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技巧可以快速提高書法水平,尤其是顏體?

青天小少爺


首先來說說顏體吧!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和名臣,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素有“顏體”之稱。他為後世留下了很多書法碑帖,比如《顏家廟碑》,《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祭侄文稿》等都是經典“顏體”的代表作,為我們書法愛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標準。顏體大氣磅礴,酣暢淋漓,筆畫飽滿,骨肉相顧,斬釘截鐵,鏗鏘有力,柔中有剛,以柔為主,法度嚴謹,道法自然,成為後世經典標杆。接下來談談我自己在學習書法過程中的技巧:1.臨幕為主,摹及以薄紙蒙於碑帖上,依其形跡而不斷的摹,摹到每一筆畫都接近碑帖的筆跡。接下來就是臨帖了,臨貼就是置碑帖於一旁,仿照其筆畫,間架結構,章法進行書寫,做到古人“墨池”,“筆冢”的勤奮練字。這樣才能熟能生巧,遊刃有餘。2.勤讀帖,勤思考。在學習到一定階段後,在臨帖時在思維記憶上不斷加強基本筆畫,間架結構,章法神韻的思考,使在讀帖,臨帖時達到碑帖的基本意境,從而達到臨帖目的。3.背臨要比。背臨就是合上字帖後,憑自己學習碑帖過程中總結的經驗進行背臨,不斷的學習,練習,對比從而達到自己在沒有帖的情況下可以自己創作,做到隨意而為,筆跟意走的境界。這樣顏體書法水平自然而然達到想要的高度。以上拙見,待大家指正,相互學習。




菜鳥的變形計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首先學書法一般沒有快速的方法!學書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書法之前,你必須得多讀貼,多背貼!只有把貼研究透了,才能寫出像樣的字體!但如何讀貼呢?

讀帖的方法是一看筆法,二看結構,三看佈局。怎麼看筆法呢?一,我們看他的起筆處是怎麼下的筆,用力點在哪裡,角度方向在何處,在何處轉,何處提筆,提的分寸是多少。然後我們再看他的行筆軌跡,是快還是慢,是平行還是略斜。最後看它的收筆在何處頓,出鋒收筆還是藏鋒收筆。每個筆畫都要反覆的多看多寫多練。二,再看字的結構。每個點畫所對應的位置長短,輕重,左右關係,上下關係,在練習中,千萬不要放過任何的細節。三,最後看結構與整體佈局,這個需要長期的多看帖多臨帖多練習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學習。總之,多看,多練,多思考!

您提到顏真郷的顏體!顏體的代表作有《多寶塔碑》與《勤禮碑》,個人認為初學者選其老年代表作《勤禮碑》較合適!顏體在四大體中是較為渾厚的字體,適合寫大字!他特點通常是橫細豎粗!字體渾圓無稜角!可以看到,他加強了腕力,中鋒運行,筆畫形成蠶頭燕尾,直畫則成弓弩蓄勢之形。筆畫之間採取橫細豎粗的對比錯綜方法。在鉤末、捺末挑出其峰。其鋒很短!其捺筆表現出一波三折的節奏。其直鉤、平鉤、斜鉤,飽滿取勢,彎度均勻,圓勁有力。其折筆則提筆暗轉,形成斜面折下,以“折釵股”擬之。從結體上說,方正端莊,穩健厚重。

所以說要學好顏體必須先讀貼,只有掌握其特點了,才能練好顏體!顏體適合寫大字!也只有寫大字才能知道哪裡的結構不足!要多練多看才能練好字!最後希望您能成功!附顏《勤禮碑》共賞!









山裡人客


學書法沒有捷經可走,而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書法之前,你必須得多讀貼,多背貼!還要堅持不懈的臨帖。把貼研究透徹融會貫通,並且能夠突破每一次遇到的瓶勁,學顏數載不得其法,臨帖有《勤禮碑》《麻姑仙壇記》《自書告身》其路漫漫而需上下求索!





文川閣


快速提高書法水平的技巧,當然有。那就是正確的訓練方法。無論是顏體還是其它。

一、正確選帖

楷書選《自書告身》,行書選《祭侄文稿》。

兩者都是墨跡,筆路清晰,起筆,行筆,收筆“三過其筆”的入紙、行筆、收筆動作,可以仔細參照,揣摩;墨色濃淡,一目瞭然。

《自書告身》,和顏真卿其它楷書刻本相比,可以明顯的看出,筆畫都是一筆寫就,根本不是有些偽教材,偽教頭所鼓吹演示的入筆收筆如同畫字一樣畫出來的。按照墨跡本臨摹和創作,自然而不生硬,不做作。

行書《祭侄文稿》,也相類似。

二、分解訓練

1.初步練習,先一個筆畫一個筆畫的過手,從不適應到逐步熟悉。同一個撇畫,反覆練習,直到基本上手。常讀常看常練常琢磨,看有多少種不同的寫法。其它類推。尤其是行書。

2、基本掌握筆畫的書寫規律後,下一步學習的重點,必須放在字形結構的訓練和把握上。無論楷書行書,字形臨不準,筆法不可能準確。因為一下筆,就對控制毛筆的走向,即筆畫的粗細長短,曲直斜正心中無數,無法成字。即使免強寫成,必然不會美觀協調。

把關注點放在世俗所說的筆法唯一唯大,筆法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謬論邪說上,念念不忘筆法如何刻畫,下筆就遇到許多障礙,徒增困撓,其結果是字形不準,筆法更不準,丟芝麻更丟西瓜,得不償失。

筆法上的欠缺,隨著結構的準確,稍加用心,稍加調整,解決起來並不是難事。

3、綜合訓練

筆畫、結構基本能寫準確,進入章法訓練。也就是通臨。通臨不是把帖抄一遍,而是嚴格按照字帖上的字形大小,墨色濃淡,字距行距臨摹。

三、臨創結合

光臨帖,不自運,楷書尚可,行書絕對寫不出比較滿意的作品。甚至臨的再象都寫不出來作品。

不要把創作看的神秘的不得了。其實就是把所學到的一切,憑記憶,憑手感,寫成一幅字。臨摹過程所學的點點滴滴,在創作中,能代入多少,力求代入多少。沒有練過的字,按照所學過的字的偏旁部首組合;或者查書法字典,是個好的辦法;直接在網上下載集字作品,也是初步創作的渡橋。

總之,初步寫出作品來,再對照字帖反覆調整,臨創,創臨,反覆交替,一步步寫出自己相對滿意的作品來。

經典法帖的臨創,要經過由點到面,系統的,全面的,反覆的錘鍊。絕非輕易可以登堂入室。巧學苦練,持之以恆,是唯一的方法。

雖是痴人妄語,也是經驗之談。歡迎題主和道友批評指正,討論留言。


快樂書法營


非常樂意回答您的問題,表達一下個人觀點和意見。

首先,學習書法書法學習到一定程度後難以進步我們統稱為“瓶頸”,在我們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可能都會遇到,但是我們在對待書法這件事情上要注意的是自己的態度,凡事不可急,“欲速則不達”。

學習書法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心態很重要,一心只想著快速進步,一旦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效果容易焦躁,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因小失大的結果。

第二,書法之路是沒有什麼能短期內快速提高書法的技巧、捷徑。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先把基本功練紮實,這才是能快速提高書法水平的方法,無論是針對顏體還是其他字體,都是必須要穩紮穩打,小到筆畫架構、執筆方式等等,書家從枕腕到懸肘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所謂的技巧都是孰能生巧,“熟”就是要多練貼多臨貼,選擇適合自己的帖子,臨帖不在於多在於精,不能隨便換帖,不能因為帖子練得多了厭倦了換各種書家的貼,這種學習方式不可取也不建議,儘可能的做到對臨背臨,熟了自然就生巧了,量變才能質變,多臨多看多審,書法才會有進步,水到渠成。

如果覺得自己帖子練多了可以換換其他方式,比如網上找書法家的顏體相關教學視頻看看,多找點顏體的古碑古文參照,多看點書法類的書籍甚至可以結交一些共同書法愛好的朋友互相督促學習,這些對提高書法水平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三,不樹立過高的目標,對書法始終要保持熱愛和持續不斷的學習,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對任何事不可三心二意,練書法更不可好高騖遠。學習就要認真對待,心無旁騖,如果是把書法作為職業更需要這種心態,如果只是興趣,那我們保持好一顆熱愛書法的心態就行。

總而言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學習書法要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再通過頭條網絡這個大平臺跟書友互相學習分享意見,這也是提高書法水平的技巧和途徑。


Noautomati387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學習書法的技巧與方法,我頭條號中有一篇專門講臨帖方法的文章,有時間不妨看下,相信對你一定有所幫助,今天我再簡單跟大家聊一下,關於書法學習中的臨帖問題,也就是您題目中所提到的如何提高書法水平。

大家都知道,學習書法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臨帖,掌握正確的臨帖方法能有效快速的提高書法水平,那怎樣臨帖才不會少走彎路呢?

一、練習筆畫少的字。初學者不要單獨的去練習筆畫,這樣會顯得很枯燥,要結合單字練習,也就是說練習一些筆畫較少的字,大家都知道,筆畫越少,難度就越高,寫起來也勢必會加重或加長筆畫的寫法,所以長時間練習筆畫少的字自然而然的就能解決筆畫的問題。

二、練習常用字。對於初學者而言,要多臨摹常用字,比如:大、小、上、下此類字,越是常用字其包含的法則就越多,把最基本的字寫好了您的書法水平必然能得到的有效的提高。

三、要反覆精臨。初學者學習書法切記通篇臨帖,要先解決單字的問題,要不計其數的臨摹單字,不要追求數量,初學臨帖要求的是形似,千萬不可為了追求數量而忽略了質量。

結語:對於初學書法的朋友們來講,只要做好以上這三點,你的書法水平必然會快速提高,臨帖是一個漫長的功夫活,想要書法水平有所成就,務必要刻苦臨帖。(更多書法技法,歡迎關注:老王講書法)


老王講書法


書法剛開始入門一定要把用筆給學好,如果說想快速提高,那真的是建議必須得每天花時間去練習,每次練習平均有1.5小時到兩小時就可以。

用筆如果是有意向從楷書進入行書、草書學習的,那建議可以從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進入練習,選字帖質量也很關鍵,剛開始可以買單字放大的碑,就是原碑拓本高清的(見下圖),可以看到每個字的筆畫,感受每一筆的運筆方向,從而去更好的練習領悟裡面的用筆方法。

學多寶塔是不錯的入門,特別是裡面的用筆技巧,個人受益很深,真的非常推薦。











晴晴南


我的天分稍差,用的是笨辦法。分四步,第一步,摹,用透明薄膜覆蓋在字帖上,用薄一點的毛邊紙覆蓋在薄膜上對著字帖上的字體摹,字帖最好是墨跡或翻拍製作成墨跡的碑帖。第二步,對臨,就是看著字帖寫字,當然包括讀帖,分析筆法和結構特徵,最好不要看一筆寫一筆,而應當看一個字寫一個字。第三步,背臨,即不看字帖寫字帖上的字。寫完之後記得對照一下原帖,找出差距以便改進。第四步,創臨交替進行,也就是背臨到一定程度可以試著創作一幅作品(這種作品只是自我欣賞的,既不能送人,更賣不到錢),對照字帖看看字法、筆法和結構的差距,也是尋找一下章法佈局感覺。這是我的一點體會,不一定適合您。下面發我近日正在臨的《麻姑仙壇記》,和試著創作的《岳陽樓記》,都是用的六尺對開毛邊紙,交替著進行就是。謝謝。





南塘莊徐傑


有什麼技巧可以快速提高書法水平,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總結個人多年來研習書法藝術的心得,感覺研習者特別是初學者,一定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要找一位好老師。能拜一位書法名家為師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這樣會少走彎路。如果一時拜不到老師,可以找比自己寫的好的書法愛好者,請其為自己的習作進行點評,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幾個書法好友能夠經常在一起研習和交流,也是快速提高書法水平的一個途徑。

二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寫好書法,關鍵是要多多臨習古人的法帖,嚴格按照古代書法大家的字帖進行臨習,不可隨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那樣的書法沒有根基,就成了江湖書法。所以,臨習古代書法名家字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初學者開始時可以到書店去買一本自己喜歡的古代書法名家的水寫紙字帖(大字),先從基本筆畫練起。用毛筆蘸清水在雙勾印刷的字模上臨習,這樣既可以把字寫的很像,又能避免因把握不好筆墨而造成的紙和衣物的汙染。有了一些基礎以後,再用宣紙參照字帖進行摹寫。因條件不具備時不能摹寫時,可進行讀帖,細心揣摸字帖中字的一些規律,加以積累,形成概念。字帖臨習多了,有了一定的書寫基礎再進行簡單的創作。循序漸進,必有收穫。持之以恆。寫好書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以,研習者一定要持之以恆,堅定信念,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使學業荒廢。

三是持之以恆。寫好書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以,研習者一定要持之以恆,堅定信念,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使學業荒廢。四是要勤奮刻苦。學習任何事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書法更要能耐得住寂寞,付得出辛苦。可以制定每天的學習計劃,每天臨習古人的字不宜過多,關鍵是熟練掌握,積累多了,也就能寫得得心應手了。

文後分享我目前正在使用的,可以用手機練習書法的手機軟件。一是“以觀書法”,裡面有很多古今名家字貼,可以學習臨寫,搞創作時,還可以把準備書寫的內容統一用某位名家的字體集在一幅字內,方便創作。二是“不厭書法”,除了學習古人字貼外,還可以在手機上創作習作,很方便的。


撫琴聽雨l


首先,要端正態度,做任何事情,都有他內在的,必不可少的規律。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急於求成,急功近利。

書法不是寫字,他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寫好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他是一個循序漸進,修煉積累的過程。他需要堅持,要有毅力,有興趣,不能把他看成負擔,而是在藝術的海洋中,尋找快樂。

學好書法,她即需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文化底蘊,還要有相當的審美,鑑賞能力。否則,照著虎也只能畫出貓來,照著葫蘆畫出地瓜,囫圇吞棗,似是而非,不會有進步,更不可能提高。

萬事都是相通的,尤其是藝術方面,學習書法也不例外。要想學好它,你必須首先在理論上認識他,熟悉他,理解他,精通他,知道他是什麼?書法的形成和發展,衡量美醜,好壞的標準,為什麼?寫出好的書法作品,要具備哪些不可或缺的條件。這樣,你才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否則,你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將付諸東流,而且,你越是勤奮,離你希望的目標越遠。

沒有捷徑,但並不是沒有技巧,古人云,磨刀不誤砍柴工,最愚蠢的方法可能就是你夢寐以求的“捷徑”。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不外傳的秘訣。對於書法,無他,首先,廣泛涉獵,俗話說有博才有專,博學才能多才。第一,瀏覽各種碑帖,書體,著作,作品,……潛移默化,最後才能融會貫通。第二,仔細的研究好字的間架結構,結字規律,佈局安排,筆畫的穿插,錯落,這是決定你的字是否美觀的先決條件。筆的運用,不同書體的起筆,行筆,折轉,收筆,輕重,筆鋒的藏漏,每一書體的筆法特點。字的表現形式,是粗獷豪放,還是樸拙厚重,還是清麗娟秀,……,以滿足不同的個人喜好,口味。第三,熟悉紙張,筆,墨,書法用的是宣紙~生宣和熟宣,初學,練習可以用毛刀紙,效果很好。筆是毛筆,種類很多,大小各異,性能千差萬別,狼毫,羊毫,狐狸毫,羽毫…………,你主要的功夫是熟悉筆,筆的選擇,他有個人的喜好,還關係到你作品的風格。第四點,就是有一個自己的專屬空間,以便能靜下心來,“躲進小樓成一統”心無旁騖的下功夫,需要一張大的書畫卓,毛氈,筆洗,鎮紙……。

這就是所謂的臺下十年功。這是一個瞭解,熟悉和掌握的過程。

術業要有專攻。在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鑑賞能力之後~相當於你運動之前的熱身。你心中就走了目標,方向和標準。這時你的演出才可以正式開始。

在網上百度,搜索你需要的 顏真卿等名家的碑帖,一定要像愛情一樣專一,這一點最重要,沒有之一 。反覆臨摹 ,臨摹,再臨摹,然後就是發現,分析,推敲,總結,抓住特徵,重點。這兩個過程循環進行,只有不斷的思考,改進,才能快速提高,這是關鍵所在,是個定型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家一看就知道你寫的是顏體。這個過程因人而異,不可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

當你的顏體字寫得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恭喜你。

但相信這不是你最終的目標,那畢竟是別人的東西,在繼承的基礎上,你需要發揚,需要超越,你需要水乳交融,推陳出新。因為,你已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這時,你可以廣泛的欣賞別人,尤其是名家的作品,取長補短,為我所用,豐富自己的視野,不斷的完善自己。

希望,臺上一分鐘的時刻很快能夠到來,可能中國下一個傳世的書法家就是你啊!

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獨到的見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和竅門,歡迎評論,留言,更歡迎反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