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裡,是怎麼介紹野生動物的?

菩提樹下小沙彌168


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共記載動物藥444種,佔全部藥物的23.4%。他把這些動物藥分成蟲、鱗、介、禽、獸和人這幾部。為什麼要這樣分,必然有一個主導思想。李時珍對這個分類法,有他自己的原則,認為這是“由微至巨,從賤至貴”。微與巨,可能是指動物機體體積的大小,從小小昆蟲,直至哺乳動物等巨大的獸類。這裡的賤與貴最值得注意,它並不是指動物的經濟價值的貴賤,也不是人們思想中關於貴與賤的含義。

再看看猩猩,當時認為猩猩只是一種與鸚鵡相仿,只會學舌的動物。但李時珍卻把它列入獸類,而且是獸類中最高的寓怪類。至於人本身呢,李時珍把人列在動物中最高的一級,專立“人”一部。由此看來,他所說的“貴賤”另有所指,不是指動物的經濟價值,也不是指人們思想中所認識的貴賤。那又是指什麼呢?我們具體看一下各類中都有什麼動物。蟲類都是一些微小的昆蟲,鱗則是魚類,介類中有爬行動物,也有兩棲動物;禽類則是指飛禽包括雞、鴨、鳥等等,獸類幾乎都是哺乳動物,最後是萬物之靈的人類。

李時珍所說的貴與賤,是指動物在智力進化及生物高低方面的貴賤。他排列的這個順序,與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中關於動物進化順序的排列幾乎不謀而合,除了具體到每一種動物,可能有歸類不當之處外,從總體上說,李時珍的排列正好符合生物進化的順序。

由此,人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李時珍在動物學的研究上,已經具有了生物進化的思想了,至少已有了生物進化思想的萌芽。李時珍較達爾文早二三百年,他的這種思想在生物學上是非常先進的。



雲莊學府


人們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人們還說,忘記什麼,都不能忘記老祖宗的訓誡,忘記什麼,都不能忘了做人的本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實,早在400多年前,李時珍就把野味的真相告訴了後人。可惜現在的教育,能夠傳承傳統文化的內容,實在太少了,所謂是無知者無畏,因而敬畏的東西,也實在是太少。

而對於,吃野生動物肉類容易染上疾病這件事,其實,早在四五百年前,就已經被醫聖李時珍詳細記載於《本草綱目》之中:

鳥類

鳥類:“諸鳥有毒”,“凡鳥自死目不閉,自死足不伸,白鳥玄首,玄鳥白首,三足、四距、六指、四翼,異形異色,皆不可食,食之殺人”;

孔雀,“肉性味鹹、涼,有小毒,人食其肉者,食後服藥必無效”;

烏鴉,“肉澀臭不可食,食其肉及卵,令人昏忘”;啄木鳥,“因食百蟲,肉有毒,不可食”;

水禽類

鴻鵝,“肉性味鹹,平,有小毒,食之腹脹腹瀉”;

鴛鴦,“肉性味鹹,平,有小毒,食後頭痛、頭暈,可成為終身疾病”;

鳧(俗稱野鴨),“性味甘、涼,身體虛弱者不宜食;

鶩(野鴨的一種),“肉性味甘,有小毒,尤以黑鶩肉毒重,滑中、發冷痢、腳氣,不可食”;

蟲類

蝸牛,“性味鹹、寒,有小毒,肉不可食,食之捲縮抽筋”;

山蛤蟆,“性味辛、寒,有毒,食之自然生火,出現狂熱”;

蚯蚓,“性味鹹、寒,有小毒,食之發熱起風疹”;

天螺,“性味鹹、寒,有毒,不可食”;

獸類

豪豬(山豬),“肉性味甘,大寒,有毒不可食,否則傷頭傷身”;

野馬,“肉性味辛、苦、冷,有毒,煮食難消,多食生瘡患痢”;

豺,“肉性味酸、熱,有毒,食之,損人精神,消人脂肉,令人瘦”;

助鼠(黃鼠狼),“肉性味甘、臭、溫,有小毒,心、肝有臭味”;

熊,“肉性味甘、平,雖無毒,但有痛疾者不可食”;

水獺,“肉性味甘、寒,雖無毒,但食之引起血熱,消男子陽氣”;

鱗蟲類

鱗鯉(穿山甲),“性味鹹、寒,有毒,其肉甘、澀,味酸,食後慢性腹瀉,繼而驚風狂熱”;

石龍子(豬婆蛇),“性味鹹、寒,有小毒,食之可出現腹痛腹瀉”;

蚺蛇(又名南蛇、埋頭蛇)、白花蛇(又名薪蛇)、烏蛇(又名烏梢蛇、黑花蛇)、金蛇(又名銀蛇、錫蛇)、蝮蛇(又名反鼻蛇)、天蛇(又名四足蛇)等均為有毒蛇,“蛇膽性味甘、微寒,有毒;

蛇肉味性甘、澀,有毒;蛇頭毒人至死,不宜鮮品煮食,藥用也要經過去毒”;能鱉(又名三足鱉),“肉性味大寒,有毒,食之殺”。

佛家有云:不食肉,殺念乃除;能除殺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災厲自無。於是人生仁壽,皆可期於賢聖,世界清淨,永能保其安樂也!


菩提樹下小沙彌168


《本草綱目》是從動物入藥的角度,對動物分類,每一分類中每一種動物,從它的習性、其肉是否可以食用,其骨、肉、皮毛、及其糞便哪一部分可以入藥,介紹了該入藥部分的藥性。藥性的溫、熱、涼、寒;其陰陽五行歸屬;藥味的辛、苦、酸、甘等;其藥治療哪一類疾病和藥用功效,及其毒性;以及使用該藥應注意事項與其他藥物的配伍等等方面,做了比較全面的記載。是中醫藥物學必讀之典籍。《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為中醫做出的偉大貢獻,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學習中醫中藥的人應當深入研究,以科學的態度,認真驗證,去偽存真,繼續發揚光大中醫中藥對治療疾病的偉大作用。


從容從平淡裡尋


最好自己親自看《本草綱目》,別人,不論是中醫黑、中醫粉說的都別當真。


閒人1975


沒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