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就和練內家拳是不是一個道理?

虓瀲仙


因為人體沒有任何兩塊肌肉的排列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肌肉緊張發力不可能使得所有肌肉同時向同一個方向蓄髮出極致的能量和力量。所以內家拳要放棄肌肉緊張發力,將周身整體視為一塊“巨大的肌肉”,讓周身整體這塊巨大的肌肉以壓縮旋轉的方式進行統一的能量蓄髮。這樣內家拳就能夠生成比肌肉緊張發力更加強大的力量。

所以,內家拳要放棄肌肉緊張發力方式,代之以周身整體的壓縮旋轉來進行能量蓄髮。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就是拳論中說的屈伸、擰裹、摺疊。

控制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方式就是以心行氣,即心力。

人體心肝脾肺腎都是具有能量以完成其生理機能的,但是肌肉緊張發力掩蓋了五行能量蓄髮,內家拳就是要把心肝脾肺腎的五行能量習練出來,以控制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蓄髮。這種能量蓄髮方式就叫以心行氣,內外合一。

所以,習練肌肉緊張發力的健身與內家拳是沒有一點能夠融合的地方的。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能量蓄髮方式。

詳細瞭解內家拳請看我發佈的系列介紹內家拳的視頻。


傳統太極拳形意拳


您好,如果從過去的角度來看,不是一個道理,已經有朋友回覆得很清楚了,這裡不再贅述,補充說明一下的是,但是從發展趨來看,在未來會逐步趨向一致,在科學的健身和科學練內家拳的前提下,有著非常多的相通之處,首先,健身越來越重視筋膜的訓練,訓練的方式在逐漸發生改變,除訓練核心肌群外,很多的訓練方式更偏向輕負重,對內臟壓力小的訓練,內家拳無論是太極,形意,八卦,有名的武術家無不強調“撐筋拔骨”,也就是說強調筋骨,關節的訓練。筋骨的練習可以使人恢復先天的運動本能,使人鬆柔,靈活。同時,大筋的速度和力量也是非常可觀的。我們都知道一句話“筋長一寸,延壽十年”,在最早的醫學典藉《黃帝內經》中都可找到筋骨在養生方面的記載,總而言之,內家拳是功力和健身養生同時兼備的。


典傳國術


健身是外壯,筋骨皮層面的東西,而內家拳是內壯,強化內髒功能,鍛煉精氣神的功夫,長遠看來,內家拳優於健身鍛煉0


用戶58961871806


健身和練內家拳不是一個道理。

健身是西方的體育練習統稱,西方體育理論為主導;內家拳是中國傳統體育--------武術的體系。

健身的理論是西方運動解剖學,是沿著“器官--組織---細胞---分子‘的途徑深入觀賽分析,以此來衡量肌體能力和規範其手段、內容和方法,使體育活動向著嚴格的”針對性“、專門性”方向發展,採用各種不同的運動器械進行各種練習,如啞鈴、槓鈴、壺鈴等舉重器械,單槓、雙槓、繩,杆等體操器械,以及彈簧拉力器、滑輪拉力器、橡筋帶和各種特製的綜合力量練習架等力量訓練器械,還有功率自行車、臺階器、平跑機、划船器等有氧訓練器材。其身體素質的劃分是;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

內家拳的理論是來源於中醫,以“氣一元論”為主導。強調以內修“元氣”為主,並以經絡為走向,穴位為研習重點,外在的動作以武術攻防動作為主,內家拳練法,包括性功和命功。性功:修養性情操守。保持著平靜、淳厚、靜謐的內心。待人應物,不偏激、不暴戾、不波動。命功:樁功,各種武術拳術、器械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