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自董仲舒之後,再沒有“儒家思想”,對此你怎麼看?

音樂成成


儒家思想,維繫中國兩千多年,功不可沒。中國歷史上幾次大的變故,接著都回歸儒家學說。首先秦代,孔子西行不到秦。秦統一後以吏為師,烎書坑儒。秦二世而亡,漢代秦過程中儒學無用。但劉邦靠儒生,才確立禮義,固定皇權。漢武帝獨尊儒術,確定儒家地位。魏晉中五胡亂華,隋朝大統一,立即以儒術,開科取士。唐代進一步確定,以儒學為主的科舉。宋代以儒家為中心,文化大發展。元代崖山戰後,以漢人為主的儒學削弱了,但元蒙統治者迅速漢化。北京現在,佔地700多畝的孔廟,就是元代建造的。明代朱元璋橫掃天下,稱帝后立馬搞君權神授,實行儒學一套。清代皇帝漢化很快,早在關外,皇太極就稱明降臣,大儒洪承疇為領路人。清乾隆帝在北京孔廟中,立幾百個大石碑,刊刻儒術十三經。只有近代,帝國主義侵略,儒學才讓位於馬列主義。中華民族歷史上,有三次最大的危險,一是五胡亂華,二是元滅宋,三是清滅明。如果不是儒學?讓那些草原人去搞退耕還草?那麼還有沒當代中國?將很難說清。


文廟山居



漁樵之人W


董仲舒之後再無儒家思想,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

先秦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到漢代被改造,而失去本來面貌,不復存在了。

此言對否?也對也不對。為什麼呢?

以孔孟之儒家為儒家,則此言正確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是披著儒家外衣,為帝王霸道做修飾。外儒內法而已。

孔孟之道,從來不提倡專制,他們的理想就是恢復周禮,君是君,臣是臣,大家各守本分。諸侯王老老實實做諸侯王,周天子則應有天子該有的地位。

秦皇漢武這種專制集權的出現,恰恰是法家想要看到的,而正是儒家所厭惡的。

但秦因為法家而亡,漢人有前車之鑑,必然要尋求改變。

最初的改變是,以黃老之學為治國之道,無為而治,不搞花裡胡哨的,讓百姓安安穩穩過日子,休養生息。

漢初無為而治,頗有成效。但不過是權宜之計。專制的本質是要集權,是要控制,因此,有皇帝,必然需要法家,法家是封建社會的內核。

皇帝需要法家?但又不能明目張膽地用,怎麼辦呢?董仲舒便採用折中的辦法,吸收儒家仁政那一套,把法家的嚴苛改得溫和一些。而儒家強調的尊卑禮法,又是法家缺少的,正好拿過來用,並且發揚光大地用。

至於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君權神授,這一套來源於陰陽家,跟孔孟儒學沒有半點關係。

綜合來看,董仲舒改造過的儒學,跟孔孟儒學大不相同,它雜糅了儒家,法家和陰陽家,是一個混合體。

因此,董仲舒之後,孔孟儒學不存矣。

若以廣義的儒家來說,則此言又不對

廣義的儒家,指的是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出現的儒家思想,包括程朱理學,王陽明心學等等。

如果以發展的角度看待儒家,則孔孟不過是創始人,後世所有的儒家,都是一脈相承,同氣連枝的,只不過是儒家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

如宋明理學,不但結合了儒法道,更融合了佛家思想,可謂集大成也。

從這個角度來看,則董仲舒之後,儒家不但沒有消亡,反而蓬勃發展。董仲舒更是為儒家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

我們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儒家

一種思想或學派,當然應該是不斷變化的。

因為它的變化發展,變得與最初的時候不同了,我們就否定它,這是不合理,不可取的。

我們判斷的標準是:它是否變得更好,更完善?是否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以這個為判斷標準,董仲舒的儒學,以至於宋明理學,都是符合時代需要的,是對儒家的完善和發展,它們當然算儒家的一部分。

而明清以後,儒家思想則不合時宜,不利於時代發展了。它變得越來越保守,越來越為專制集權服務,這種變化,我們應當批判,否定。這些,我們稱之為儒家的糟粕,當摒棄之。


黑色大炮


自孔孟後,儒家思想就一直貫穿到現在,雖然幾次打倒孔家店,都只是喊喊口號而已,試觀之,我們每一件行止能離的開,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明儒家最適合中國,是受統治者歡迎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上揉進了神,上天的說法,部份的限制了皇權。謝謝


韓I949


任何一種思想的起源到後來的發展都是在後世文人思想不斷補充實踐完善下逐步形成的理論學說!董仲舒闡述孔孟儒學並把其它思想流派揉合進來完善了儒學理論!

當然在人類社會這些思想體系的建立無疑是為了尋求給統治者一個理由!那就是君權神授!要給統治者一個體面的執政理由!

中國儒學理論的不斷完善就是為封建專制鳴鑼開道!而歷代統治者也藉此麻醉人民。要求人民順從!認命!

孟子在繼承發展孔子思想基礎上豐富發展了儒家學說!提出了“君輕民貴,以民為本"樸素思想。而董仲舒強化的是《三綱五常》與《三從四德》為統制者歌功頌德!

可以說儒家思想荼毒中華數千年主要愚民奴化來自董仲舒。是黃仲舒抬高了商鞅《馭民術》的法力即合法性!

2020.2.16.于山西太原


龍城大叔1


我就是孟子亞聖的72代孫。我們孟姓家族到現在仍拿三綱五常作為家規。三綱五常難道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嗎?聖人的六藝仍都有繼承。雖然四書五徑已被不用教課書,但我們孩子學說話仍從三字經背起。儒家文化雖冷遇,但,儒家思想,特別是儒家做人原則已深入到國人的骨子裡,再崇洋媚外也不致於把骨頭都賣了。賣了骨頭就沒有中華民族了?可是,不是瞧不起那些化外之小人國,儘管有人整天叫賣,它誰也買不起!!!壓死它!!!


夢奇115


儒教從漢朝初開始就是統治階級的愚民工具,

一直延續到清未,嚴重禍害了人民群眾的獨立思考能力,古之精華都是詩詞,科學算法,中醫,儒家根本就是教條主義,掛在嘴上,自己又做不到,而且高高在上,一副仁義嘴臉最為惡劣。


無用20


董仲舒本身就是集儒家思想於大成者。他本身就代表著儒家思想。我們可以把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與先秦儒家著作想對比,其主體思想完全符合。怎麼能認為董仲舒以後就沒有儒家思想呢?

提這個問題的人,不讀書,想當然而。

只是因為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而近代學者認為這是不好的。可是要知道,董仲舒的獨尊儒術,是在政治領域,官員選拔和政治剛領採用儒家思想而已。並沒有涉及到民間學術。

在民間一直還是百花齊放的。否則不會有魏晉玄學和佛教的大發展。

而且歷代儒家,所尊唯五經而已。並不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佛陀之後無佛家,但是孔子之後全是儒家。

這個命題應該休息了。提出問題的人一定是個反儒家的人。而且不讀書。思而不學則殆,牢記!!


齊謙書院孟子厚


儒家思想起點就是錯的,君與臣,父與子總會有矛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根本就是做不到的,後來董仲舒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綱上線,做成三綱五常,這樣是不是古人就能做到君君臣父父子子了,當然做不到,因為利益衝突想做到是不可能的,所以宋朝朱程理學又加碼,可是照樣做不到,常常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儒家還越來邪惡,儒家自孔老二到清末一直是一脈相承的邪惡,從孔老二的男尊女卑,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有權有勢是君子,問農老百姓是小人,儒家一直就是邪惡的,到清末一直是越來越邪惡,,所以被爆發的五四運動者們當作吃人文化推翻


錦月細雨


我自己非常認同這種觀念:孔孟儒學追求中庸之道,荀子、李斯及韓非子從哲學認知及社會實踐方面完善了孔孟儒學;董仲舒獨尊儒術,否定了荀子的哲學思想、背離了孔孟的中庸之道,變成了穿鑿附會、神話皇權的迷信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