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催生遠程辦公普及化 增長能持久嗎?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遠程辦公普及化 增長能持久嗎?

01 遠程辦公概述

遠程辦公,分“遠程”和“辦公”兩部分,是指通過現代互聯網技術,實現非本地辦公:在家辦公、異地辦公、移動辦公等。多通過一些第三方遠程控制軟件來實現,例如用向日葵遠程控制手機、用電腦遠程控制辦公設備,實現遠程辦公的目的。

遠程辦公(telework)、遠程通訊( telecommuting)、電子通訊( e-commuting)、在家辦公( work at home)、電子辦公(e-work)和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等,都是一種工作安排,能讓僱員享有靈活的工作時間和地點——在家裡、在咖啡店或其他地點辦公。遠程辦公可以促進一些特殊社會群體就業——如有小孩的媽媽或爸爸、殘障人士和生活在邊遠地區的人們。遠程辦公可以緩解開車上下班所造成的交通堵塞,減少城市空氣汙染和石油使用。遠程辦公的靈活性對於員工來說,是一個值得擁有的額外賞賜。

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浪潮高漲,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生存環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企業管理模式首當其衝,開始呈現遠程辦公——家庭式、分散式趨勢。更多企業走上國際化道路,分支機構、合作伙伴遍佈全球,不同地區、不同時區的大量業務往來,使異地辦公方式大行其道; 伴隨而來的人員頻繁外出或出差,使得人們對移動通訊、移動辦公的需求越來越高。為精簡機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辦公成本,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讓員工在家辦公。隨著個人電腦和互聯網應用技術的普及,居家遠程辦公呈快速增長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遠程辦公普及化 增長能持久嗎?

02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遠程辦公普及化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寫了中國人本該熱鬧的春節假期,但催生了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家生活、遠程辦公。比如春節返工的第一天,遠程辦公就成為焦點,將釘釘、企業微信等一波在線辦公軟件推向了高峰。2月3日,春節節後復工第一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多數企業選擇了“遠程辦公”。這一波“開工潮”可謂是異常火爆,迎來了在線辦公的第一個“雙十一”,甚至”釘釘、企業微信集體崩潰“這一話題直接登上了熱搜榜。

公開資料顯示,2月5日,阿里釘釘首次超過微信,躍居蘋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同時企業微信升至排行榜第三。截止2月8日,App Store免費下載排行中,釘釘第一,企業微信第二,騰訊會議第四,遠程辦公軟件霸榜。不過尷尬的是,隨之而來的吐槽諸如“釘釘又崩潰了”“消息都發不出去”……除了釘釘收發消息出現bug,企業微信也出現了會議功能崩潰等bug。

對於系統崩潰的問題,釘釘官方通過微博回應,有超過1000萬家企業組織使用釘釘在家辦公、在線辦公,早上網絡暫時出現限流,通過緊急調配支持,目前已恢復。而企業微信官方並沒有對此次出現的問題作出回應,只是與釘釘一樣,默默做了系統升級。另外,阿里雲公佈的數據顯示,釘釘在2月3日通過阿里雲緊急擴容1萬臺服務器後,2月4日又再度擴容1萬臺雲服務器,以應對群直播和語音視頻會議的流量洪峰。

根據騰訊雲消息,1月29日至2月6日,騰訊會議每天都在進行資源擴容,日均擴容雲主機接近1.5萬臺,8天總共擴容超過10萬臺,涉及超百萬核的計算資源投入,創下了中國雲計算史上前所未有的記錄。雖然阿里騰訊都投入巨大,但是依然無法抗住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流量洪峰”,隨之而來的“宕機”也是不可避免。

其實,自從2015年1月釘釘上線之後,騰訊的企業微信也“隨之誕生”,二者之間的“火藥味”一直都未減絲毫。只是由於太超前,無論是釘釘還是企業微信都沒有廣泛傳播。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了釘釘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或許能讓釘釘成為時代的主流。難道企業微信就甘願認輸?顯然不能。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企業微信緊急發佈了3.0.4版本,帶來了群直播、收集表、在線問診、在線會議支持300人、緊急通知支持1000人、新冠肺炎專區等6大功能,助力學校、醫院和企業抗擊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遠程辦公普及化 增長能持久嗎?

03 遠程辦公軟件競爭激烈

釘釘宣佈在1月26日-3月31日期間,免費開放302人不限時視頻會議功能。事實上,就在2019年很多人以為在線辦公平臺再無波瀾的時候,又殺入兩位新入局者——“華為雲WeLink”和字節跳動的“飛書”,這也給釘釘和企業微信雙寡頭競爭的格局帶來了一些不確定因素。當整個市場由“兩個人之間的較量”變成“四個人之間的戰爭”時,這場戰事該如何演變呢?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就要靠產品及用戶說話。對此,GPLP犀牛財經詢問了多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在線辦公軟件用戶,都問了同樣一個問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家辦公,你的工作效率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大部分人的回覆是:後者居多,也就是大家的工作效率居然降低了。“畢竟在家辦公,不是真的喜歡,而是沒得選。”某互聯網員工小蔡吐槽說。另外,某科技公司創始人表示:“在線辦公對於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影響最大!因為研發人員是一個很大的隊伍,而現在大家分散在各地,對於協同管理要求比較高,這部分是我們的薄弱環節。”

至於銷售則更是慘重。因為銷售畢竟人與人的生意,不能見到人,何談銷售?一位程序員小杜甚至直言:“遠程辦公不適合我。”對此,她講了三點原因:第一,按照正常開工去公司,年後都要一週才能進入狀態; 現在在家,更是很難進入狀態。而且前面三天,只是熟悉以前項目代碼,都要一些時間。第二,心態上多多少少有些波動,不太習慣。第三,在家辦公還是多多少少會受家庭瑣事的影響。畢竟,新冠肺炎疫情讓人不得不在家,但日子還得要過的,開工還是要開的,市場可不會等一切恢復正常才重新開始運轉,尤其是競爭對手不會等你!你休息了,你的競爭對手可不一定陪你,真的等到一切過去了再開工,恐怕公司都沒了。

很多人認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利好遠程辦公產品,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遏制了線下所有的商業行為,即使遠程辦公也是很多生意都沒有辦法進行的。有些只能在公司內訪問的服務器,應用程序瞬間成了擺設。吐槽歸吐槽,或許,在不斷演化的新冠肺炎疫情下,遠程辦公還將繼續——畢竟在隔離措施面前,受到衝擊最大的顯然還是線下實體店。企業的當務之急就是迅速組織員工“在線化”,儘可能擺脫困境。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遠程辦公普及化 增長能持久嗎?

04 遠程辦公的尷尬

當你沒有選擇的時候,你不得不捏著鼻子吃難吃的飯菜; 然而,一旦生活條件改善了,你還能持續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儘管,人們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無奈地選擇遠程辦公——基於此,釘釘、企業微信、石墨文檔、飛書等協同軟件獲得了極大的增長; 然而,這並不代表整個中國已經進入到了遠程辦公的時代。

事實上,與歐美國家以及跨國公司相比,國內大多數企業遠程辦公雖發展多年,但一直沒有迎來爆發。而今,基於特定時期情況的特殊性,遠程辦公獲得迅速的成長; 但是,其離真正普遍應用尚需一段距離——某券商研報顯示,截至2017年,美國超過八成企業引入了遠程辦公制度,已有3000萬人在家中遠程辦公。到2020年,大約50%的科技公司將會有約29%的員工實現遠程辦公。

然而,在中國,在線辦公市場只能說增長迅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中國智能移動辦公市場規模在23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8%;預計2019年該行業市場規模為271億元左右,到2024年市場規模增長到486億元左右,複合增長率為12.4%。

這一次全國性的延遲復工給雲遠程辦公軟件市場帶來了發展機遇。2019年底,騰訊在企業微信3.0發佈會上宣佈,入駐企業微信已經達250萬家;釘釘在2019年宣佈,入駐企業組織超1000萬家、個人用戶超2億人。然而,釘釘和企業微信的企業用戶量加在一起也沒有覆蓋超過15%。隨著各行各業數字化程度的提高,國內遠程辦公市場將無疑擁有充滿想象的發展空間。

對此,民生證券研報認為,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更多的企業開始嘗試使用相關軟件開展遠程辦公,這將成為用戶習慣的重要養成期。然而,在遠程辦公的種種bug面前,隨著這波新冠肺炎疫情增加的用戶能否成為忠實的用戶?中國很多企業能否在此期間養成遠程辦公習慣?或許,狂歡之後,對於企業而言,硬件容量、市場滲透率、用戶留存率等,則是企業最需要做長遠考慮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終將會過去,當“狂歡”之後,隨著這波疫情增長起來的用戶或將逐漸流失。因此,如何留存現有用戶,才是獲得企業長足發展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