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少年的你》想到石头记里的赵姨娘

由《少年的你》想到石头记里的赵姨娘

石头记里人物众多,曹雪芹一支生花妙笔写的各个栩栩如生,宝黛钗湘历来是为人们津津乐道,这里先写的是一位“苦瓢子”。不但苦还让人恨得牙痒痒,只要有她出场,石头记的画面立刻从风花雪月诗情画意转入了可鄙可憎的场景,她就是贾政的姨娘贾环贾探春的生母—赵姨娘。提起这个人物更多的是让人可恨又可怜,俗语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其实这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可恨之人亦必有可怜之处!

曹雪芹在石头记里创造人物并非简单的只为主角重色,这个功力是只能意会的,非要详细说那是需要专著的。众所周知,曹侯写人物绝非用时拿来用,不用就丢在一旁,只为情节服务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是石头记重要的创作手法。如茜雪这个小丫鬟,因枫露茶事件被贾宝玉撵出府去,细读全文就会发现,整个的事件似乎并非茜雪的过错,怡红公子只不过借题发挥,茜雪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从全书里消失了。但脂砚斋的批语却明白告诉我们“后狱神庙仗义探庵,茜雪小红方成正传”,这么一个小小的人物,曹公也只是一个伏脉,只有后文遥遥呼应。那赵姨娘呢?她并非茜雪这样的小人物,虽然也是“梅香拜把子”,但也并非王夫人、王熙凤这样一言九鼎的人物,我们姑且称她是不大不小的任务吧。

她的出生是很卑微的,石头记里没有明写,但一定不是“家生子”,因为她的父母似乎从未到过荣国府,后来以贵为姨娘,不会对父母没有任何的表示,书中写过他的弟弟赵国基去世也未提及她的父母,很可能她和袭人一样,小时候家里贫穷,就把她买到荣国府做粗使的丫头,后来应是父母双亡只遗下一个弟弟。在书里,赵姨娘是宝玉凤姐的对立派,与宝玉对立,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是庶出,将来继承家产占不得半点上风,因为宝玉根正苗红,是荣国府唯一的合法继承人,除非….贾宝玉死掉,这样她的亲生儿子贾环就可以取而代之“将来这一份家私还怕不是您老的?”(费婆子语);凤姐也是一样,王熙凤老早就知晓赵姨娘的心思,处处调侃侮辱,从精神上打压赵姨娘,况且这个赵姨娘从封建伦理上讲虽是贾政的枕边人,但其实还是奴才,是奴才就要由王熙凤这个大管家管辖,可怜的赵姨娘敢怒不敢言。

人世间最苦恼的事莫过于地位的尴尬。当今社会上也是如果是平头老百姓就自由自在的过小生活,无忧无虑倒也怡然自得;如果然是大人物自有治国平天下的大理想、大抱负有的是舞台展示。偏偏那些芝麻绿豆的小官或者有两个小钱的,生活反而沉重,他们不甘做一个小老百姓,大的舞台又站不上去,只得拼命地刷存在感,生怕别人瞧不起他,读者诸君想想今天身边这样的人是不是大有人在,这样的人殊不知是最可怜的喽。

赵姨娘做了很多坏事,首先家庭教育的失败,贾环在压抑消极的环境下长大,自然学到的是吝啬、自卑,三小姐好在自小跟着王夫人一房收污染少些。其次处处谋害宝玉、凤姐,叔嫂魇魔法即是明证,以今天的法治社会,无论怎样谋财害命都是不可取的。第三处处贪小便宜,为了多争取弟弟十两银子的丧葬费,不惜与亲生女儿大吵一架。

说到此,读者诸君以为要对这个可恨的赵姨娘批判了,其实不是,我起始就讲了可恨之人亦必有可怜之处!读书只读浅显的情节是初读者,石头记是古今文化小说之最,切不可只看到表面上的层次,读石头记不反复琢磨就读不出味来。试往生层想想,是什么把赵姨娘逼成了这样?若说是其人的本性是让,怎么亲生女儿三小姐就决然不是,那答案就只有一个,恶劣的环境把好人也逼疯了,《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也是心地善良的好人,是谁把他逼疯的呢?

以赵姨娘的性格她做不来大事,及时给了她小红那样的机会,遇到了凤姐这样的伯乐,她一定也会把握不住的。她来到荣国府,一定是分在了贾政的房里做粗使的丫头,因为巧宗她办不来,还好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事又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她一定是很有姿色的,否则贾政怎么会看上她?三小姐蕉下客也容貌非凡,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赵姨娘也姿色匪浅。我们可以断定年轻的赵姨娘是善良稳重的,狐媚的事她一样干不来,从后文中赵姨娘的所作所为也能看出她的情商极低,那么当年她一定是靠姿色及善良的举止打动了贾政,经贾母审查后并王夫人认为还可以才开了脸,被贾政收入房中的。那是什么原因把这一个平凡的姑娘逼成了半疯呢?读者诸君不妨想想与石头记同样描写家庭生活的金瓶梅,潘金莲由一个敢作敢当不畏强暴的美丽女孩,为了抵抗强权甘愿受辱嫁给一个三寸丁、谷树皮,读者如果是青年女性,不妨自问,这样的事你干不干得来,现在有很多美少女依偎在一个老丑男,黑鬼的身边,有什么爱情可言?遇到武松,西门庆,情窦初开有什么么错误可言?封建吃人的礼教使他们寸步难行,嫁入西门府处处掣肘,勇敢的拿起武器自保不是应该提倡的吗?当然她的行为方式那是另一个话题,后面再讲。

赵姨娘也是一样,开了脸以后,一样是奴才,丫鬟可以释然,邢王夫人、尤氏可以怡然,她怎么办?心理性格必然是扭曲的,亲生儿女不管自己叫妈只能叫姨娘,贾政严格说不能称其为丈夫,他恐怕也只是把她当做泄欲的工具、生儿子的机器而已。这种无情寡义也会夜夜传递到她的心里,她是如此的苦闷,读者诸君研红之时可曾想到这一层?

今年有一部反映校园暴力的电影《少年的你》,你可曾遭遇过校园暴力,有多少女性遭受过家庭暴力?是什么给了暴力的土壤,是懦弱、是软弱、是逆来顺受、是出于女性特殊的心理生理,不敢大张旗鼓的宣扬,与恶人搏斗,无形中助长了这种势力。这几年揭露了很多叫兽的行为,敢于揭露的是唯一的吗?绝不是,之前选择忍让甚至妥协的女性的行为无疑鼓舞了这些禽兽。赵姨娘不敢如此,奋起抵抗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值得提倡的!她反抗的不是贾政王夫人、不是凤姐贾宝玉,也许她自己永远都无法意识到,她奋起抗争的是不公平的社会,今天依然,还美其名曰游戏规则,任何游戏规则的制定都无权牺牲他人!我们只嫌她反抗的太弱了,她疯的还不够,她应该再大胆一点,勇敢的把天捅个窟窿,在贾母或贾政面前大胆的揭发凤姐收受贿赂、图财害命、私放高利贷的种种恶行,唤起贾母贾政这些王府里的掌权者警醒,也许是自己粉身碎骨、同归于尽,但当今社会的种种劣迹,如果第一位受辱的女孩大声疾呼,自己可能名誉受损,会有今天这样肆无忌惮的叫兽吗?多说一句,有女儿的父母,如果发现了孩子受欺负要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阳光照进来才能驱散阴暗,不要以一时的小利让孩子一辈子生活在阴影之中!

但是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切不可自己受伤了就报复社会、迁怒他人,想潘金莲扭曲了人性,去害李瓶儿,赵姨娘去用邪术还凤姐宝玉那是不对的,阳光才能驱散黑暗,黑暗只会是黑暗更加黑暗。这是法律的问题,方式方法的问题,已经偏离了题目,我也不是法律工作者,这里就不枝蔓了。

石头记里,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晴雯撕扇都是美好的画面,几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谁在乎过那些苦瓢子呢?大观园里的美好只是暂时的,如果荣国府不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正常发展下去,袭人晴雯做了姨娘,一样的处境一样的扭曲,以晴雯爆碳一样的性格难保不作出更出格的事来。人人都谈金陵十二钗,无人关注的这些苦瓢子,今天我姑妄斗胆,来为赵氏写一篇传。

statp.c&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