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防线逆行者 与蔓延的疫情赛跑

身穿防护服,手提应急箱,他们穿梭于危机四伏的医院隔离区及病人家中,奔走于一个个患者和密切接触者之间,抽丝剥茧,顺藤摸瓜,迅速锁定排查,切断传染源。

在汹涌的疫情面前,他们通过面对面调查,掌握第一手新冠肺炎病人发病、感染的特征信息,评估疫情的风险,为政府提供科学的防控依据。贵州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一群鲜为人知的前线战士,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蔓延的疫情赛跑。

1月21日0时30分,贵州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报告全省首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阳性。从这一刻开始,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就一刻未停。

严守防线逆行者 与蔓延的疫情赛跑

大年初一清早,漫天大雪。接到命令的胡灿小组,立刻出发前往安龙县处理疫情。但是因为雪太大,高速路临时关闭。得知况后,正在老家册亨县的陶忠发主动请缨,立即赶赴安龙县,与州、县疾控人员共同调查和处置疫情,一刻也没有耽搁,为早发现、早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1月29日13时,正在办公室写方案的组员王丹突然接到通知:当日12时30分,六盘水市某县报告1起疑似聚集性疫情,需要省疾控中心立即派员指导进一步疫情调查处置工作。

王丹和荀梦君组成的调查小组迅速集结,提起装有一次性帽子、防护面罩、N95口罩、隔离衣、隔离服、消毒用品……大大小小10多种物资的疫情处置包,整装出发,一场和疫情的赛跑和阻击战又打响。

严守防线逆行者 与蔓延的疫情赛跑

“要从病人什么时候发病开始问起,和哪些人有过接触?乘坐过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过哪些地方?……”调查的过程并不容易,有时被访对象会有隐瞒,王丹根据时间线索引导对方回忆,再通过一个个调查记录来进行比对,筛查分析。

该病例1月17日从武汉返回,21日发病,初步排查到的密切接触者有62名。调查组采取边判定、边排查、边隔离、边观察、边控制的策略,经过一整夜的梳理、分析,终于将全部本地密切接触者运送至集中隔离点,全部外地接触者均向当地发出协查函。

“早一分钟将密切接触者找出来,就会少一个人被感染。”王丹说,调查过程就像警察办案一样,环环相扣,容不得丝毫马虎,一旦信息缺失就有可能遗漏密切接触者,甚至影响疫情的研判。紧锣密鼓的调查结束后,小组成员们还要加班加点撰写调查报告,常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

严守防线逆行者 与蔓延的疫情赛跑

1月20日凌晨,到贵阳市处理新冠疫情加班一整夜;1月22日,撰写全省加强疫情报告规范的文件并组织讨论至凌晨3点半;1月24日整理及分析病例资料和密切接触资料至凌晨2点;1月25日在省政府指挥中心撰写疫情报告加班一整夜……翻开流调组副总负责人、呼吸科科长黄艳近期的工作日志,每一天都排得满满当当。

胡灿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孩子刚满2个月,今年本打算带着妻儿回家陪老人过年,疫情来袭,他放下家人迅速投入到战斗中;孙洁回家的车票都买好了,接到命令后当场退票,回到自己的岗位;派出去帮扶的余春和聂炜,得知疫情后,临阵请缨,加入中心的流行病调查处置组,并奔赴现场;春节前已回到家休假的刘昭兵,也及时赶回来;在家休病假的李昭毅,不畏冰天雪地,从遵义赶回贵阳,拄着拐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严守防线逆行者 与蔓延的疫情赛跑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疫情发生以来,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从最初的6个小组12人,扩充到现在的13个小组36人,疾控卫士们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与疫情赛跑,全力控制疫情的增量。(人民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