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等到战疫胜利定带上您儿媳回家完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5日讯(通讯员 毛海华 孙卫莉)消毒、采血、输液……在全国各大新冠肺炎病房隔离区,医生、护士个个脚底生风,与时间赛跑、与疫魔抢人。在芷江,今天,也就是2月14日,本该是芷江县人民医院向力医生和张宁护士的大喜之日,而此刻的他们,却暂时收起了筹备多日的“婚衣”,穿上了防护“战衣”,双双投入到了芷江疫情防控的战斗中。

妈妈 等到战疫胜利定带上您儿媳回家完婚

叮铃铃铃……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的清晨,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催醒了还在晨梦里的张宁。宋护士长电话通知“张宁,你立刻赶到一病区感染科,有紧急事情。”张宁立马披上大衣,从家飞奔至办公室。一小会儿,办公室陆陆续续来了10多个医生和20多个护士。芷江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院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房隔离区负责人李金祼非常严肃的对大家说:“现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上级指定我院为救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任务艰巨而又光荣,现急需一批医护人员,请大家自愿报名。”或许是情侣间的默契,主任的话音刚落,两人便四目相视,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我们是白衣战士,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就到抗疫一线去!”这是这对情侣在请战书上留下的坚定誓言。

张宁,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原十病区的一名党外护士,在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第一天起,就与院内的党员医护人员门共同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放弃春节假期、更改早已定好的婚期,坚守在芷江县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病房隔离病区。张宁想,现在全国医疗物资这么紧缺,自己能节约一点,就是为其他城市奋斗在一线的同志们多留一份战斗的装备。因此,她常常强忍着一天不喝水,用上纸尿布,防护口罩一戴就是一整天,耳朵勒的生疼,鼻子勒成了“草莓”鼻,一双为了结婚戴戒指时更好看而精心保养的双手也因为长期戴手套,反复洗手消毒,而变得粗糙开裂。张宁说:“这些苦对于我个人来说都没什么,就是觉得对不起我爱人向力的母亲,她已病卧几个月了,一直盼着我们能回家过年。本打算2月14日举行婚礼,完成她的心愿,现在却让妈妈失望了。”张宁的爱人向力,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一病区感染科的一名党外医师,在这场特殊的战役面前,作出了同爱人相同的选择,成为第一批进入芷江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区工作的医护人员。

妈妈 等到战疫胜利定带上您儿媳回家完婚

据了解,向力的母亲因2019年国庆期间被一辆无牌无照的黑车撞成重伤“脑出血”,做了开颅术后留下严重地后遗症,大部分时间需卧床休息;而向力的父亲12岁时也因车祸落下残疾,脚有点跛,脑子不够灵活。张宁和向力的婚事,是这个家庭今年最大的喜事,也是两家亲友筹备了许久的一场婚事。突然的取消,让全家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我能够同院里的那些党员同事们一样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让我觉得很光荣,我的爱人张宁也支持我的工作。推迟婚礼,只觉得对不起我的妈妈。”在隔离病区紧绷了这么多天神经的向力在谈及自己的母亲时情绪有了些波动,他说:“但没有办法,疫情就是命令。这个时候我们当医生护士的不冲,还有谁能冲在前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二十多天里,这对因疫情而推迟婚礼的小情侣只能抽空用电话向远方的家人问好。

阳光总在风雨后。张宁和向力坚信,他们的坚守一定会换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面对至今还住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小乡村天天盼归的父母,向力向病床上的妈妈承诺“妈妈,等到战疫胜利时,儿子一定带着最美的新娘回家,举办一场热热闹闹地婚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