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鬆綁,是給行情火上澆油還是潑冷水?


再融資鬆綁,是給行情火上澆油還是潑冷水?

昨晚,證監會官網發佈公告:“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我會對《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部分條款進行了修改”。

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市場的熱議,有的網友解讀為​重大利空,認為下調再融資標準會稀釋現有股東的權利;有的網友則解讀為利好,認為會帶來增量資金,有助於提升市場人氣。

再融資鬆綁,是給行情火上澆油還是潑冷水?


那麼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好呢?我們先來看修改的主要內容:

一是精簡發行條件,拓寬創業板再融資服務覆蓋面。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將創業板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且使用進度和效果與披露情況基本一致由發行條件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這基本上就相當於取消了創業板再融資的限制,不管公司有沒有賺錢,只要願意都可以再融資,這對於目前部分資金捉襟見肘,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中小上市企業絕對是一個在夢裡都能笑醒的好消息。

二是優化非公開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上市公司董事會決議提前確定全部發行對象且為戰略投資者等的,定價基準日可以為關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

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者發行期首日;調整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價和鎖定機制,將發行價格由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將鎖定期由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且不適用減持規則的相關限制;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對象數量由分別不超過10名和5名,統一調整為不超過35名。

定價基準日沒有修改,和以前一樣,還是3選1;發行價格由不低於9折下修為8折,相當於直接讓利10%給增發投資者,這樣機構投資者也就更加有動力參與進來;鎖定期的縮短意味著流動性的增強,方便機構投資者快進快出,這對於期限短但是又能承受高風險的大資金有足夠的吸引力;最後就是擴充了人數。

關於這一點,小編舉個例子:假設A上市公司目前的股價為10元,總股本是100股,那麼機構投資者B就可以以8元的價格拿到等值於目前10元價格的股份,由於增發的比例不能超過現有股本總額的30%,所以最多可以增發30股,最短限售期為6個月,假設6個月之後股票價格沒有變動,那麼參與增發的投資者到期就可以賺取(10-8)*30=60元,成本為240元,收益率為25%。一年2次,收益率為56%,這已經遠超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而且如果到時股價比現價高,那麼還可以賺得更多,只要到期股價不低於定價基準日的20%,機構投資者就能賺到錢。

三是適當延長批文有效期,方便上市公司選擇發行窗口。將再融資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

這條理解為留給上市公司的時間更多了就行了。

剛才我們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小夥伴們應該都看懂了吧,如果不懂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交流。

再融資鬆綁,是給行情火上澆油還是潑冷水?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到底是利好消息還是利空消息:

政策是利好還是利空,要看你站在市場參與者的哪一方,個人投資者、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監管層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所以各自對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

首先對於個人投資者。這無疑是個讓人悲傷的消息,意味著你手裡的股票權益被稀釋了,相當於往粥裡兌水。

然後對於上市公司。簡直就是做夢也能笑醒的好事,也是政策的直接受益人,相當於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借錢了,而且借的這個錢是不用還的,只需要增發出來部分股份就可以了,這比發可轉債可美多了,雖然公司自己的權益也被稀釋了,但是公司拿到了真金白銀的回報。不過企業也不可能不計後果的增發,得確保增發後控制權還在自己手裡,除非公司自己不想要了,如果是這樣,公司估計也增發不出來,因為機構投資者也不是傻子。

再來看機構投資者。在解讀內容的時候我們分析過,在增發前後股價不變的情況下6個月可以獲利25%,一年2次可以獲利56%,只要解禁日股價不低於定價基準日的20%就不會虧損。所以這對於機構投資者有足夠的吸引力,不過機構投資者也不是傻子,不是每一家上市公司增發他們都會去投資,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機構投資者肯定是優中選優,最後可能就會出現好的企業增發一股難求,而差的企業增發卻無人問津局面。

最後就是監管層,你可以把他看成是個人投資者、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的綜合體。從政策的意圖上來說,肯定優先考慮的是上市公司,畢竟疫情之下,貸款額度有限,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申請到貸款,所以放開再融資似乎成了最好的方式,其實這也相當於一次小型的供給側改革,好的企業可以通過再融資獲取抵禦寒冬的糧草,而差的企業則可能被市場拋棄而淘汰。但是監管層的目標肯定不只是為上市公司融資而已,而是通過吸引資金進入,把存量蛋糕做成增量蛋糕,這樣就可以形成個人投資者、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三方共贏的局面,這樣上市公司才能發展起來,經濟才能好起來,投資者自然也能賺到錢。

再融資鬆綁,是給行情火上澆油還是潑冷水?


畫面雖然很美好,但是現實可能會比較殘酷,追漲殺跌是大部分投資者無法克服的本能,也是虧損的根源。雖然小編認為這次政策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會助推目前的市場行情,但還是認為個人投資者應該謹慎對待,未謀勝先謀敗,要想割別人先做飯不被別人割,建議就是:不要去炒垃圾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