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16

02-2020

导读:从本篇开始,口腔健康研习社讲陆续发布从1000+篇论文中筛选出36篇文献作参考,从古今中外数十位医学名家研究梳理出的重要结论,复发口腔溃疡中医诊疗全案,再也找不到比这个更权威更全面的了~~

今天首先发布精心梳理的第一篇《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以后篇章既独立成篇,相互内容有相互关联,篇篇精品,值得收藏。

MYSQUICK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01 说道口腔溃疡想到的两句古诗

当要从中医的角度好好梳理口腔溃疡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竟然想起了两句古诗——

一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是要憧憬即将到来的春天万花盛开的美景,而是要应景描写急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在嘴里一夜爆发的症状——从一两个瞬间布满整个口腔的小泡泡,以及无处不在的灼痛感。

第二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是要描述春雨与大地的柔情带来的万物复苏的春景,而是描述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正如春雨润无声一样随着上次的康复而润物细无声的积累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悄然起泡,毫无征兆的此起披伏,反复发作,延展不愈,缠绵不绝。

倘若想到口腔溃疡发生的发生润物细无声,那口腔溃疡的发生原因,相信很多溃友都会归之于“上火”,但口腔溃疡和上火究竟有着多深层多广泛的关系,相信很多溃友也不是很清楚。

上火,还是个中医概念,而中医上究竟是如何解读上火与口腔溃疡的关系,有着多大关系。

今天开始,口腔健康研习社将深度解读中医上多口腔溃疡的认知与诊疗方案。

首先从中医对口腔溃疡的概念解读说起。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02 口腔溃疡=口疮,中医怎么说?

口腔溃疡是指口腔粘膜上突然或反复发生或浅或深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 溃疡,以局部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相当于中医的口疮病。

口疮可分为狭义口疮与广义口疮。

狭义口疮是指口腔内唇、舌、颊及上颚、软腭等处粘膜发生单个或多个溃疡,黄白色如豆粒大,溃疡处疼痛不显,进食时受到刺激才感到疼痛。

广义的口疮是指口腔的一切溃疡。

我们通常说的口疮事实上是狭义的口疮。

2001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的《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中说:“口疮,疾病。出自《素问·气交变大论篇》,又名口破。以口腔口腔内唇、舌、颊 及上颚、软腭等处粘膜发生溃疡为特征。相当于西医学的口腔溃疡病,多因脾胃 积热,阴虚火旺或脾肾阳虚而致。”

口疮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 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具体内容如下:

病名诊断依据:(1)以口腔黏膜出现一个或数个直径 3~5mm 的溃疡,灼热疼痛为主要症状。

(2)起病较快,一般7天左右愈合,若此起彼伏,则病程延长。愈后常易复发。

(3)口腔检查:口腔黏膜溃疡较浅表,圆形或椭圆形,数量少则1~2个,多则10余个,表面有淡黄色分泌物附着,溃疡周围黏膜大多充血,呈红晕状。

中心证候:

口疮的中心证候是以口腔黏膜出现一个或数个小面积的溃疡,灼热疼痛为主要症状。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03 口疮和鹅口疮的区别

很多宝妈给孩子看口疮的时候,医生会说孩子得了鹅口疮,那鹅口疮和我们一般说的口疮有啥子区别呢?——

鹅口疮是指口腔、唇、舌粘膜上出现乳白色状斑膜,状如鹅口,又称雪口。好发于一岁以下的婴儿,新生儿尤为多见。

鹅口疮与口疮尽管有很多相似,但从临床表现和发病年龄上还是很容易区别的。

04 口疮的特点

口疮的特点是自限性和复发性,常常突然发作,然后自行消失,但是往往过段时间又会出现。

发作时检查发现唇、颊、舌粘膜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口疮一般局部疼痛比较明显,全身症状较轻,也可出现头痛或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或压 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溃友常常在精神压力过大时发作

口疮多发于女性,而且很多是伴随着女性经期,或在之前或在之后发作,且复发比较规律。

05 口疮在中医历个朝代上的名称演变

传统的中医典籍中没有“口腔溃疡”这个病名,但在研究口齿科文献的过 程中发现,口腔溃疡约略相当于中医古籍中的“口疮”。

口疮两个字最早见于秦

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在《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记载:“岁金不及,炎 火乃行... 民病口疮。”

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也有描述:“少阳司 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鼻窒口疮。”这是最早记录口疮病的论述,从运气学说的角度提出了口疮病的病因病机,但是没有对口疮做出解释。

之后记载口 疮病的文献中发现,多是以症候,病因,病机三者综合论述的形式出现。如隋代巢氏的《诸病源候论·伤寒口疮候》中说:“夫伤寒,冬时发其汗,必吐利, 口中烂生疮,以其表里俱热,热不已,毒气熏上焦故也。”这里既说明了口疮的 病因病机,还有对口疮症候的论述。口疮这个病名从出现到后来的演化,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在历史上口疮之名还有其他的称呼,如热病口疮、伤寒口疮、时气口疮、口 舌生疮、口舌疮、白口疮、赤口疮、口疡、口破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名称不 同。

先秦时期——

在先秦两汉时期,口疮之名首先见于《黄帝内经》,可见口疮在当时已经作 为一个病名而存在。

后世医家多根据《内经》之论,给予口疮病多种别名。

隋唐年间——

如隋唐年间,医家们根据口疮病病因的不同,将口疮病分别命名为:热病口疮、伤寒口疮、时气口疮、天行口疮与石发口疮等。

如隋代巢元方在他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有三种名 称不同的口疮 ,分别见于《 诸病源候论 · 热病口疮 候 》:“ 此由脾脏有热 ,冲于上焦 ,故口生疮也 。”

和 《诸病源候论 · 伤寒口疮候 》:“ 夫寒,冬时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以其表里俱热,热不已,毒气熏上焦 故也。”

以及《诸病源候论·时气口疮候》:“发汗下后,表里俱虚,而毒气未尽,熏于上焦,故喉口生疮也。”

这是最早对口疮进行分类的文献记载。天行口疮与石发口疮是唐代医家提出来的,其文献记载见于孙思邈的《外台秘要》。

如在《外台秘要·天行口疮及口干苦方四首》:“《病源》发汗、下后,表里 俱虚,而毒气未尽,熏于上焦,故喉、口生疮也。”

由此可见这里的“天行口疮” 其实与《诸病源候论》中的“时气口疮”是同一种口疮。

在《外台秘要·石发口 疮连胸面及身上心痛方一十四首》中记录有石发口疮:“论曰:夫人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在表为虚,在里为实,心肺虚热冲胸,口干,干久乃成疮生脓则痒矣,自然虚极,非是实也。脏者,藏也,为不能含藏阳气,使阳气妥出发则日虚,若 独肝家有风,即木气搏心故痛,亦非真心痛,若真心痛,只得半日而死,为心不受邪故也。”

这是由于唐时服石成风,口疮病是因服石引起的,故而才出现了石 发口疮这一病名。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医家们多沿用前世已经出现的病名,即口疮以及其别名。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关于口疮的更为通俗的称呼,例如,口舌生疮就是其中之一,在宋 代的《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六》中记载有“治口舌生疮诸方”,其中有一段 对口舌生疮的解释:“夫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有热,乘于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诊其脉浮,则为 阳,阳数者口生疮也。”

这里的口舌生疮即使指的口疮。

宋代的《圣济总录·卷 第一百一十八·口舌生疮》,此书中也有一段对口舌生疮的说明:“论曰口舌 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盖口属脾,舌属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积热, 传之脾土,二脏俱蓄热毒,不得发散,攻冲上焦,故令口舌之间,生疮肿痛。”

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医家除了用口疮外,还用口舌生疮来指口疮。

在元代的时 候,医书中就出现了关于治疗赤白口疮的方药,如:元代的齐德之的《外科精义》中有这样的记载:“治赤白口疮,大人饥渴不时,小儿失惊,即生口疮。生白 矾(二钱),右噙漱之,从沥顽涎,立效。”

以此为根据,可以推知,这个时期就 已经有赤口疮与白口疮之名。

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关于口疮的别名,相比以前又增加了一些,主要有:口舌疮、口烂、口破等。

口舌疮这一名字见于明代的《普济方》,在该书的卷二百九十九的“上部疮门”中记载有关口舌疮的一篇附论,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口舌疮是广义的口疮。同一时期的《外科正宗》中有关于口破的记载,见于《外科正宗·大人 口破第一百十八》:“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 .俱禁水漱。”这里只提 到口破,并没有提到口疮。

但是明确指出这里的口破即是口疮的医家是吴谦,他 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有这样的注解:“大人口破,此证名 曰口疮,有虚火实火之分。”

由此可知,口破是口疮的另一种称呼。

近现代——

近现代将这类以口腔的各个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 疾病,基本上都称之为口疮。如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将 口疮正式列为专病进行讨论,并对其症状表现,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作了系统阐 述后,口疮这个病名实际上已与口腔溃疡病相对应。

由上面的口疮命名来看,口疮的上火一说,事实上是口疮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已,与口疮的关系,可见一斑。

至此,我们就把口腔溃疡在中医上的概念,疾病诊别,以及名称在历史上的演变做了详细的说明。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们将接着论述——

《口腔溃疡,除了上火还有啥原因,看中医咋解读》

《朱丹溪和吴谦如何治口腔溃疡防复发,百篇论文总结,涉及13位历代中医名家典方》

《口腔溃疡也分型?治错了会适得其反!干货文赶紧收藏!》

《口腔溃疡老中医都用哪些药,看了才知道,这么多年治口疮方法用错了》

《对好型认对症,口疮这么去治疗,才不会复发》

敬请期待。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