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幣銷燬之爭:市值在增長,公鏈在前方

導語:頭部數字貨幣交易所之間的競爭,除了交易量和交易深度的較量外,平臺幣的投資回報率似乎是最重要的價值指標。如今,在平臺幣價值的明爭暗鬥之外又出現了一條交易所公鏈賽道,本文試圖梳理其中的邏輯。

2020年2月10日14時,OKEx突然宣佈,OKChain測試網上線,同時將在OKB的未來發展計劃中銷燬全部尚未發行的7億枚OKB。受此消息影響,OKB應聲上漲,24小時漲幅近50%,截止發稿OKB最高價達到7.344USDT,漲超歷史最高價,流通市值達21億美元。

2月10日14:00 OKB從3.597U(USDT)漲至4.352U,漲幅近10%。同時,整個數字貨幣市場出現了異動,13:45 BTC從100342U一度跌至9750USD,直接跌破1萬USD關口。隨後,BTC在14:00至15:45之間有小幅度回暖,但整體呈下跌趨勢,主流幣種包括ETH、EOS也呈下跌趨勢。

有交易者表示:“受消息刺激,市場中短時出現大量OKB買入,OKB的相應交易對都受到影響,這可能導致了BTC等主要幣種價格下跌。” 同時,OKB的流通市值翻了近一番,從近11.4億美元增長至20.9億美元。

2018年,OKEx發行平臺幣OKB,對外公佈稱OKB總髮行量為10億,其中6億用於用戶獎勵、生態建設及市場營銷活動(3億流通,3億原計劃於2022年逐步釋放);4億歸屬 OK Blockchain 基金會、 運營團隊和早期股東,原計劃於2022年釋放。

平臺幣銷燬之爭:市值在增長,公鏈在前方

兩年後的2月10日,OKex的公告中提及OKex團隊將不再預留OKB,除已發行的3億枚OKB外,剩餘尚未發行進入市場流通的OKB將全部銷燬。據鏈上財經得知,OKex內部曾進行過激烈討論,最終團隊和股東共同決定將包括股東早期購買的1億枚OKB全部銷燬(不再增發)。

公告中表示,OKB的回購銷燬將完全來自二級市場回購。同時,OKEx承諾永不私自增發OKB。OKB遷移到OKChain主網以後將刪除增發的智能合同代碼。OKB初始發行量為3億枚,已經銷燬1397萬枚,目前流通量為2.86億枚,這意味著OKB 進入了絕對通縮的狀態。

緊隨OKex消息之後,火幣發佈公告表示,近期將上線火幣公鏈測試網,並且或將再次修改HT(火幣平臺幣)的相關規則。這是近三個月以來火幣第二次宣佈更改其平臺幣(HT)規則,目前火幣仍延用效仿幣安的銷燬方案

平臺幣的“放棄”史

平臺幣銷燬之爭:市值在增長,公鏈在前方

2019年7月12日,幣安Binance交易所發佈官方公告修改銷燬規則。公告稱,從第八次銷燬開始,放棄團隊持有的BNB份額(BNB總供應量的40%,即8000萬BNB),團隊所持有份額將加入到BNB季度銷燬計劃中,直至銷燬總量達1億BNB為止。

幣安團隊宣佈“放棄”的這些BNB沒有被一次性銷燬,也沒有出讓給二級市場持有者。幣安選擇按季度逐步放棄(銷燬)這些BNB,同時不再銷燬營業所得BNB,保留全部營業收入。至於這部分不再銷燬的營業收入是用於運營開支還是股東分紅,外界不得而知。

幣安的第八次BNB銷燬選擇從團隊放棄持有的BNB份額中銷燬了80多萬枚BNB,二級市場中流通的BNB總量沒有減少。這引發了市場反饋,BNB價格應聲下跌,表明了市場對本次銷燬動作的失望。

幣安的第九次和第十次BNB銷燬了400多萬枚BNB,其中一半來自BNB團隊“放棄”的份額,另一半來自於一個“其他”的BNB錢包,該錢包的屬性未被明確說明。

幣安修改銷燬規則後,從整體上看BNB的發行總量依然因定期銷燬而保持通縮狀態,但銷燬團隊鎖倉且已經“放棄”的BNB不會減少二級市場中BNB的流通量,這終結了BNB流通盤的通縮過程,在二級市場中,因持續通縮帶來的價格增長理由消失了。

在幣安宣佈修改銷燬方案的當天,火幣全球站CEO翁曉奇在一個微信群裡將其描述為左口袋導右口袋,右口袋再掏出來賣,暗示幣安此舉是為套現。

然而一個月之後,火幣卻效仿並採用了幣安的銷燬方案,發佈公告稱自2019年第四季度起(含第四季度),將季度收入的15%用於銷燬收入所得的HT,5%用於銷燬“團隊激勵”部分的HT,“團隊激勵”部分HT(1億枚)不再進入流通市場。該方案本質與幣安公佈的方案類似,意味著火幣也學會了“放棄”團隊鎖倉份額,並開始季度銷燬。但是與幣安不再銷燬營業收入不同的是,火幣仍保持了較大比例的營業收入HT銷燬。

平臺幣是個什麼東西?

平臺幣是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發行的Token,交易所的經營業績和市值在一定程度上以平臺幣的價值來體現。通常,交易所的股東、私募投資者和員工持有大量平臺幣,各方也因此形成了利益綁定。

與股票不同的是,平臺幣持有者沒有其發行機構的股權,不是公司股東,沒有股東權益。

平臺幣的價值來自於交易平臺的營收能力,及其良性發展帶來的市場認可。除此之外,交易平臺還需要不斷開發平臺幣的用途和策略進一步提升平臺幣價格。

定期銷燬營業所得來的或用營業收入在二級市場回購的平臺幣可以人為製造通縮狀態,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提升價格的方法。然而,回購平臺幣或直接銷燬營業收入是真金白銀的支出,相當於把利潤出讓給平臺幣持有者。所以各大交易所在銷燬規則上打起了算盤,銷燬“沒用的平臺幣”,比銷燬花錢從二級市場回購的平臺幣要划算的多。那麼什麼樣的平臺幣是“沒用的平臺幣”呢?

各大交易所在發行平臺幣的時候無一例外,都為團隊和股東等預留了大量的平臺幣份額,用於未來的企業發展和股東套現機會。這些平臺幣在各種公告和白皮書中約定了具體的鎖倉時間和釋放規則,交易所寄期望於在市場蓬勃發展的時候逐步出售自己持有的平臺幣,從市場中套現獲利。然而,這與股市中大小非解禁所遇到的問題一樣,鎖倉平臺幣的釋放會稀釋所有平臺幣持有者的資本,大量鎖倉平臺幣的釋放會引發二級市場的恐慌導致價格踩踏,引發幣價雪崩。

因此,雖然交易所持有大量平臺幣,卻對出售行為非常謹慎。相對比特幣而言,平臺幣的交易深度都很脆弱,經不起大量拋售的後果,巨量的鎖倉幣短時間內沒有變現的機會。乃至一些交易所的鎖倉幣到了解鎖期就發公告稱無一員工售出任何解鎖平臺幣,以穩定市場信心。

除卻人為製造平臺幣的通縮狀態和應用落地,在區塊鏈領域內,將Token併入自主研發的公鏈系統是一個自然的選擇,成為公鏈的基礎通證是對平臺幣未來的更深入探索。然而,天生通縮特徵的平臺幣與應用型公鏈兼容性不好,因此OKex選擇在其OK Chain中運行一個新的基礎通證OKT

公鏈-頭部交易所的新賽道

交易所自主研發公鏈的初衷源自於對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嚮往,中心化的交易所在現實中備受詬病,例如易被黑客入侵,對硬分叉等不尋常的區塊鏈時間難以作出快速反應,由於監管空缺,中心化交易所存在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問題,這意味著隱含安全的隱患,信息、資金和私鑰的不安全的存儲和託管。

然而,基於Dapp運行而設計的公鏈從經濟模型到運行邏輯都非常複雜,研發投入巨大。

業內人士李巖表示:“交易所作為頭部企業,它的優勢在逐漸減弱,尤其是從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以後,交易所需要新的突破點,公鏈作為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基石,是交易所發力的重要突破點。此外,公鏈可以將交易所的各個生態佈局連接到一起,保證信息的公開公正。”

自2018年12月起,OK、幣安、火幣三家交易所先後宣佈啟動自己的公鏈計劃。

幣安內部人士曾對鏈上財經表示:“在實際考察現有公鏈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公鏈的性能無法滿足DEX的需求,因此決定自己搭建一條公鏈。”

而接近火幣內部人士則提出對監管方面的考量,他表示:“隨著各國監管進程加強,交易所必須考慮監管的進入,所以交易所納入監管節點勢在必行。對於交易所來說,保障在自己在公鏈的主賽道上有一席之地,進可攻退可守,是整個戰略佈局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幣安鏈BinanceChain已於2019年4月上線主網。幣安相關人員表示:“幣安鏈的設計願景是打造一條安全、高效、易用的公鏈,允許用戶在上面創建、發行去中心化數字資產和交易平臺,以及構建相關金融基礎設施。”

幣安鏈採用的是TendermintBFT共識機制。區塊鏈觀察者劉明表示:“幣安鏈採用的是BitShare(比特股)的底層技術,它是通過較為成熟的技術來做公鏈,然後用這條鏈來補充幣安交易所的生態,這樣能夠做到成本產出比的最優化,效率也較高,但對於公鏈整個的發展來說並沒有太大價值。”

OKex剛剛推出測試網絡的OK Chain則用的是DPOS共識機制。OKex相關人員表示:“由於OKChain和EOS一樣採用DPOS共識機制,OKChain的願景是打造一條開放的商業鏈,這就需要有各種各樣的應用、數字資產等在這條公鏈上發行。這條公鏈需要聚集社區社群的力量,對於OK Chain做出貢獻的參與者以及好的治理模式都可獲得OKT的激勵。因此,這條公鏈上流通的基礎通證應該具備可損耗、可增發、可用於獎勵以及可用於內部價值流轉等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OKB的通縮經濟模型與OKEx的公鏈OKChain不兼容,因此新發行了可增發、具備通脹屬性的OKT作為OKChain的基礎通證。相較於幣安鏈使用通縮狀態的BNB作為基礎通證,OKT的預期使用場景將出現不同的狀態。

OKChain有五大使用場景,分別是:發行數字資產、構建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智能合約運行、Defi 應用的發佈和承載 BTC 跨鏈。與幣安相似,OKChain的首個應用也是DEX。

OK相關人員表示:“OKEx DEX是第一個示範性應用,我們希望通過OKChain構建一個滿足對隱私性和安全性有更高需求的用戶的交易所,目前OKEx DEX獨立於OKEx,未來是否考慮兩個交易所的數字資產流通,或者是否考慮在OKEx上優先上線OKChain上的項目,目前還在探討中。”

至於OKChain主網上線時間,該相關人員向鏈上財經表示,具體上線時間待定,但會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上線 OKChain 的主網。

2018年6月,火幣就已宣佈啟動火幣公鏈Huobi Chain計劃,但相比於幣安和OKEx,火幣的研發進度明顯要慢一些。火幣公鏈相關負責人對鏈上財經表示:“火幣公鏈按計劃正常進行中。HT規則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中,具體與公鏈結合方式參見測試網上線相關公告。”

平臺幣與公鏈TOKEN有什麼關係?

在經濟學理論中,通縮或總量固定的貨幣(如黃金)適合用作價值存儲,但不適用於消費。如果人們預期市場中的貨幣會越來越少價值越來越高,手中的貨幣在未來能買到的東西更多,就不會選擇在當前消費,而會選擇儲蓄。這個特徵明顯的加密數字貨幣就是比特幣,人們很少願意用比特幣買東西,而是傾向於囤幣。

如果貨幣保持通脹狀態,市場中的貨幣越來越多,貨幣價值逐日遞減,那麼人們就會傾向於儘早將手中的貨幣消費出去購買商品或服務,這樣更划算。同時,消費會刺激貨幣流通和經濟發展。目前,設計為運行Dapp和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公鏈模型通常選擇有增發功能,通脹特徵的Token經濟模型。這與交易所早前發行的平臺幣特徵不符。

幣安鏈主網切換後,ERC20BNB代幣將逐步轉換為幣安鏈上的原生Token-BEP2 BNB。這帶來了一個問題,幣安鏈上的BNB會不會因運行需要而出現增發和消耗?

幣安相關人員表示:“BNB不會增發,BNB作為幣安鏈的原生代幣,目前可在幣安鏈上用於支付轉賬手續費、DEX交易手續費、資產發行上市手續費、用於驗證人節點抵押、鏈上治理相關費用,隨著幣安鏈的持續發展,未來BNB會不斷應用於其他場景。”

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在第十次銷燬BNB的博客中寫道:“在最近幾個季度,我們看到,BNB正在緩慢地與Binance的核心業務脫鉤。自2019年4月我們推出幣安鏈以來,BNB的應用大幅增加,從2019年初的30多個應用場景,增長至200以上。”

早前BNB作為幣安中心化交易所的平臺幣,它的價格主要依靠平臺的銷燬力度來體現,銷燬力度跟平臺的營收掛鉤。而BNB轉換為公鏈的基礎通證後,逐漸與主營業務脫鉤,銷燬的力度減小,曾出現短時價格下跌,但隨著其應用場景的增加,消耗BNB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維持幣價的作用。

這就出現一個問題,最終支撐網絡運轉的是消費者,隨著公鏈基礎通證價格的增長,意味著消費者需要付出更多的交易費或使用費來為區塊鏈網絡的使用和安全買單,一旦消費者傾向於花費較少甚至將Token攥在手裡囤幣,那麼這條鏈就可能出現沒人用的情況。

與幣安不同的是,OKB未與主營業務“脫鉤”,作為OKEx的平臺幣,它與平臺的運營以及發展狀況息息相關。OKEx相關人員表示:“如果OKB增發則將稀釋用戶手中的權益。所以OKB與OKT是兩個類型的Token,因在同一系統內,可以合作和相互賦能,但是無法混為一談。OKB作為OKEx生態的價值體現,OKT則是OKChain上價值流轉的媒介。”

據公告顯示,OKT的發行將由創世塊和節點出塊發行兩大部分組成,創世塊的 OKT將全部按照 OKB 的持倉比例映射給 OKB 持有者,團隊不留任何創世塊,具體的映射比例目前還在設計中,未來節點出塊發行預計每年增發1%-5%,具體規則在主網上線時公佈。

尚未入局的火幣會延用HT作為火幣公鏈的基礎通證,還是發行新的火幣公鏈基礎通證呢?火幣公鏈負責人對鏈上財經表示:“未定,具體信息將在測試網上線時公佈。”

接近火幣公鏈的相關人員李丹表示:“火幣曾與HT的大戶商議,發行新幣作為公鏈的基礎通證,但是HT的大戶否決了這一提議,因為發行新幣可能導致HT價格大跌,這可能會觸及到大戶的利益。”

出品:財經網鏈上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