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45岁以上的员工去哪了?

边缘01


推荐下我唯一在做的兼职,我没玩几天就收入不少,很适合学生、宝妈们。(PS:我这个赚零花钱还是宝妈介绍给我的)

虽然我是上班族,也不妨碍做网上兼职,主要用手机操作就可以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像我平时在等车,坐车,无聊的时候都会刷一会儿当天的新闻资讯,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已经坚持玩了一段时间已经赚了5位数以上了, 这个操作也挺简单的。

每天利用空闲时间阅读新闻就有收入

很适合喜欢看新闻的人 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没有门槛 ,完全免费

支持安卓苹果手机用户,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下载‘今日头条极速版’就可以开始啦!今日头条极速版是今日头条APP推出的福利版,体积小,用起来更方便。

🎈🎈🎈

① 找到“任务”--填写红包邀请码;C27ZDFTK

填了之后会有一个最高32元的随机红包,立即到账的,不填的话就没有。

🎈🎈🎈

② 每天利用空闲时间看下新闻就能得金币(金币每天凌晨自动兑换RMB)

活动是我亲测过的,真实有效的哦!

随便来一张提现收入,赚钱绝对是真的,我都提过现了,新用户下载扫扫填写就有红包,基本上秒到账,可以试试。

反正每天也要读新闻,看视频,别的软件看完了就完了,这个还能得点零花钱!

或者新用户直接扫一扫领取 现金 红包奖励 老用户每天扫都可以领金币

记得要多多坚持阅读新闻才有收获哟,一份坚持一份收获,欢迎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一起加入吧。

莎莎野


我在企业呆过几年,见到过职场45岁以上的员工,我来说下我的见解吧。

45岁混到了中高层的。企业中能见到年龄大的,基本上绝大部分都能混到中高层。这些人经验丰富,水平也足够,在私企外企还是挺吃香的。

45岁还是普通员工的。如果是社会招聘,基本上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因为要一个四五十岁的人,还不如要个刚毕业不久的,能力差不多,工资还便宜,加班没问题,好管理。所以45岁以上还是普通员工去面试,要么降低工资,要么去不好的企业。

45岁虽然是普通员工,但是在企业干了很多年。这类员工在大公司比较多,这些人可能学历不高,能力不强,但是在企业兢兢业业做了很多年,人缘也好,通常公司都不会裁掉,会保留这样的员工,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廖


首先我没有45岁,但是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做预防医学领域的工作,接触的同事基本上都比我年长,朋友大部分也比我年长,他们很多人现在的工作都挺好

因为长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也让我提早为自己老年生活做规划

可能我的行业特殊性,我们是越老越吃香,因为经验丰富,客人愿意认可我们

我刚刚考了卫计委组织的健康管理师,不知道是否能过😜如果不过继续考呗

另外我准备给自己在医学领域再继续学习一段时间,明年开始吧

以后我是准备在健康管理领域继续工作,也有可能再次自己做

我身边很多45-70岁之间的朋友都在药房,体检机构,健康管理公司,保健品公司工作,他们可能没有很高薪,但是也很不错,我感觉挺好,是我老年生活的目标呢😄是不是很没出息,我要求不高

身边也有一部分人走向中高层管理岗位,但是私企和外企有很多不稳定因素,所以今天的职位不代表什么,有能力才是王道,给自己准备条后路,就多一份安全感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生态农庄梦,这两年就会执行,可能很迷你😄

总之只要提前为自己打算,老年生活不会很惨,你也不用担心去看大门,去啥啥,年纪大啦,有一定积蓄,也不拼年轻时的高薪啦,有个差不多的收入,有个健康的身体,温馨的家,挺好。


吃货传萍说养生


45以上的私企员工,我们来分析留下的和出走的,看看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能留下的要么是总监以上的管理层,要么是高技术人才

我见过的能在私企和外企呆到45岁以上的,基本都是总监以上的中高层管理者,或者是拥有高技术的人才。为什么只有这两类人呢?因为他们的独特价值,总监以上的管理层一般都是某个领域的管理专家,至少也是该公司这个管理领域的专家,对公司来说,其价值很大,能为公司带来管理价值,而且岗位不好替代,换人还不利于公司稳定。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一般总监以上领导后面一定会有公司副总裁以上的领导支持的,这是政治因素,背后有人也很重要,但是价值是首要因素。

高技术的人才也是同样的道理,价值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哪天该技术部门裁撤了,这样的技术人才也多半会被淘汰。

45以上的经理层以下或从事普通职员的员工有没有呢?当然也有,只是比例不高,一般能留下来的肯定是有些能力或者有些关系的,不要怀疑关系的中重要性,在哪里的企业中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45岁以上的员工到哪里去了呢?

我以个人经验分析下,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转型到咨询领域工作。到了45岁以后,很多有经验的,来自大公司的会有一条出路就是走咨询公司这条线,特别是华为公司出来的,我见过太多从华为出来的从事咨询领域的工作,这类工作特别看重行业或者领域经验,他们更多的也是把经验传授给其他有需要的企业,这些经验知识也就是他们的谋生技能;

第二,自己创业的。这类群体也比较多,但是创业成功率低,因此,很多人会选择一些低门槛,低风险的创业,比如开个小店,或者什么培训班之类的,这类创业,相对来说,算是出路之一吧;

第三,转到小城市事业单位工作。这类情况比较少见,毕竟到45岁还能成功转到事业单位的非常少,一般也是学历高,或者有些关系的,比如去某个学校当老师的;

第四,直接退休的。这类人非常少见,一般都是有些资产如房子或者实在找不到工作了,领退休金过日子的,这种也不是没有,毕竟,没有选择的时候,也只有面对现实吧?

第五,如果老家是农村的,家里还有地的,回农村养老的。这类一般是50多,没有在城市购置什么资产的,而农村户口还在的,直接回农村养老了,或者有能力的,在农村也能有收入的,这些人的生活最悠闲自在,相对来说也算是最幸福,生活质量最高的一群人吧。


大概就是以上这些,不知道我的分析是否有人感同身受,虽然我还年轻,但是我也一直恐惧45岁的时候我能干嘛。正是感受到了危机,我在30岁的时候就开始做准备,虽然目前转型还不算太成功,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就是为了年纪大一点的时候,不被社会所淘汰。

话说回来,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社会保障还真的要加强,我们个人还必须更加努力才能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谭谈流程


说到职场,很多人都会把45岁作为分界线,好像45岁以上的员工都无处可去。

像题主所说的,45岁没有升到高层的员工,还有一二十年才到退休年龄,他们都去哪儿了?

据我的观察和了解,我认为他们有三个去向。

第一、发展副业来赚钱

虽然45岁比起20岁来说,从体力到精力到思维都不算占优势。

但是45岁比起60岁,还是很年轻的,依然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和能力。

所以45岁以上的员工,有一部分人会离开稳定的工作而选择创业。

现在很多人都在发展副业,发展的好了,甚至能超过主业的收入。

就像我之前有个亲戚,上班的时候同时做自媒体,属于比较早的抓住自媒体机遇的人。

等到他40多岁的时候,公司不景气被裁员,他索性就直接开始全身心投入自媒体中。

他开始去全国旅游,同时用小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凭借着之前的人气加上后来的勤快,也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所以有一部分45岁以上的人会通过做自己的事业来达到维持生计的目的。

第二、选择门槛低的工作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或者有创业的能力。

还有一部分学历和能力都跟不上的人,再加上年龄偏大,只能选择一些门槛比较低的工作。

比如送快递、送外卖、保洁、保安等类型的工作,虽然辛苦一点,但门槛相对比较低,没有对能力硬性的要求。

这些人大都是吃苦耐劳型,虽然风里来雨里去,有时还要面对各种委屈,但都是在靠劳动吃饭。

这也是很大一部分45岁以上员工的出路和选择。

第三、退居二线或者回归家庭

当然45岁以上的员工,如果没有升到高层,又遇到工作问题,他们很有可能会选择退居二线。

他们可以用自己丰富的职场经验,来帮别人做一些职业规划,或者找一些相对清闲的二线工作来做。

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回归家庭。

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很大,很多有了孩子也没法自己带,这时爸爸妈妈就成了第一人选。

经常会在小区里看到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出来遛弯,有的爷爷奶奶还是比较年轻的,大概也就40多岁左右。

为了孩子过得好,他们会选择放弃工作,先帮孩子度过困难时期。

职场上45岁以上的员工,如果没有做到高层,出路也很多,而如何选择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规划。


狐小胖


我今年44了,可以结合切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职场上45岁以上的员工去哪了?
大部分沉淀于制造业和服务业。
  • 制造业为什么会吸纳45岁以上的员工?

制造业之所以能沉淀或吸纳一批45岁以上的员工,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在制造业的工厂就职。

加班加点多,工作单调枯燥,薪酬待遇并没有很大的优势,这些制造业自身的属性导致了很多人不愿意前往工厂求职,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45岁以上的70后一些岗位机会。

其次,很多45岁以上的70后不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还掌握着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所以制造业也乐于吸纳他们,尽管他们年纪偏大一点,但是在专业技能方面持有优势。

再次,制造依然广泛存在着一些体力劳动岗位,而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45岁以上的70后,也愿意去从事这样的一些基础型工作,毕竟养家糊口才是生活的核心所在。


  • 45岁以上的职员还有一批会沉淀于服务业,诸如快递、物流、司机、厨师、帮厨、安保、物业、环卫、园林绿化等这类行业通常也会吸纳一批45岁以上的职员。

这一点无需多解释,大家有目共睹,回家之后不妨留意观察一下小区的保安、保洁、门口快递物流人员即可。


  • 还有一批在外打工多年的45岁以上的70后,最终选择了回老家发展,其实这也是一种不错的理性选择。

这一批人大多数都成为了自由职业者,而且他们大部分都在老家县城买下了不动产,于是继续在县城打零工、开店、甚至还兼顾着乡下老家的一亩三分地,其实也是一种衣食无忧的日子,虽然谈不上富贵,但是过得并不差,我认为这也是一条出路。没人说一定要留在大城市,一定要成为白领或高管才能活下去。


大叔煮史问道


以银行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业也在快速转型升级,银行四五十岁的老员去了什么地方呢?

一是银行快速转型升级后,大部分四五十岁的老员工已经没有能力在一线工作了,传统的银行业存款和汇款已经逐渐被智能机器代替,银行柜员需求大幅减少,现在去银行办理存款或汇款都是通过智能机器完成,完全不需要人工,所有的传统银行业务慢慢向智能时代转型,人工智能和智能手机代替了传统的银行员工,四五十岁的银行老员工的工作已经被人工智能和智能手机取代了。

二是银行的转型升级向更加专业化发展,传统的银行业务是存贷汇,这部分业务大部分已经被人工智代替,只有大额贷款还是人工服务。而银行转型升级后的业务重点是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更高,四五十岁的老员工根本不能胜任,银行只能招聘更加专业的年轻员工,于是,四五十岁的老员工被更加专业的年轻员工代替了。

三是四五十岁的银行老员工去哪了,少数能力强的老员能提升的成了银行领导层,不能提升的一部分去了后勤,一部分提前退休了。

银行业的转型升级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都会像银行业一样向着更加智能,更加专业的方向转型升级,这就意味着未来各行各业都会像银行业一样,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四五十岁的老员工都会被时代淘汰,或者说未来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专业能力不强的人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未来经济的发展智能机器取代人工会成为许多行业的趋势。

您的企业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投融资联盟圈咨询。

诚邀全国各地有资源、有能力的合伙人合作。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的企业遇到,资金,市场,品牌,利润低,投资,产业升级,资本运作等难题,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咨询,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现在到人才市场去看了一下,发现不管什么单位,除了招收公司高层员工,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员工,对求职者的年龄要求几乎都是45岁以下。


45岁起就找不到工作,被众多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以后可能要65岁才能退休,那么这二十年内怎么办?


一般人来讲,除了迫不得已,45岁以上的员工还是留着原体系打工。毕竟去哪里都有风险,好歹这里还相对比较熟悉,能够保证稳定的收入。


很多人说,45岁了还升不到公司高层,不如辞职创业好了。说来轻巧,其实人到了45岁以后,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放弃一个行业从头再来的情况实在是太少了。而周围45岁以上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更是少数。


在这个阶段,人是不甘心的,还是想在50岁之前再去冲一冲,实现事业、收入上的提升。但是人到45岁,正是家庭压力最大的时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要养育照顾,职场后浪推前浪的的压力,工作患得患失。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生活无法正常维系的情况下,做好现在的本职工作,业余时间赚点外快,做点投资也是不错的选择。


45岁能够升到高层,收入翻倍当然可喜可贺,但是人这一生,并不是为了金钱而生。人到45岁,如果父母健在,儿女乖巧,自己身体健康,收入可观,虽然没有升到高层,安安稳稳做好现在本职工作不也很好吗?


》》》吾道(http://www.woodo.cn),中国领先的PPT在线制作工具,你的职场好伙伴。


吾道幻灯片


首先,分析一下题主的问题:人到中年,上有老小有小,该何去何从?


一、AI到来,很多人面临失业危机

前几天看过一个小视频,大意是,“我40多岁,在500强企业工作,公司发展不景气,进行了50%的裁员,而我,也是其一。”

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人困惑不已。

该技术工程师,人到中年,在500强企业工作20余年,可最后,还是面临着失业。

我们多数人历来追求稳定,总以为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上驻足,就可以过得很安稳。

可是很安稳不代表很靠谱,即使是再靠谱的工作,有一天,也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二、将近半百,为什会面临失业?

1.世界的反脆弱性越来越差,很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

2.人工智能的到来,代替了很多职业。

3.个人能力不足,很难找到新的工作。

时代在改变,归根结底,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三、三招教你减少失业率

面对越来越高的失业率,如何做才能减少失业的可能性?

1.培养“创新精神”

就业不如创业,创业虽然风险大,但是存活的几率更大。

很多人宁愿待在一个岗位上一辈子,也不愿意去尝试,去冒险,因为怕失败。

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能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做好工作和创业的双重准备,那么,倘若有一天面临突如其来的失业,你也能够有效应对。

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 保持“好奇心”

  • 善于观察

  • 敢于实践

  • 勇于坚持

2.培养各种软实力

很多工作像技术员、工人、会计等,都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所以,如果善于培养多种软实力,挖掘新技能,跳出“能力陷阱”,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就增强了被替代的难度。

写作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心理学等等软实力,都需要我们努力去培养。

而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元能力,我们又如何培养自己的学习力呢?

  • 跟随榜样学习,寻找自己的标榜对象,比较差异并努力向其学习

  • 多读书旅行,不仅可以提升认知,还能增长见识,扩大格局

  • 勤于实践,所有的知识只有落地才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3.培养新技能

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网上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新技能。

网上有很多APP和网课,不仅能够教会我们原理,还能协助我们进行实操。

如果能在一种技能被取代的同时培养一项新的技能,让我们的技能更新速度超过被取代的速度,那么,我们将很难被取代。

四、总结

年近半百的失业者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中年人未能升到管理层而面临失业,是很多人都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面对失业,我们可以选择创业,也可以选择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新的技能,以至于自己很难被取代。

职场晋级之路,犹如游戏打怪,技多不压身,愿你闯通关。


我是郑小喵


我看到过很多45岁以上的人,干律师,会计师,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软件项目实施,医生,二手房中介,出租车、公交车司机,导游,美发师,快递老哥;各行各业的都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一位老送水工(桶装饮用水),二十多年来,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送水无失误,45分钟内准时送达;我很长时间没看到他了送水,在街上遇见他,问他原因;他说快60岁了,干不动啦!

我也看到过很多过了35岁的人,一事无成;性格成无赖;骗和赖同学、朋友;在微信这类网络平台干坑蒙拐骗朋友圈的网友的人;骗到一次算一次赖上一个算一个。

关键是自己,大学毕业就归化好三十岁之前的道路怎么走;三十左右时,技能、信誉在单位内部、同行、同学中已经很强了。

三十岁以后,考证书、考硕士、博士;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里摸爬滚打一辈子,这样干一般都不会有四十五岁后职业危机或者中年职业危机的。

当然了,一开始就985大学或者C9联盟本、硕、博连读那种精英除外。

做人要么技能好,要么信誉好,要么会混。

任何职业是不会给你安逸养老的,社会是公平的;只要肯用心做,付出肯定会有收获的;而且和年龄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