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樓合法?大明皇帝曾親自下令掃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古代青樓合法?大明皇帝曾親自下令掃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青樓作為人類文明的糟粕,在中國自春秋時期管仲“設女閭七百,徵其夜合之資,以助軍旅”創建以來歷經朝代更迭長盛不衰,到明朝時期,甚至在秦淮河畔孕育出青樓文化,讓其達到頂峰。

青樓文化為何會出現在明朝,說起來這還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一手造成的。

明朝建國初期,由於連年征戰,國庫空虛,作為大明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朱元璋心裡很是著急。到哪裡弄錢呢?他的目光很快就鎖定了一個人群,那就是商人。眾所周知,明朝商業稅那是低的可憐,當時的商人但凡頭腦活絡一點的都富得流油。

由於商人和士族官員利益休慼相關,所以要加他們的稅基本是沒有可能的。因此,老朱想了一個曲線救國的辦法,那就是效仿管仲,設立國有妓院,吸引商人們掏腰包以充實國庫。

古代青樓合法?大明皇帝曾親自下令掃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洪武初年,朱元璋在秦淮河畔設置妓院,稱大院。為了招攬生意,朱元璋還親自為大院題寫對聯,鼓勵到此消費: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風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話。

世間多痴男痴女,痴心痴夢,況復多痴情痴意,是幾輩痴人。

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想來是十分看重這個項目,光這幅對聯估計也熬死了他不少腦細胞。按老朱的想法,有自己這個金字招牌,那不得客往來源絡繹不絕,日進幾十鬥金都算少的。然大明國有妓院開張以後,產生的連鎖反應卻出乎了老朱的預料。

古代青樓合法?大明皇帝曾親自下令掃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首先讓老朱沒想到的是,精明的商人並不買他的帳,論做生意,老朱還是個弟弟。其次讓老朱沒想到的是,一眾文武大臣居然趨之若鶩,每天下朝後首要之事就是去照顧老朱的生意,據說一時間形成了百官爭嫖的“壯觀”景象。

這可砸了朱元璋的如意算盤。本來厚著臉皮開設妓院,就是想多增加點收入振興國家。哪知道白忙活一場不說,許多官員公款消費還要讓老朱往外掏錢,你說這事上哪說理去。

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好一道聖旨下來:“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之人減一等,若官員子孫宿娼者罪亦如之。”

古代青樓合法?大明皇帝曾親自下令掃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然而,此風一開,嚐到甜頭的官員們就像蒼蠅見了有縫的蛋,青樓的香豔誘惑又豈是一道乾巴巴的聖旨抵擋的了地,最終朱元璋只能灰溜溜以關門大吉了事。此時商人們表現的機會來了,國營妓院一關,私營的妓院就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起來。或許朱元璋也沒想到,自己費盡心思想拔商人們的毛,到頭來還是便宜了商人。

據記載,到明朝中期,妓院已經遍及大明各個鬧市街區。妓院的盛行也滋長了浮華之風,上到士大夫,下到販夫走卒,人人參與其中,並以狎妓宿娼為風流韻事。

古代青樓合法?大明皇帝曾親自下令掃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官員們開始疏於朝政,晚上沉溺於燈紅酒綠之中,白天談的也是風流韻事;文人名士也不甘落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或圓滿或悲傷的才子佳人故事。特別是秦淮八豔名頭的逐漸傳開,更是讓秦淮河的胭脂氣濃得幾乎化不開來。

更有甚者,把秦淮河畔的種種事情著書立說,出版了一部《嫖經》,後來可能是嫌“嫖”字太粗俗,書名又改成了相對文藝的《青樓韻語》。此書一出,立刻便被時人奉為嫖界指南。

古代青樓合法?大明皇帝曾親自下令掃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娼妓業的發展,終於讓一位統治者感到害怕,他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1429年),朱瞻基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掃黃運動。

他下令查封了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廢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員攜妓宿娼。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經營了數十年的官營妓院全部革除,嚴令御史糾察官員德行品性,膽敢違令狎妓宿娼者,必然罷職,永不敘用。而士子嫖妓,也要受處罰,甚至在科考中不予錄用。

古代青樓合法?大明皇帝曾親自下令掃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朱瞻基掃黃運動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不被推翻。所以此次掃黃的範圍,還是侷限於官員和士子,並沒有波及到民間。而對於官員們來說,你有張良計,我自有過牆梯。

明面上他們收斂了許多,但是暗地裡,他們開始蓄養家妓。為了好向皇帝交差,他們把這些家妓美其名曰養女,就是乾女兒的意思。這樣一來,朝廷查無可查,禁無可禁。

所以朱瞻基的掃黃運動雖然勢若雷霆,但卻收效甚微。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朱瞻基駕崩,文武百官被壓制的酒色之氣迅速反彈。秦淮河畔風月無邊的盛況一直延續到大明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