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和“上火”到底啥關係?名老中醫這樣說,老潰友竟然不知道

口腔潰瘍和“上火”到底啥關係?名老中醫這樣說,老潰友竟然不知道

16

02-2020

導讀:從本篇開始,口腔健康研習社講陸續發佈從1000+篇論文中篩選出36篇文獻作參考,從古今中外數十位醫學名家研究梳理出的重要結論,復發口腔潰瘍中醫診療全案,再也找不到比這個更權威更全面的了~~

今天首先發布精心梳理的第一篇《口腔潰瘍和“上火”到底啥關係?名老中醫這樣說,老潰友竟然不知道》,以後篇章既獨立成篇,相互內容有相互關聯,篇篇精品,值得收藏。

MYSQUICK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01 說道口腔潰瘍想到的兩句古詩

當要從中醫的角度好好梳理口腔潰瘍的時候,不知什麼原因,竟然想起了兩句古詩——

一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是要憧憬即將到來的春天萬花盛開的美景,而是要應景描寫急性複發性口腔潰瘍在嘴裡一夜爆發的症狀——從一兩個瞬間佈滿整個口腔的小泡泡,以及無處不在的灼痛感。

第二句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是要描述春雨與大地的柔情帶來的萬物復甦的春景,而是描述慢性複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正如春雨潤無聲一樣隨著上次的康復而潤物細無聲的積累力量,一旦時機成熟,便悄然起泡,毫無徵兆的此起披伏,反覆發作,延展不愈,纏綿不絕。

倘若想到口腔潰瘍發生的發生潤物細無聲,那口腔潰瘍的發生原因,相信很多潰友都會歸之於“上火”,但口腔潰瘍和上火究竟有著多深層多廣泛的關係,相信很多潰友也不是很清楚。

上火,還是個中醫概念,而中醫上究竟是如何解讀上火與口腔潰瘍的關係,有著多大關係。

今天開始,口腔健康研習社將深度解讀中醫上多口腔潰瘍的認知與診療方案。

首先從中醫對口腔潰瘍的概念解讀說起。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02 口腔潰瘍=口瘡,中醫怎麼說?

口腔潰瘍是指口腔粘膜上突然或反覆發生或淺或深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小 潰瘍,以局部疼痛為特徵的疾病,相當於中醫的口瘡病。

口瘡可分為狹義口瘡與廣義口瘡。

狹義口瘡是指口腔內唇、舌、頰及上顎、軟顎等處粘膜發生單個或多個潰瘍,黃白色如豆粒大,潰瘍處疼痛不顯,進食時受到刺激才感到疼痛。

廣義的口瘡是指口腔的一切潰瘍。

我們通常說的口瘡事實上是狹義的口瘡。

2001 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編的《中醫藥常用名詞術語辭典》中說:“口瘡,疾病。出自《素問·氣交變大論篇》,又名口破。以口腔口腔內唇、舌、頰 及上顎、軟顎等處粘膜發生潰瘍為特徵。相當於西醫學的口腔潰瘍病,多因脾胃 積熱,陰虛火旺或脾腎陽虛而致。”

口瘡的診斷標準主要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耳鼻喉 科·病症診斷療效標準》【2】,具體內容如下:

病名診斷依據:(1)以口腔黏膜出現一個或數個直徑 3~5mm 的潰瘍,灼熱疼痛為主要症狀。

(2)起病較快,一般7天左右癒合,若此起彼伏,則病程延長。愈後常易復發。

(3)口腔檢查:口腔黏膜潰瘍較淺表,圓形或橢圓形,數量少則1~2個,多則10餘個,表面有淡黃色分泌物附著,潰瘍周圍黏膜大多充血,呈紅暈狀。

中心證候:

口瘡的中心證候是以口腔黏膜出現一個或數個小面積的潰瘍,灼熱疼痛為主要症狀。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03 口瘡和鵝口瘡的區別

很多寶媽給孩子看口瘡的時候,醫生會說孩子得了鵝口瘡,那鵝口瘡和我們一般說的口瘡有啥子區別呢?——

鵝口瘡是指口腔、唇、舌粘膜上出現乳白色狀斑膜,狀如鵝口,又稱雪口。好發於一歲以下的嬰兒,新生兒尤為多見。

鵝口瘡與口瘡儘管有很多相似,但從臨床表現和發病年齡上還是很容易區別的。

04 口瘡的特點

口瘡的特點是自限性和複發性,常常突然發作,然後自行消失,但是往往過段時間又會出現。

發作時檢查發現唇、頰、舌粘膜圓形或橢圓形潰瘍。口瘡一般局部疼痛比較明顯,全身症狀較輕,也可出現頭痛或發熱,局部淋巴結腫大或壓 痛。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潰友常常在精神壓力過大時發作

口瘡多發於女性,而且很多是伴隨著女性經期,或在之前或在之後發作,且復發比較規律。

05 口瘡在中醫歷個朝代上的名稱演變

傳統的中醫典籍中沒有“口腔潰瘍”這個病名,但在研究口齒科文獻的過 程中發現,口腔潰瘍約略相當於中醫古籍中的“口瘡”。

口瘡兩個字最早見於秦

漢時期的《黃帝內經》,在《素問·氣交變大論》中有記載:“歲金不及,炎 火乃行... 民病口瘡。”

在《素問·五常政大論》中也有描述:“少陽司 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鼻窒口瘡。”這是最早記錄口瘡病的論述,從運氣學說的角度提出了口瘡病的病因病機,但是沒有對口瘡做出解釋。

之後記載口 瘡病的文獻中發現,多是以症候,病因,病機三者綜合論述的形式出現。如隋代巢氏的《諸病源候論·傷寒口瘡候》中說:“夫傷寒,冬時發其汗,必吐利, 口中爛生瘡,以其表裡俱熱,熱不已,毒氣燻上焦故也。”這裡既說明了口瘡的 病因病機,還有對口瘡症候的論述。口瘡這個病名從出現到後來的演化,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

在歷史上口瘡之名還有其他的稱呼,如熱病口瘡、傷寒口瘡、時氣口瘡、口 舌生瘡、口舌瘡、白口瘡、赤口瘡、口瘍、口破等。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名稱不 同。

先秦時期——

在先秦兩漢時期,口瘡之名首先見於《黃帝內經》,可見口瘡在當時已經作 為一個病名而存在。

後世醫家多根據《內經》之論,給予口瘡病多種別名。

隋唐年間——

如隋唐年間,醫家們根據口瘡病病因的不同,將口瘡病分別命名為:熱病口瘡、傷寒口瘡、時氣口瘡、天行口瘡與石發口瘡等。

如隋代巢元方在他的《諸病源候論》中記載有三種名 稱不同的口瘡 ,分別見於《 諸病源候論 · 熱病口瘡 候 》:“ 此由脾臟有熱 ,衝於上焦 ,故口生瘡也 。”

和 《諸病源候論 · 傷寒口瘡候 》:“ 夫寒,冬時發其汗,必吐利,口中爛生瘡,以其表裡俱熱,熱不已,毒氣燻上焦 故也。”

以及《諸病源候論·時氣口瘡候》:“發汗下後,表裡俱虛,而毒氣未盡,燻於上焦,故喉口生瘡也。”

這是最早對口瘡進行分類的文獻記載。天行口瘡與石發口瘡是唐代醫家提出來的,其文獻記載見於孫思邈的《外臺秘要》。

如在《外臺秘要·天行口瘡及口乾苦方四首》:“《病源》發汗、下後,表裡 俱虛,而毒氣未盡,燻於上焦,故喉、口生瘡也。”

由此可見這裡的“天行口瘡” 其實與《諸病源候論》中的“時氣口瘡”是同一種口瘡。

在《外臺秘要·石發口 瘡連胸面及身上心痛方一十四首》中記錄有石發口瘡:“論曰:夫人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在表為虛,在裡為實,心肺虛熱衝胸,口乾,幹久乃成瘡生膿則癢矣,自然虛極,非是實也。髒者,藏也,為不能含藏陽氣,使陽氣妥出發則日虛,若 獨肝家有風,即木氣搏心故痛,亦非真心痛,若真心痛,只得半日而死,為心不受邪故也。”

這是由於唐時服石成風,口瘡病是因服石引起的,故而才出現了石 發口瘡這一病名。

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醫家們多沿用前世已經出現的病名,即口瘡以及其別名。

此外,宋代還出現了關於口瘡的更為通俗的稱呼,例如,口舌生瘡就是其中之一,在宋 代的《太平聖惠方·卷第三十六》中記載有“治口舌生瘡諸方”,其中有一段 對口舌生瘡的解釋:“夫手少陰心之經也,心氣通於舌,足太陰脾之經也。脾氣通於口,腑有熱,乘於心脾,氣衝於口與舌,故令口舌生瘡也。診其脈浮,則為 陽,陽數者口生瘡也。”

這裡的口舌生瘡即使指的口瘡。

宋代的《聖濟總錄·卷 第一百一十八·口舌生瘡》,此書中也有一段對口舌生瘡的說明:“論曰口舌 生瘡者,心脾經蘊熱所致也,蓋口屬脾,舌屬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積熱, 傳之脾土,二髒俱蓄熱毒,不得發散,攻衝上焦,故令口舌之間,生瘡腫痛。”

由此可見,這個時期的醫家除了用口瘡外,還用口舌生瘡來指口瘡。

在元代的時 候,醫書中就出現了關於治療赤白口瘡的方藥,如:元代的齊德之的《外科精義》中有這樣的記載:“治赤白口瘡,大人飢渴不時,小兒失驚,即生口瘡。生白 礬(二錢),右噙漱之,從瀝頑涎,立效。”

以此為根據,可以推知,這個時期就 已經有赤口瘡與白口瘡之名。

明清時期——

到了明清時期,關於口瘡的別名,相比以前又增加了一些,主要有:口舌瘡、口爛、口破等。

口舌瘡這一名字見於明代的《普濟方》,在該書的卷二百九十九的“上部瘡門”中記載有關口舌瘡的一篇附論,但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口舌瘡是廣義的口瘡。同一時期的《外科正宗》中有關於口破的記載,見於《外科正宗·大人 口破第一百十八》:“口破者,有虛火、實火之分,... .俱禁水漱。”這裡只提 到口破,並沒有提到口瘡。

但是明確指出這裡的口破即是口瘡的醫家是吳謙,他 在《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中有這樣的註解:“大人口破,此證名 曰口瘡,有虛火實火之分。”

由此可知,口破是口瘡的另一種稱呼。

近現代——

近現代將這類以口腔的各個部位出現大小不一的潰瘍,以疼痛為主要症狀的 疾病,基本上都稱之為口瘡。如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醫兒科學》將 口瘡正式列為專病進行討論,並對其症狀表現,病因病機,辨證治療作了系統闡 述後,口瘡這個病名實際上已與口腔潰瘍病相對應。

由上面的口瘡命名來看,口瘡的上火一說,事實上是口瘡發生發展的原因之一而已,與口瘡的關係,可見一斑。

至此,我們就把口腔潰瘍在中醫上的概念,疾病診別,以及名稱在歷史上的演變做了詳細的說明。

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我們將接著論述——

《口腔潰瘍,除了上火還有啥原因,看中醫咋解讀》

《朱丹溪和吳謙如何治口腔潰瘍防復發,百篇論文總結,涉及13位歷代中醫名家典方》

《口腔潰瘍也分型?治錯了會適得其反!乾貨文趕緊收藏!》

《口腔潰瘍老中醫都用哪些藥,看了才知道,這麼多年治口瘡方法用錯了》

《對好型認對症,口瘡這麼去治療,才不會復發》

敬請期待。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口腔溃疡和“上火”到底啥关系?名老中医这样说,老溃友竟然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