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TA】堅守背後,在這些“家書”裡讀懂醫者情懷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隊隊醫務工作者聽令集結,奔赴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小家”與“大家”之間,在保護一己安全與守護大眾健康之間,醫護人員選擇了後者。

  在臨行前,在工作中,他們寫下了一封封“家書”。

“對不起兒子,媽媽還是決定要進隔離病房”

  “我深知感染病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折磨,我畢生的願望就是消除這種痛苦和折磨。

  對不起兒子,我們短暫的別離是為了千家萬戶的歡聲笑語。

  ……”

【戰“疫”中的TA】堅守背後,在這些“家書”裡讀懂醫者情懷

曹曉英在發熱門診。

  在較早收治確診病例的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一封“抗疫”醫生的家書引人注目。家書是作為醫生的媽媽,在即將進入隔離病房前,寫給帶女朋友回家過年的兒子的。

  曹曉英今年56歲,是一名即將退休的醫生,有三十年的傳染病醫學經驗。因為媽媽要進入抗疫一線,兒子曾和媽媽發生爭吵。兒子今年會帶女朋友回家過年,離開前,曹曉英把備好的年夜飯放在了冰箱裡。

【戰“疫”中的TA】堅守背後,在這些“家書”裡讀懂醫者情懷


“這仗我不打,著實面對不了自己”

  “時間緊迫,我沒有精力面對作為兒子的責任和內心深處的波瀾。所以,我就乾脆忽悠了你們一下溜了。

  寫此生第一封家書,表達歉意吧。

  對家而言,我跑得像個逃兵。對國家而言,我是先鋒部隊。

  這仗我不打,著實面對不了自己

  ……”

【戰“疫”中的TA】堅守背後,在這些“家書”裡讀懂醫者情懷

  文力是北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大年初二,他作為北京醫院醫療隊的一員,跟隨國家醫療隊趕赴武漢。

  臨行前,他和父母說了謊:告訴他們自己要去南方出差。在武漢的隔離病房完成第一次值守工作後,文力帶著歉意給父母寫了這封家書。

【戰“疫”中的TA】堅守背後,在這些“家書”裡讀懂醫者情懷


“希望我們寶寶出生時,我能凱旋”

  “其實,哪需要準備什麼東西,最好的準備就是我們都心知肚明的心理準備。

  我希望我們的寶寶出生時,我能凱旋而歸,這樣他也會為他爸爸感到驕傲吧?

  ……”

【戰“疫”中的TA】堅守背後,在這些“家書”裡讀懂醫者情懷

  上海市六醫院金山分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徐浩(右一)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與戰友們在一起。

  離開即將臨產的妻子,上海醫生徐浩在除夕夜馳援武漢。

  徐浩是上海市六醫院金山分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作為上海援鄂醫療隊的成員,在除夕夜接到出征“召集令”,來不及和家人一一告別,便匆匆踏上了馳援武漢之路。

  1月31日,他的妻子公開了身在武漢的丈夫發給她的一封家書。

【戰“疫”中的TA】堅守背後,在這些“家書”裡讀懂醫者情懷


【戰“疫”中的TA】堅守背後,在這些“家書”裡讀懂醫者情懷

這些在網上熱傳的家常話語,

成為一個個

詮釋“選擇”和“堅守”的獨特印記。

叮嚀囑咐,堅強承諾……

字裡行間傳遞著的,

是白衣天使的情懷擔當,

更是醫者仁心的初心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