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汝华:想有实战能力,只有在内功和拳法上下功夫


翟汝华:想有实战能力,只有在内功和拳法上下功夫

  近来又结识了几位民间武术师傅,他们习武练功多年,都有很高的功夫。谈起话来,都说本门有很多拳械套路,单练的,对练的,多达几十套,甚至上百套。他们多数解除了保守思想,希望把得来不易的宝贵东西传下去,但苦于没有弟子能够全部继承,弟子们嫌太多,难学完,学了也没时间来练;也有的嘴上极力炫耀会很多,甚至摆迷魂阵,吊徒弟的胃口,却不舍得教;还有的开着武馆,则极力宣扬教授内容如何丰富,以此吸引学员。对于后两种人,相信大家的感觉和看法是一样的,我就不多说了。对前者,我非常尊敬的同时,还深感同情。

  这儿谈谈自己习武传功的经历和体会:

  本人小时候学练暗藏门武功佛汉拳,听老人说有七十二趟对打捶,心想真好,七十二趟捶得有多少绝招啊!后来学了十来趟就练不过来了,啥时学完啊!再后来,佛汉拳门内有另一种说法,佛汉拳总共二十四趟捶,由三种不同打法而演化为七十二趟。听了感到很高兴,很轻松。心想这也不少啊,尽管佛汉拳没有多少单练套路和器械,可是除对打捶以外还有散手呢,内功和拳法呢。

只会打套路,很难有实战能力,那些绝招妙式碰巧了用得上,碰不巧就没用。要想有实战能力,只有在内功和拳法上下功夫,在实践中磨练。东西多了,且别说有些师傅本身就会不全,有的师傅会也不教你,就算教你,啥时学完啊?怎么练啊?啥时才能出功夫啊?无奈之下,只有学哪儿算哪儿,会多少是多少吧。如此一来的结果是,一门拳难以完整地传下去,习练者也不能得到完整的武功,抱憾终生啊!

  这就是我前些年习练佛汉拳过程中曾有过的烦恼和思考。

  后来有机会接触到其他著名的优秀拳种,开了眼界。拳的特点有所不同,却有相同相通之处。可贵的是那些名拳都有较系统而精炼的套路形式,完备的内功功法和基本拳法。我产生了借鉴它们的结构形式,整理简化佛汉拳的想法。将所学佛汉拳套路中的典型招式和散手,按一定规律编成了散手六十四式,继而又精简为三十六式。传于弟子,很受欢迎。当然起初也有些同门提出异议,说不应该把这些好东西轻易传人。

  再后来,师父

暗藏门武功大师、佛汉拳第六代传人刘洪江先生老来还乡,许多同门慕名请教,有的要多学几趟捶,有的要学铁爪功,也有的要学绝招,我就向师父请教内功和基本拳法,以及练功打手的心法。师父很高兴,对别人说汝华知道要啥。我在师父所传暗藏门武功精要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反复研练,提炼,结合其他传统拳术和现代的武功精华,形成了一种简易精妙的暗藏门武功功法——自然功。自然功法没有复杂的套路,只有养身法,搏击法和精神修炼法。搏击法即基本拳法,主要是步法、身法、手法、腿法、化法、打法等六大法,习练者掌握以后可自由变化运用。十几年来,深受习练者欢迎和喜爱,他们说这样练很轻松,越练越明白,越练越有信心了。这样练健身省时省力,健身效果好;练技击有钢用到刀刃上,也和实战搏击接轨了,长功快,用得上。

  所以,我觉得武术应该越练越简单。


翟汝华:想有实战能力,只有在内功和拳法上下功夫

  (一)关于搏击:

  三极武功的搏击法,又称阴阳手。阴阳手不讲究死式绝招,那是武功的低层次。相反也不提倡毫无技击意义的空练。有人说只管练功不问打,功到自然会打,那是靠不住的。至少是不具高功的人难以办到的。搏击自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应当追求科学严谨的拳理,简单朴实的拳法——实用搏击大法。

  (二)鹰眼猴脸虎心犳胆,鸡腿龙腰雷声手闪。

  ——八形取意

  (三)势有两势——明势、暗势,化有两化——柔化闪化。

  ——关于搏击的化势

  (四)步大不灵

  ——关于搏击的步法

  (五)手分凶善,凶手在前

  ——关于应手式

  (六)抢步夺位,拳打一楞神儿。

  ——关于打手

  (七)三步看走,两步看手,神光闪闪腰部。

  ——关于打手

  (八)有打法,有拿法,不偎身子不理他。搭手就进,沾手就变。

  ——关于打手

  (九)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柔在刚后,刚在刚前。

  ——关于打手

  (十)出手先打观三路,须化暗势堵藏门。

  ——关于打手

  (十一)软硬刁憨,诡计多端,看似绣女一般,出手猛虎下山。

  ——关于打手

  (十二)表现出来才算优势。

  ——习武一得

  (十三)习武练功过三关:

  一过疲劳关.三极武功修炼虽不拙蛮,初练时亦难免身体劳累之苦,要练武,不怕苦,疲劳关过后,苦尽甘来。二过枯燥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初练者易受诱惑,难耐习武的单调枯燥,闯过此关,自知习武乐在其中。三过生活干扰关。生活中难免有急事,大事,特殊事。可暂时中断练功,怕的是中断不能再继续,此是生活干扰关。过此关需凭恒心,而恒心来自对理想的追求,不断燃烧的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有志者,事竟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