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汝華:想有實戰能力,只有在內功和拳法上下功夫


翟汝華:想有實戰能力,只有在內功和拳法上下功夫

  近來又結識了幾位民間武術師傅,他們習武練功多年,都有很高的功夫。談起話來,都說本門有很多拳械套路,單練的,對練的,多達幾十套,甚至上百套。他們多數解除了保守思想,希望把得來不易的寶貴東西傳下去,但苦於沒有弟子能夠全部繼承,弟子們嫌太多,難學完,學了也沒時間來練;也有的嘴上極力炫耀會很多,甚至擺迷魂陣,吊徒弟的胃口,卻不捨得教;還有的開著武館,則極力宣揚教授內容如何豐富,以此吸引學員。對於後兩種人,相信大家的感覺和看法是一樣的,我就不多說了。對前者,我非常尊敬的同時,還深感同情。

  這兒談談自己習武傳功的經歷和體會:

  本人小時候學練暗藏門武功佛漢拳,聽老人說有七十二趟對打捶,心想真好,七十二趟捶得有多少絕招啊!後來學了十來趟就練不過來了,啥時學完啊!再後來,佛漢拳門內有另一種說法,佛漢拳總共二十四趟捶,由三種不同打法而演化為七十二趟。聽了感到很高興,很輕鬆。心想這也不少啊,儘管佛漢拳沒有多少單練套路和器械,可是除對打捶以外還有散手呢,內功和拳法呢。

只會打套路,很難有實戰能力,那些絕招妙式碰巧了用得上,碰不巧就沒用。要想有實戰能力,只有在內功和拳法上下功夫,在實踐中磨練。東西多了,且別說有些師傅本身就會不全,有的師傅會也不教你,就算教你,啥時學完啊?怎麼練啊?啥時才能出功夫啊?無奈之下,只有學哪兒算哪兒,會多少是多少吧。如此一來的結果是,一門拳難以完整地傳下去,習練者也不能得到完整的武功,抱憾終生啊!

  這就是我前些年習練佛漢拳過程中曾有過的煩惱和思考。

  後來有機會接觸到其他著名的優秀拳種,開了眼界。拳的特點有所不同,卻有相同相通之處。可貴的是那些名拳都有較系統而精煉的套路形式,完備的內功功法和基本拳法。我產生了借鑑它們的結構形式,整理簡化佛漢拳的想法。將所學佛漢拳套路中的典型招式和散手,按一定規律編成了散手六十四式,繼而又精簡為三十六式。傳於弟子,很受歡迎。當然起初也有些同門提出異議,說不應該把這些好東西輕易傳人。

  再後來,師父

暗藏門武功大師、佛漢拳第六代傳人劉洪江先生老來還鄉,許多同門慕名請教,有的要多學幾趟捶,有的要學鐵爪功,也有的要學絕招,我就向師父請教內功和基本拳法,以及練功打手的心法。師父很高興,對別人說汝華知道要啥。我在師父所傳暗藏門武功精要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的反覆研練,提煉,結合其他傳統拳術和現代的武功精華,形成了一種簡易精妙的暗藏門武功功法——自然功。自然功法沒有複雜的套路,只有養身法,搏擊法和精神修煉法。搏擊法即基本拳法,主要是步法、身法、手法、腿法、化法、打法等六大法,習練者掌握以後可自由變化運用。十幾年來,深受習練者歡迎和喜愛,他們說這樣練很輕鬆,越練越明白,越練越有信心了。這樣練健身省時省力,健身效果好;練技擊有鋼用到刀刃上,也和實戰搏擊接軌了,長功快,用得上。

  所以,我覺得武術應該越練越簡單。


翟汝華:想有實戰能力,只有在內功和拳法上下功夫

  (一)關於搏擊:

  三極武功的搏擊法,又稱陰陽手。陰陽手不講究死式絕招,那是武功的低層次。相反也不提倡毫無技擊意義的空練。有人說只管練功不問打,功到自然會打,那是靠不住的。至少是不具高功的人難以辦到的。搏擊自有其自身的規律,我們應當追求科學嚴謹的拳理,簡單樸實的拳法——實用搏擊大法。

  (二)鷹眼猴臉虎心犳膽,雞腿龍腰雷聲手閃。

  ——八形取意

  (三)勢有兩勢——明勢、暗勢,化有兩化——柔化閃化。

  ——關於搏擊的化勢

  (四)步大不靈

  ——關於搏擊的步法

  (五)手分兇善,兇手在前

  ——關於應手式

  (六)搶步奪位,拳打一楞神兒。

  ——關於打手

  (七)三步看走,兩步看手,神光閃閃腰部。

  ——關於打手

  (八)有打法,有拿法,不偎身子不理他。搭手就進,沾手就變。

  ——關於打手

  (九)彼不動,我不動,彼一動,我先動。柔在剛後,剛在剛前。

  ——關於打手

  (十)出手先打觀三路,須化暗勢堵藏門。

  ——關於打手

  (十一)軟硬刁憨,詭計多端,看似繡女一般,出手猛虎下山。

  ——關於打手

  (十二)表現出來才算優勢。

  ——習武一得

  (十三)習武練功過三關:

  一過疲勞關.三極武功修煉雖不拙蠻,初練時亦難免身體勞累之苦,要練武,不怕苦,疲勞關過後,苦盡甘來。二過枯燥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初練者易受誘惑,難耐習武的單調枯燥,闖過此關,自知習武樂在其中。三過生活幹擾關。生活中難免有急事,大事,特殊事。可暫時中斷練功,怕的是中斷不能再繼續,此是生活幹擾關。過此關需憑恆心,而恆心來自對理想的追求,不斷燃燒的熱情和不屈不撓的意志。

  有志者,事竟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