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科尔沁

1.穿越科尔沁沙地

汽车行驶在望不到边际的东北平原上,车过彰武,哈尔套,人烟渐渐稀少,一片片待耕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蒙蒙希雨中,一排排整齐的杨树从车窗旁闪过,树木刚刚抽芽,白色的树干伸向两边,在公路上有的地方甚至能够合抱,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又走了一段,路的两侧又出现了桃花林,正值春末,桃花开得正浓,把这条并不宽阔的公路映衫得格外美丽。

再往前走,一片片初绿的松树,格外惹人喜爱,这就是三北防护林了。能开出十分钟的样子。出了林带,汽车垮过了一座又窄又旧又险的小桥,进入了内蒙地界,雨也变成了稀疏的雨滴,如果不是窗玻璃的映射,你甚至感觉不到外面在下雨,土地一下子就变得干旱起来,玉米秸细细的,村镇相隔得也越来越远了。没走多久汽车停在了库伦旗。

库伦旗并不大,一条主街直穿而过,路两边的楼房和招牌也增添了许多蒙古特色,库伦三寺就在这条主街上,远远看去,三寺的院落里挤满了人,车子停稳后,大家鱼贯的走上台阶,很多心急的人己迫不及待的不见了人影响。

耳边听到许多操着蒙古话的信男善女们在议论,说的什么我们是一点也听不懂,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听起来很慈祥,个个圆圆的脸宠,看上去很幸福的样子,我也很喜欢这个彪悍的马背民族。

库伦三寺我来过两次,每次参观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次更是特别,听说从西藏来了一位大法师,要在这里坐法七天,看关身边的蒙古人,很多都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装,象过节一样,也让我们体会了蒙古人民的欢乐。

参观罢了三寺,我匆匆地去路边吃了一碗当地的小吃拔面,第一次来吃过一次是汉族人做的,一点也不好吃,这回吃到蒙古人的手艺,有着一双大眼睛的女服务员态度和谒可亲,拔面里还放了酸菜茉,一碟小咸菜和特制的调料,汤也有一种老汤的味道,吃起来还是满可口的,暖暖的一大碗拔面让我还出了点汗。

上车以后我们告别了这座可爱的小镇,说他是小镇一点没错,我也很喜欢这个蒙族特色的小镇,一条主街上各种饭店和商店规模都不大,价格比大城市的要便宜一点,养牧畜河直穿镇中,只是河水总是很浅,河里也不是很干净,但污染程度并不严重,这里的人都很纯朴,让人有一种回归的感觉,仿佛一下回到了八十年代,内心很亲切。

汽车走出了小镇,沿着一条西去的道路,两边的树木和村庄渐渐地少了,沙化的土壤起初还能看出耕作的模样,最后完成变成了荒地,汽车就这样在科尔沁沙地里穿行,隔很久才能看到两三间房屋,有的地方只有一户人家,徒中我们还看到了几只野鸡和野兔。

沙化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路也变得越来越窄,前边一辆客车停在那里,我们走了好久不见人急忙上前问路,一位蒙古大姐身边还有两年孩子看着象售票的,告诉我们前边路坏了,要绕到北边的路才能到奈曼旗,看着北去的那条小路,司机师傅的眉头一下子就多了几道皱纹,这时又一辆车从后边驶来,他说奈曼旗要照直走,蒙古大姐马上高喊路坏了,过不去,看来我们只能绕到北边走小路了。

没走多久,是一个三四户人家的村落,问过蒙古老乡,指给我们一条沙土路,汽车一下子就驶进了沙地深处。也许是误打误撞吧,让我们从辽河平原一路向西领略了科尔沁沙地的全豹。望着两边荒芜的沙地,心里有一种沉默和回归,沉默这片让我们驱车穿越三个多小时的荒芜沙地,真实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回归于他的原始,他的荒无人迹,他的从平原到沙地的骤变。

汽车开上很远才能看到一户人家,住在这里的人们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渐渐地眼前出现了树木,村庄,颠簸的路也许快到尽头了吧。

但高兴的适乎有点早了,前边一辆超长大货车横在路上,一辆农用三轮车也横在他的身旁,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大家下车以后,想把三轮车从抬起来让他先通过,但越泫越深,看来真是没辙了。

几辆小轿车慢慢的从路边松软的地里过去了,一辆拉柴火的卡车又泫在了泥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据说大货车己经泫在这里三天了,雇来一辆推土机为他开道,司机去吃饭己经一个多小时了,农用三轮车的司机看样了并不着急,告诉我们等一会司机来了就好办了,没办法,只好等着。

这里己经快到公路了,风比内地有些大,沙土地踩上去软软的,地都圈了起来,看样子象牧场,有的地方也有细细的桔杆。

一小时以后,司机师终于来了,铲车把三轮车从后边拖起,三轮车晃晃悠悠地终于开出了这块被砸坏的到处是坑的道路,卡车司机想让铲车把道路平一平,但司机师傅义正词严的说,我又不是修路的,管不了那么多事,一脸沉默的卡车司机一脚油门,一溜烟的冲过了过去,这下就看我们的了,也是一脚油门,中巴车顺利的通过,奈曼旗近在眼前。

2奈曼有沙

奈曼旗说他是旗,其实叫奈曼市更为恰当。因为从规模上来看,比库伦旗要大很多,完全可以称为一个城市了。笔直的街道,开阔的广场,是一个正在建设发展中的城市。

转过几条街,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二站,奈曼王府,王府是清代一个王爷的府底,从占地面积上看,相当二半个沈阳故宫差不多,王府里陈设了许多辽代出土的用具,也有许多王府里原有的物品,西边的花园里,杏花开得正浓,在午后斜阳的照射下,粉里透白,煞是好看。

出了王府,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我们就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沙漠所在地的白音塔拉乡。盛华饭店也许是这个乡里最繁华的饭店了,虽然装修很简陋,但应该是一个中档酒店的规模,坐下没多久,饭菜就备齐了,这里的羊肉做的比我们那里的要好吃,量也很大,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决定明天中午还来这里吃饭,就预订了三桌,老板也指给我们去沙漠的路,车开了一会天就黑了。

快到村的时候,村长己打来电话,很快就给我们安排了住处,37个人被安排在三个牧民家里,院子里的大骆驼又高又大的,走到身边躲着人。

简陋的条件,让我们很失望,最后牧民答应领我们到沙漠并免费送一匹骆驼拍照,我们六位男士被安排在一个牧民家里,大家谁也睡不着,就决定去外南转转,天气预报多云转晴,看天上稀疏的星星,明天想看日出看来很难了,院子里几乎都是沙子,踩下去软软的,但牧民却说夏天也可以种菜,他们说地下并不缺水,看着脚下软软的沙子,真是难己想象,菜会长成什么样子。

牧民大多讲蒙语,他们又会主进汉话,虽然房子己不是蒙古包,但从日常生活中还是能找到许多牧民的影子。

天色微亮,大家就准时起床了,东边一抹浮云遮住了太阳,我们从村子里走进沙漠的时候,太阳正好钻出云层,但己是白白的一片了。大家纷纷骑着骆驼拍照,住在另外两个牧民家里的伙伴也相继赶来了。

今天真是一个好天气,一丝风也没有,黄色的沙海,一眼望不到边,仔细观察,有的地方形成一座小山,有的地方形成一条山谷,山谷里还长着沙生植物,也许是我们没有赶上有风的天气,一种宁静,和一种沉默,沙海里是一种壮阔的美,同伴们己相继散开,三五成群,他们跳着叫着,沙漠里还是静静的,远处的同伴就象蚂蚁,世界一下子就变大了。

温度在慢慢的变高,我也穿起了短袖,一队人马向沙漠深处慢慢的推进,脚下的沙,一脚一个深坑,从卫星地图上看,沙漠的西边紧临大辽河的西源头老哈河,最后大家会聚在一个高高的沙丘上,享受着阳光,舞起了队旗,镜头不断地捕捉着精彩的瞬间,笑声不断。

穿越科尔沁


穿越科尔沁


穿越科尔沁


穿越科尔沁


穿越科尔沁


穿越科尔沁


穿越科尔沁

奈曼有沙

1

我从远方赶来

其实我很想约会那场雨

把你那干渴的土壤淋湿

珍贵的雨呀

你为什么就象我的泪

欲哭无痕

2

库伦旗

我无法描摹你的美丽

三大寺的香火

就象蒙古人的长调

又象一把马头琴

萦绕小镇

3

科尔沁啊

你的土地为什么这样干涸

干涸的杳无人迹

就连飞鸟的影子都没有

只有白云游荡

4

沉睡千年的奈曼王府

你的光华仍然光耀着小城

历史抹不去沙的留痕

满园的杏花灿烂缤纷

5

宝古图的夜啊

静得能听到骆驼的鼻吸

躺在牧人的家里

我多想做一个牧人

6

一眼望不到边的沙丘

我无法描摹你的美丽

在这里

我可以和蓝天白云对话

只想期待一场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