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有哪些被高估的大名?

歷史的拐點


武田信玄算一個。他這輩子大小八十餘戰有一大半都是攻城戰,攻城戰在戰國就是個純技術和實力碾壓不需要戰術的戰鬥。剩下的野戰也多半是靠兵力碾壓,數得著的漂亮戰績也就初陣海之口和對北條的三增垰。打仗風格極其縮卵子,經常出盡全力希求壓倒對手卻又不敢出擊,這也是武田家很快衰敗的原因。

早年年輕氣盛,被初期消滅諏訪和大井家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結果被莽夫村上義清連續兩次野戰打得慘敗,損失板垣和甘利兩個重臣,最後趁其外出才偷襲其主城取勝。在信濃掌握天時地利人和,擁有比景虎多三分之一的兵力優勢和本地土豪的協助,算是本土作戰了,結果打了二十年還是跟對手半斤八兩,兵力損失還略大於對方。在三方原以兩萬對一萬,兩線並擊的優勢打德川,結果依然沒能消滅烏龜,反倒讓其保存了主力成功脫逃。在上野侵略小土豪的盟軍以長野業正為首的上州十六槍,結果被這群雜牌軍連續擊敗三波征伐,最後趁業正老死才成功拿下。

吹信玄的都是江戶物語所為,畢竟烏龜在三方原被信玄的大軍嚇得屎尿並出,這也是他人生唯一一次這麼丟臉的徹底慘敗,所以當然要吹一波對手給自己個臺階下。而且烏龜發家很大程度上也是靠武田滅亡後接收其殘部的,甲州派是德川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於情於理都要大讚武田。所以江戶時期武田二十四將都被神化了。

當然信玄也不是差,是個優秀的大名。主要的長處在於治軍和將將,在他手裡曾經被今川家屢次毆打,到他爹信虎這一代靠離間北條今川才勉強能自立的武田家變成了將星雲集,兵強馬多的地區一霸,他非常善於籠絡人才駕馭家臣。此外外交和治國也很優秀,坑死義元搞垮今川就是大手筆,甲州諸法度和信玄堤,甲州金也非常成功。

但非要說他是軍神的話那真是不服了。就個人戰術能力而言,景虎比他強不少,人家十五歲就在生死存亡勢單力薄之際打出栃尾城這樣的以弱勝強戰績,十九歲就擊敗上田,黑田,揚北眾,兄長晴景等一眾地頭蛇當上家督,一輩子大部分都是以寡擊眾的野戰,縱觀戰績戰場直覺敏銳戰術犀利,算是野戰天才。以名不正言不順之身能把越後那種爛攤子以一己之力支撐並發展壯大,這絕不是出生就是富二代官二代的信玄能比的。就個人戰術能力而言,我覺得他跟北條早雲,尼子經久,朝倉孝景是一個類型和等級的,比景虎和太田道灌,毛利元就這些人略遜一籌。

至於另外有些渣渣就不值一提了。比如所謂日本第一兵真田信繁,一輩子真正的戰爭就參加過大阪這一次,還打得稀爛最後被一個足輕討死,逞勇鬥狠自私自利,害死後藤基次攪亂了豐臣軍部署的全局,比他爺他爹他哥差遠了,就是個笑柄。

還有某被黑出翔的二十年,除了吹牛和外交真沒看出什麼能耐,此外就是六親不認性情兇詐的程度比較超凡脫俗。要真是早生二十年估計都不用信長動手,旁邊的“出羽狐狸”最上義光都能把他爆出翔來。

以及號稱日本諸葛的竹中半兵衛,這貨一輩子就是不停地加入某家,然後背叛某家。先後賣死主家齋藤龍興和淺井長政,而且也只是個小角色,出身石高几千地一個郡主而已,放江戶連旗本都算不上,後來也只是在信長軍裡當個監軍寄騎,在淺井家還沒亡的末期還被淺井的幾次偷襲打得稀爛,差點沒害死主子秀吉。賣死齋藤其實也就是作為美濃三人眾的一個棋子,他是背鍋的傀儡。賣死淺井靠的是封地所處位置的重要性。一輩子唯一一次親自指揮作戰就是三木合戰,擁兵七千多人被別所軍一千多人夜襲打得慘敗。他能被吹成這樣全靠他兒子會寫書。

還有明智光秀。這貨能當上織田六大軍團長之一完全就是靠出身,又是信長早期倚重的美濃派重要人物,又在京都混得多,關係足。年輕時跑到西國毛利家應聘結果被辭退了,後來又去朝倉家結果人家也並不重視。在將軍足利家算是混了個鐵炮隊長的職位。打仗水準不敢恭維,數得著的戰績討伐黒木城結果被丹波三基佬打得近乎裸奔的慘敗,後來賣媽才威逼利誘騙開城門。殺死信長後的表現也極其差勁,沒抓住任何機會爭取優勢被猴子這樣一個草根乾死。戰術水準跟瀧川一益,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和猴子這些老兵油子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

松永久秀也算一個。這貨根本不配奸雄的稱號,一輩子搞得沒頭沒腦的,該出手時不出手裝孫子,不該出手時反倒亂出手,終其一生連個窮國大和都沒統一,跟筒井順慶這種貨色打得半斤八兩甚至一度被壓制,小角色而已。








上城娛樂


因為歷史的原因,大部分的日本戰國大名都多多少少的被高估了。但是被高估最大的,一定是獨眼龍伊達政宗。

明確地說,伊達政宗幾乎所有的功績都是被過高的評價了!

其一:在史實中,伊達政宗只得到宮城的一部分、福島的一部分和山形的一部分;但是卻被說成他是統一了奧州的霸者?!順便說一下,統一奧州的是豐臣秀吉。

其二:關原之戰真田幸村的戰敗,過大的誇大了伊達政宗的實力和作用:同為東北地區的最上義光、上杉家的本莊繁長都打不過,還被關東的佐竹義重差點打死,伊達政宗打仗真的厲害!

其三:跟伊達政宗有過直接交鋒的武將都沒有對伊達政宗的評價,反倒是那些八杆子打不著的人對伊達政宗青眼相加。(島津、前田、直江)而且那些類似“如果伊達政宗早生20年就能取得天下,被秀吉、家康都忌憚”的說法都是後世捏造的!

其四:在史實中,西班牙傳教士路易斯·索特羅將日本文中的‘館’誤譯為‘王’,成為"奧州之王",伊達政宗從此卻公開自稱為“奧州王”!

其五:在史實中,伊達政宗只是被將軍德川家光所喜歡,後世卻變成了伊達政宗被家光任命為‘天下副將軍’。

其六:史實中,伊達政宗在人取橋之戰中被佐竹義重狠狠地揍了一頓,差一點就要死掉了,後來因為佐竹急事撤退,卻被說成了伊達政宗的完美勝利。

以上這些只是對伊達政宗過高評價的一部分!

所以被稱為獨眼龍的伊達政宗,絕對高居日本戰國被高估的大名榜首無疑!


史蹟局


那肯定少不了德川家康的爺爺松平清康了,松平清康是三河國安祥松平氏的家主,繼承家督時年僅十三歲。不過,松平清康確實不是泛泛之輩,年紀輕輕就率領家族攻滅了岡崎松平氏,將根據地遷到了岡崎城,成為三河國那眾多松平氏裡的老大,也就是“一門總領”。

不過,後世卻形容松平清康是活到三十歲就可以奪取天下的武將,就有些名過其實了。

實際上,松平清康的勢力僅僅侷限於三河國西部,雖然他對尾張國、東三河都有過軍事行動,但是卻沒能統治這些地方。甚至,西三河國內部,也有不少不服松平清康的人,比如櫻井松平氏的松平信定等等。

為了爭奪家督之位,松平信定後來和尾張國的織田信秀合夥,一起侵攻三河國。松平清康本人也率軍與織田家殺得有來有回。

天文四年(1535年)十二月三日,松平清康率軍攻打尾張國,但是卻在包圍尾張國守山城以後,被家臣誤殺。隨後松平軍崩潰,安祥松平氏也開始衰弱。

松平清康死時年紀為二十五歲,雖然和同齡人比起來,他的起步低,成就卻還算可以,但是說一個連西三河都沒能完全統一的年輕人能在三十歲統一天下,就太名過其實了。

即便是後來的織田信長,也是在近五十歲時才算基本統一天下。


指尖看日本


個人認為,作為戰國的諸多大名,在那個年代有一席之地的都不簡單。要說言過其實的,我覺得就應該是伊達政宗了。

伊達政宗,奧州筆頭,獨眼龍,號稱“願早生二十年,與信長爭天下”。和他老爹一樣,擼了自己的老爹上位。年輕有為,靠著膽識奪位,幹了自己的舅舅最上義光。不過生不逢時,平定東北之後,豐臣秀吉頒佈《惣無事令》。本來想奮力一搏的他,被德川家康逼著去大阪覲見。據說去了大阪竟然,直接慫的趴地下,豐臣秀吉開玩笑說,再晚來一點,你這個吃飯的傢伙就沒了。

本來作為一個生不逢時的英雄,多少伊達政宗會有點悲劇色彩。年少有為又值得大書特書。不過因為藝術形象加工之後,伊達政宗的形象就有些奇怪了。和戰國有關的遊戲和動漫,比如《戰國無雙》和《戰國basara》,伊達政宗都被刻畫的獨一無二的傲氣和瀟灑。《戰國basara》裡的“六刀流”和騎著帶摩托車把手的馬喊著“Let's party”更是經典(銀魂裡反覆吐槽)。以至於很多中國網民討論到伊達政宗的時候,都不禁流露出崇拜的感覺。


王魁kevin


日本戰國時期?哈哈哈……真太逗了!全世界都知道那隻不過是些土拉吧嘰的鄉村械鬥而已,茶壺裡的風暴,竟有人冠之以級別,稱之為什麼戰國時期?真真好笑!


用戶絕地蒼狼


用苗阜相聲來說,日本就是一個滋溜溜的國家,說是戰國時期,實際就是十幾個鄉鎮再打,你想啊,就那麼一個滋溜溜的國家,多大點地方


用戶52157040082


一個島國,在時代的侷限下會有多大的格局?基本上所有的大名都被高估了!到了近代是清朝太無能了


老納也有愛


是否高估暫且不論,但日本人的戰鬥力在亞洲屈指可數。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也佔不到便宜,是颱風幫忙,但不要忘記蒙古統帥不傻,為什麼大量人員補給都在海岸線上,而不是陸地或據點。因為推進緩慢,抵抗激烈。延誤了時間


用戶102547884018


來島通總。韓國人甚至拍了一部電影來描寫他的故事,他作為男二號登場。那部電影號稱韓國戰狼,常年位居韓國電影票房榜首。除他之外,誰有這待遇?

然而實際你也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