很少投射三分球,幾乎不被斯波爾斯科拉主教練允許在常規進攻中投遠距離。但就是憑著三分,最終阿德巴約爆冷奪冠,讓不少人刮目相看,包括總經理帕特-萊利也對他讚歎不已。包括之後的扣籃大賽,很多人看好阿隆-戈登奪冠,但最終瓊斯的一騎絕塵,這種冷門相繼爆出,更會讓全明星增加看點,讓觀眾對賽事更有盼頭。但限定人群的全明星,缺乏競爭,不但會讓一些看點付之東流,也會讓全明星淪為只供消遣的純娛樂工具。

NBA近15年最成功一屆全明星 有哪些細節值得CBA借鑑?

俱樂部球員還需一致配合

全明星比賽的節點,通常都是在常規賽結束一半後舉行。因此一些成績靠前的球隊,為了保護自己的球員,通常希望他們儘可能少得參與其中,儘可能降低受傷概率。從球隊管理層考慮,的確有一定的道理。何況NBA球隊為了保護自家球星,通常不贊成明星球員在休賽期出戰洲際比賽。

但是球員身體保養重在平時,科學的訓練以及作息,通常會降低受傷概率。如果因為擔心在全明星賽上受傷,那麼球隊一定在平日裡對球員的保養工作,做的不是特別到位。不配合聯盟的規定,消極對待比賽,都不符合職業運動員的基本素養。

當CBA聯盟在今年全明星創意的增設單挑賽時,有的球員因傷退賽,有的球員上去並沒有全力以赴,甚至最被人寄予厚望的杜鋒與阿日的師徒對決,最後戲劇性地告一段落。能夠看出CBA聯盟的決策者在努力造勢,他們希望給觀眾和球迷創造新穎和大不同,在視覺上帶來衝擊。但落到現實層面,球員們是否配合,又是否真正意義履行了作為一個運動員的職責,這是個大難題。

NBA近15年最成功一屆全明星 有哪些細節值得CBA借鑑?

當然相信在臥虎藏龍的CBA聯盟,有不少能飛能跳的運動員,寄希望在扣籃大賽一展英姿。可能因為俱樂部的一些要求,讓他們在平日裡難以練習高難度動作,一次次錯過青春裡來之不易的機會。但給大家提個醒,在2017年孫銘徽獲得全明星扣籃冠軍後,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將突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隨後入選國家隊,在世界大賽中有所展現,孫銘徽的逆襲之路正是開始於全明星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