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本文由“好妈聊育儿”原创发布今日头条,图片来源于网络以及自编,感谢大家阅读!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说起“贴标签”,很多爸妈都能马上意识到这是不好的事情,是不该对孩子做的事情。

然而实际上,虽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但父母总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贴上各种负面标签,伤害到他们弱小的心灵。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最近好妈在后台收到一位妈咪的反馈,她抱怨自己5岁大的孩子很爱说一些伤人的话,而且不会对人打招呼,很没有礼貌,经常让他们生气和头疼。

根据这位妈咪当时的描述,她的宝宝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淘气熊孩子,总是让爸爸妈妈丢脸难堪。

但是,在好妈看来,其实孩子的“熊性”,很可能就是出在父母身上。在倾听这位妈咪吐槽过程中,好妈捕抓到几个关键的字眼:“没礼貌”、“爱说气话”、“调皮鬼”等等。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这几个看似无关痛痒的词语,其实都是父母给孩子的“标签”,而且还是带负能量的。

这类型的话说多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孩子产生一种潜意识的认同感:“我就是个调皮的孩子,就该不讲理、惹父母生气。”

这位妈咪的经历让好妈想起一件事。当时在好妈送大宝去上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一位急躁的妈妈正催促着孩子上学。

只见这位妈妈走在孩子前面,一边拉扯着孩子,一边念念叨叨:“你看你总是拖拖拉拉的,做事慢吞吞的,在幼儿园老师和同学都不可能喜欢你。”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面对妈妈的“数落”,孩子一脸茫然,机械般的被催促着行走。看到这一幕,好妈当时为孩子感到难过。

那位急躁的妈妈可能没意识到,自己脱口而出的一番话,可能会在孩子的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

在孩子眼中,幼儿园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集体社会,老师和同学就是这个小社会里面的重要成员。那位妈妈的“一时气话”,可能会被孩子信以为真,将自己自动代入了「被孤立和讨厌」的角色。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而这种自我评价还会在孩子内心加深,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一句话或者一个评价都会彻底改变孩子对自己的看法。

那位急躁的妈妈,就因为送孩子上学这么一件平常小事,而说出了可能让孩子全盘否定自己的话语。

然而,等大人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想为孩子撕下标签时,已经非常困难了,孩子可能需要付出很多超乎常人的努力,才能克服这个“心理障碍”,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而更多的,是以后都无法摆脱这个标签,而孩子也最终成为了父母口中的「坏小孩」。

自从有了大宝和小宝,好妈一直非常注意与两个宝贝的讲话方式,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能敏锐地感受到大人说话的情绪,却无法理解大人复杂多变的讲话方式。

所以爸爸妈妈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尽可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和讲话方式交流和沟通,避免情绪化,避免负能量,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和教导孩子。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细数大人经常给孩子贴的“标签”」

1、不爱打招呼 = 没礼貌?

有些宝宝不管爸妈怎么威逼利诱,都不愿意跟其他人打招呼,例如在街上遇到亲朋好友的时候,尽管在父母的催促下,孩子始终不愿开口。

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有的爸妈可能会当场“数落”孩子:“快叫阿姨,不能这么没有礼貌的啊!”话一说完,孩子更不愿意开口了。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其实宝宝并不是没有礼貌,而是他们对陌生人或者是不常接触的人的畏惧和害羞,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

半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以及保护意识开始形成,父母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有的宝宝除了妈妈或者其他亲近的看护人外,不愿意让其他人抱。

当孩子自我意识萌芽时,会觉得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如果父母此时强迫孩子做事情,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叛心理。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此时,爸爸妈妈尽量不要强迫或者催促孩子去打招呼,以及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没礼貌”、“不懂事”的标签。

而是理解宝宝的难处,宝宝做好榜样,父母以身作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宝宝经常看到父母对人打招呼,也会受到影响,让他们意识到,对人打招呼是友好行为,没有危险性。

放下戒备后,宝宝会自然而然地会慢慢学会主动打招呼。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2、不想分享 = 自私?

宝宝两岁后,会逐渐进入物权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敏感时期,在这一时期,爸妈可能会经常听到宝宝说:“这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不许碰我的东西!”等等类似的话。

家里面所有宝宝曾经接触过的物品,都可以列为是宝宝的“所有物”,这个时候的孩子对这些“所有物”有一种本能的维护心理,不能让人拿,也不能让别人碰。有的宝宝甚至还不让别人碰身边的看护人。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然而这种心理和行为在宝宝的这个年龄段来说,都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也不用烦恼和担心,等宝宝慢慢长大后就会慢慢消失。

当然,如果宝宝不愿意别人拿或碰自己的东西,爸爸妈妈也不要过于为难宝宝,不然容易伤害亲子间的感情,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3、分数不高 = 没天分?

很多进入校园的孩子,在刚开始接触学习生活时,可能会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成绩总是上不去。

此时父母可能会说一些气话来刺激孩子,例如跟孩子说“笨”、“没天分”、“以后都学不好”等等,让孩子一度陷入迷茫。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虽然父母是希望通过这些难听的话来刺激孩子更努力的学习,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把父母的一时气话当作无法改变的事实。

特别是“没有天分”,等同于“不管怎么努力也不会改变现状”,非但无法鼓励孩子继续学习,反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打击积极性。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学会给孩子贴好标签」

在儿童心理里面,有一种“标签效应”。意思是指标签不管好坏,一旦父母给孩子贴上了标签,他们就会朝着标签定义的方向或形象靠拢。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其实“贴标签”是一种心理暗示,与孩子越亲近,心理暗示的力量越强。

在育儿当中,孩子会不自觉地接收到来自父母的心理暗示,这样的心理暗示是指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和期望,不管是挂在嘴上,还是从行动中表现出来的。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所以说,“贴标签”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引导孩子的途径,如果给宝宝贴上正能量的“标签”,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育儿效果。

给孩子贴正面标签,相当于鼓励。特别是当父母带着欣赏与欣慰的语气跟孩子说:“我发现你真的很细心,刚才有道题我都看错了,你却能避开陷阱”。

当孩子接收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评价“细心”,会在以后的行为中按照“细心”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变得越来越细心。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孩子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改变,变成更好的模样。

而这些正面的变化,很多时候就是来自父母满满正能量的心理暗示。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聪明的父母会恰如其分地“贴标签”」

1、贴正能量标签并不是一直夸孩子

可能有不少父母会觉得给孩子多贴正能量的标签就是不断地夸孩子。实际上,带有过于明显目的性的夸赏很可能会有反效果。

很多爸妈希望宝宝能更快地振作起来,于是对着孩子一通夸“你真的很勇敢”、“你真贴心”、“你比好多孩子都聪明”等等。

然而却不知道,过分夸大和虚无夸赏会引起孩子反感,或轻易发现父母的企图。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因此,给孩子贴正面标签时,一定要遵守事实,只针对孩子做过的事进行鼓励和赞扬。

2、永远对事不对人

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的标签,往往都是针对孩子的性格、智力、个人能力等难以改变的自身因素。

如果爸爸妈妈将评价的重点放在现阶段的事情上,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例如孩子穿衣服穿的不利落,与其吐槽说孩子自理能力差,邋遢不整洁,还不如借此机会,引导宝宝做好精细动作,自己把衣服整理好。

对事不对人,则给宝宝留有足够的进步和成长空间,让宝宝意识到只是现阶段没有做好,下次还能做得更好,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得到提高。

3、别把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焦虑的父母经常会在无意识间将负面的情绪带给孩子,而给孩子贴上“坏标签”则是其中一种向孩子抒发不满情绪的方式。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人的内心就是会在安全的亲密关系中投射、发泄我们意识不到的,却被我们一直压抑的一些负面情绪和能量。

孩子对父母说话的情绪、状态都非常敏感,年幼的他们已经能清晰分辨出父母目前究竟是生气、愉悦、还是悲伤的状态。

当父母本身情绪不佳或者焦虑已久时,会在潜意识中投射出这种不良情绪,用贴标签的方式去攻击孩子。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因此爸爸妈妈们在对孩子说话前,能清晰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说话时的情绪,做好调整后在面对孩子。

虽然孩子年纪小,但对父母的每一句话都几乎深信不疑。因此控制好自己讲话的语气、情绪、方式,是成为父母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在孩子的世界里,都是无比重要的话语。

从孩子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开始,父母这个角色对孩子的口头教育,都会听进心里,慢慢和这些话语融合在一起,形成对自己的定位、期待,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格。

好妈说|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无限的可能性,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无疑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另外,给孩子贴正面标签的大前提,就是父母一定要无条件地爱孩子、欣赏孩子。

只有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才能更多地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进行正面贴标签时才会走心,从而达到正确引导孩子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