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TA】坚守背后,在这些“家书”里读懂医者情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一队队医务工作者听令集结,奔赴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小家”与“大家”之间,在保护一己安全与守护大众健康之间,医护人员选择了后者。

  在临行前,在工作中,他们写下了一封封“家书”。

“对不起儿子,妈妈还是决定要进隔离病房”

  “我深知感染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折磨,我毕生的愿望就是消除这种痛苦和折磨。

  对不起儿子,我们短暂的别离是为了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

  ……”

【战“疫”中的TA】坚守背后,在这些“家书”里读懂医者情怀

曹晓英在发热门诊。

  在较早收治确诊病例的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封“抗疫”医生的家书引人注目。家书是作为医生的妈妈,在即将进入隔离病房前,写给带女朋友回家过年的儿子的。

  曹晓英今年56岁,是一名即将退休的医生,有三十年的传染病医学经验。因为妈妈要进入抗疫一线,儿子曾和妈妈发生争吵。儿子今年会带女朋友回家过年,离开前,曹晓英把备好的年夜饭放在了冰箱里。

【战“疫”中的TA】坚守背后,在这些“家书”里读懂医者情怀


“这仗我不打,着实面对不了自己”

  “时间紧迫,我没有精力面对作为儿子的责任和内心深处的波澜。所以,我就干脆忽悠了你们一下溜了。

  写此生第一封家书,表达歉意吧。

  对家而言,我跑得像个逃兵。对国家而言,我是先锋部队。

  这仗我不打,着实面对不了自己

  ……”

【战“疫”中的TA】坚守背后,在这些“家书”里读懂医者情怀

  文力是北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大年初二,他作为北京医院医疗队的一员,跟随国家医疗队赶赴武汉。

  临行前,他和父母说了谎:告诉他们自己要去南方出差。在武汉的隔离病房完成第一次值守工作后,文力带着歉意给父母写了这封家书。

【战“疫”中的TA】坚守背后,在这些“家书”里读懂医者情怀


“希望我们宝宝出生时,我能凯旋”

  “其实,哪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最好的准备就是我们都心知肚明的心理准备。

  我希望我们的宝宝出生时,我能凯旋而归,这样他也会为他爸爸感到骄傲吧?

  ……”

【战“疫”中的TA】坚守背后,在这些“家书”里读懂医者情怀

  上海市六医院金山分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徐浩(右一)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与战友们在一起。

  离开即将临产的妻子,上海医生徐浩在除夕夜驰援武汉。

  徐浩是上海市六医院金山分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作为上海援鄂医疗队的成员,在除夕夜接到出征“召集令”,来不及和家人一一告别,便匆匆踏上了驰援武汉之路。

  1月31日,他的妻子公开了身在武汉的丈夫发给她的一封家书。

【战“疫”中的TA】坚守背后,在这些“家书”里读懂医者情怀


【战“疫”中的TA】坚守背后,在这些“家书”里读懂医者情怀

这些在网上热传的家常话语,

成为一个个

诠释“选择”和“坚守”的独特印记。

叮咛嘱咐,坚强承诺……

字里行间传递着的,

是白衣天使的情怀担当,

更是医者仁心的初心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