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项羽换成李世民,刘邦还能打赢吗?

lei4977258


不同的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在当今这个时代,当我们翻开历史的书卷,往往会思考不同的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于是我们就会考虑很多如果,也会希望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可以相互碰面。

如果两个历史人物真的碰面了会怎么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这个问题——“如果项羽换成李世民,刘邦还能打赢吗?”

首先这个问题要进行一次拆分,进一步进行三次解读。第一次,我们要来解答一下,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第二次,我们要去思考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就帝位;第三次,我们来把李世民替换到项羽的位置来和刘邦进行一次比较,看看谁能赢。

第一个问题,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从项羽的角度来看,项羽是讲规矩的官家子弟,是要面子的贵族。他的出身就决定了他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是要顾及自己的体面的。比如说在鸿门宴上,若不是顾及自己的体面,又怎么会被屠夫樊哙抢白而使得自己错过除去刘邦的大好机会。另外,既然是贵族子弟,名门之后,就不能不说他骨子里有一股高傲,这本没有错,但高傲过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就是致命的问题。项羽虽善攻城略地,但不善权谋,这是他的缺点。本来这个缺点是可以弥补的,只要他能礼贤下士就能有人献计策,定谋略。可是高傲的项羽却没有认清自己,导致身边没有了出主意的人,这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但刘邦就不同了,刘邦出身平民,做过泗水亭长,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他在社会的底层摸爬滚打,知道自己的不足。出身不好,于是攀上了当地的贵族吕氏。从这就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非常了解自己的人。而且他不光能了解自己,还能了解他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样的人自然可以团结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自然能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

第二个问题,李世民是怎么成就帝位的。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按照封建王朝的帝位世袭制,皇帝是轮不到他当的,但是李世民就当上了皇帝,这不得不说他很有手段。我们来分析一下。李世民出身于门阀之家,本身就是贵族,而且和隋炀帝一家还有莫大的联系,可以说自幼能受到权谋的熏陶,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极为有用的。成年后的李世民极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他说服自己的父亲李渊篡隋建唐的,也是他为自己父亲李渊起兵打下的基础。可以说他一手策划了李渊反隋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权谋之深。另外,在为李唐王朝打天下时,李世民亲自上阵,打赢了多场战役,为李唐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李世民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千古帝王。而且,他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玄武门杀兄弑弟,架空高祖李渊,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都走的游刃有余,都不禁让后代的帝王奉为典范。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将李世民替换项羽,刘邦会不会赢?答案就是刘邦必败无疑。因为刘邦的综合素质不及李世民,从他的出身到他的文治武功都不及李世民。刘邦可以用人,可以聚汉初三杰,但是李世民可是有凌云阁二十四功臣。刘邦可以面对项羽煮自己父亲时潇洒地讨一杯羹,李世民更是可以杀兄弑弟架空父亲。这是从识人用人及做事风格上进行对比。而至于带兵打仗,刘邦也是不及李世民的。李世民能以三千五百人打败窦建德的十五万大军,可见他有项羽之才,但无项羽之短,故而在与刘邦的对比中,李世民是完胜的。

综上,我可以回答,如果项羽换成李世民,刘邦是打不赢的。

(若有不同见解,欢迎到大话国学进行留言评论。)





大话国学


自古成王败寇,可能会同情失败者,但很少有所谓的悲情英雄被人记住。而西楚霸王项羽却是特例。

关于项羽失败,刘邦成功的各种分析都有。其中以韩信对项羽,刘邦分别的评论做出的分析最为被学者接受。

无外乎:1.刘邦打战不行,但是对人才却能让其发挥自己所长。汉初三杰更是其中佼佼者。这也是刘邦能最终赢的胜利的根本原因。

2.项羽作战身先士卒,可以与将士共生死,却奖罚不公。给立功的将士发放职称印玺能把它磨破缺不舍得给出去。这也是灭秦后各诸侯马上反叛,导致项羽顾此失彼,最终灭亡的决定因素。

此题假设,项羽换成李世民,虽说历史没有假设,但是做沙盘模拟而言也未尝不可。

项羽号称战神,所谓“将不过李,王不过霸”,对项羽无论是自身武力值还是统军作战能力都是最好的认可。那么,李世民如何呢?李世民少年随军出征,定瓦岗,破洛阳,王世充、窦建德、李密等当世枭雄皆俯首称臣。军事能力子不在话下。

而决定项羽失败的两大缺点李世民却是转为优点至极致。

隋唐英雄,贞观能臣。如若没有这位“天可汗”,中国历史最美那段贞观长歌岂不是逊色太多?

故若假设成立,秦末项羽换成李世民,个人认为就没有刘邦什么事了




小何才漏尖尖角


应该说很难打赢。

楚汉相争是中国古代经典的二虎相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是刘邦。

胜利之后,刘邦曾在宴会上询问部下将领胜利原因,部下各有各的看法。刘邦自己总结道:自己胜利的原因在于:自己广泛应用贤才,治国用萧何,打仗用韩信,出谋用张良。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刘邦经常说一句话:如之奈何,便可知道,刘邦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而项羽则总是自认为英勇善战,许多关键时刻优柔寡断,听不进他人的话,比如不听范增之言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最终失败。

如果把项羽换成李世民,那么会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李世民这个人,李世民在晋阳起兵时,就利用自己的身份搜罗了大批谋臣猛将,攻克长安之后,又招纳了杜如晦、房玄龄等名臣,统一战争中又招纳了秦琼等武将,可谓是极其珍惜贤才。

那么李世民和刘邦都拥有爱惜贤才的优点,刘邦便难以通过性格方面的优势取胜,自然很难获胜。


远去


《史记》记载项羽为人很有礼貌,也很讲义气,尝尝深入部队基层与士兵同甘共苦,但是他非常小气,部下立功后他不舍得赏赐,他还器量小,非常自负心里容不下去,因此楚汉战争后期他身边的人几乎都背叛了他,连唯一的谋士范增都被气死,这样的人实在不适合当政治家。即便项羽如此作死,刘邦赢的也是很艰难。

如果把刘邦的对手换成李世民,那就不一样了。首先项羽的优点李世民基本都有,就说勇武过人,统军有方,待人谦和,两者基本不相上下。另一方面,项羽的不足,如政治谋略、战略眼光、笼络人心、招才纳士这方面,李世民甚至比刘邦做的更好,他帐下的房谋杜断,尉迟敬德秦琼自不必说,就是他造反成功后,敌人的心腹谋臣魏征,也被收拢过来死心塌地的效命。如果把刘邦放到隋末,顶多是窦建德之流,跟真命天子李世民比,差的还远。


ii余音


刘邦肯定会败,项羽之所以败,因为他丢掉了智囊团,韩信、陈平都不用投了刘邦,钟离昧这样的大将之才也不信任,唯一的范增也不用赶走了。

再看李世民大量任用人才,同时李世民也是智谋过人。


富元制作


如果将项羽换成李世民,后来,就没有后来的大汉帝国了。

他就在鸿门宴中将刘邦杀的,我们想想,李世民为你争夺太子之位,连手足大哥和弟弟都杀。

要他杀个刘邦,那不是小儿科吗?


乔加贝


当然打不赢,项羽谋事以个人为主,谋事行君子之风,刚愎自用,李世民截然不同,刘邦为夺取政权不择手段,李世民也具备这手段


慕僚长


这要看只是换一人还是整个团队都换?只换一人还真有可能打不赢,团队都换的话,那不秒杀刘邦?


轮回猫1988


如果项羽换成雄才大略、智勇兼备、文武双全的一代雄主李世民,刘邦肯定必败无疑他不是唐太宗的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