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面對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鬥力就越強。” 在中華大地上,科學家、醫護人員、科技工作者用行動譜寫著中華民族的力量,其中也湧現了許多優秀的女科技工作者,她們面對疫情,巾幗不讓鬚眉,奮鬥第一線,建功新時代。


在武漢抗擊新型肺炎的前線,無數醫護工作者不顧自身安危,與病毒拼死決戰。還有這樣一群默默無聞的女戰士,她們雖然不是頂在一線的守衛者,卻是人類賴以堅守的陣地的建設者。不久前,她們以“爭分奪秒”的速度打贏了一場戰鬥。她們的名字你或許不曾聽說,但她們的功績絕對驚天動地——12天交付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她們以超凡的實力證明了中國女性的力量!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中南建築設計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1月24日除夕夜,中南建築設計院接到緊急任務,

要將武漢軍運會運動員餐廳改造為

武漢第二所專門收治新型肺炎患者的醫院——


當晚,一支項目骨幹團隊迅速成立,

楊劍華掛帥,率領的40餘精兵強將

涵蓋建築、結構、給排水、電氣、暖通、造價……

各個專業!


一聲動員令下,大家從各自家中出發,

克服交通阻斷等諸多困難,前往工地,

藉著手機的光亮,摸黑勘察現場。


勘察一結束,楊劍華立刻帶隊連夜研究方案。

第二天上午9時,設計方案初稿出爐!

這是非常時期的中國速度,“雷霆般的速度”!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緊急會議


讓我們再回顧一遍這個過程吧,

什麼叫真正的“爭分奪秒”——

1月24日21:00,踏勘現場;

1月25日13:30,向武漢市政府彙報方案;

1月26日21:00,武漢市衛健委專家認可方案;

1月27日10:30,國家衛健委專家高度肯定設計工作;

1月27日,戰鬥正式打響……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楊劍華在工地上

從1月24日晚上到1月27日早上,

楊劍華率隊不眠不休,連續奮戰48小時,

於1月27日上午9時交付全套設計圖紙。

當天上午11時,醫院箱式板房首個模塊開始施工!

不管白天黑夜,楊劍華始終守在現場實地辦公,

沒有一天休息,幾乎每晚都要忙到凌晨兩點

她必須配合現場施工,做到精準對接、高效組織。


開工前,她感慨地說:

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們理當義不容辭

更何況我們身在武漢?

第一時間挺身而出,不辱使命。”


完工後,她自豪地說:

“針對新冠病毒的強傳播性,這個項目在設計上

是對小湯山模式的一次全方位地革新升級。”

她說,最令她自豪和感動的是來自母校的支持,

“剛接到任務特別忙,母校同濟大學的老師和同學,

主動在電話裡、微信群裡聯繫我,一起出主意,

那一刻,深深感受到母校校名承載的精神——

同舟共濟!”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洪瑛 雷神山項目給排水總負責

建築綜合設計院(BIM設計院)總工程師

除夕夜,在接到召集令的第一時間,

她毅然請戰,當晚冒雨往返70公里踏勘現場。

標準更高、設計更嚴格,

她全身心投入到汙水和雨水排放處理方案研究中。

由於車輛限行,為確保團隊加班人員出行,

她主動承擔接送任務。


這個春節,

她跟一年未見的兒子沒吃過一頓飯,

也沒能探望家中80多歲的父母。

她頻繁往返項目現場、辦公室、相關政府部門,

她記得,“這個項目很特殊,

汙水廢水如何科學處理排放,

在我們業內引起不小關注。”


那天,楊劍華總設計師發來一個微信截圖,

裡面是同濟大學環境工程

範建偉教授和楊殿海教授團隊提出的建議。

“我馬上問楊老師要電話號碼,

沒想到還沒等找號碼,同濟老師給我打來了。”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

那時正是晚上,她的視力不是太好,

丈夫開車載著她去現場勘查,

這時接到老師電話,她覺得身上的力量又多了一分。

範建偉教授說,“知道是校友,馬上就能聯繫上。

雷神山大家都很關心,都想造好,

他們都是很專業的,都很棒。”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仇爭豔 雷神山醫院項目規劃設計負責人

臨時黨支部委員、第一設計院第三建築設計室主任

她深知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

從除夕當晚到項目完工,

她一直奮戰在設計的最前線。

因武漢封城、公交停運,又不想給組織增加麻煩,

她只能獨自騎著共享單車,

在凌晨凜冽的寒風中往返。

為了爭分奪秒地完成任務,

她日夜加班,每天只睡3~4個小時,

一心只為儘快完成設計出圖,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許玲 雷神山醫院項目支持之一、臨時黨支部支委

機電一所所長、所副總工程師

整個雷神山項目運作期間,

她一刻不停地在各專業組之間打轉,

負責項目協調溝通。

因為這次任務太特殊了,太緊張了,

為了保證進度,即使在吃飯的時間,

她還在不停地忙碌。

她說,自己苦一點、累一點沒什麼大不了,

身為黨員,就要做好一名黨員應做的事。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有黨員責無旁貸,

唯有全力以赴,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機電一所總工程師

她負責機電組的項目方案,

彙報接洽,赴施工現場溝通協調事宜。

自臨危受命的那一晚起,

她便給自己立下了“軍令狀”,

要全力以赴保證醫院設計質量,按時交付使用!

大年初一晚上,她因加班太晚,直接睡在辦公室,

第二天繼續投入緊張的項目設計工作中。

在她心裡,

更是一束希望之光,

能夠穿透疫情的陰霾,

照耀荊楚大地!


雷神山上的女神們:是她們的“神筆”,描繪了雷神山的藍圖|大美中國女科技工作者


12天建成,


7.99萬平方米,

1500張床位,

這就是她們與時間賽跑,付出無數心血,

設計、建造的,抗擊新冠病毒的人類堡壘,

這就是她們交上的滿分答卷,

一個已經順利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向她們致敬!

為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