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封存了大量軍艦,因此戰爭潛力很強!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軍備解碼


既然提到戰爭潛力,那不能只提到人家封存了多少武器和現役多少武器。別忘了還有現在的科技,未來人家能做出多少武器。更別忘了現在的日本武器是受到美國人管制的,現在人家都有這麼先進的武器。如果美國放開管制,想想日本能在很短時間做出多少武器。一些人自以為是,不說了,自己慢慢腦補吧。


小偉哥哥哥呀


日本確實在武器服役時間方面和大多數國家不一樣,比如軍艦,大多數國家正常服役時間30年,但是日本20年就讓它退役了,並且退役並沒有進行銷燬,而是進行了封存!

這裡面最具代表性當屬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艇,日本的潛艇技術處於世界先進行列,雖然服役數量不多,只有16艘,但是日本潛艇服役時間只有18年,基本上每年服役一艘就退役一艘。而服役18年的潛艇,至少還可以再服役10年時間,日本或許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擴大自己真實的潛艇部隊數量。

但是日本封存軍艦這樣的做法,對於提升日本的戰爭潛力來說作用不大,或者說要看日本的對手是誰!如果對付我們,就算日本封存大量的軍艦,也無濟於事,實力相差太大!日本要是對付韓國,這些封存的軍艦等武器,就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日本封存的潛艇,可以在戰爭時候牽制住韓國。

另外日本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也是戰敗國,戰後的軍事力量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日本再擁有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能力!就連美國都忌憚日本的實力,在武器研究方面限制日本,不允許日本發展先進武器。所以日本只有自衛隊,沒有正規的軍隊,總體來說防禦性質的。

而且日本處於美國的保護之下,日本境內駐紮有大量的美軍,還常駐美軍核動力航母,所以日本就更不需要很強的軍事力量了,有什麼情況,可以由美國提供軍事保護,日本也就沒有藉口發展了。而最近美國對於日本的軍事實力發展有所放鬆,那是因為美國需要日本來牽制周邊國家!


資訊所長


日本軍隊是典型的瘸腿軍隊。

也就是所謂的“重防禦,沒進攻”,注意,是沒進攻,而不是“重防禦輕進攻”。

日本海自的問題非常多,集中在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是,軍艦型號太多,但是數量太少,非常類似於印度的軍隊,一看飛機各式各樣都買一點,但是後勤呢?大規模列裝始終都是問題,舉個例子,金剛級驅逐艦,好不好?好,當年才出來的時候,中國海軍大呼不可戰勝,覺得怎麼也得造個十幾艘,起碼得造個八艘吧,不然這研發費怎麼均攤啊。


然後就造了四艘。


愛宕級驅逐艦剛出阿里的時候也是的,這可是在金剛級驅逐艦基礎上開發的,當年剛出來的時候,中國海軍又一次大呼不可戰勝,造十幾艘有點誇張了,再怎麼著也得造個八艘啊,不然研發費怎麼均攤啊。


然後就造了兩艘。


這……海軍發展出一個新的平臺,不大規模製造,老這麼2艘4艘的造,怎麼看都不是一個節省成本的辦法吧。現在日本再有新的驅逐艦,中國這邊有時候真的懶得關心了,如果還是這麼一兩艘,三四艘的下水,這研發的意義何在呢?


第二,就是剛我說的,重防禦,重防空,重反潛,但是對艦攻擊能力和對岸攻擊能力基本沒有。

簡單的說,是個瘸腿海軍----當然,人家自稱是海軍自衛隊,但是就是這個自衛隊的名號,導致日本海自不能獨成體系,只能依附在美國海軍身上。


日本海自與其說是海軍,不如說是美國第七艦隊下屬的反潛防空部隊,欠缺攻擊型導彈,對艦和對岸能力幾乎沒有,這又怎麼和水面艦艇以及如何支援登陸作戰?

總不能靠艦炮吧。


美軍明裡暗裡都在約束著日本海自,讓其長處特別長,短處特別短,讓其擁有相當強的單方面作戰能力,又不給其全面作戰能力,讓其不能脫離美軍的體系而存在,因此日本海自是典型的瘸腿式的海軍。


這種海軍,離開了美國海軍的存在,什麼都不是。


李建秋的世界


日本刁滑得狠。

面對島國的現實。

重視發展海軍。

大力建造艦艇。

一般艦使用二十五年左右就封存。

用新艦及時補充。

表面上看,日艦現役數增加不多。

實際上,加上封存的艦艇。

日艦數量可觀。

為將來的戰爭做好準備。

日本人心機極深。

造了數艘直通式甲板的兩棲艦。

用來糊弄世人。

隨後大舉採購F35戰機。

利用該戰機能垂直起飛的特性。

立馬變成了擁有數艘航母的海軍。

日本還超編配製軍官數。

為將來的戰事提前做準備。

一旦有戰事。

只要徵召士兵,配屬給軍官就行了。

就能短時間的快速擴軍。

日本暗藏野心,懷有報二戰一箭之仇的夢想。

故,不得不防。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被迷你冰箱重創的“白根號”驅逐艦!退役後先當了一段時間的靶艦,然後被送到了江田島拆船廠解體。



“春潮級”潛艇也是這樣,在艇齡還相對年輕的時候就退役了,也確實是短暫封存後拖往廣島縣江田島拆解。
日本的拆船速度遠比印度慢的多,“春潮級”這類2000噸的潛艇在印度也就幾個星期的時間,在日本至少半年,江田島就是美化軍國主義電影《啊!海軍》當中,舊日本帝國海軍學校所在地,內個《江田島健兒之歌》就發源在這裡。

軍艦是造價昂貴的大型武器平臺,對於日本來說軍艦太多也是麻煩的事情!如果根據戰艦數量/噸位來衡量,“日本海自”可能要排在世界第四的位置,這麼多的軍艦是日本“防衛大綱”的需要,因為日本是“海洋型國家”孤懸在大海,沒有相當的海上力量日本就完蛋了!所以,日本保持較大規模的艦艇數量也是正常的。

但日本是二戰戰敗國,戰後受《和平憲法》和美國的壓制,海上力量即保持一定規模,又不能過於龐大(美國的意思是不能超過美軍第七艦隊)...在受各種限制的條件下,日本戰艦的更新速度是較快的,因為戰艦通常的服役期在30年左右,不更新戰艦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就會落伍了,戰鬥力會顯著下降!

那麼,日本為何不對戰艦進行升級改造?因為升級改造牽扯的問題太多!日本的軍艦都是由“三菱”、“三井”...等船廠和其他配套企業聯合建造,這些理論上算軍工船廠的企業是日本的根基,僱傭大量的員工和國家稅收,如果不給他們軍品項目,它們就會轉向生產民船,長期這樣下去再想建造軍艦就會出現技術倒退!而造軍艦是利潤很高的工程項目,日本政府將軍艦交由這些企業建造也是政策傾斜。
第二點就是美國想要“薅羊毛”,都知道日本戰艦的絕大多數“子系統”都是購買美國的,比如:主輔動力系統、武器系統、雷達電子系統...這些裝備的購買讓美國軍火商賺了大錢!如果日本長期沒有新艦項目,美國的軍火商咋掙錢?而美國軍工製造業更是美國的根基!所以,日本政府為了美國企業的利益(實際上美國資本已經滲透到了相當一部分的日本大型企業當中)也不得不將服役期不到20年的戰艦退役,建造新艦來為美國企業獲取利潤。

“初雪級驅逐艦”的性能和戰鬥力,即便是
拿到21世紀也大大高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海軍的主力艦。

第三點,“日本海上自衛隊”總員額為4.3萬人,人數與海軍規模不相符!二戰之後日本軍國主義思潮被遏制,民眾雖然反省不深刻,但總體來說還是厭戰期待和平的,自衛隊這個職業並不受歡迎...日本“防衛省”每年招募自衛隊都要費一番心思。這個事情具體到“海自”也是一樣的,日本國民早就沒有了“昭和男兒的本色”!軍艦造好之後總得有人去駕駛、操縱,可問題沒有人軍艦隻能是待在港內泡水...基於這種情況,“海上自衛隊”也只好以較快速度更新戰艦,這樣就能保證在人少的情況下至少可以保持戰鬥力不下降。


日本退役戰艦的拆解流程圖,第二行最左欄要拆解的有20萬噸超級油輪VLCC和30萬噸的ULCC,軍艦包括:潛艇、護衛艦、海上保安廳的船和掃雷艦。

海自似乎每年都有戰艦退役,在短暫的封存後都要進行拆解,因為日本國土太狹小了,還要給新退役的騰地方,港區內實在是放不了那麼多的舊軍艦,即便是新封存的艦也沒有人力去妥善保管(戰時迅速重新服役),只能風吹日曬,因為人工費太高了!而且封存軍艦也是要花錢的,想重新服役還要對它進行全面的整修,代價太高昂...與其這樣還不如建造一艘新艦省事兒。


總之,日本封存軍艦並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樣是在保持戰爭潛力,而是裡面的套頭事兒太多,況且在人力、物力緊張的條件下封存的時間也不長,《和平憲法》也規定日本不得將退役戰艦贈送給外國(海上保安廳的船可以,但是也受限制),所以退役的戰艦封存時間不長,也必須要在較短時間內拆解,以便服役→退役封存→拆解這套程序有連貫性。


皇家橡樹1972


網上關於日本的傳說很多,比如夏令營中的日本小孩兒,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填海造陸儲存煤炭,一夜之間製造核武器等等。關於現代日本的軍事實力更是人們爭相討論的話題,很多人認為現在的日本在美國的包庇下已經發展出了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特別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眾多技術水平高超的大噸位水面艦艇,而且很多才用十幾年的艦艇就進行退役封存,因此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巨大的戰爭潛力。



對此我想說,日本現在真的沒有日吹們嘴裡那麼強,還有就是別動不動就北洋水師。想拿北洋水師做論據首先要去了解清楚那段歷史!所謂的亞洲第一,只不過當時大清朝自己給的稱號而已,其實除了兩艘7000多噸的大艦之外,其他裝備水平都已經落後於日本。再加上當時清朝腐敗,北洋水師雖然能人輩出,但卻訓練水平不足,和當時在東鄉平八郎訓練之下,擁有高超火炮射擊水平的日本水兵相比,北洋水師的人員作戰素質要低很多。當時朝廷腐敗,軍事思想落後,還膨脹地以為自己第一,不輸才怪!但是,100多年後的今天時代不一樣了,真不需要妄自菲薄!

其實自二戰以後,受到《和平憲法》限制的日本在美國庇護下,其軍事力量越來越強大,如今的日本自衛隊已經是世界頂級軍事力量,多個權威排行榜將其排進了前十。甚至還有不少機構認為,如今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作戰能力已經超越了衰落的英國。不過美國並沒有完全將日本的枷鎖打開,而是通過限制其軍事力量的規模和軍工企業的發展,來控制日本的軍事。

長期以來,為了保證海上自衛隊艦艇的科技水平,日本幾乎是建造一艘新艦就會退役一艘老艦。這樣一來,海上自衛隊的規模維持不變,但是裝備的技術水平越來越高。日本海軍的退役軍艦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進行拆解,出售,而是保養到位之後放進了船塢。這種做法的目的很明顯:日本想要規模更大的海上力量,但是有迫於美國等國家施加的國際壓力,之後用這種掩人耳目的辦法,將還比較新的艦艇就退役封存,從而給新建造的艦艇空出位置。

來看看日本海軍究竟封存了些什麼牛鬼蛇神,究竟有多大規模▼。

日本近幾年封存的艦艇並不是很多,遠沒有網上說的重新服役可以讓海上自衛隊規模翻倍那麼恐怖。近幾年日本主要封存的主戰水面艦艇如下: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退役封存兩艘:DDH141,DDH142;村雨級驅逐艦三艘:DD107,DD108,DD109。我查到的比較新的就是這5艘,並沒有網上傳的那麼邪乎,畢竟日本雖然富裕,但也比不了美國那般家大業大。
而且這些艦艇已經明顯開始落後,現在服役可以發光發熱,但是等到幾年後拉出來重新服役絕對是會落後於世界其他海軍強國的主戰艦艇的。就以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為例,設計較為保守,雖然是直升機母艦,但卻是驅逐艦的船體,感覺就是一款試探性的應急產品。所以一等到出雲級和日向級這種專業直升機母艦形成戰鬥力之後,日本立馬退役了已經落後的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在我看來,退役軍艦重新服役或許可以應一時之需,但是對長期來說,提升人員素質,裝備水平,擴大海軍規模才是硬道理!


這才是牛X的退役封存艦隊,日本那點東西根本不夠看。

日本這種做法是學到它的老爹美國的,美國除了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現役海軍之外,還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退役封存艦隊。很多人認為,日本這些艦艇封存之後,等到戰時拉出來就可以參加戰鬥,可以大大提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但其實,日本目前的退役封存軍艦規模還有限,而且戰爭潛力和綜合國力,領土縱深,國防動員能力,資源豐富度等因素有關。能夠多拉出幾艘退役軍艦作戰,和戰爭潛力的強弱關係不大。


赤焰噠噠噠


日本海自這個實力其實是被嚴重高估了,雖然他在亞洲還算是前列,但是你細數數亞洲能瞧得上眼的國家有幾個?中、日、韓、印......沒了,像什麼泰國、越南這類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放眼過去,日本海自亞洲第一,不過那差不多應該是八十年到到九十年代末期,現如今,亞洲第一的海軍是咱們的人民海軍了。現在是21世紀了,很多人還手裡掐著八十年代的報紙對著海自的軍艦流口水,還在和人說海自實力多麼強悍。

這些人對於日本人已經恐懼到了極點,換句話說其實是崇拜,嘴上罵日本人如何,實際上就是崇拜和畏懼,甚至還有很深的尊敬涵蓋在裡面。只要你說日本哪裡哪裡不行,立馬跳出來罵你,就和那某某明星的粉絲一樣,NC粉。<strong>

回到這個問題,日本海自的實力如何。

日本海自呢,屬於一個典型的防禦型的艦隊,論防禦能力,世界一流,論進攻能力,基本為零,甚至遠不如韓國海軍。韓國海軍的世宗級驅逐艦上面,一百多個垂髮單元,各類型導彈都有,甚至可以發射1500公里射程的玄武3巡航導彈。而這些都是日本海自非常羨慕的,但是很遺憾,全都拿不到手。

日本海自能夠拿得出手的能力在於反潛和掃雷,這兩個能力一個是世界第一,一個是世界第二,他這個海自被人戲稱為第七艦隊掃雷大隊,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也就直接給海自定性了,他是必須依附於美國海軍才能夠有戰鬥能力的一個隊伍,屬於是一旦發生戰爭,給美軍幹髒活累活的,就是在前面趟雷的幹活。<strong>

以愛宕級驅逐艦為例吧,他這上頭有96個垂直髮射單元,看上去挺唬人,但是發射的卻是標準2、標準3、RUM139這些東西,防空和反潛用的。有人會矯情,說MK41可以發射戰斧,這個沒問題,但是這類進攻武器,日本都是不允許有的,美國也不允許日本擁有。日本想要這種巡航導彈,是要從零開始的,而這方面,他已經落後很多年了。而愛宕級發射的反艦導彈是他的90式反艦導彈,射程150公里的小短腿,這個的進攻能力和伊朗的賈馬蘭大驅差不多。而你再看看咱們055大驅上面的YJ-18,五百多公里的射程,海上遭遇了,愛宕級壓根就夠不到055。

你就說這愛宕級有啥嚇人的?防禦能力吊炸天,進攻能力為零。進攻能力為零的海軍,只有自己防禦的能力。有人會說了,日本造船業很發達,二戰時期就在玩航母。但是你造船業發達,和海軍有多大聯繫呢?武器系統、火控系統這些,日本基本都不能自產,甚至是現代化的武器他連圖紙都沒有。下面這張圖年頭不短了,一目瞭然,日本海自的水平就擺在這了,離開美軍,他啥也不是。

再說說這個日向級和出雲級吧,很多人在炒這個日向級出雲級搭載F35B改成航母,

其實這個航母呢,美國是嚴格不允許日本有的,別看他賣了F35B,美國對於日本海自也是嚴防的。而日向級這類的艦艇呢,其實也就是個大型的掃雷艦反潛艦罷了,上面搭載12枚反潛火箭,對潛艇的威脅不小。如果這東西加上F35B改成航母呢?不好意思,東風快遞查收一下。

海自的定位在於防禦,挺著捱打的角色,對方來個導彈,他打下來了,再來一個,又打下來了,最後導彈打沒了,我看你咋辦,至於進攻,洗洗睡吧。海自沒有能力反艦,沒有能力對地進攻。

日本海自沒了美國,就是個空殼子,連防禦能力最後都會喪失,美國不會給他進攻型武器,美國不會放縱他,日本軍國主義心不死,美國時時刻刻都提防他,對德國的提防都沒了,對日本則是嚴格注意。美國把他擺著,讓他看著中俄,屬於看門狗的角色,而且還是套了繩子,並不是四處走四處咬人的狼。

日本海自沒什麼值得讓人崇拜的,咱們那大平頂小平頂都夠讓人眼饞了,日本這個只能造出船,而造不出武器的國家的海上力量,也沒什麼可怕的了。

離了美國,他連防空導彈都沒有,離了美國,他就得從頭再來,離了美國,他啥也不是。<strong>


軍武文齋


海自封存軍艦這個“梗”到2019年還有人在瘋傳,封存軍艦之前就是“海軍艦艇只服役十年就去封存,有的造好後象徵性服役幾年直接封存”……這兩個說法不知道都流傳了多久了,也不知道出處是哪裡,反正一群人也不查查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就跟著high起來了,high完了在拋出一句:戰爭潛力很強,分分鐘成為世界第一。恐怕日本海上自衛隊看到這些言論都會嚇一跳。既然有些人那麼喜歡“封存”,那麼我們一步到位:日本水下還沉著高達,隨時能拉出來毀滅地球……



吐槽的話說完,其實海上自衛隊真正用於戰備封存的軍艦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都是退役後排隊等待拆除或靶艦擊沉,舉幾個例子吧:

  • SS-562“朝潮”號潛艇1983年3月退役,1984年在古沢鋼材拆解
  • SS-563“春潮”號潛艇1984年3月退役,1985年在東海船塢拆解
  • SS-564“滿潮”號潛艇1985年3月退役,1986年在古沢鋼材拆解
  • SS-565“荒潮”號潛艇1986年3月退役,1988年在古沢鋼材拆解
  • SS-583“春潮”號潛艇2009年3月退役,2010年在久屋產業拆解

  • SS-585“早朝”號潛艇2011年3月退役,2015年在久屋產業拆解

  • SS-586“荒潮”號潛艇2012年3月退役,2013年在久屋產業拆解

  • SS-587“若潮”號潛艇2013年3月退役,2016年在久屋產業拆解

  • DDH-143“白根”號直升機驅逐艦2015年退役,2017年12月江田島拆船廠拆解

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總之海上自衛隊的軍艦基本上退役後就是拆解的命運,有的不捨得退役就暫時轉為練習艦繼續使用,有的拆解前還能當靶子發揮一下餘熱。比如上面提到的SS-585“早潮”號常規潛艇在2008年轉為練習潛艇,2011年3月退役,4年後拆解。DDH-143“白根”號直升機驅逐艦在2015年退役後於2017年6月成為XASM-3反艦導彈的靶艦,同年12月送往江田島拆船廠拆解。

還有DDG-168“太刀風”號驅逐艦2007年1月退役後於2009年6月作為靶艦被魚雷擊沉,連拆船廠都省的去了。

所以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海上自衛隊對待潛艇或水面艦艇並沒有之前網絡上流傳的那樣把退役軍艦都封存。特別是潛艇部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艇是世界上平均服役年齡最短的,目前是19年退役,但即便這樣這些年輕的潛艇也基本都是拆解的命運而不是大量封存,而且大部分都是退役後僅僅一兩年就拉進了拆船廠。實際上,整個海上自衛隊的潛艇部隊只保持4艘左右的封存數量。

至於水面艦艇部隊,其實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面艦艇沒有外界傳的那麼神乎其神,那些所謂“服役10年、服役15年、新船就直接封存”的說法基本都是無稽之談。我們直接看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齡超過20年的艦艇以及服役年齡就知道這個問題了:

  • DDG-173“金剛”號導彈驅逐艦(1993年)

  • DDG-174“霧島”號導彈驅逐艦(1995年)

  • DDG-175“妙高”號導彈驅逐艦(1996年)

  • DDG-176“鳥海”號導彈驅逐艦(1998年)

  • DDG-171“旗風”號導彈驅逐艦(1986年)

  • DDG-172“島風”號導彈驅逐艦(1988年)

  • DD-101“村雨”號驅逐艦(1996年)

  • DD-102“春雨”號驅逐艦(1997年)

  • DD-103“夕立”號驅逐艦(1999年)

  • DD-104“霧雨”號驅逐艦(1999年)

  • DD-151“朝霧”號驅逐艦(1988年)

  • DD-152“山霧”號驅逐艦(1989年)

  • DD-153“夕霧”號驅逐艦(1989年)

  • DD-154“天霧”號驅逐艦(1989年)

  • DD-155“濱霧”號驅逐艦(1989年)


  • DD-156“瀨戶霧”號驅逐艦(1990年)

  • DD-157“澤霧”號驅逐艦(1990年)

  • DD-158“海霧”號驅逐艦(1991年)

  • DD-130“松雪”號驅逐艦(1986年)

  • DD-132“朝雪”號驅逐艦(1987年)

  • DE-229“阿武隅”號(1989年)

  • DE-230“神通”號(1990年)

  • DE-231“大澱”號(1991年)

  • DE-232“川內”號(1991年役)

  • DE-233“築摩”號(1993年)

  • DE-234“利根”號(1993年)

在全部47艘現役的水面作戰艦艇中,艦齡20年以內的艦艇為21艘,只佔全部的44%,一大半都已經達到20年以上的服役期。“朝霧”號服役已達31年(整體服役28年以上)、“阿武隈”號服役30年(整體服役26年以上)、最老的是“松雪”號,服役已達33年。至於所謂的“宙斯盾”艦,其實最老的4艘“金剛”級最年輕的也已經達到21歲,目前也只有2艘“愛宕”級和正在建造的2艘“摩耶”級算是非常新。這樣看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現代化艦艇其實不算多,無論從數量上看還是從佔比上看,網上那些“只服役10年、只服役15年、新船就直接封存”的說法不攻自破。下圖為DE-232“川內”號,艦齡達28年


至於為什麼自衛隊不大量封存艦艇?

資金

其實封存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仍在那裡就不用管了,封存本身出來要拆除易損和精密零部件之外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經費去維持。而海上自衛隊本來就沒有那麼資金,原本日本想用“秋月”級替換包括“初雪”、“朝霧”、“村雨”這些80-90年代的老艦,但由於數量超過20艘,壓力非常巨大,所以想要繼續維持龐大的規模根本不可能將僅僅服役10年、15年的軍艦直接退役,更不要說再掏出一部分錢來維持一大波“殭屍”艦隊了。而封存軍艦啟封也不是從岸上拖下去就能直接使用,封存前拆掉的精密設備都要重裝,必要時要進行大修和現代化改造,這又是巨大的花費。

政治監管

另一方面,受到《和平憲法》以及《日美安保條約》的影響,日本的各方面軍事力量都是嚴格受到限制的,包括潛艇以及驅逐艦數量都是一個定數,不是想建造多少就能建造多少、想封存多少就封存多少。所以實際日本在海上力量的發展僅僅是作為美國海軍的“出頭鳥”,所有作戰都是依託美國的作戰體系,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允許日本擁有比美國亞太地區更強大的海上實力和潛在海上實力。既然是在美國的作戰體系之下,日本也沒有必要承擔那麼經濟代價封存那麼多的艦艇,這樣只會帶來日本國內的壓力和美國的不滿。

所以封存艦艇根本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容易,日本本身作為主權不完整國家沒有太多的決定權。而且新時代的日本國民對於參與自衛隊的興趣並沒有那麼大,從2000年後日本自衛隊的招募就一直處於“困難階段”,即便有雙休、假期、早8晚5、退休保障的福利待遇下,2015年日本自衛隊的大學生應徵人數只有7334人。而2018年日本防衛大學畢業生中竟然有25人拒絕加入自衛隊服役。在這種情況下,海上作戰這種高技術裝備本身對有經驗的人員要求數量非常大,就日本現在的情況即便封存再多的艦艇也沒有用,因為到時候根本就無法開動。

作為傳統的海洋強國,按理說日本應該發展一支全球性、戰略性海軍,但是一直以來日本都被美國進行各種限制和技術封鎖。除了美國直接向日本的軍工企業進行資本滲透以及直接出售武器之外,對日本自行研製的武器也是控制著核心部件的命脈。而日本也在戰後長時期受到限制而出現了很多技術斷檔。雖然日本仍然野心不死,但現在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雛菊西瓜Peterpan


不完全是這樣,戰爭潛力涵蓋多方能力,具體分析如下:

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各類技術水準較高的主力驅,護艦40餘艘,潛艇20艘及數艘準航母,總噸位約60萬噸,實力已穩居世界前幾位,反潛實力更是超過美國居世界首位,而且日本現役艦隻艦齡短,更新換代快,很多服役沒有超過15年的軍艦就提前退役封存,這些軍艦經保養能隨時補充,擴大現役艦隊實力,這也是種變象隱藏實力的作法,但是這種做法只能在戰爭初期起到快速補充,並不決定戰潛力。

戰爭潛力,要看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如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科技水平,工業能力,自然資源,對外關係等,這些東西才能真正轉化為戰爭潛力。二戰初期,日本海軍實力在太平洋地區是不弱美國的,其航母數量及艦載航空兵更是力壓美國,但是戰爭爆發後,美國憑藉超強國力,動員起巨大的戰爭資源,形成壓倒性優勢,打沉一艘軍艦,馬上有十艘來補,而日本本土資源貪乏,工業能力有限,軍工生產趕不上戰損,只能越打越弱,戰敗是遲早的事。

所以戰爭潛力不是存多少軍艦,飛機,坦克就有多大,而是看綜合國力而定。


嶺南隨行記


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所謂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軍艦退役及封存的說法,至今仍有一大群人在大為鼓吹日本軍事實力強勁的說法。

首先 日本海上自衛隊封存了大量軍艦?

首先美國不瞎,日本退役的軍艦及潛艇都在美國的督促下拆除了。


其次,所謂日本軍艦艇服役15年的說法更是子虛烏有,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服役於1993年!

按照這個邏輯,金剛早該退役了,但是時至今日,金剛依舊是日本海利的主力戰鬥艦艇之一

第三,封存艦艇指望能夠快速形成戰鬥力?外面有些痴心妄想,一艘艦艇被封存就證明其性能已經落後於時代,繼續服役得不償失。

所以才可能被封存,

更何況封存和扔垃圾堆是不一樣的,想要封存艦艇首先就是需要卸下所有的燃油彈藥,拆除所有易損壞的零件兒,對縫隙進行封閉,日常對軍艦進行維護與保養,防止其因為棄質過久導致的漏水頻發。

而且封存後指望在短期內形成戰鬥力根本不可能。

首先需要安裝,安裝那些被拆下去的零部件,重新裝載燃油彈藥,檢修各零件,重新招募人員,你不會以為艦艇是隨便拉過來的人就能操作的吧?

實際上,啟封封存艦艇可以看作對戰鬥力的一種補充,因為就算起風后的艦艇,戰鬥力已經落後於時代開始,其還是可以用作護航,或者對陸支援任務的。(比如說美國在二戰期間啟封了一大群一戰期間的平板驅逐艦用於護航任務,這些封存艦艇,極大的減輕了美國現役驅逐艦的負擔)但是指望利用封存建立快速提升戰鬥力太痴心妄想了。別的不說70年代的艦艇防空能力有垃圾我就不用多說了吧。

更何況戰爭潛力,說的又不是現有的武器裝備,而是你在遭遇戰爭時候緊急爆兵的能力,比如說在二戰爆發之前,美國和日本的軍事實力看起來絕對沒有兩倍。

二戰打完以後,美國表示不行,太多,養不起的。

為啥美國在二戰期間的戰爭潛力吊打日本?

山本五十六看到德克薩斯的油田,看到美國的大把大把的船塢,山本56就明白了,如果日本不能在短期內結束下,就那麼日本必敗然後戰爭潛力可以總結為工業總產值,水泥產量,鋼鐵產量,船塢數量,高素質人口,然後這些方面的冠軍分別是我國,我國,我國,我國以及我國.....對工業產值這方面,如果一個算一個都得被我們摁的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