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種催芽的關鍵技術是什麼?

努力就好


浸種催芽關鍵主要是掌握溫溼度,其原則大概是:保溼催白(破胸)、適溫催根、保溼催芽、攤晾煉芽。其中,溫度控制是農民在生產實踐中最不易做好的事。許多種子不發芽或發芽不良的情況均出現在溫度控制這個環節。溫度過高易造成燒芽,過低發芽速度慢。稻種催芽技術應掌握“幹長根、溼長芽”的需水原則,即採取少浸多淋好長芽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冷庫陳種、裂穎多、芽谷多、萌動過的低活力種子特別明顯。

簡易催芽方法:浸種前曬種,一般低溫下(15℃)時浸種24小時,溫度高浸種時間短。浸種後將種子清洗乾淨,用透氣蛇皮袋分裝,每袋不超過20斤,用35-40℃溫水浸泡20分鐘,瀝乾水分。先在地下鋪20釐米厚稻草,稻草上面鋪10-15釐米青菜或青草(青菜腐爛發熱破胸),然後用隔一層薄膜,再用稻草做窩。將瀝乾水分盛裝種子的蛇皮袋放入窩內,上用溼麻袋或舊棉被覆蓋、捂緊。上堆7-8小時後觀察溫度,不超過38℃,高於35℃(手感較熱)後敞開幾分鐘至30℃(手感舒適),再覆蓋保溫。一般需要20-24小時即可破胸,而後將破胸的種子陰乾煉芽。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我們通常種植稻穀種子分為常規稻種和雜交稻種,為了使播種後苗齊苗壯就必須在播種前進行催芽。其催芽包括選選種,泡種和催芽三個步驟。

一,選種

1. 曬種 常規稻種在泡種前選將種子在太陽下曬6~8小時,然後將曬好的種子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徹底晾冷。曬種也可殺死部分附著在稻殼上的病菌。但雜交稻種無需哂種,若曬種則會影響出芽率。2. 把種子放在水中攪動幾下,待種子沉入水底後,撈出浮在表面的乾癟穀子,選用飽滿的稻種,以培育出整齊健壯秧苗。

二. 泡種

將選好的常規稻種用紗布袋子裝好放入20~30度溫水浸泡至少24小時,中途需換水兩到三次。雜交種子不宜長時間連續浸泡,在30度左右的水中浸泡八小時即可,並要2~3小時換一次水。

具體泡種時間視氣溫水溫而定,以種子吸足水份為準----即剝去稻殼用拇手與食指揉搓米粒能輕易搓碎則表明種子已吸足水分。


三,催芽

稻穀種子催芽類似做小曲米酒,都需要溫度,只不過種子不需要發酵。三月份催芽時氣溫較低,種子不易出芽,需要人工做一個溫床供谷種催芽使用,其方法是:

在幹噪且無冷風吹的地上鋪一層稻草,上面鋪一層溼潤的毛巾,將吸足水分的谷種均勻的鋪在上面,再蓋一層溼潤的毛巾,四周用稻草圍好。溫床裡溫度控制在成人正常體溫即可,若溫度過高需儘快通風降溫,切忌溫度不宜超過40度以上,這樣的話種子易發酵變得有酒糟味,那麼種子也就徹底不會出芽了。溫度過低也不利種子發芽,應及時多加稻草或棉絮保溫。


注意事項:①每天必須翻動種子一至二次,利於種子均勻受溫,發芽整齊。②雜交種子不耐溫,溫床溫度嚴格控制在36度以下。每天用溫水清洗2~3次,間隔5小時。③種子破殼要及時翻堆散溫,使其溫度控制在20~30度。一旦溫度過高產生酒味立即用水消洗後播種,可減少損失。

溫床溫度控制得當,水分充足,一天一夜谷種露白即可播種。

總而言之,稻種催芽是我們播種的關鍵一步,稻種催芽的好壞不僅影響種子的發芽率,還影響我們的播種成本。


鄖陽老五


稻種催芽用溫水浸泡是種植水稻普遍做法,成活率高又均勻。首先將稻種包裝拆開,然後再倒入水桶裡加入適量水再倒一小包消毒粉清洗,把漂浮上面的清理掉,輕搞拌倒掉水,再過一遍清水就可以放事先準備好的溫水裡浸泡了。

我家一般是晚上用泡種專用袋裝好浸泡,第二天一早就撈起滴乾水放進筐裡,蓋著稻草起到保溫作用,更利於催芽。到中午或者晚上稻種水分太乾了,(視氣溫而定)就要拿出來泡溼一遍再放回筐裡去。

到第三天氣溫不太冷就出芽了,這時可以拿出來合理抖動幾下,讓袋中間跟外層起到恆溫作用,天氣冷就多放一天,直至催芽合適再播種成活率非常高。

在欽州只種一季水稻的,我看到當地都不催芽的,直接將稻種撒在耕好稻田裡,工序是省好多但稻種要更多,就怕剛撒了第二天下大雨就損失慘重了。而且沒移植過種出來的大米沒有移植過的香軟好吃。





容縣九哥


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一般是晚上用泡種專用袋裝好浸泡,第二天一早就撈起滴乾水放進筐裡,蓋著稻草起到保溫作用,更利於催芽。

到中午或者晚上稻種水分太乾了,(視氣溫而定)就要拿出來泡溼一遍再放回筐裡去。

到第三天氣溫不太冷就出芽了,這時可以拿出來合理抖動幾下,讓袋中間跟外層起到恆溫作用,天氣冷就多放一天,直至催芽合適再播種成活率非常高。

在欽州只種一季水稻的,我看到當地都不催芽的,直接將稻種撒在耕好稻田裡,工序是省好多但稻種要更多。

就怕剛撒了第二天下大雨就損失慘重了。而且沒移植過種出來的大米沒有移植過的香軟好吃。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六禾養殖場


稻種催芽的關鍵技術是什麼?

稻種催芽,是水稻種植的第一個關鍵步驟。我總結了一下催芽的關鍵技術:水的清潔、溶氧量和恆溫;溫水催芽防高溫。


1、水要清潔。種子在浸種前有的會進行包衣處理,有的不包衣會在浸種水中添加一些浸種藥劑。之所以要對種子或者浸種水進行處理,就是為了殺菌、消毒。如果浸種水渾濁、懸浮物比較多,很有可能對種子的催芽有不利的影響,也有可能影響種衣劑或者浸種藥劑的防治效果。所以,浸種水要選擇清潔的自來水或者井水以及其他的清潔地表水。

2、水中溶氧量。水稻從浸種至催芽結束,大概需要100度左右的有效積溫。這就要求稻種需要在水中浸泡3-8天的時間,滿足破胸催芽前的種子處理條件。這麼長的時間,如果水中溶氧量比較低,就會出現稻種進行無氧呼吸導致水質變差以及影響稻種的正常呼吸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浸種兩天後,浸種水會變得酸臭的原因,對浸種效果也有不利的影響。可以採取2天左右換一次浸種水來改善一下,也可以使用電動催芽器向水中補充氧氣。



3、恆溫。這個恆溫是對浸種、破胸、催芽這三個階段對水的要求。雖然說稻種較為皮實,但是溫度劇烈變化也會影響稻種對水分的吸收,影響體內生理生化的反應進行,對於破胸催芽也有影響;特別是在破胸催芽階段,更是要保持水溫的恆定,保證催芽的效果和安全。


4、溫水催芽。催芽需要32度的溫度,同時催芽階段也是最容易出現高溫發燒的情況。我建議採取溫水催芽,相對的增加水量、減少種子量的方式來進行催芽。將種子分批次催芽,增加用水量,種子用絲袋包裹寬鬆的堆疊在一起。使其空隙增加,以便種子呼吸作用產生的熱量能釋放出去,減輕發燒、高溫的風險。

浸種催芽的原理簡單,操作也簡單。費力的是需要長期的蹲守、觀察、翻堆等作業。只要勤觀察、勤翻堆、勤換水基本都能達到催芽整齊的目的。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稻種催芽的關鍵技術是什麼?

稻種催芽的關鍵技術是時間和溫度!

(1)稻種一般浸泡一個星期,要讓它充分的吸足水份,這樣出芽率很高!

(2)稻種生芽時的溫度,剛開始可以32度,快出芽時是30度,不能高了,因為出芽時稻種自身會發燒!

(3)我們東北地區國家會在每一個地區建立水稻催芽基地,現在生芽很方便,想什麼時候下仔都可以,提前預定好,今年去生芽還有補助了,感謝國家的好政策!


平陽飛燕兒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稻後催芽技術,希望對稻農有所幫助。我的方法是,先找一個泡沫箱子備用(現在的集貿市場上都這種白色的泡沫箱),將種穀在太陽底下曬幾個小時,然後在自然的水溫下漫泡七八個小時,在浸泡的時侯可撈出秕穀,然後將水倒出,再將消毒劑化水浸種半個小時,之後就洗淨撈出,裝入能透氣的塑料編織代中,然後再浸泡在四拾度的溫水中十分鐘左右後再拿出來瀝乾(沒有水滴即可)。將飲用過的飲料瓶裝滿七十度左右的熱水(約六七個)放入泡沫箱裡再放入木板以防燙傷種穀,最後放入裝有種谷的塑料編織代(鋪平後的種穀厚度以一寸為佳)蓋上蓋子,這樣約十小時即可破胸,再然後就是開蓋翻動下再蓋上,約二個小時後就可以拿出來下田了。

泡沫保鮮盒保溫,保溼,溫度衰減慢。很適合稻穀催芽,根蒸汽催芽技術有一比。但成本幾乎為零。


手機用戶68010893819


稻種催芽的關健技術是:一、浸種,水溫度控制在28—32度之間,倒入稻種漫泡24小時。二、撈出稻種,裝入容器,最好下有排水孔上蓋保溫膜保持溫度和溼度,待其發芽。其間要密切觀察溫度不要高。並有溼度,做到潤而不見水滴。


合樂人


第一步:一般涼水(15-26度)浸泡24小時,撈出用編織袋裝上,放入用稻草圍的窩裡,然後圍嚴實保溫催芽。第二步:關鍵控溫,通常每天一次手探溫度湯手就拿出來放入一般涼水中浸泡浸透,再起水濾掉大部分水,重新入窩。

重複第二步大概7天左右會長點根芽,再等到根稍有半寸少點可以播種了。


王醵鐸


主要是稻種得控制溫度,過個十天半個月之後接受大自然的溫度,慢慢的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