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科爾沁

1.穿越科爾沁沙地

汽車行駛在望不到邊際的東北平原上,車過彰武,哈爾套,人煙漸漸稀少,一片片待耕的土地,一眼望不到邊。濛濛希雨中,一排排整齊的楊樹從車窗旁閃過,樹木剛剛抽芽,白色的樹幹伸向兩邊,在公路上有的地方甚至能夠合抱,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又走了一段,路的兩側又出現了桃花林,正值春末,桃花開得正濃,把這條並不寬闊的公路映衫得格外美麗。

再往前走,一片片初綠的松樹,格外惹人喜愛,這就是三北防護林了。能開出十分鐘的樣子。出了林帶,汽車垮過了一座又窄又舊又險的小橋,進入了內蒙地界,雨也變成了稀疏的雨滴,如果不是窗玻璃的映射,你甚至感覺不到外面在下雨,土地一下子就變得乾旱起來,玉米秸細細的,村鎮相隔得也越來越遠了。沒走多久汽車停在了庫倫旗。

庫倫旗並不大,一條主街直穿而過,路兩邊的樓房和招牌也增添了許多蒙古特色,庫倫三寺就在這條主街上,遠遠看去,三寺的院落裡擠滿了人,車子停穩後,大家魚貫的走上臺階,很多心急的人己迫不及待的不見了人影響。

耳邊聽到許多操著蒙古話的信男善女們在議論,說的什麼我們是一點也聽不懂,說話的聲音並不大,聽起來很慈祥,個個圓圓的臉寵,看上去很幸福的樣子,我也很喜歡這個彪悍的馬背民族。

庫倫三寺我來過兩次,每次參觀都有不同的感受,這次更是特別,聽說從西藏來了一位大法師,要在這裡坐法七天,看關身邊的蒙古人,很多都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裝,象過節一樣,也讓我們體會了蒙古人民的歡樂。

參觀罷了三寺,我匆匆地去路邊吃了一碗當地的小吃拔面,第一次來吃過一次是漢族人做的,一點也不好吃,這回吃到蒙古人的手藝,有著一雙大眼睛的女服務員態度和謁可親,拔面裡還放了酸菜茉,一碟小鹹菜和特製的調料,湯也有一種老湯的味道,吃起來還是滿可口的,暖暖的一大碗拔面讓我還出了點汗。

上車以後我們告別了這座可愛的小鎮,說他是小鎮一點沒錯,我也很喜歡這個蒙族特色的小鎮,一條主街上各種飯店和商店規模都不大,價格比大城市的要便宜一點,養牧畜河直穿鎮中,只是河水總是很淺,河裡也不是很乾淨,但汙染程度並不嚴重,這裡的人都很純樸,讓人有一種迴歸的感覺,彷彿一下回到了八十年代,內心很親切。

汽車走出了小鎮,沿著一條西去的道路,兩邊的樹木和村莊漸漸地少了,沙化的土壤起初還能看出耕作的模樣,最後完成變成了荒地,汽車就這樣在科爾沁沙地裡穿行,隔很久才能看到兩三間房屋,有的地方只有一戶人家,徒中我們還看到了幾隻野雞和野兔。

沙化的土地一眼望不到邊,路也變得越來越窄,前邊一輛客車停在那裡,我們走了好久不見人急忙上前問路,一位蒙古大姐身邊還有兩年孩子看著象售票的,告訴我們前邊路壞了,要繞到北邊的路才能到奈曼旗,看著北去的那條小路,司機師傅的眉頭一下子就多了幾道皺紋,這時又一輛車從後邊駛來,他說奈曼旗要照直走,蒙古大姐馬上高喊路壞了,過不去,看來我們只能繞到北邊走小路了。

沒走多久,是一個三四戶人家的村落,問過蒙古老鄉,指給我們一條沙土路,汽車一下子就駛進了沙地深處。也許是誤打誤撞吧,讓我們從遼河平原一路向西領略了科爾沁沙地的全豹。望著兩邊荒蕪的沙地,心裡有一種沉默和迴歸,沉默這片讓我們驅車穿越三個多小時的荒蕪沙地,真實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迴歸於他的原始,他的荒無人跡,他的從平原到沙地的驟變。

汽車開上很遠才能看到一戶人家,住在這裡的人們會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呢?漸漸地眼前出現了樹木,村莊,顛簸的路也許快到盡頭了吧。

但高興的適乎有點早了,前邊一輛超長大貨車橫在路上,一輛農用三輪車也橫在他的身旁,把道路堵得嚴嚴實實,大家下車以後,想把三輪車從抬起來讓他先通過,但越泫越深,看來真是沒轍了。

幾輛小轎車慢慢的從路邊鬆軟的地裡過去了,一輛拉柴火的卡車又泫在了泥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據說大貨車己經泫在這裡三天了,僱來一輛推土機為他開道,司機去吃飯己經一個多小時了,農用三輪車的司機看樣了並不著急,告訴我們等一會司機來了就好辦了,沒辦法,只好等著。

這裡己經快到公路了,風比內地有些大,沙土地踩上去軟軟的,地都圈了起來,看樣子象牧場,有的地方也有細細的桔杆。

一小時以後,司機師終於來了,剷車把三輪車從後邊拖起,三輪車晃晃悠悠地終於開出了這塊被砸壞的到處是坑的道路,卡車司機想讓剷車把道路平一平,但司機師傅義正詞嚴的說,我又不是修路的,管不了那麼多事,一臉沉默的卡車司機一腳油門,一溜煙的衝過了過去,這下就看我們的了,也是一腳油門,中巴車順利的通過,奈曼旗近在眼前。

2奈曼有沙

奈曼旗說他是旗,其實叫奈曼市更為恰當。因為從規模上來看,比庫倫旗要大很多,完全可以稱為一個城市了。筆直的街道,開闊的廣場,是一個正在建設發展中的城市。

轉過幾條街,我們來到了此行的第二站,奈曼王府,王府是清代一個王爺的府底,從佔地面積上看,相當二半個瀋陽故宮差不多,王府裡陳設了許多遼代出土的用具,也有許多王府裡原有的物品,西邊的花園裡,杏花開得正濃,在午後斜陽的照射下,粉裡透白,煞是好看。

出了王府,沿著一條筆直的大道,我們就到了此行的最後一站,沙漠所在地的白音塔拉鄉。盛華飯店也許是這個鄉里最繁華的飯店了,雖然裝修很簡陋,但應該是一箇中檔酒店的規模,坐下沒多久,飯菜就備齊了,這裡的羊肉做的比我們那裡的要好吃,量也很大,大家酒足飯飽之後,決定明天中午還來這裡吃飯,就預訂了三桌,老闆也指給我們去沙漠的路,車開了一會天就黑了。

快到村的時候,村長己打來電話,很快就給我們安排了住處,37個人被安排在三個牧民家裡,院子裡的大駱駝又高又大的,走到身邊躲著人。

簡陋的條件,讓我們很失望,最後牧民答應領我們到沙漠並免費送一匹駱駝拍照,我們六位男士被安排在一個牧民家裡,大家誰也睡不著,就決定去外南轉轉,天氣預報多雲轉晴,看天上稀疏的星星,明天想看日出看來很難了,院子裡幾乎都是沙子,踩下去軟軟的,但牧民卻說夏天也可以種菜,他們說地下並不缺水,看著腳下軟軟的沙子,真是難己想象,菜會長成什麼樣子。

牧民大多講蒙語,他們又會主進漢話,雖然房子己不是蒙古包,但從日常生活中還是能找到許多牧民的影子。

天色微亮,大家就準時起床了,東邊一抹浮雲遮住了太陽,我們從村子裡走進沙漠的時候,太陽正好鑽出雲層,但己是白白的一片了。大家紛紛騎著駱駝拍照,住在另外兩個牧民家裡的夥伴也相繼趕來了。

今天真是一個好天氣,一絲風也沒有,黃色的沙海,一眼望不到邊,仔細觀察,有的地方形成一座小山,有的地方形成一條山谷,山谷裡還長著沙生植物,也許是我們沒有趕上有風的天氣,一種寧靜,和一種沉默,沙海里是一種壯闊的美,同伴們己相繼散開,三五成群,他們跳著叫著,沙漠裡還是靜靜的,遠處的同伴就象螞蟻,世界一下子就變大了。

溫度在慢慢的變高,我也穿起了短袖,一隊人馬向沙漠深處慢慢的推進,腳下的沙,一腳一個深坑,從衛星地圖上看,沙漠的西邊緊臨大遼河的西源頭老哈河,最後大家會聚在一個高高的沙丘上,享受著陽光,舞起了隊旗,鏡頭不斷地捕捉著精彩的瞬間,笑聲不斷。

穿越科爾沁


穿越科爾沁


穿越科爾沁


穿越科爾沁


穿越科爾沁


穿越科爾沁


穿越科爾沁

奈曼有沙

1

我從遠方趕來

其實我很想約會那場雨

把你那乾渴的土壤淋溼

珍貴的雨呀

你為什麼就象我的淚

欲哭無痕

2

庫倫旗

我無法描摹你的美麗

三大寺的香火

就象蒙古人的長調

又象一把馬頭琴

縈繞小鎮

3

科爾沁啊

你的土地為什麼這樣乾涸

乾涸的杳無人跡

就連飛鳥的影子都沒有

只有白雲遊蕩

4

沉睡千年的奈曼王府

你的光華仍然光耀著小城

歷史抹不去沙的留痕

滿園的杏花燦爛繽紛

5

寶古圖的夜啊

靜得能聽到駱駝的鼻吸

躺在牧人的家裡

我多想做一個牧人

6

一眼望不到邊的沙丘

我無法描摹你的美麗

在這裡

我可以和藍天白雲對話

只想期待一場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