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也許你從未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童年形成的"人生腳本"中


可悲!也許你從未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童年形成的


01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女孩A,從小身世悲慘,父母為了想要男孩,沒有把她留在身邊,而是送到了老家,她在老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今天在甲地,明天在乙地,今天在這個親戚家,明天在那個親戚家。

成年後她選擇了一個條件很差的男人結婚:二婚,沒房沒車,家在農村,還帶著一個孩子,這還不夠,更為關鍵的是兩個人名義上是結婚,但其實一直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一年裡只有一個月的見面時間,剩下的時間都是她自己一個人獨自生活。更慘的是,這短短的一個月也充滿著爭吵和淚水。

這個女孩不管哪方面的條件,都要比丈夫強多了,任誰都想不通她怎麼會選擇這樣一個男人結婚。包括她自己,也想不通其中的原因,終日生活在痛苦的陰影中。

榮格曾經說:"潛意識正在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卻誤以為那是命運"。生活中,很多人說:"這都是命",或者"我的命不好",但是卻很少有人明白,

所謂"命運",不過就是被潛意識支配的選擇

而既然是潛意識,就意味著它沒有被我們覺察。著名的冰山理論認為,人能意識到的部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大部分處在冰山以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部分,則是潛意識。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一個人的外在命運和他的內在想象互為鏡子,通過外在的命運,可以看到其內在的想象,而通過內在的想象,同樣可以看清他的外在命運。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人生是被潛意識所限定的,除非我們有勇氣深入潛意識的深井,將潛意識呈現在意識層面——那樣,命運就會被改寫。所以,榮格還說了另外一句話:"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


可悲!也許你從未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童年形成的


02

心理學家埃裡克·伯恩認為,每個人都在童年形成了一個"人生腳本",它就像是一個人的人生劇本一樣,會有開始、展開、高潮、結束和尾聲。通常,如果不是很深入的認識自己,我們就不知道這個腳本是什麼,只有當它展開了以後才能看清楚。

這個故事中的女孩A,她說自己都不知道當初為什麼會"下嫁"給這樣一個條件這麼差的男人,為此,她給自己貼上了"腦子進水"的標籤。在和我聊的過程中,我問她是真的不知道嗎?她沉思良久,說:其實我知道。大概是因為在我心裡有一個想法,找一個條件不如我的男人,就不用再重複"被人遺棄"的感覺了…..

對A來說,"被人遺棄"就是她人生的腳本。但是這個原因,其實還是在意識層面的——當我們能夠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一個理由或者原因,通常還是意味著這個理由是意識層面的工作。

弗洛伊德在1920年發表的《超越快樂原則》中,提出了"

強迫性重複"的概念。他發現,孩子會把他最喜歡的玩具從小床中扔出去,再哭鬧著把玩具要回來,並不斷的重複這個過程。弗洛伊德認為,這個過程裡,孩子把玩具當成媽媽的替代品,他不斷的扔掉玩具再得到的過程,本質上是在不斷的重複體驗媽媽會時不時離開的創傷

人是"關係"的動物,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人只有一種關係,就是早年和父母的關係。在成年之後跟其他所有人的關係,都只不過是早年跟父母關係的翻版而已。

A選擇和一個條件差的男人結婚,意識層面說,想擺脫被拋棄的命運,但在潛意識裡,其實她卻做著相反的動作,她不斷的重複製造著自己"被拋棄"的命運,試圖用強迫性的重複來療愈自己的創傷

比如,她雖然有很多聽上去很"合理"的理由,因為這些理由而和丈夫發生爭吵,意識層面,這些爭吵會令她痛苦,體會到"被拋棄"的感覺,但本質上,這是一種驗證,驗證自己"註定被拋棄"的命運。

舉個例子,因為工作原因,她不能和丈夫一起回老家過年,但是她對丈夫有一些"合理的期待"。比如她會希望丈夫能夠"稍微平衡一下她和他家的關係",不是每年都必須回老家過年,而是可以適當的選擇跟她待在一起。但是,當丈夫表示做不到的時候,她便非常受傷而憤怒,和他發生激烈的衝突,並質疑自己的婚姻到底要不要繼續。


可悲!也許你從未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童年形成的


03

為什麼要不斷的製造衝突來體驗曾經的創傷?這背後是什麼樣的心理機制呢?

對於潛意識裡的深層創傷來說,如果它沒有被療愈,就會始終存在並持續發揮著影響。創傷固然會帶給人"受傷"的感覺,但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創傷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推卸責任。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你這樣做,傷害了我",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你應該為我的創傷負責",因為是你"做錯了",所以,你要矯正你的行為,你要道歉,你要哄我,你要為"我"負責。

雖然很多人很難覺察,會執拗的陷在"如果不是他做了這件事,我怎麼會如此生氣"的邏輯裡不能自拔,但依然無法掩飾自己無法為自己的創傷感負責的事實。

請注意,我在這裡提到的是"創傷感",而不是"創傷"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事實上,令我們感到難受的,是被傷害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來自主體的體驗,帶著很深的主觀性,換言之,

到底是真正的創傷,還是我們感覺到被傷害,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我們很容易將兩者混淆。

誠然,A的早年經歷很"悲慘",這種經歷可能帶給了她一個不太好的"後遺症"——在她的內心深處,始終住著當年那個沒有選擇、只能被拋來拋去的小孩。換言之,她的這個"內在小孩",始終沒有長大。

一個人"心智化"程度不夠,就會像這個故事裡的女生一樣,她在與丈夫相處時,會複製早年和父母的關係,在面對丈夫的時候,在潛意識裡,又會不由自主的把丈夫當成"理想父母",並期望這個理想父母愛她,給她一切抱持,滿足她的需要,凡事以她為先.....似乎只有這樣,她內心的創傷才能被療愈。

但是這注定只能是一個"幻象",現實中,她的丈夫不但不是理想父母,甚至還是一個同樣心智不夠成熟的,內心也有沒長大的內在小孩的成年人。於是問題就出現了。

在具體的相處中,她潛意識的的創傷會不斷的驅使她做出驗證

,驗證眼前這個人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期望,是自己的"理想父母",但是她的驗證又註定會以失敗告終,於是她潛意識裡的"人生腳本"——被拋棄的命運會又一次被成功驗證。自然反覆的驗證,會讓她陷入另一個幻象:認為自己的命運無法改變,或者認為也許換一個人,就可以解決全部的問題。

在過年時,到底丈夫是留下來陪她還是選擇回老家,就是一個考驗,顯然,未通過考驗的丈夫印證了她潛意識裡認定的人生腳本。這種驗證會令她體會到熟悉的痛苦,然後陷入到一種"命運的輪迴"當中。


可悲!也許你從未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童年形成的


04

相比被遺棄的痛苦感受,人生腳本帶來的"確定感"同樣令人著迷,所以,這就很容易理解雖然很多人對自己的壞習慣咬牙切齒,但卻很難改變的原因——雖然壞習慣會帶給人很多麻煩,但同時也是讓人感覺最習慣,是最不需要費力改變的"心理舒適區"。

創傷亦是如此。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被人生的腳本限定?要被潛意識的創傷限定?永遠無法逃離"被拋棄"的厄運?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無論到了何種境地,我們都始終擁有一份選擇權"。是的。早年的關係我們無法改變,也無法讓時光倒流,歷史重演。但是我們始終活在此時此刻——不是未來,更不是過去,而是當時,當下,此時,此刻。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今天的命運完全可以由自己來重新安排。

很多人愛說"我沒的選",其實這本身也是一種選擇——放棄自我成長,選擇被動接受命運的選擇。其實,大多數"沒的選",其本質都並不是真的沒的選,而是從心理上出於習得性無助的無奈之舉。

我們需要看清自己的習得性無助是哪來的?看到自己的創傷是真的"創傷",還是"創傷感"?是過去的創傷,還是現在的創傷?只有把這一切都搞清楚,我們才能真正的遠離"被限定"的命運。

著名的哲學家羅素曾經這樣說:"我想要說兩點,第一點關乎智慧,第二點關乎道德。關乎智慧,我想說,不管你是在研究什麼事物,還是在思考任何觀點,只問你自己,事實是什麼,以及這些事實所證實的真理是什麼。永遠不要讓自己被自己所願意相信的,或者認為人們相信了,就會對社會更加有益的東西所影響,只是單單的去審視,什麼才是事實......"

著名的心理學家托馬斯·摩爾也曾經說過:"

對一個人最好的治療,就是拉近他與真實的距離"。

所以,改變自己命運的腳本有很多具體的辦法,但是最根本的一點在於,要相信並願意重新使用選擇權,無限的靠近真實,而不是自己的幻象


可悲!也許你從未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童年形成的


05

何為選擇權?我想答案在於"主動"。這一點至關重要。

在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中,有一條至關重要的工作原則叫"助人自助",這句話是告訴諮詢師,求助者自己,才是諮詢工作的主體。而諮詢師只不過是在一旁協助求助者走出迷霧的人。換言之,一個人如果深陷痛苦,但是他本身"求生"意願不夠強烈,也還是會在諮詢的過程中脫落。所以,諮詢師也許有專業的技能,但是求助者本身才是擁有"選擇權"的人。

我是否願意改變早年經驗的限定,我是否願意做一個為自己情緒負責的人....這些都是可以選擇的。

回到"回老家過年"的這個話題。一個擁有選擇權的人,一個願意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的人,會嘗試從"受害者"的角色中走出來——我可以選擇說出我的期待,也可以選擇如果對方不滿足我的期待時,是生氣、受傷還是接受他不滿足我的期待,除此之外,我還可以選擇發生爭議的時候,是使用爭吵或者離婚的方式解決,還是用

溝通、協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協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切都是選擇。

而不同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態度。把對選擇的控制權拿回自己手裡,是開始發展與改變自我的前提。


可悲!也許你從未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童年形成的


06

從某種角度上說,事實即真理。

只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會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認為自己看到的,理解的就是真相。就像盲人摸象,每個人都誤以為自己抓住的就是事實及事實之全部。

但真相往往並非如此。

剛才提到的"創傷感"和"創傷"之間的差別,就是想象和真相的差別。我們按照自己的角度解讀一個行為,並認定這是帶給自己創傷感的罪魁禍首,將自己置於"被害者"的地位,將責任推給別人.....這些,都是在自己的幻象中進行的工作。

對方的行為,是故意的傷害,還是因為沒有順遂我們的心意,激發了我們的創傷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大部分情況下,真相是後者。

親密關係裡,我們常常對對方有過高的期待,無形之中期待對方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來思考和行動,當這個期待落空時,我們就會給對方貼上"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標籤。但是真相,很可能是

對方只是在按照他自己認為的方式行動,換言之,他的標準可能與你不同,但是他的初心,卻不是故意的傷害。

夫妻之間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間也常常如此。父母的初心是想讓孩子更好,但是採用的方式常常具有傷害性,於是孩子便認定父母傷害了自己。

這種傷害感,是真實的,但卻不夠客觀。從這個角度說,人與人的關係,常常是一場誤會。

如果將自己從"被動"地位解脫出來,自己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買單,願意為自己的情緒負責,這種選擇會令我們更加接近真相

看待一件事,從自己的角度看,從對方的角度看,從第三方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而從不同的時間軸去看,對其解讀的角度,亦不一樣,比如過去看到前因,現在看到真實,未來的角度看到方向.....

所以, 所謂"事實",大概就是從更多的角度和儘量祛除自己主觀濾鏡的對事物的觀察

接近真相,也就接近了療愈。


可悲!也許你從未意識到,自己一直活在童年形成的


寫在最後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A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突破自己內心防禦,跳出心理的舒適區,才能看到真相,自我療愈。

但是不管怎麼說,如果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人生的腳本,並非無路可循,這條路,就是不斷認識自己的潛意識,並將潛意識不斷意識化的過程。

祝福A。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