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里农村山上是有凉粉叶还是凉粉果,大家认识吗?

小鱼儿dc的日常


我就认识这种,小时候在山上见过,觉得长得奇怪,回家问爷爷奶奶,爷爷说可以做凉粉吃,要母的才行,让我下回看到可以摘回来做给我吃。那时候第一次知道植物果子还分公母,笑死了!我以为凉粉就是凉拌的米粉,兴趣不大,就没摘过!

后来有一个夏天,很热,爷爷就叫我吃东西,一碗透明的东西浇上蜂蜜拌着让我吃,那是第一次吃这么好看的东西,知道凉粉。记忆很深!

30几岁了就吃过一次,估计也就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了



谢211923139


正好刚发完微头条就看到楼主的问题了,直接把微头条的文章转过来当回答吧。

在海口东门市场的对面有条西门街,两边都是老式的南洋风骑楼款的旧宅子。在这条街上,吃货们可以找到一些在其它地方已经不太容易见到的老吃食。在西门街入口的门坊,有个老阿姨支着一张小桌子,专门卖一种我们土语叫“蓬抛”的凉粉。你说要几份,她就从一个大塑料壶里倒出一些凉粉块,装在凉茶杯里,用个长勺子搅碎,再倒上些加了冰的糖水。封好口插根吸管,可以边逛街边吸着喝。凉凉的,甜甜的,可以解掉暑热。

要说“蓬抛”凉粉的味道有多美味,也没有。但是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姐喝的不是凉粉,姐喝的是记忆。和那种用凉粉草粉末煮出来的黑色的凉粉不同,做“蓬抛”凉粉用的,是一种学名叫薜荔的果实。海南这边的乡村里就有很多,有些人写成霹雳和劈荔的,那是误写了别字了。

薜荔果是攀援和匍匐型的灌木植物,基本是野生的,能顺着村里的石围和山里的树爬挺高。外表看起来像永远长不熟的无花果,果形矮短圆肥,底端因为不容易见光,有点泛白,被我们开玩笑说是青身子白屁股。它的果实切开了跟无花果里头也挺像的,里头的肉粉色或是黄色,布满细细密密的小硬籽,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起来还有点发毛。

用小勺子把硬籽挖出来,装在纱布袋里放在水中仔细用力地搓揉,让果实里的胶质溶入水中,等它凝结起来,就成了一盆子很有质感的凉粉了。一般是两个果实一盆水的比例。否则水多了不容易凝结,水少了口感又会太稠硬。一次用不完的籽,可以晒干了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和新鲜的效果一样。用薜荔果做出来的凉粉,不是纯净的透明,颜色有点淡淡的米黄。打上一碗搅成块,加几勺子稀释的红糖水上去,有种特别的美感,一看就很清凉悦目。

小时候家里大人常采回来劈荔果子回来做凉粉给我们吃。那个年代,每家女性的长辈好像都会动手做点好吃的东西,除了劈荔的凉粉,还有油炸的米果条、麻花酥角之类的。现在大家都习惯吃现成的了,没有人有时间或愿意再耗费精力去做这些只要花钱就能买的到的东西。可是我心里还是有点怀念那些守候在灶台边等着自家做的美味出炉的时光,无关味道好坏,也许只是因为那代表我童年最无忧的时光与亲人的呵护吧。


陈文说海南


我们那边山上凉粉叶很多,但是凉粉果就比较少。

凉粉叶,我们那边叫青凉粉,都是野生的,树木不高不粗,很容易采摘,不过味道就不敢恭维了。小时候制作过两次,把叶子摘回来洗干净,用纱布包裹,找个合适的容器加入适量的水,再把叶子的成分揉挤出来分解,取出包裹叶子,加入地灰搅拌即可,放阴凉处三五个小时就结冻可以食用了。由于青味太重,加糖也掩盖不了,所以很少有人吃。

凉粉果,我们那边又叫白凉粉,凉粉树白银剔透,最多不过一米高,易断,结的果子透明,带黑籽,制作白凉粉的材料就是它的黑籽,主要是靠人工种植,野生极少,我很喜欢吃,可惜不知道工艺流程,市场上也很少买,卖的都是黑凉粉,不喜欢。

如果有人想尝试青凉粉,欢迎到我们家乡做客哦!




一碗大米饭老肖


凉粉果我还没有在我们这里见到过,但是凉粉叶子,我们这里有,凉粉叶子是植物臭黄荆的叶子,它的叶子呈碧绿色,有点像樱桃树的叶子,用这个叶子做出来的食物,我们叫神仙豆腐,每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我们这里好多人上山上去找这个叶子回家来做神仙豆腐吃,具体做法如下。


臭黄荆叶子并不是特别容易找到,我们这里有的老乡会去山上挖几株回来种在自家地里,这样每年吃的时候就很方便,不用跑到山上去找。





采摘回家的臭黄荆叶子用清水洗干净,洗干净后找一个大一点的盆,把叶子倒进里面,用一个新的刷把(就是我们这里竹子制作洗锅用的工具)给它来回在里面扎,把叶子扎烂,越烂越好,扎成浆,在用纱布给它过滤一次,过滤好的液体倒进盆里,放一边备用。做神仙豆腐要用到草木灰碱,最好的草木灰碱就是柏树枝灰,把烧好的柏树枝灰倒进碗里,加清水给它冲调,冲调后再用纱布给它过滤一次,然后把过滤好的灰水缓慢的倒进臭黄荆叶浆里,边到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就给它放置在一边不动,等它凝固好了就像凉粉一样,只不过这个是绿色的,颜色特别好看。神仙豆腐就做好了,吃的时候用刀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上佐料就可以吃了,这个味道有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味,吃进肚里有一股凉气油然而生,特别清凉消暑。把剩下的黄荆叶子加一点水照上面的方法再给它操作一次,又会再得出一份神仙豆腐,毕竟只过滤一次还会有很多没过滤干净。



做臭黄荆豆腐还是有很多小技巧的,最好是选择用纱布过滤,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口感才会细腻,我们这里有的老人图方便是用竹子做的筲箕过滤,这样过滤出来的豆腐口感比较粗糙。我们这里有好多老乡还会专门做神仙豆腐拿到街上去卖,还卖几块钱一斤呢!

图片来源网络

如沐春花


题主,您好!您所说凉粉叶和凉粉果是不是这种,在小赵的家乡只能用这个的果实里的籽做凉粉,小赵自己也会做。您所讲的叶子的话,还真的没有人做过。



这种果在我们这边叫土木瓜,长得和无花果有点像,学名叫做薜荔。在我们这边有,但是不是很多,藤喜欢匍匐在地上或者攀爬在土坎壁上。


做凉粉我也是跟着奶奶学的,现在这时候就可以摘来做。把薜荔果摘回来劈开,挖出里面的籽,放在外面晒干,放在冰箱里面备用。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烧一壶开水放凉,薜荔果籽用帐子布包着,在水里反复的揉戳,一直要揉戳到水有点粘手,用量在1两的话要2斤水的量(水放太多不容易结冻,水放太少结冻很硬,像咬软糖一样,一点也不滑溜),做好了不用放到冰箱,经过2~3个小时5就可以结冻。

喜欢吃甜的就可以放点白糖,嫌口味有点单调可以放了水果粒,放点牛奶,也可以放点薄荷(放了薄荷一般小孩子们不吃,辣的)。做出超市买的果冻布丁差不多,小赵每年都给小孩子们做一点,就是野生薜荔果不多,很难找!



我是常德农村小赵,给大家讲述农村人身边一些有趣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常德农村小赵


用植物的嫩叶制作凉粉,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凉粉颜色鲜艳,闻一闻有大自然清香的气味。

我们川北农村老一辈的人有好多手艺都即将失传,比如做豆腐,魔芋,米豆腐,红苕凉粉,红苕制麻糖,就更不说用山上的野生树叶做凉粉了。

在我们川北植物叶子能制凉粉的,就是叫臭黄荆叶树的树叶,我们以前在农村,每年秧插完毕了,农忙过完了,上山放牛或割草总会摘点臭黄荆叶子回来做凉粉。

臭黄荆叶树一般不高,像黄荆柴一样一大丛,叶子很好摘,有轻微的清臭味。

摘一小背兜臭黄荆叶子回来,我们的做法是这样:先把青叶子用水洗干净,装一个大塑料盆或者大瓷盆子里或大铝锅里都可,然后用烧沸的滚开水淋青叶上,用擀面杖不停的搅拌,臭黄荆叶子遇开水用力搅拌,很快就溶化成了粘稠的绿色液体了,开水不能用多了,要搅的稍微稠些,全部搅细了,就用米筛先滤一遍,滤在盆子里,再用沙布再滤一遍,就直接滤在盆子或竹器东西上,放凉了就直接是成形了的绿凉粉了。多滤一遍,口感要细腻些。

老人传说给我们的做臭黄荆叶凉粉的窍门是,臭黄荆叶不能用铁锅搅拌,也不能滤铁锅内,据说它一遇铁器东西,就会慢慢化成水,不成凉粉了,还有就是臭黄荆叶子必须要嫩点的,老叶子搅的凉粉就不怎么成形,农村土话说就是不牢了。搅拌的时候开水不能加多了,凉粉就嫩就不牢了。

臭黄荆叶子凉粉有些地区搅的时候加了草木灰水,就是说加了碱,凉粉牢固些。我们是没加啥,吃起来一股清凉的感觉,在炎热的夏天吃一碗清凉的臭黄荆叶子凉粉,心里非常清爽。真佩服老祖宗的智慧,传承给我们纯天然的野生美食。今天记录下来,不让它这么好的手艺失传了。谢谢大家。





王四姐


在农村山里,有很多的野果,小孩子经常到山里摘一些野果吃。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果子都能吃,像这种长得像无花果的果子,大家只知道它是做凉粉的,却不知道它的名字,其实它的学名叫霹雳果。

霹雳果外壳有点像橄榄壳,用焦糖或白脱炒制的果仁,又脆又香又甜,口感要远好于比较常见的的杏仁、腰果。

农村山里的这种野果,村民叫它“木馒头”,其实它的名字叫霹雳果,还可以做成果冻。

霹雳果在农村的山上特别的多,它也是比较深受农民喜爱的一种果子了。这个果子口感比较的清甜,外形比较的大。这种野果,农村人叫它凉粉果。

吃过凉粉的朋友都知道,这种凉粉爽滑清凉,可以称的上是一种天然的果冻了,农民们特别喜爱用这个果子来制成果冻来吃,这可是农村小孩子们最喜爱吃的食物。

霹雳果在农村比较的常见,农村里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卖这个果子的,但是在城市里,很多人表示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个果子。很多农村人会从山里摘来这种果子做成凉粉,拿到城里去卖。尤其是夏天很受欢迎!

制作凉粉时先将摘下的薜荔果切开,把里面的籽粒装进一个纱布口袋,放入一盆凉开水里浸泡一会儿。然后用力反复揉搓挤压,看着乳白色的胶汁从口袋渗出,就这样一直把果籽里饱含的胶质全部挤出来。之后把口袋提出来,滤掉水中的果籽等杂质,撒一点生石灰水,将盛有混合液的小盆放入清凉的井水中冷却。半小时后,大功告成,胶质便会自动凝结成了晶莹剔透、爽滑脆嫩的凉粉。加入蜂蜜味道更好。


泡面Sir


问:农村山上有凉粉果还是凉粉叶?

超市有粉状凉粉调制原料,完全是傻瓜式操作,可媲美自制冰粉,可惜还是吃不出山上冰粉果的味道。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即便已立秋,但三伏天的暑气一时也难以消退,除了煮黄南瓜绿豆汤用以降暑以外,凉糕和冰粉也是消耗量比较大的降暑食品。凉糕用大米磨成米浆制作,其鲜嫩爽口的特点与手艺、水质有关,目前较出名的有双河(葡萄节)凉糕。冰粉与凉糕类似,均成胨状,冰粉更像果冻。



一、速成冰粉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冰粉,不少是用一类配料冲调而成。该配料除了魔芋粉算是天然的之外,可能含有增稠剂、调味剂、酸度调解剂、食用葡糖糖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配制而成。


使用时,需把不低于九十摄氏度的开水装到大盆中,然后按照比例倒入冰粉配剂,并不停搅拌数分钟,接下来静置冷却即可凝固。吃的时候从盆里舀适量晶莹剔透的胨状冰粉到碗里,加入红糖水即可食用。

二、天然冰粉

人工配制的冰粉简单方便,满足了各种需求场景,在热天可卖五块钱一碗,可谓低成本高卖价。然而,速成冰粉毕竟是配制的,没有天然冰粉的那份真。那天然冰粉用哪些材料制作呢?刺楸所知道的有两种,为假酸浆果和薜荔果。



1、假酸浆果。这是最为常见的冰粉籽,与灯笼果长得形似,虽同为茄科植物,但冰粉为假酸浆属,而灯笼果为酸浆属。假酸浆果可揉搓水洗制作冰粉,但灯笼果却不行。

2、薜荔果。这种野果为桑科榕属植物,主产南方省区,枝丫有两种,一种为结果的,而另一种枝丫则不结果。薜荔的叶子与野地瓜的长得有点像,而果实则不像野地瓜,长得很像一个个罐壶。在民间,用薜荔水洗制作冰粉由来已久,也不晓得是谁发明的。

以上就是刺楸对冰粉制作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刺楸


我从老家丽水带过来的巜豆腐柴》小苗到米兰有五年的栽培如今每年都有三至四次摘叶子做清凉绿色豆腐,可以加酸菜煮汤味道好极了,也可以凉拌,在米兰岀生的孙女们吃的赞不绝口好吃!










亨利鄧


云南丽江有,我们管它叫冰粉果,爬藤,在岩石或树上有缠绕,采回来洗干净捣烂然后沾水用纱布裹好挤出来放几小时就变成粉红色的果冻体,放冰水加糖很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