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因發熱需隔離半個月,有什麼實操方法能減少2歲孩子的分離焦慮,並表達媽媽的愛?

用戶4474641449


可以視頻的話就多視頻,不能視頻可以錄些語音,多跟孩子溝通,還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事情,做好了就跟你說,家裡人也多關懷,多溝通,一定要向孩子表達你對他的愛。


思益麻麻


其實我感覺你不必過分擔憂,我走親身體會,我家孩子也是不到3歲吧,還是2歲多,我去旅遊大概5天,我以為離了我不行,結果走了哥她爸玩的挺好,也沒找我,反而現在6歲多大點了,會不好弄,你安排好人,照顧好,祝你一切安好


裳恩


2歲的寶寶,與媽媽一段時間的分離,會有相應的分離焦慮表現,寶媽要認識到,這是一個正常行為表現。

有的寶寶特別黏媽媽,是因為寶寶大多數時間是與媽媽在一起,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太少,這當這樣的寶寶離開媽媽,會非常沒有安全感,持續哭鬧,這個時候其他家庭成員要作出積極的反應,抱起寶寶,安撫寶寶情緒,一定不能大聲喝斥。可以給寶寶多提供一些玩具、畫筆、繪本,帶寶寶一起玩遊戲玩玩具,這樣可以拉近與寶寶的心理距離,還可以讓寶寶覺得和你在一起玩耍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當寶寶專注於玩的時候,潛意識裡,寶寶會逐漸淡化媽媽的形象,不會表現出過強硬的焦慮。

現在,鑑於手機強大的功能,視頻聊天更多地應用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是在媽媽與寶寶分開的時間裡,我不建議過多地讓他們視頻見面,一旦激起寶寶見媽媽的願望,寶寶較長時間的哭泣對寶寶的健康會有影響,既然媽媽發熱,寶寶的健康家裡人也要小心呵護,要讓寶寶多喝水,多洗手,家中勤通風。

祝寶媽儘快恢復健康,與寶寶早日團聚!


零點客棧


分離必然會焦慮,只是因人而異的程度不同,對於兩歲多的孩子來說,處理分離焦慮,要注意兩個方面:

1. 讓孩子明白客體永存性;

2. 不挫傷孩子的安全感;

而同時,這一次為期半個月的隔離,媽媽也要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分離是二元關係甚至多元關係,分離焦慮是雙向的甚至是多向的),這可以視為為孩子進入幼兒園前的演練,處理好了孩子入院的時候就可以輕鬆愉快很多,把這視為一次提前演練,媽媽心裡同樣會好受一些。

客體永存性

孩子可能尚不明白這一點,所謂客體永存性,就是指看不見的東西仍然存在。

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見不到母親,會讓他覺得媽媽從此消失了。

按原本的方式,這本應是循序漸進的方式,但因為這位媽媽的情況比較特殊,需要隔離,所以此時的處理方式也需要做一些調整。

原本的方式:媽媽可以和孩子玩躲貓貓等“瞬間消失”遊戲,進而到短時間的離開孩子,再到長時間離開孩子,並且在重新“出現”的時候,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和安撫,讓孩子知道媽媽暫時的消失並不是不愛他。但現在顯然不適合給孩子擁抱,或者進行其他有親密接觸的行為。

調整的方式:同樣的循序漸進,我們仍可以給孩子玩躲貓貓,但和孩子約定飛吻等“隔空示愛”的方式,讓孩子體會到母親仍然愛他。而且遠程視頻聊天工具就是最好的幫助。在重新出現在視頻中時,可以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玩一些不需要接觸的遊戲,總而言之,儘可能地通過無接觸的方式陪伴孩子,安撫孩子的情緒。

而當要掛掉視頻之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明確的信號:媽媽要去忙什麼,你可以做什麼(例如和爸爸玩),多久之後媽媽會出現(例如吃完晚飯後、睡覺前);掛斷之後若孩子哭鬧,請保持鎮定,相信你的親人能照料好孩子,不要孩子一哭就視頻,這樣孩子就視哭為讓媽媽出現的方式,進而養成不好的認知及行為習慣,同時媽媽也需要足夠的休息。

不挫傷孩子的安全感

這一點需要家人的配合,尤其是孩子的爸爸或者其他主要監護人。

前文所述,媽媽不能在掛斷電話後孩子一哭就重新出現,這樣會讓孩子更加焦慮,更難以面對分離。

而此時,增加其他陪伴人選及其陪伴時間就非常重要,這不單單是因為隔離才要進行的,常規的情況下也需要如此。

一方面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另一個方面則是讓孩子習慣多個人選陪伴的狀態,畢竟到了幼兒園也是處於類似狀態下。

這就考究新陪伴人的陪伴技巧,即陪伴孩子的質量。多數而言,陪孩子做他喜歡的遊戲、玩玩具都是一些不錯的選擇,但在我自己處理兩個孩子的分離焦慮的時候,採用了一個場景模擬的遊戲:過家家。

這是孩子最喜歡的遊戲以及集情商培養和模擬訓練最好的遊戲之一了。

在這個遊戲裡面,讓孩子扮演媽媽,而爸爸扮演孩子,情節就是媽媽要離開了,“媽媽”要怎麼樣安撫孩子。很快孩子就能適應這個過程。

另外,由於這位媽媽是處於比較特殊的情況,那麼請從一開始就跟孩子說明“媽媽生病了,不能親親抱抱寶寶(把親密接觸具體化,孩子可能聽不懂親密接觸的意思),而且媽媽會好起來的,具體時間是...(可以在日曆上做一個倒計時)”。

千萬不要欺騙孩子或者以此來逗弄孩子(例如“媽媽不要你咯!”“媽媽不回來咯!”),孩子是真的相信你的謊言或者逗弄,進而情緒會更加激動。


最後,祝早日康復!


淅爸育兒記


朋友你好。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老友手札,很高興回答朋友你的問題。


我想沒有幾個人擁有自己一兩歲時清晰的記憶,那是因為在這個年齡,我們的個人意識還沒有真正開始發芽、形成;行為多基於本能。

分離焦慮,也算是刻在我們本能裡的東西。

它是生存本能的分支。也就是,我現在沒能力獨立生存,需要依賴你。

既然是基於本能,它存在緩解的可能,但並不大,並且也希望能夠平和看待的是,分離焦慮,只是希望身邊有一個人能被依賴,這個對象不一定必須是母親。


不過,從現實生活中來說,這個年齡的孩子與母親的互動要多於父親,所以確實多了一些依賴。

但還是要明白的是,依賴的對象並不一定必須是母親。可這個過渡時期,確實需要經歷一些痛苦和折磨。

這裡的痛苦和折磨,並不是單純孩子自己遭受的,也包括成年人對孩子哭鬧的不忍與心痛。

可我請你理解的是,孩子現在的哭鬧,只是因為感覺缺乏關注、失去依賴而產生的本能反應,滿足這兩樣,焦慮就會減少。

同時,這時候出現基於分離焦慮的哭鬧,只是為了提醒,得到及時滿足,就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什麼負面影響。


可以考慮的是:


1、增加父親對孩子的陪伴;

2、藉助網絡,聯繫母親;

3、多同孩子互動,轉移注意力;

4、不要只聯繫母親,還要聯繫其他家人;

5、給孩子講故事,吸引注意力等。


眼前的狀況,並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並不是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只是中間確實需要經歷一個稍微“折騰”的過程。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


老友手札


您好,這個時間段,最重要的是保證寶寶的安全,媽媽近期穿過的衣服,用過的餐具,都應進行消毒。

平時代替媽媽多跟寶寶一起互動,玩耍,分散寶寶注意力,如果寶寶堅持找媽媽,可以嘗試跟寶寶溝通:媽媽生病了不舒服,需要休息,寶寶長大了要保護媽媽,不要打擾媽媽休息,等病好了會回來陪寶寶玩耍等等,這一類的引導。

總之要保護寶寶的身體安全和心理健康是最主要的。





鄭堃育兒經


媽媽生病需要隔離,2歲的孩子比較小,離開媽媽會感到不安和焦慮,但是對於兩歲小孩而言,跟他說生病他是沒有概念,無法理解的,這種情況下,我們最好的辦法是轉移他的注意力,小孩子都很好哄的,多帶他玩,多陪伴他,開心了幾天下來他也就不那麼依賴媽媽了,慢慢就能適應過來。



馨問生活記


這對於媽媽和孩子來說都是痛苦的,我建議給孩子買個早教智能玩具,可以語音互動那種,等於孩子有個玩伴,也能很好的轉移注意力同時能學到知識,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每天跟孩子視頻會兒,多鼓勵誇獎孩子,讓他知道媽媽一直都在陪著他、愛著他.


小魚小趣


非常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一個6歲孩子的寶爸,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下面的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d4000f42b0b8557f02\

思美人成長記


讓他多和媽媽視頻一下,家人要多和孩子互動,主要孩子太小媽媽一下離開他了,他心裡受不了,吃點水果別讓孩子上火,多引導他玩,在玩樂中就會讓他忘記媽媽,幾天後孩子就不那麼粘媽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