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究竟是什么?

Susei-凡清


这个问题有些深奥,也不能一概而论。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哲学思想其实是对人生、世界等的思考。告诉我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其中哲学思想主要是唯心主义思想与唯物主义思想。




知秋一叶022


撇开哲学术语说哲学,哲学其实就是某种看法,是一个人对世界的一切问题看法的汇总,小到恋爱结婚生孩子,远亲近邻处关系,大到国家治理、民族关系、宇宙星空,以及人和万物的关系该如何相处等等。

说到哲学,我们往往被哲学高大上的术语所迷惑,被逻辑严密的论述所迷惑,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我们还常常被“文化程度”所迷惑,认为文化程度低的人,肯定与哲学扯不上关系。

其实哲学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人生积累,一种生活的沉淀,一种人生感悟的归纳和提升。我们说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讲话很有哲理,那就是他的人生感悟很深,善于思考、总结和归纳。六祖慧能连校门朝哪都不知道,但根器殊胜,悟性极高,却能创顿悟成佛之学,成一代大哲。

哲学思想就是考虑问题、处理事务考虑周全,对可能发生的事有相应的预案,套用术语,就是用变化的、运动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辩证地统筹全局,筹划事项,处理问题,这既是经验,也是方法,使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哲学思想就是利用系统方法,通过最佳途径,达到理想效果,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考虑问题的思辨方面,不机械、不孤立、不教条、不僵化。

有时候,我们会想到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于是就想: 我这样的想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再进一步又会想到,我这是朴素的、机械的唯物主义还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是客观唯心,还是主观唯心?我觉得真有点烧脑。马克思是彻底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者,但就像墨子开始学习儒学,后来因不赞成儒学的繁文缛节,转而创立新学说一样,马克思一开始也是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后来又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在两者基础上整合成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朱熹的客观唯心的“天理”不也救儒学于倾颓之际、统治中国思想几百年吗?王阳明不也凭主观唯心的“心即是理”而跻身圣人之列吗?西方世界信仰基督耶稣,穆斯林世界信仰真主,物质与精神打架几千年,并没真正影响人类的生活。它们的共同结果是,开化了民智,促进了文明。

我觉得老子说的“同出而异名”最能解释唯物和唯心的关系,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可能相对于我从前的立场,以及大家的思想,都似乎有点反动。可是有时候,真的没法搞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个阵营的。领袖不也提出过“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吗?后来的先上车后买票等系列政策,确实促进了经济的突飞猛进,财富的极大丰富。但精神哪?所以这两者是须臾不可分离的。一旦指导思想上分离,势必造成重大决策失误。

但我想想自己,我还是唯物主义者。因为我崇拜老子,老子说道生万物,看见的,看不见的一切都是道的孩子,他被公认为唯物主义者;我崇拜孔子,孔子收学生还要收礼十条干肉,这是孔子物质第一的铁证。更主要的是,物质第一的国际铁证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把一对恩爱的夫妇放逐到荒岛上,他们也不得不从事最原始的刀耕火种。爱情当然是精神的,吃饭是硬件,是物质的,没吃的,谈什么恋爱?

所以,哲学思想就是反者道之动,不能光看一方面,要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也就是矛盾着的双方都在起作用,要思辨性地综合平衡,全面考虑。


问道黄老


最佳答案

哲学(英语: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基础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哲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於哲学有独特之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统化的方法,并以理性论证为基础。在日常用语中,哲学可被引申为个人或团体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态度。

哲学源自西方的传统,但许多文明在历史上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论题。东亚和南亚的哲学被称之为东方哲学,而北非和中东则因为其和欧洲密切的互动,因此常被视为是西方哲学的一部分。

对哲学的主题亦存在许多看法。一些人认为哲学是对问题本身过程的审查;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实质上存在着哲学必须去回答的哲学命题。

后现代主义把哲学定义为创造概念的学术。哲学所涉及的研究范畴是其它学科的总和,它给出对世界本质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接受者的世界观。哲学是研究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范畴涉及到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研究对象、概念和内容,哲学具有一般方法论的功能。

哲学和其他承述问题方法的差异是有批判性的、有条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辩论。

这是百度给的定义。我以为呢!哲学有高瞻度,但却是低密度。其承载的大多内容只能停留在学术上,走不进大众的生活。但是低一层次的道德和人类息息相关,不可或分割。当然,哲学有无穷的魅力,是先见之明,当智商和情商拔高的未来,哲学是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普世性。


蜂回


1. 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属于唯物主义的一种,唯物主义讲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即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水。中国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世界的本原。印度古代的“四大”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风、地、火构成的。这些都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

性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朴素反映,在总体上是正确的。但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猜测的成分,带有直观的、朴素的性质。

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属于辩证法的一种。辩证法讲的是世界怎样组织的问题。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初形态,是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包含一定的辩证思想。比如古代原始的辩证法认为气的聚散会发光,发声,承认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2. 主、客观唯物主义辩证法与主、客观唯物主义先验论有什么区别?

不要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范畴搞混了。

(1)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出发可以划分为以下哲学流派:

(2)尽管唯物主义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对物质的含义的不同界定又划分为:

(3)考研范围内的哲学中认识论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流派:依据认识是来源于物质还是主观自生划分为反映论和先验论,

而认识本身有两种形式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两者关系,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方面导致了唯理论和经验论:

3. 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是什么意思?

辩证法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1)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初形态,是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包含一定的辩证思想。比如古代原始的辩证法认为气的聚散会发光,发声,承认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2)唯心辩证法承认运动、变化、发展、矛盾等,但是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同一与差别、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必然与自由等诸多辩证法范畴,建立了庞大的唯心辩证法的体系。即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的。

(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形态的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中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它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 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就是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关于唯心辩证法见上面解释。

5. 形而上学的观点与机械的观点的区别?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两者实际上是指的同一哲学流派。

6. 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物质是意识的源泉,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最初的物质的反应特性比如铁生锈、空谷回声再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比如向日葵的向阳生长等,到最后的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后发展为人类的意识,从这个角度看,意识是源于物质世界的,我们应当坚持唯物论。也就是物质具备产生意识的那种反映特性。另外,物质是可以被反映被认识的,所以,我们应当坚持可知论。

7. 方法论和原理有什么区别?在答题的时候二者都有什么样的作用?可以举个例子吗?

方法论前面已经解析过,通常我们讲到一个原理,比如对立统一规律中解析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其相对应的方法论就要求我们既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又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写分析题的时候,什么事件或问题对应什么原理相当于是分析出问题,而什么原理对应什么方法论相当于不仅要分析问题,还要解决问题,方法论是解决问题的,比如往年的分析题,伯乐之子寻马,按图索骥,完全教条的按照书本写的去找马,我们分析可以使用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原理,他只看表象,不抓本质,相应的方法论就写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应当采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论。





解答文化问题


哲学是所有人生在这世界上,首先都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世界是什么?我在这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以及应该如何和这个世界互动。

首先它试图超越知性,从理性的角度去解读有限有形具体后面那个无限无形抽象的世界,也就是本体论。通俗点说,就是想知道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从这个角度说,所有的宗教都是哲学。中国的儒家提倡仁爱信义,这背后就已确定了某种本体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也是在确定本体论,从而解答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明晰人的生活道路,指明人的归宿。

所以,哲学首先的表现形式就是种形而上学。以前的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从本质上说和宗教一样是种形而上学。

其次,它要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因为人要知道自已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就是想获得人文关怀。你饥寒交迫,就会问为什么会这样,你荣华富贵,就会为自己找区别于那些受苦人的理由。从这个角度,哲学就变成了利益的代言看,变成了人们安于贫贱和富贵的基石,也变成了社会私欲横流的基石。直接点说就是变成了政治。

总之,哲学思想是种本体论的形而上学化。这种形而上学化因为是以人的先验理性为基点,所以不可避免地要进入社会政治和人文关怀。

但哲学作为一种纯粹理性的本体论的探索,却永远不可能形而上学化,因为理性和自在的存在都是无限的,正如康德的二律背反提出的那样。形而上学和形而下之间的鸿沟是不可能弥合的,因为总有个WHY在等着我们。


蓝天白云77597639


哲学是研究终极目标的学问,是用人的方式方法, 我的方式,来寻找真理的学问。

它的好处是使人明哲,可以运用哲学知识寻找到事物事件的本质或者事物事件的普遍规律。使人进步,也使人不容易被纷纷攘攘的表象所迷惑,使人能第一时间看透事物或事件的本质或者规律,并能及时作出快速反应和对策。

哲学的坏处是,由于是用人的方式方法,由于是用人的知识,因此容易进入死胡同,走不出来,最后,会以为生命没有存在价值,会以为人生没有存在意义,会以为世界是一遍虚空,一切都是捕风。

由于哲学是用我的方式方法,用我的聪明,用我的逻辑思维,用我的知识来寻找真理。因此,永远不可能发现自我,永远不可能认识自己,永远不可能突破自我,永远不可能超越自己,永远不可能更新自己。 会出现我是谁?我为什麽存在?我为什麽活着?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生命有什么价值?等问题。

由于哲学是用人的知识、人的方式、人的方法来寻找真理,所以,会出现永远找不到真理的现象,会产生虚空和厌世,内心深处永远没有满足,最后的结局可能会自杀或者他杀,甚至可能出现有组织性流无辜人血的事件,比如法西斯主义,,,,等。

这些,都是哲学的坏处,而且是近代在世界历史上多次岀现,反复出现,现在还有在进行的事实。有些还是血淋淋的。 更有甚者,有组织性的使坏,将某个哲学当作科学和真理来洗脑,使被统治者脑残,弱智,然后变成工具和打手。

本来哲学本身是没有什么坏处的,是一种探索事物事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手段。

哲学,不是科学,更不是真理,只是一个认识事物事件的工具。

如果,把某个哲学体系,抬高到科学的地位,抬高到真理的高度,甚至认为这个哲学体系就是终极真理,哪么,坏处才会出现的。

对哲学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学哲学,最好是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人学学哲学,是有益处的。至少学一些哲学知识没有坏处。但是,想从哲学中寻找真理?只能是盲人摸象。

如果,哲学分东方哲学或者西方哲学的话?不可能是真哲学!如果哲学分你的哲学或者我的哲学的话?就不可能是真哲学!如果哲学分中国的哲学或者外国的哲学的话?就不可能是真哲学!只能是想乎悠!只能是想说谎!因为,不管哲学的某个思想或论点是产生于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属于全人类的!否则,就是想不怀好心,想搞坏!

哲学,不是教人怎么处世的!教人怎么处世的不可能是哲学!哲学是探求人类终极目标的学问!哲学追求的往往是怎样才能出世?教人怎么样处世的,往往是与哲学无关!


lihuazhang2017



在线灵童


哲学思想就是自我修养完善的过程!



古辞艺匠


哲学思想是用来指导人们劳动生产的精神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无论是自发的、零散的、还是自觉的、系统的哲学思维,都是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现象的概括和总结,从而形成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辩证思维去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才能形成正确、科学的哲学思想。


辩证思维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哲学是什么?很多书籍给哲学的定义就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个人觉得哲学不同于神学,而是一门让人类认识世界本质的学科。

人类对事物认知是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感知具体到理知抽象,再到理知抽象性的具体,换句话说是一个人拥有智慧的过程。有一种说法认为哲学是一种方法,是理性研究事物的方法。研究哲学,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周易》就是一本讨论哲学的书籍。英国有一个哲学家叫做罗素,他说哲学是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众所周知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曾经说哲学是全部的科学之母。我们都知道数学吧,它是一些科学的语言。因此很多人就认为哲学是一种广义上的科学!

在古代,凡事能让人获得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都是哲学的研究范畴,比如天文地理、行兵布阵等等。

但是我们不能把哲学和科学的内容弄混淆了,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这个世界,世界有多大,它研究的范围就有多大,但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是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哲学是揭开整个世界的发展规律,而科学是揭开某个特定领域的规律。比如哲学解开这个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但是科学是研究某个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运动。可以说科学是哲学的基础,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但是哲学为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最后一点就是哲学源于人类的生活,空想不是研究哲学的方法,空洞的理论更不是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实践和思考的结合,到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