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日記|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2020年春節,寒風凜冽,病毒肆虐。

萬家燈火團圓之際,有一群人他們“逆行”向前,放棄假期,放下家庭,堅守在臨床第一線。

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早日戰勝疫情,守衛人民健康。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

2月14日,支援湖北第二十一天,武漢,雨。

6點30起床,本該矇矇亮的天,依舊漆黑一片,時有閃電劃過天邊,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到達武漢三週了,似乎這麼大的雨還是第一次見到。

吃完早飯,剛走出酒店大門,大雨便漸漸停了。春天的雷陣雨,來得快去得也快。路邊樹上的花骨朵並沒有被暴雨擊垮,反而在雨後漸漸綻放,他們從嫩綠的枝葉間探出頭來,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路邊的馬路積水了,需要繞行。雨後的天氣,感覺特別潮悶,戴著口罩走到金銀潭醫院,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分鍾已是一身大汗。

今天是查房班,不用進隔離病房,只需在醫生辦公室處理文書。

辦公室氣氛有點壓抑,原來插管的病人還是離世了,陳教授的病毒炎症風暴理論被再次驗證。三位ICU的值班醫生昨晚忙碌了一夜依然回天乏術。能想的都想了,該做的也都做了:氣管插管、有創通氣、俯臥位通氣、肺復張......可是,病毒仍舊那麼囂張地把病人帶走了。

交班結束後,大家就目前觀察到的死亡病例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沒有分泌物的氣道、無法復張的肺泡、凝血功能的障礙、心肌酶譜的升高、難以控制的血壓、補液量的控制......

因為來自上海各大醫院,大家背後都有各自的團隊出謀劃策,鄭軍華隊長詢問了大家對於治療是否有新的想法。

大家各抒己見後鄭隊總結治療方向:第一條路求穩,嚴格按照指南操作,可是這條路目前似乎很難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第二條路穩中求進,我們可以在指南用藥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可能有用的藥物;第三條路冒點風險,如果有些藥物能夠救人,可以用,但是前提是需要通過醫學倫理審查。

医护日记|我们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今天出院了

今天也有好消息,我們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今天出院了。之前我們的病人好轉後都是轉到輕病房,統計時不算在我們病區出院。馳援武漢20多天來,我們第一次感受到患者出院的喜悅:當看到病人舉起大拇指,欣喜若狂的我們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們重症病房有一對夫妻,15床和6床,同時感染了新冠肺炎,住進了隔離病房。15床的妻子比較重,需要無創通氣;6床丈夫則相對輕,吸氧就可以了。膽小的15床時刻都需要人作陪,夜間是護士作陪,連上廁所也是叫護士站在門外,白天則是6床患者多次過去相陪。

今天是情人節,兩人坐在一起,雖然沒有鮮花,但是一人手捧一個蘋果,無比虔誠地請我們的護士拍了一張合影。

我想,等他們出院了,他們會永遠記得今天這個特殊的情人節。

回到酒店,我們的隊長助理張明明老師在群裡發文:“我們是一群善良而有擔當的人,我們的默默付出並不喧囂,但就是那麼有溫度。疫情雖然暫時阻隔了我們的腳步,但心與心的距離不會改變。在這個特殊的情人節,相信愛的力量。”

隊裡為每一位隊員準備了情人節禮物,一份費列羅巧克力和一份潤膚乳,感謝每一位默默的付出。

医护日记|我们重症病房的第一例患者出院了

隊裡為每一位隊員準備了情人節禮物

晚餐,我們被“投餵”了麥當勞的漢堡和菠蘿派,感受到吃撐的同時,也感受到社會大眾滿滿的愛,連酒店精心準備的三個奶油蛋糕也只有看看的份了。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