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市值最小,不涨停,稳稳涨


科创板市值最小,不涨停,稳稳涨

迈得医疗位于浙江台州玉环县,主营业务为医用耗材生产所需的自动化设备。2019年12月3日上市科创板,到2020年2月14日收盘,总市值为31.26亿元。在炒作成风的科创板,迈得医疗有没有投资机会?

科创板市值最小

因为科创板股票的PE水平普遍偏高,更多得从趋势投资的角度寻找投资机会。潜在市值上涨空间可以作为筛选投资标的的思路。因此,科创板市值最小的迈得医疗进入了笔者的视野。而且笔者发现,迈得医疗每天涨幅都不大,但上涨趋势很稳。

科创板已经上市的80多只科创板股票,平均总市值约为164亿元,其中不乏中微公司、金山办公和澜起科技这种千亿元市值巨无霸。相比而言,迈得医疗市值刚刚超过30亿元,市值最小,堪称袖珍,和奥福环保、建龙微纳相差不大,并列市值排行榜最后三名。排在它们三兄弟前面的股票兴图新科,市值已经接近40亿元,比迈得医疗大了不少。

上市至今超过两个月,迈得医疗除了上市首日涨幅大约25%以外,只有2020年2月5日涨了11.68%,其余没有一天涨跌幅超过10%,甚至涨跌超过5%的交易日也屈指可数。由于属于医疗行业相关股票,2月初武汉疫情带来的全市场恐慌下跌也没伤到它。2020年2月3日开盘低开后,收盘反而涨了接近8%,之后连涨两天,创出股价新高。

而且,最近几天迈得医疗融资余额在上涨,目前融资余额大约为3766万元,占流通市值约5%左右。这个比例在科创板属于非常高的水平。这说明投资者对股价上涨很乐观,当然也可能孕育着股价回调风险。

科创板市值最小,不涨停,稳稳涨

规模不大,估值水平高

2018年,迈得医疗营业收入仅为2.15亿元,净利润仅为0.56亿元,员工总数为472人,是一家非常小的企业。近两年,迈得医疗收入增速较高,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中报,收入增速分别为24.36%、23.94%和49.98%。但净利润增速不高,2017年和2018年净利润都为0.56亿元。

2019年下半年,迈得医疗增速开始下降。2019年三季报单个季度收入增速下滑到21%左右。2020年1月20日披露的2019年业绩预告提到,2019年净利润约为0.48亿元,同比下滑15%左右。原因为部分客户延迟收货,导致大约0.3亿元营业收入确认时间延后。

对比当前约31亿元的市值,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0.56亿元、0.48亿元,PE水平约在55-65之间,迈得医疗估值水平不低。不过,2019年业绩预告的坏消息披露后,迈得医疗的股价没有暴跌,仅仅微调了几个交易日,之后就又开始了上涨趋势。市场为何如此看好它?

科创板市值最小,不涨停,稳稳涨

利润率高

迈得医疗的利润率高的惊人,2013年至2018年之间,毛利率维持在46%至52%之间,净利率更是常年维持在16%以上,一度超过30%。由于公司规模较小,管理费用的一些阶段性支出,造成了管理费用的波动,进而造成了净利率的波动。

虽然有波动,总体而言,迈得医疗的利润率是非常高的。与制药设备上市公司比较来看,迈得医疗的50%左右的毛利率,略高于同行东富龙、楚天科技和迦南科技。

科创板市值最小,不涨停,稳稳涨

现金流尚可

迈得医疗不仅利润率高,它的现金流质量也还不错,尤其对于自动化集成商而言。2013年至2018年,只有2014年一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其他年份均为正,2016年和2017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还超过了净利润规模。

自动化集成行业现金流普遍不好。科创板的自动化集成商江苏北人,经营现金流净额连年为负。创业板曾经的自动化龙头机器人,现金流也非常不好,依靠融资输血。

迈得医疗的现金流较好、利润率高,可能和下游为医疗行业有关。医疗行业普遍利润率较高,而且医疗行业产品质量要求高,所以采购设备时更多关注设备质量,而不是价格,也不会在现金流方面过度压榨供应商。迈得医疗的医疗生产设备同行东富龙、楚天科技和迦南科技,这几家公司的现金流普遍比江苏北人、机器人的现金流要好些。

现金流较好、利润率高,另外的原因可能是迈得医疗产品本身有一定技术含量、定制化程度较高。

科创板市值最小,不涨停,稳稳涨

有一定技术含量

迈得医疗的产品为安全输注类、血液净化类,两大类耗材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如留置针、胰岛素针、采血针、导尿管、输液器、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等耗材,因为形状复杂和材质柔软,国内这些产品的生产一度以人工组装为主。相关设备也以进口为主。人工生产对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洁净度都有负面影响。进口设备价格较高,对降低医疗产品成本有阻力。

迈得医疗以进口替代和替代人工为目标,不断研发创新,为国内医用耗材厂商定制了诸多自动化设备。

2003年公司成立之初,仅仅涉及通用程度高和简单的挤出机和切管机,借此与各大医用耗材制造商建立了业务关系。

2009年,公司开始涉足医用耗材装配自动化设备。

2011年公司成功研发了胰岛素注射器、整体式双叶片静脉针、笔杆式采血针、三通塑针连线、SV 采血针一体化等耗材的自动组装机,实现了输注类医用耗材的自动化组装。

公司还为三鑫医疗、泰尔茂等客户定制化研发了诸多国内首台首套医用耗材自动化生产设备。

迈得医疗非常注重研发创新,研发投入持续,且力度很大。研发费用率在2016年至2018年维持在8-10%,远高于同行。公司在拓展新产品,研发骨科类耗材、临床检验类耗材自动化设备,有助于维持公司收入长期持续增长。

科创板市值最小,不涨停,稳稳涨

客户集中度高

迈得医疗客户较为稳定,集中度较高。迈得医疗主要客户为知名医用耗材生产商,如江 西 洪 达 、 三 鑫 医 疗、山东威高、康德莱。2013年至2018年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收入比重为55.67%、52.04%、72.11%、75.62%、56.24%和67.38%。

集中度较高的原因是迈得医疗规模偏小,单个订单就可能占据收入较大比例。随着收入规模逐步变大,客户集中度会逐步降低。

行业空间仍未到顶

迈得医疗下游的医用耗材市场不小。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如肾病发病率提升,以及国家对医疗投入的加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更广,相关耗材需求逐年上升。

迈得医疗招股书披露,据《2018 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7年中国输注穿刺器械行业市场空间为 395.6 亿元,增速为9%左右。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 版)》,2016年中国透析治疗人数为44.7万人,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比率不足20%,与世界平均 37%、欧美国家 75%的水平相距甚远。

耗材市场的增长带动了耗材生产设备的需求。据招股书估计,2018年中国输注类智能装备市场空间约为 6-10 亿元。迈得医疗相关收入为1.57亿元,市场份额约为15%-26%。未来数年,中国输注类智能装备市场市场有望增长到18.50-28.50亿元左右。

迈得医疗目前生产的其他耗材生产设备也有增长空间。另外,迈得医疗在研发中的骨科类、药械组合类等高值医用耗材智能装备,将会提升增长天花板。

主要对手为外国厂商

招股书披露了迈得医疗的主要竞争对手,绝大部分为海外企业,如意大利 Kahle、加拿大 ATS、瑞士米克朗、德国阿尔法普兰和德国 FilaTech。这些企业在成本和服务响应及时性方面不如国内企业。迈得医疗价格仅为国外同行的1/3至2/3,性价比优势明显。

招股书仅披露了一家国内竞争对手,烟台凯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非上市公司。笔者仅能在企查查上找到烟台凯博的部分信息。烟台凯博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200万元。相比迈得医疗注册资本8360万元,烟台凯博规模目前还小,暂时对迈得医疗威胁有限。

但也要警惕未来更多国内对手进入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虽然迈得医疗在国内具有先发优势,而且产品有定制化特征,有一定客户粘性。但是,考虑到国内庞大的自动化公司数量,以及国内企业极强的技术模仿能力,而且迈得医疗的产品技术壁垒不是高不可攀,利润率又在自动化公司中鹤立鸡群,更多对手进入细分市场的风险始终存在。

人均产值低的隐忧

作为一家定制化程度较高的自动化集成商,产能主要依赖员工数量。在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如果人均产值不能持续提升,净利润就会被薪酬上涨逐步侵蚀掉。制药设备厂商迦南科技和楚天科技就受到人均产值偏低的困扰。

迈得医疗的人均产值在自动化企业内相对偏低。科创板的另一家自动化企业江苏北人的人均营收接近90万。而迈得医疗的人均营收常年在45万元的水平,只有同行的一半左右。

好在迈得医疗的毛利率较高,而且因为身处浙江玉环这个县城,薪酬上涨的压力相对较小,净利润还能维持。但长期看,迈得医疗人均营收仍有提升的必要。

科创板市值最小,不涨停,稳稳涨

结论

作为科创板市值最小的股票,迈得医疗的行业空间、利润率和现金流有诸多亮点,而且股价上涨趋势较好,未来可能有趋势投资的机会。但因为静态估值高,人均产值偏低,以及细分行业存在竞争加剧的风险,迈得医疗也有股价回调的风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道科创平台。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