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 等到戰疫勝利定帶上您兒媳回家完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5日訊(通訊員 毛海華 孫衛莉)消毒、採血、輸液……在全國各大新冠肺炎病房隔離區,醫生、護士個個腳底生風,與時間賽跑、與疫魔搶人。在芷江,今天,也就是2月14日,本該是芷江縣人民醫院向力醫生和張寧護士的大喜之日,而此刻的他們,卻暫時收起了籌備多日的“婚衣”,穿上了防護“戰衣”,雙雙投入到了芷江疫情防控的戰鬥中。

妈妈 等到战疫胜利定带上您儿媳回家完婚

叮鈴鈴鈴……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的清晨,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催醒了還在晨夢裡的張寧。宋護士長電話通知“張寧,你立刻趕到一病區感染科,有緊急事情。”張寧立馬披上大衣,從家飛奔至辦公室。一小會兒,辦公室陸陸續續來了10多個醫生和20多個護士。芷江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院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房隔離區負責人李金祼非常嚴肅的對大家說:“現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上級指定我院為救治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任務艱鉅而又光榮,現急需一批醫護人員,請大家自願報名。”或許是情侶間的默契,主任的話音剛落,兩人便四目相視,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我們是白衣戰士,人民需要我們,我們就到抗疫一線去!”這是這對情侶在請戰書上留下的堅定誓言。

張寧,芷江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原十病區的一名黨外護士,在全縣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的第一天起,就與院內的黨員醫護人員門共同衝鋒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放棄春節假期、更改早已定好的婚期,堅守在芷江縣人民醫院新冠肺炎病房隔離病區。張寧想,現在全國醫療物資這麼緊缺,自己能節約一點,就是為其他城市奮鬥在一線的同志們多留一份戰鬥的裝備。因此,她常常強忍著一天不喝水,用上紙尿布,防護口罩一戴就是一整天,耳朵勒的生疼,鼻子勒成了“草莓”鼻,一雙為了結婚戴戒指時更好看而精心保養的雙手也因為長期戴手套,反覆洗手消毒,而變得粗糙開裂。張寧說:“這些苦對於我個人來說都沒什麼,就是覺得對不起我愛人向力的母親,她已病臥幾個月了,一直盼著我們能回家過年。本打算2月14日舉行婚禮,完成她的心願,現在卻讓媽媽失望了。”張寧的愛人向力,芷江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一病區感染科的一名黨外醫師,在這場特殊的戰役面前,作出了同愛人相同的選擇,成為第一批進入芷江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隔離區工作的醫護人員。

妈妈 等到战疫胜利定带上您儿媳回家完婚

據瞭解,向力的母親因2019年國慶期間被一輛無牌無照的黑車撞成重傷“腦出血”,做了開顱術後留下嚴重地後遺症,大部分時間需臥床休息;而向力的父親12歲時也因車禍落下殘疾,腳有點跛,腦子不夠靈活。張寧和向力的婚事,是這個家庭今年最大的喜事,也是兩家親友籌備了許久的一場婚事。突然的取消,讓全家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作為一名無黨派人士,我能夠同院裡的那些黨員同事們一樣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衝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讓我覺得很光榮,我的愛人張寧也支持我的工作。推遲婚禮,只覺得對不起我的媽媽。”在隔離病區緊繃了這麼多天神經的向力在談及自己的母親時情緒有了些波動,他說:“但沒有辦法,疫情就是命令。這個時候我們當醫生護士的不衝,還有誰能衝在前線。”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的二十多天裡,這對因疫情而推遲婚禮的小情侶只能抽空用電話向遠方的家人問好。

陽光總在風雨後。張寧和向力堅信,他們的堅守一定會換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面對至今還住在湘西自治州龍山縣裡耶鎮小鄉村天天盼歸的父母,向力向病床上的媽媽承諾“媽媽,等到戰疫勝利時,兒子一定帶著最美的新娘回家,舉辦一場熱熱鬧鬧地婚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