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如何让手里持有的货币不贬值?

烟花ヨ那麽凉


货币是以重量和成色标示价值的,你只有使用全世界最珍贵的不易损坏的材料把它变成一个放不坏,不怕水火的价值凝聚体,它就自然不会贬值了。所谓贬值是银行没有按照保护耕作老本的复耕价值,支撑整个国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存资料,而通过授信放出债务空头出票,改变了耕地的生产资料属性,使得养育国人的耕土老本,失去了持续提供生存资料的价值能力。银行授信出票形成的交易媒介,不是货币而是债务侵耕的空头。你持有的空头越多越大,亏损老本的动力越足,你可以开飞机、开汽车、跑高铁等等,这些项目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会带来全民赖以生存的耕作老本的不可复耕,进而带来生存资料的不足。从而造成国民负债水平的上升,自給能力的下降。

因此,只有我们手中持有的银行出票,锚到真材实料的货币时,才具有自觉抑制侵耕,亏损社稷老本的防范饥荒风险的作用,做错了,只会给自己带来生存危机。


我为大王来巡山


我们手里的货币当然就是人民币了,而人民币存在对外贬值和对内贬值两种情况,不能把这两种情况混为一谈。

人民币因为汇率变化的关系,对某一种货币出现贬值,我们通常称为对外贬值。比如人民币兑美元在2018年出现了贬值,上半年6.28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美元,但是到了下半年跌到了6.9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超过了10%。

通常,当人民币发生对外贬值时,要通过买进美元来抵消人民币的贬值。但是,国内许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不太关心人民币对外贬值的情况,认为和自己的关系不大,更在意的是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情况。

人民币对内贬值,说白了就是购买力的下降,就是在2015年时1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1袋大米,但是到了2019年时要125元人民币才能买到一袋大米,当初的100元贬值了25%。

对外贬值,可以通过购买美元的方式进行保值,但是对内贬值确实一件伤脑筋的事,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可以防止人民币的贬值:

一,银行存款和理财,只要利息高于物价指数的上涨,基本上能够完成保值。

当前,我国一年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是1.5%,而我国2018年城镇居民价格指数(CPI)上涨2.1%。靠降准利率显然不能保值,但是大部分银行的利率在基准利率上都有上浮。而且两年期的存款利率,四大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基本上在2.25%,那么这样的存款,基本上就能保值了。而另外一些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存款在保值的前提下还能够赚钱。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这是最牢靠的一种保值方法。

二,购买力下降造成的对内贬值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用钱易物囤货。

简单的一个做法就是购买黄金等贵金属,和其他贵重物品。

但是这种做法存在风险很大,黄金虽然属于硬通货,但是也会出现贬值的情况。过去,中国大妈扫货国际市场的黄金,在华尔街曾轰动一时,但是随着黄金价格的下跌,中国大妈被套牢在半山腰了。

囤货存在的风险,可能比货币贬值更大。但是一些升值空间较大的物品,过去几年是房地产,现在已经炒到天上了,但是囤地还是大有可为,关键是一般的老百姓囤不起呀。

我认为一般的文玩还是有很好的保值作用的。

三,变被动为主动,于此等着贬值,不如尝试一些投资,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达到保值的目的。

说到投资,就会嘘声一片,P2P死了一层,股市几乎跌了一年之久刚刚才有了起色,理财产品进入刚性兑付的阶段后,亏损还是要自己埋单,放眼一望,几乎没老百姓的可以投资的场所。

其实,我说的就是股票。

2018年股市大跌后,A股已经被低估,存在一个价值修复的需求,正是买进的捡便宜的时候。

四,国家正在发展,国债的规模会不断地扩大,国债的投资更加规范和流通性更高。

国债应该说人民币发行的源头,国家财政通过发行国债对人民币的市场投放。

国债的收益率属于动态的,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买卖国债也是一种不折本的买卖。

在这里,很多人会想到民间债务,以及其所具备的风险。

国债和民间债务存在很大的不同,国债的背后是我国财政收入和强大的GDP,国家会给投资者一个安全的防护墙。

而民间债务就没有这样牢靠的经济基础了,这也是参与民间债务投资的人血本无归的原因。

总之,只要有钱了,就会有一千种保值的方法,钱赚钱永远比人赚钱来的快。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行走吧木头


通货膨胀下,货币放在手里的结果就是不断的缩水,通胀率越高,货币放在手里的时间越长,缩水越严重。30年前的万元户在当时何等风光,放到现在就是穷人,可以想想一下,通胀下货币贬值有多么的严重。央行公布的近几年的年通货膨胀率:

2014年:7.5%

2015年:12.8%

2016年:8.5%

2017年:7.5%

2018年和2019年,由于去杠杆,实行收缩货币的政策,通胀率大概率会有所降低。但是,偏紧缩的货币政策也导致了规模型企业的业绩下滑,这就导致了通胀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最少在企业业绩出现拐点前不会有所改观。因此,未来几年的通胀率也不会太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让手里的货币保值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过去10年为什么买房的收益会高于通胀

过去10年,通胀率平均都在7%以上,换言之,如果你过去年复合收益低于7%,你的财富就会持续处于缩水的状态。过去10年中,除去房子,能保持在7%以上复合收益的理财方式真的很少。其实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三轮QE,我国4万亿投资流入的就是房地产,2015年股灾爆发之后,各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安置政策,货币流向的也是地产,这也是为什么过去10年房地产收益能跑赢通胀的原因,因为资金首先集中流向了这个行业。

过去10年长线保值的手段确实很少,这是因为大环境的原因,因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高位,都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想找到一个长期向上的行业很难。房子能够获得超额收益,是因为得到了政策面、资金面的扶持的原因,其它行业就没有这样幸运了。但是,这种情况现在发生了改变,现在政策面、资金面风向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未来10年就是房子也做不到保值。

未来10年有什么保值的方法

虽然未来10年房子做不到保值的效果,但是,经历了过去4年的去杠杆,产业转型的阵痛后,其它行业回归到了低位,同时爆发出了大量新兴行业,这样,大多数行情都迎来了长期上涨的机会。因此,未来10年货币保值的手段比过去更多,比买房收益更大。比如说:

1.黄金

黄金的上一轮年市是2000年-2011年,上涨逻辑是美元贬值和世界局势动荡。这中间爆发了科技泡沫、9.11、阿富汗战阵、08年世界经济危机等,美元贬值加上影响世界局势的事件把黄金推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当下的黄金与当时情况相似,美元处于升值周期的末端,即将开启贬值周期,世界局势暗潮涌动,中东、欧盟、亚太、南美的局势都很紧张;不单是政治上紧张,就是经济上也一样,因此,具有避险功能的黄金又被推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拐点已经出现。未来几年的黄金收益是很确定的,妥妥的跑赢通胀。

2.指数基金

A股现在各大指数都处于历史低位,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各方的认可,现在投资指数基金,长线持有,确定性很高,如果有能力智能定投的话,收益更多,妥妥的跑赢通胀。

3.股权投资

这一类投资风险有点偏大,但是,如果选择银行、保险等行业可以有效规避其中的风险。一方面可以获得相对固定的分红外,还因为现在A股处于历史低位,又处于金融对外开放时期,所以,这一块长期持有的话,还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价差收益。

4.相关行业的指数类基金

拐点已经出现的行业类基金,投资这些行业的基金,一方面收益很确定,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的避免个股黑天鹅的风险,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军工、证券、5G相关的基金等。

总结:让手里持有的货币不贬值,就要让自己手里的财富收益超过通胀率才行,这就需要我们找到能持续向上,且有政策、资金扶持的行业。比如过去10年的地产,而当下的军工、5G、黄金等。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目前情况下,即使买房,等待增值,也不一定跑过通货膨胀,而且风险性较大,未来十年、二十年后,手里有多余的房子,很有可能套在手里。



目前我国的通胀率大约7%,想让手里的钱币不贬值需要去投资,当然投资有风险性,普通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跟本跑不过通货膨胀,收益率一般都控制在5%以内。基金、股票等中高风险类的理财产品,风险性较大,许多人期望在股市中赚钱,结果大部分人最后以亏钱收场。

那么如何投资呢?坤鹏论观点就是投资自己,让自己值钱最重要,比如股市中有七亏两平一赢之说,那么十个人中就有一个赚钱的,这个赚钱的人一方面可能有些运气,但更多方面是肯于钻研,比如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持股的公司背景,了解国家的政策等。



在工作中同样道理,多去学习,想办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坤鹏论认识的许多有钱人都喜欢看关于商场上的书籍,不断的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生活和事业的强者。

如果平时观察你会发现,许多人花钱大手大脚,可能感觉他不会过日子,你平时非常节省,但最后房子没有人家的好,车没有人家的好,生活质量没有人家的高,这就是你节省下来的钱在贬值,而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投资生活,投资理念,想办法去赚取更多的钱。


坤鹏论


我是普通工薪阶层,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只针对工薪阶层来谈论这个问题。

如果不买房,我们手里的余钱还是那句老话,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把手中的钱按不同的比例分别打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存银行。但这里说的存银行,不是说你随便找一家银行存钱就完事了,而是需要你多方打听比较,找出那家利息最高的银行。这里还需注意,不能单纯的比较利息高低,还要把其它的因素考虑进去,综合衡量哪家银行收益高就选哪家。比如,甲银行年利率是3.18%,乙银行年利率是3.125%,表面上看甲银行年利率高,但乙银行每一万元存款返60元,这样加起来就是乙银行收益高。在银行存钱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因为国家现在允许银行破产,一家银行破产最高赔付50万,所以一家银行存钱不要超过50万元,只要不超过这个额度,资金应该是安全的。

二、理财。现在银行、证券公司、各种理财平台都有许多的理财产品,鱼龙混杂,需要你有一双慧眼去识别比较。再有就是要考虑你自己的承受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大胆激进,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高回报的理财。而对于一些稳健型的人来说,可以重点锁定几家银行的理财,随时关注银行推出的产品,发现有合适的及时下手。

三、股票基金。这方面不建议拿出太多的资金,而且不要太贪,少赚点就卖出。

四、零钱的管理。过去我们习惯把零钱存在余额宝,但现在余额宝利息太低,不建议存在那里。现在有许多的银行和网上平台都有“开心天天乐”、“朝朝盈”等等的每日理财,可以把零钱放在那里面,每天都有利息,还可以随时取用,很方便。


W果果丰


用我的实际例子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我目前所做的两项投资就是不贬值,甚至保值和升值的:

第一就是商铺投资;

第二就是股票投资!

对于商铺投资来说!

我的两套商铺都是在好几年前买的,租金回报率达到了7%左右!所以说,按照2017年发布的通货膨胀率7.5%来看的话,勉强达到一个保值的结果!

我也算过一笔账,目前两套商铺都是支付50%的首付,进行10年的贷款,贷,那么每年按照7%多的收益率来看,10年可以还完贷款,变相告诉我10年投资涨幅达到了100%,还算不错!!

所以说,我投资商铺的必要条件就是看地段和租金回报率,租金小于7%的一律不投!因为目前低风险的理财收益都已经达到了6%左右,如果连理财都跑不赢,投资商铺的意义又何在,况且投入的资金成本又大,风险又高,麻烦事还特别多。

对股票投资来说!

我做的是一个要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策略

如果说一轮完整的牛熊市为7年左右的时间,那么我们只需要在7年的时间里获得100%左右的胜率,就能够达到平均每年11%的收益,大大战胜了通胀!但是如果 一轮完整的牛熊市没有7年,甚至你的个股涨幅不止100%,那么这个平均到每年的收益可能会更高!

要知道,每一轮熊牛跨度里个股的涨幅都是巨大的,少则2-3倍,多则3-5倍,大牛股还能走出10倍空间!因此利用确定性和牛熊周期规律做长线投资,势必会比短线波段操作成功的概率更大,收益更高的!

总结<strong>

目前来看,我现在还是坚持这两样投资策略,而对于商铺的投资,我认为现在两套足够了!所以,大部分的资金我还是目前放在股票进行复利升值!未来我会考虑投资房产,但是仅限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而其他弱二线,三四五线的房产我认为没有投资的必要,更没有投资的价值!

以上都我个人目前的情况和个人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strong>


琅琊榜首张大仙


我国房产在短短几十年间经历了大幅上涨,价格由原来的几百元每平米,上涨至如今的几万元每平米。所以,现在一提到近几十年来什么投资最受益,首当其冲的就是房产投资。

那么,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如何让手里持有的货币不贬值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房产为什么具有强的保值性,日本经济发展中房产的作用更为凸显,我们以日本房地产市场为例。

日本在二战以后为了能够实现快速的经济复苏,所以,找到了当时的“大哥”美国。美国不仅仅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科技,并且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世界中心货币的功能。

美元作为世界中心货币能够在世界各个经济体之间实现流通。这对于急需经济复苏以及物资的日本而言,就是经济发展的“捷径”。

所以,不管是自身资源还是劳动力,都“打折”与美发生贸易往来。目的就是,通过美元的特殊功能实现经济的复苏。

当时同样的一项工作,在日本仅仅需要支付更为低廉的价格就能够获得劳动力。

但是,日本经济的着重点,并不在于短期,不能总是被美国“薅羊毛”。所以,日本就做出了一项决定:

1、对外与美扩大贸易往来,以及与美的关系;

2、对内大肆印钞,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等量黄金的关系,实现反“薅羊毛”。

3、对内实现知识教育、科技、技术等研发力度,对外进口物资。

在多重应对政策下,日本用了30年就开始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并且继续经济走高之态。

但是,在当时,日本却出现了一种现象,房地产价格持续不断的大幅上涨。

房地产价格不断大幅上涨,最为明显。但是,被后来人忽略的还有加工品、人员工资也在飞涨。

房地产、资源商品成为了日本最为保值的商品。当然,人员工资也在突飞猛涨。

当然,还有一项价格也在大幅的上涨,就是股票。

我们分析分析,几十年间价格在突飞猛涨具体是有哪些影响因素。

房产、资源商品、人员工资、股票,这些都具有一个特性,就是:本土性。

也就是在日本本土生长的商品,才有了更大幅度的价格上涨,而对于基础材料,具有国际计价的商品上涨幅度远低于日本本土存在的“商品”,也就是有着日本“本土性”的商品。

那么,具有“本土性”的商品,也就能够具有在市场经济具有一定量的货币增量的背景下,有着保值的作用。

那么,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如何让持有的货币不贬值?

就是通过持有更具有上涨潜力的产品,进行保值,也就鞥能够更好的保持货币不贬值。

那么除了房产还有什么“商品”呢?

具有本土性资源商品以及股票。

为什么?因为这类“商品”,具有着本土性。资源产品,比如农副产品的再加工产品、制造业的再加工产品。当然,这类“商品”可能对应的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能够实现保值。

而更为接近的则是股票。股票具有一定的增长速度,比如新上市公司股票增长速度等。股票,其实也是“资源”。如果市场中流动的货币多了呢?那么,计价这类资源的价格也就会上涨,进而股票的价格就会上涨,实现对于财富的保值。

总结:要想实现财富保值,那么就需要了解货币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从日本发展的角度看,在日本经济腾飞的阶段,房产、资源商品、人员工资、股票有着大幅的价格上涨,这些能够实现更有效的保值。


厚金说


由于国家“房住不炒”政策的执行,国内房地产价格上行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不论从房地产企业贷款融资情况,还是从一二线城市新屋销售下降与市场库存上升等方面的情况来看,市场的购房热情明显下降,炒房客明显减少,这使很多人又开始关心不买房情况下人民币如何保值增值的问题。

实际通胀率=M2增率-GDP增率,这是一个普遍计算通胀率的算法,通过这个公式估算出国内2004-2014年实际通胀率平均约为7.62%,2007-2016年实际通胀率为7%。

从2008年到2018年,中国GDP从30万亿增长到了90万亿,GDP的年化增速为10.9%,而货币发行量从45.6万亿变成了182.7万亿,货币发行量年化为14.4%。14.4%-10.9%=3.5%。也就是说过去十年实际通胀率为3.5%。

人民银行7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2.14万亿元,同比增8.5%。今年上半年M2增速基本保持了这个增速,GDP维持在6.3%左右,而统计局公布的通胀率在2.7%左右,这个数据明显有点冲突吧?实际经济增长从最新数据上看有些不相符,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综合来看的话,如果我们用3.5%左右的通胀率来判断实际通胀率又不大符合我们生活的真实感受,以我个人观点来看,比较真实的实际通胀率应该是7%-8%之间,所以未来基本上要达到7%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才能达成跑赢通胀的目标。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7%的年化收益率是很难达到的,譬如美股年化收益率也基本就是7%左右,而国内想找到7%左右收益的理财产品且风险小还是比较困难的,可以说超过5.5%以上收益率的一般都是风险偏高的投资品种。

而投资保值又不可能将资金完全配置到风险资产当中,为了分散风险必须要持有一部分无风险资产,所以首先要选择银行3年或5年期大额存单、长期国债以及低风险理财产品等。这些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基本在3.8%-5%之间,中小银行存款略高一点,但基本也控制在5.3%以内。而风险偏好略激进的理财产品一般将年化收益率在5%-8%之间,多属于非保本,非保本产品不建议选择收益率超过6%的品种,因为评级低风险会偏高一些。

无风险投资额度配置主要视个人风险偏好而定,普通家庭的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配置基本上是6:4或5:5,偏激进一些的一般为3:7或4:6。

而风险投资部分未来可以选择的主要还是高收益理财产品、股市与期货市场。长期来看,我认为股市与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更大一些,跑赢通胀的概率高一些。

国内股市目前的普遍估值不高,如果经过中期震荡走稳之后可以分批建仓做长期投资,以被动投资策略为主,可以选择ETF指数基金做长期投资。从长期来看,股市未来跑赢通胀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虽然国内A股市场存在多种问题,但是用3-5年周期期待一轮较好行情获得7%的年化收益率的概率还是偏高。

另外,由于美元升值、供大于求以及全球经济降速等原因,一些国际农产品与资源价格触及历史低点或出现大周期低点,未来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出现周期性上涨可能性较大,所以长期配置一部分国际大宗商品,利于提高年化收益率。

总的来说投资的收益主要看个人的投资水平,其实折借市场、贴现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等都可以根据国家政策、经济周期、货币周期与投资周期等进行投资,而很多投资品种不仅仅是收益率问题,这里存在投资策略问题,譬如套利、对冲等不同的投资策略以扩大投资收益,并战胜通胀。

因此建议研究人民币保值问题的投资者,应该多研究金融投资问题,仅仅询问哪些品种可投资,这是远远不够的。


馨月说财经


想要让手里的钱跑赢通货膨胀,其实并不难,但在跑赢通货膨胀的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要慎重考虑。

想要跑赢通货膨胀就行,先计算一下通货膨胀的水平。

不同时期实际通货膨胀率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的水平跟我国m2的发行量以及GDP的增速有很大的关系,m2的发行量与GDP增速的差值就是每年实际的通货膨胀率。

过去十几年,我国的m2发行量都很大,平均下来每年增速大概在15%以上,而同期GDP的平均增速只有8.5%左右,过去十几年,我国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大概是在6.5%左右。 不过最近两年我国的GDP增速放缓,所以m2的增速也下降了很多,比如2018年m2的平均增速大概在8.2%左右,而GDP的增速是6.6%,所以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只有1.6%左右,这一点跟目前我国CPI的涨幅差不多一致。



所以根据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想要保持货币不贬值并不难,大部分理财产品都能跑赢通货膨胀。 但考虑到未来我国m2有可能上涨,所以我们就参考年均通货膨胀率5%来计算,这意味着只要投资的项目年化收益超过5%,那就可以保证货币不贬值。

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哪些投资可以跑赢通货膨胀,保证钱不贬值。

目前市场上年化收益达到5%以上的项目还是挺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投资方式。

第1种、个别银行的定期存款。

目前有一些小银行,特别是信用社和民营银行,五年期的定期存款给到的利率也是挺高的,比如有的民营银行五年期的存款利率能给到5.45%。

第2种、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也分很多种,有高风险的,中低风险的和低风险的,其中那些中低风险和高风险的收益就比较高,比如目前有些银行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可以达到6%~8%之间,这个收益也可以跑赢通货膨胀。

第3种、信托

信托目前的收益也比较高,也是目前很热门的一种投资方式,目前很多信托的年化收益都可以达到6%~10%之间,不过信托的投资门槛比较高,最少100万以上起投。

第4种、地方政府债券。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会根据一些项目来发行债券,这些政府债券有政府做背书,年化收益大概在6%~8%之间,也基本能够跑赢通货膨胀。

第5种、P2P

尽管目前P2P行业比较动荡,平台跑路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有一些成立时间比较久,而且股东背景实力雄厚的平台还是可以投资的,这些平台的年化收益大概是在6%~10%之间。

第6种、基金

基金的波动性相对比较大,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但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亏损。所以我建议你可以购买一些混合型基金,那些债券占大比例,然后混合股票的基金年化收益在5~15%之间,这些基金也是可以考虑的。

第7种、股票。

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比如从2019年1月份开始a股就迎来了一股上涨,很多股民都赚到钱了,个别股票甚至已经涨了好几倍,相当于两个月的时间就赚回了好几年的投资。

不过股票波动性比较大,比如2018年整个A股就蒸发了14万的市值,股民人均损失10万块钱以上。 但从整个A股的历史发展来看,总体还是涨多跌少,所以选择一个优质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进行价值投资,其实也是可以跑赢通货膨胀的。

最后给你一点建议。

任何时候收益跟风险都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意味着对应的风险会越高,所以我建议你不要把所有资金放在一种投资上。而是要做组合投资,可以把一部分钱放在银行存款上,确保本金的安全,另一部分钱可以投资到其他收益相对比较高的理财产品上。


贷款教授


随着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物价不断上涨,我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如何让我们手中的货币不贬值?成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关注的问题。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买买买,而且尽可能的贷款买。

那我们要买什么呢?我们以稳健型风格为例,我们可以将我们的资产按照5:3:2的比例进行分割,我们把50%的资产作为低风险配置,可以买入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国债等低风险产品,30%的资产可以买入债券型基金,保险信托,指数基金等产品,20%的资产可以买入股票,黄金,外汇,古玩等高风险产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适当调整比例。

防止货币贬值,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钱跑赢通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购入各类黄金饰品,各类宝石饰品,既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也不会大肆贬值,钻石不建议购买,玉石翡翠非专业人士需谨慎。一定要买有价值的东西。

我是Roseview财经,更多问题敬请关注,有问题可以提问,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