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疫情對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的影響

小黃人工業互聯最近發現很多冶金行業的朋友對冶金系列書籍非常感興趣,因此,花費一週的時間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冶金行業的優質書籍資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閱讀哦。

7本(有色金屬)+9本(鋁合金)+9本(材料成型)+7本(無損檢測)+8本(耐火材料)+8本(焊接書籍)+9本(熱處理)+9本(軋鋼)+10本(冶金材料)+鋼材金相圖譜(11本)+9本(不鏽鋼標準)本次分享全部包含在內,具體目錄如下:


專家觀點│疫情對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的影響

下載96本書籍學習資料包步驟

2、關注【小黃人工業互聯】頭條號,私信回覆【96】即可獲取下載地址。


MPI專家觀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的影響


  一、引言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在武漢突然爆發,並在春節期間隨著學校假期、民工返鄉和春運快速蔓延到全國各地,進而波及全世界。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又將此次疫情確認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簡稱PHEIC)。為了抗擊疫情擴散,從城市到鄉村,全國很多地方採取了封城、封村、封路、封閉小區等多種多樣方式進行隔離。航空、水路、公路,甚至部分鐵路、公交都被迫停運。工廠延期開工,商店延期開業,學校延期開學,日常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車舟不行,商旅隔絕,企業停工,餐飲停歇,對國民經濟各行業也帶來很大影響。在此情況下,疫情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我國鋼材消費,那麼影響幾何?我們結合疫情對我國經濟和各行業的影響,對今年的全國鋼材消費進行預測,以期對行業發展起到參考作用。

  二 、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鋼材消費與經濟增長緊密相關,研究鋼材消費應以經濟增長為依託。2019年底爆發的疫情,將對我國經濟造成一定衝擊。從國內市場來看,疫情主要對交通運輸、餐飲、電影和旅遊等服務業影響較大,對製造業、房地產基建等業投資也產生一定影響。疫情發生期間,全國旅客發送量明顯下降,路網交通量總量下降近80%;大量飯店酒樓停業,餐飲服務銷售額嚴重萎縮;觀影需求大幅下降,春節檔電影紛紛撤檔;全國各主要景點關門謝客,旅遊收入大幅下滑。製造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衝擊,一是由於延期復工、物流不暢等原因,造成勞動力短缺、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問題,產業鏈整體運轉降速;二是企業產出減少但固定支出不變,資金壓力和財務風險增大。三是服務消費領域的影響將會蔓延到製造業,市場需求下降,生產也將下降。此外,受疫情影響,以房地產、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投資受到抑制,疫情防控期間大多停滯。但是也要看到,疫情也孕育著機會,除醫藥行業因疫情需要快速增長外,受居家隔離影響,電商、外賣、在線遊戲、視頻等行業營業收入大幅增加。

  從國際市場來看,雖然目前疫情爆發時間較短,但對我國出口貿易的總體影響已經產生。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多數國家採取了壓減航班、撤僑以及對我國公民進行入境管制等措施。英美等國均已暫停或壓減了往返我國的航班,並採取了從武漢撤僑措施。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消息,截至2月7日已有102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公民採取不同程度的入境管制措施。同時,我國出口貨物入關檢驗檢疫加嚴,影響物流和交貨週期,從而影響我國外貿出口。由此可見,2020年我國對外貿易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學者也紛紛對疫情造成的影響進行研究和預測。穆迪公司和標普公司分別維持了對我國2020年經濟增速5.8%和5.7%的預測。惠譽公司認為本次疫情對我國經濟的衝擊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預計2020年經濟增速可能降至5.5%左右,較上一次預測下調了0.4個百分點。2月3日,世界銀行表示,中國政府採取的舉措能緩和疫情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損失,維持2020年經濟增速5.9%的預測。同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中國經濟繼續表現出極強的韌性,IMF對此充滿信心,IMF2020年1月份預測2020年我國經濟增速為6.0%。國內部分研究機構認為疫情對我國整體GDP影響較大,將導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

  綜上所述,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黨向全國人民做出的經濟翻兩番莊嚴承諾的決勝之年,雖然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目標的實現造成了很大困難,但是我們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預計疫情解除後,國家將陸續出臺相應的經濟刺激政策,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基建投資,進一步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和地區減稅降費;採用穩健的貨幣政策,定向降息降準,進一步擴大內需,鼓勵出口,促進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快速發展,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鑑於目前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程度仍存在諸多變數,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情況不同,選取經濟增速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景作為預測的依據。

  情景一(樂觀情景):疫情防控有力,各種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各類醫療物資充足。疫情對我國宏觀經濟的衝擊侷限在一季度,通過後三個季度的調整和恢復,預計2020年我國GDP增速可達到5.9%左右。

  情景二(中性情景):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但持續時間較長。由於疫情的影響時間較長,預計2020年我國GDP增速為5.8%左右。

  情景三(悲觀情景):考慮到傳染性較強和未來變異的可能性,疫情持續時間超出預期,我國經濟受到較大沖擊,預計2020年我國GDP增速為5.6%左右。

   三 、疫情對各下游行業及鋼材消費的影響

   疫情持續的時間對鋼鐵各下游行業及其鋼材消費具有重要影響,但不同行業影響也有所差異。以下我們將分析疫情對主要用鋼行業的不同影響。

  (一)建築行業

  建築行業運行趨勢及鋼材需求變化主要取決於疫情防控進展。短期看,疫情對全國建築行業衝擊較大,行業鋼材需求整體承壓。一是部分建設項目停工停建,開工復工有所推遲。受到疫情蔓延影響,各地相繼出臺政策,適當延長假期,暫緩工地施工,避免人流聚集,全國各建設項目復工較往年明顯延後,建材需求承壓明顯。二是物流運輸受限。全國各省區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部分地區採取了封路、限行等措施,對建築用鋼的調配運輸造成影響,削弱了市場需求。三是房地產等項目開發投資意願下降。由於春節期間疫情超預期發酵,嚴格的隔離措施對房地產市場的春季行情造成較大沖擊。四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多數停工。抗擊疫情成為當前政府的首要任務,各地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普遍受人員返工復工延期、防控疫情要求而停工。但是,考慮到氣候和節假日因素,歷年春節前後,我國建築行業整體需求較為疲軟,北方工地普遍處於停工狀態,一定程度減弱了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根據測算,疫情蔓延較為嚴重的前十位地區建築行業用鋼需求佔全國比例約為59%,短期鋼材需求受疫情影響明顯。

  從全年維度看,建築行業受疫情解除後國家宏觀政策影響較大,或產生較大補償性需求。尤其是當經濟增速低於預期時,我國宏觀政策可能趨於寬鬆。當前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空間充足,經濟具有較強韌性,逆週期調節政策可有效刺激經濟,如央行2月3日開展的1.2萬億逆回購政策,市場反饋明顯。疫情結束後,預計以公路、港口碼頭等為代表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以5G基站、特高壓、城際軌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為代表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將補償性釋放,有效帶動鋼材市場需求加速增加。

  (二)機械行業

  疫情導致機械製造業企業的復工、訂單推遲,機械行業旺季將順勢後延,預計行業整體將短期承壓,中期主要看國家逆週期調節政策。

  各主要子行業受衝擊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具體看:

  工程機械。下游工程類項目延期復工(人員流動限制、項目推遲開工等原因),將導致工程機械節後銷售旺季明顯推遲。今年一季度工程機械受疫情影響將下降,但疫情解除後,基建託底經濟作用明顯、環保加速更新需求仍在,預計全年銷量仍然樂觀,由此也將拉動鋼材需求持續增長。

  農機行業。近兩年農機行業低位運行,整體處於下行通道,特別受疫情造成配套廠家和整機廠家均不能正常開工生產,大量的工人選擇性滯後流動,開工滯後帶來的現金流與成本的壓力,以及購機補貼減少等影響,當前行業整體反彈動力依然不足,預計2020年農業機械需求總體呈下行趨勢,進而用鋼需求也處於下降態勢。

  機床工具。預計2020年世界經貿增長維持低位運行態勢,國內汽車等行業也處於弱勢運行,機床工具行業整體持續下行趨勢短期內恐難扭轉,預計今年機床行業總體上仍將保持需求持續升級、需求總量總體下行的趨勢,鋼材需求也處於下降態勢。

  重型礦山機械。受疫情影響,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部分企業開工時間後移,產品價格也存在下行壓力。特別是鋼鐵行業受產能置換政策影響,相關產能置換項目與技術改造升級項目暫緩,將一定程度上影響重型礦山機械行業。預計2020年重型礦山機械行業下行壓力較大,用鋼需求也將受到影響。

  機械通用零部件。受疫情影響帶來的開工推遲、人員流動、物流運輸限制影響,作為機械行業的輔助性產品,預計2020年機械通用零部件各品種產量發展態勢仍會呈現較大差異。總體來看,機械通用零部件用鋼需求總量與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

  總體來看,受疫情影響,機械行業運行困難和壓力較大。但同時利好因素依然存在,國內深挖市場潛力、拓展擴大最終消費、穩定製造業投資、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等政策措施的實施,以及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落細,將對行業的穩增長和產業升級起到推動作用。根據機械行業總體發展趨勢,疫情對機械行業用鋼需求短期影響較大,對全年影響較為有限,預計2020年機械行業鋼材消費量將呈小幅下降態勢。

  (三)汽車行業

  本次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生產端和消費端。短期來看,生產端主機廠復工延期已成定局,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也將延遲復工,導致汽車產量下降、生產成本增加、盈利水平下降。消費端4S大都選擇歇業,消費者沒有購買慾望,銷量下滑不可避免。長期來看,生產端全年汽車供應不會受大影響,往年春節本來就是傳統淡季;消費端待疫情解除後原有需求會迅速補充,疫情還將引發部分無車家庭購買慾望,這部分需求以經濟型轎車為主。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湖北省汽車產量達到224.75萬臺,佔全國的8.8%,排名第四。周邊受疫情影響較重的廣東、上海、重慶等地汽車工業同樣發達。湖北等省市汽車工業發展放緩,將直接影響全國汽車的走勢和產量。

  綜合分析,疫情將對我國汽車產量產生影響,汽車產量將下滑,鋼材消費也將隨之下降。

  (四)能源行業

  從電力工程建設來看,受疫情影響,企業假期延長,存在電網建設工程、城鄉配網工程推遲復工,電力設備的採購及開標延期的情況。2月7日,國家電網已出臺應對疫情影響全力恢復建設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的舉措,將全面推進中央部署重點任務、積極推進在建重點工程建設、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積極做好工程復工組織工作。從長期看,特別是考慮到本次疫情發生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基建投資仍是完成決勝之年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在疫情解除後,電網投資將加速釋放,對全年投資影響相對有限,鋼材消費變化也相對有限。

  在石油天然氣方面,隨著疫情影響不斷擴大,企業開工復工推遲對國內能源市場的影響逐步顯現,石油天然氣消費需求短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未來,伴隨疫情得到控制,工業、交通運輸、終端需求也將逐步恢復,石油天然氣市場需求或將迎來恢復性反彈,帶動鋼材消費回升。

  (五)家電行業

  家電行業短期內受疫情影響較大,特別是1月底到現在,產業鏈所受衝擊較大。從銷售端來看,目前線下銷售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除線下商店外,線上銷售也遭遇物流運輸難、上門安裝難等因素制約,訂單有所減少。從生產端來看,目前很多家電企業延期開工,二月份產能受到嚴重影響,部分疫情嚴重地區,開工恢復經營時間仍不確定。但由於春節後家電市場屬傳統淡季,所以影響不會太大。從家電產品消費情況看,受疫情影響,居家健康類小家電有望迎來逆市增長;蘇寧、京東等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消毒櫃、除菌洗碗機、空氣淨化器、蒸汽拖把、電烤箱、淨水器、空氣炸鍋等健康類家電以及能夠提升居家幸福感的小家電走俏。

  雖然短期內家電行業受到疫情影響較大,但從全年整體上看,家電行業不會受太大影響。疫情解除後,家電行業的生產經營將很快恢復正常。疫情主要是將家電購買需求發生的時間點推後,全年需求總量受影響有限。參考“非典”時期,家電行業也曾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的程度較小,影響時間上也主要集中在疫情發生時的一兩個月,過後市場很快得到恢復,需求延後兌現,總量未受影響。總的來看,此次疫情對家電行業影響主要是短期的,不會對全年整體產銷造成太大不利影響。長期來說,此次疫情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家電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如線下銷售向線上的轉移、健康智能類家電市場空間提升等。

  預計家電行業全年鋼材消費受此次疫情影響不大,家電產品中主要是白色家電消費鋼材較多,白色大家電中空調、洗衣機、冰箱等銷售旺季主要在二三季度,而且部分產品海外市場佔據較大份額,小家電則以網購居多,受疫情影響有限。如果疫情過後,國家推出相關消費刺激舉措,除受疫情壓抑而快速釋放的需求外,新的消費潛力也有可能被更多激發,全年家電產品產銷增長仍可期。

  (六)造船行業

  近年來,全球航運市場總體處於低位徘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航運市場仍處於運力嚴重過剩的不利局面,本次疫情將進一步影響國際航運市場投資心理與預期。受疫情影響,市場消費減弱將導致油品、煤炭、鐵礦石、鋼材等大宗商品需求減少,由此拖累海運貿易增長,特別是短期內拖累油船、散貨船和集裝箱船市場需求側表現。此外,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嚴防範措施,導致航運企業運營成本上升,潛在風險增大。因此,短期內疫情將對全球海運貿易、航運市場等產生諸多不利因素,一定程度上拉低全年新船成交量,特別是中國的接單量。

  預計2020年我國全年造船完工量將呈現下降趨勢,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工人無法就位,造船企業推遲開工,生產進度或有一定延誤;另一方面造船屬於外向型行業,90%以上用於出口,船東、監理等外方人員在疫情爆發期間無法到場,全球供應鏈也因管制措施受到衝擊,大量出口訂單處於停工狀態。短期內新船訂單量也將會出現下滑,由於造船業是完全競爭、國際化程度很高的行業,近年來由於市場不景氣,中日韓三國的競爭愈發激烈,本次疫情主要在中國爆發,其他國家和地區影響較小,船東會更加傾向於在日韓等國企業下單。綜合考慮,由於全國造船完工量和新船訂單量均呈現下降趨勢,將在一定程度上拉低造船行業鋼材消費量,其影響程度取決於疫情發展。

  (七)集裝箱行業

  集裝箱行業受國際市場需求、航運業和國內製造業影響。疫情爆發後,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1月30日宣佈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出的臨時或長期建議包括但不限於對嫌疑人員、貨物、集裝箱、交通工具等進行檢驗檢疫或隔離,不得上下人員和裝卸貨物等。繁雜的檢疫程序造成貨物裝卸速度變慢,迫使國際零售巨頭轉向其他周邊國家進行採購。同時,汽車、機械、服裝及其他消費必需品幾乎都採用集裝箱運輸,而我國為疫情的蔓延而採取的工廠延期開工等措施,對上述產品生產出口帶來較大影響。另外,製造業停工時間延長,國內運輸受阻,對生產企業的原材料進口和產成品出口也產生了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到集裝箱行業。

  上述問題造成我國進出口貨量的減少,導致大型海運集裝箱班輪公司重新分配運力,部分航線被取消。國際知名航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報告顯示,自2020年1月20日以來,我國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減少了20%以上。據此判斷,疫情期間,我國集裝箱貨物進出口量的萎縮,將直接導致集裝箱產需量下降。

  總體來看,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和地緣政治相關不確定性升高以及國內疫情的影響下,我國集裝箱產量和出口量都將下降,其對鋼材需求也將隨之下降。

  (八)鐵道行業

  疫情對鐵道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項目開工復工方面。本次疫情發生在春節前後,部分鐵路施工工地並未停工,少量施工人員通過調休回家過年;受疫情影響,春節後不能及時返回工地,但整體來看對該項目工程進度影響不大。春節期間停工的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施工項目,在疫情發生後大部分施工人員節後未能如期返回,短期將會對這類項目的整體工程進度產生一定影響;但未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通過後續追趕工程進度,基本還是能夠完成全年鐵路投資和建設目標。

  交通運輸部規劃2020年全國將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受疫情影響,部分項目進度減緩。2020年2月4日交通運輸部召開會議時又強調,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川藏鐵路等一批標誌性重大工程,加大新項目開工力度,積極推進在建項目,穩定交通固定資產投資。

  因此,在國家穩投資的政策環境下,本次疫情對全國鐵路和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總體影響相對較小,對鋼材消費的影響也很小。

  四、 疫情對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總量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我國經濟增速處於不斷下滑逐步築底的過程。特別是近兩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速逐步下滑。雖然2020年初,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穩定了經濟和市場預期,但我國經濟受三駕馬車疲軟、總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仍未改變經濟持續下行的態勢。

  當前,疫情仍在持續發酵,對我國消費、投資和出口均造成一定影響,使得鋼鐵及相關製造業生產和需求下降,短期影響已經發生。長期來看,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超過非典,其危害程度主要決定於疫情持續時間,持續時間越長影響越大、危害越大。

  根據我國經濟發展情景及三種情景下各下游用鋼行業受疫情的影響程度,預測出三種情景下我國鋼材消費量,見表1。三種經濟發展情景下,預測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量分別為8.85億噸、8.69億噸和8.48億噸,同比分別下降0.9%、2.9%和5.3%。綜合考慮疫情對我國經濟和各行業的影響,並考慮疫情解除後我國經濟增長態勢,我們認為中性情景下甚至悲觀情景下我國鋼材消費量發生的概率較大,即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量為8.48億噸~8.69億噸的可能性較大,同比下降2.9%~5.3%。

  表1 三種經濟增速情景下各行業鋼材消費量預測 單位:萬噸

專家觀點│疫情對2020年我國鋼材消費的影響

  注:

  1. 2019年鋼材消費量有調整,原值為88600萬噸;

  2. 上年度預測2020年鋼材消費量88100萬噸,同比下降0.6%。

來源: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軋鋼處 時間:2020-02-10 08: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