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市镇:巾帼战“疫”线 气势不输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疫情发生以来,瓦市镇动员各级、各行业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一线防控工作,其中不仅有铮铮铁骨、冲锋在前的好男儿,更有看似柔弱、实则刚强的女同胞,她们不畏艰苦、无怨无悔,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自己的风采,用他们娇弱的肩膀扛起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任。

曾小敏:农贸市场里的“大嗓门”

“嬢嬢,排队测体温。”“你这个小伙子咋不讲道理呢?大家都在排起队测体温。”农贸市场入口,曾小敏大声的招呼大家进行检查,老远都能听见她的声音。她是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疫情发生,她主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从大年三十起一直坚守岗位。这天,一家服饰店不顾公共场所管理要求,打开店铺大门准备营业,曾小敏见势几个大马步冲到店家门前,敞开嗓门道:“你咋不自觉呢?政府挨家挨户通知了的,除了粮油米面都不开门,再说街上人都没有,你开起还不是没生意的。”店家显然有点委屈,赶忙说马上关。店家如此配合,曾小敏内心有些后悔,刚刚应该温柔一点的,转身就在自己的微信群里宣传这家服装店,号召她的朋友疫情结束后去照顾老板的生意。这个声音大、脾气急的大女孩包藏着一颗温柔的心。她说:“我出生在瓦市,读书在瓦市,工作在瓦市,能为瓦市做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很开心,很幸福!”

瓦市镇:巾帼战“疫”线 气势不输人

王诗燕:离家出走的“第一书记”

“婆婆,你这个时候了就不要出来转耍了,口罩也不戴,快回去了,外面有病毒·····”“老辈子,我们跟村医生来给你测体温了,你离解除隔离还有3天,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要坚持住哦。”每天在金沙村的湾子里,都能听到瓦市镇金沙村的第一书记王诗燕熟悉的声音。其实,她家中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还有1个5岁的女儿和一个1岁多的儿子,本应陪伴、照顾家人的春节,在疫情发生后突然结束,她将两个孩子交给娘家母亲,与丈夫各自奔向自己的战场。丈夫看她长期在外奔波有些心疼,她总是说:“先有大家才有小家,只要大家一起抵抗病毒,疫情早日结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瓦市镇:巾帼战“疫”线 气势不输人

宋顺英:默默付出的“信息收集员”

“小宋,安排你专门负责整个疫情期间的数据收集和汇总,你愿不愿意?”“我服从安排,张镇长放心,我一定用心干。”从腊月28晚上许下这个诺言,24天来宋顺英没有休息一天,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数字和放下又接起的电话,每一个返乡人员的信息都需要反复核实。宋顺英是瓦市镇的一个公益性岗位人员,之前一直在做脱贫攻坚的工作,疫情发生以后,加班成了她的家常便饭,但这个95年的小姑娘无论何时都是充满激情,总是毫无怨言。在紧张工作的同时,她递上了一份疫情“火”线上的入党申请书。她说:“面对疫情我绝不退缩,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取得最终胜利。”

瓦市镇:巾帼战“疫”线 气势不输人

刘玉:逆风前行的“志愿者”

“现在我们征集一名志愿者前往瓦市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请大家主动报名。”“我愿意。”就这样,沿滩区残联工作人员刘玉提着她的行李箱来到瓦市镇,也是她是第一次走近瓦市这个地方。来之前,她向镇党委副书记汇报了自己想要住在瓦市,以便更好工作的想法,安顿下来后。她来到瓦市镇方湾村开始了自己抗 “疫”留守战,看似娇小的她,上午与村两委走访摸排、发放宣传资料,步行近万步,下午到村道的卡口值守,在寒风中登记过往车辆和行人,没有一句怨言。“幺妹,习惯不?”村支书张宝城热心的问刘玉,“习惯,派我下来就是为了跟大家一起做好疫情的防控,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大家比我辛苦。”她的母亲很担心她,她安慰道:“现在大家都在抗击疫情,我也不能例外,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瓦市镇:巾帼战“疫”线 气势不输人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场上,还有很多很多放弃了春节休假,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女同胞在与病毒抗争,她们是疫情防控宣传员、监督员和战斗员,是防“疫线”上最美的一道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