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过雨,农村山里的松树下会有很特别的黄色大蘑菇,这是什么菇?你吃过吗?

艳阳之美


农村山里松树下长的黄色蘑菇有松菌和黄面菌两种,都是可以食用的野生菌。但是松菌口感特别差,吃起来又涩又柴,所以一直被人们唾弃。

小兰本地山里可以食用的菌种非常多,这里以地方方言介绍几个比较常见的。从好到次有红菇、黄面菌、绿面菌、松菌、火炭菌等。红菇应该很多人都知道,随便都上千块钱一斤,不过红菇的生长比较特别,不是到处都有的,而是每年都固定在一个地方生长。松菌和火炭菌现在都已经没人吃了,不但不好吃,火炭菌煮出来的汤还是黑色的。


这里主要说说和松菌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黄面菌,有些人认为松菌好吃,其实就是黄面菌。两种菌都是黄面,区别是松菌大个些,而且菌面也比较厚实,但是晒干后就很难认出来了。所以在市场上买菌干的时候不认识的人最好不买黄面的,因为松菌比黄面菌容易长,数量也多,就是不好吃。小兰本地松菌没人要,黄面菌生的20~30元一斤,干货80~100元一斤。

小兰婆婆每一年采野生菌卖都可以赚上千块钱。平时炖肉煮汤放点菌干下去,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生菌更好吃,只是保质期太短了,早上采的要是没太阳放到第二天就会长蛆虫,也就不能吃了,这可能就是市场价格那么贵的原因吧。

野生菌虽然好吃,但是山里也有非常多的有毒菌,不认识的还是不要盲目去采来吃。


农村蒋小兰


松树下生长的黄色大蘑菇,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松蘑,俗称粘团子,是名贵的野生食用菌。它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营养丰富,素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称,可与猴头菇、灵芝相提并论。



松蘑的外形

松蘑主要产地在河北北部山区以及辽宁西北部山区,两个地方的产量占据松蘑市场的80%。通常情况之下,松蘑在秋季的时候,于松林、针阔混交林的地上群生长或者散生,或者形成蘑菇圈。当然,松树下比较常见,因为松蘑与松树共根生长。

松蘑的菌盖直径5~1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有黄褐色至栗褐色平伏的丝毛状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而且厚实。菌褶白色或者稍带乳黄色。菌柄很粗,8~13.5cm的长度,2~2.6cm的粗度,菌环以上污白色并且有粉粒。



松蘑的味道

松蘑,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滑嫩。一些地方把松蘑火烤之后,蘸盐吃,味道相当不错。然而,松蘑主要的食用方法是,先制干,然后经水发之后,可用来烧肉、炖鸡或者炸酱,吃起来具有松蘑特有的清香。

需要注意的是,吃鲜的松蘑也可以,但是很多人吃了新鲜的松蘑就出现拉肚子的现象。而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松蘑外面那层黑皮去掉。所以,吃新鲜的松蘑先把外面那层黑皮去掉,然后焯水,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有点意思的事儿


我觉得提问者应该上张图,因为松树下的黄色大蘑菇有好几种,比如说黄赖头、松茸、谷熟菌等,这些都是黄色的,并且都是长在松树下,我猜你说的黄色大蘑菇,可能是牛肝菌类的黄赖头吧。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朋友把这种黄色的蘑菇叫做什么菌,我们这边通常的叫法就是叫黄赖头、黄栗头等。地区不同,可能叫法也很多。我听说啊,这种黄赖头它含有一些人体需要的东西,比如说氨基酸、维生素等等,还可以提神活血,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我们是农村人,只认得这种黄赖头炒出来贼香,口感脆。

我是云南农村的,记得小的时候我们是不吃这种菌子的,那个时候生态环境好,各种野生菌很多,就这种长在松树的黄赖头,见到了都不敢要,上去两脚踩得稀巴烂。后来是通过菌贩子才知道,这个黄赖头是好东西,不但能吃,还是上好的保健品,那时真是暴殄了天物。



现如今,我们这边这种菌子很难捡到 了,年年的这个季节我都要进山捡菌,算算一季下来还捡不到二十只黄赖头,我家烹饪野生菌的时候,喜欢把当天捡到的各类野生菌混合一起炒,味道真的很好,特别有黄赖头的时候,我觉得更好。说了半天也不知道我们这是里的黄赖头,是不是提问者所说的黄色大蘑菇,不过也没事,反正是讲蘑菇,大家一齐分享。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有喜欢的,请点击关注我,并评论。


云南乡村小芳


我知道楼主说的是什么蘑菇,因为楼主没有提供图片,先看下图:

这种蘑菇在农村六七月份比较常见,生长在松树下,有的人叫它松树菇,个头非常巨大,顶部比较光滑,下面为黄色,呈海绵状,用手挤压,就感觉像海绵一样,那这种蘑菇呢吃吗?

这种蘑菇是可以吃的,但是不建议吃,为什么呢?

首先是这种蘑菇不好吃,我记得小时候跟随大人去外面找蘑菇,偶尔在松树下会碰到这种特大型号的蘑菇,而且往往是成群性的生长,看到这种蘑菇,我就问我妈是否可以吃,虽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吃过,反正就说不好吃,因此一旦遇到这种大蘑菇,基本上都会顺手被摘掉丢在一边,或者被人用脚踩碎。

这种特大型的蘑菇就算能吃,一般都选择吃小个的,大个的成熟透了,容易招惹虫子,掰开一看,里面会有很多像蛆一样的虫子在蠕动,采摘蘑菇一般都是半天或者一天内的为好,时间久了,蘑菇熟透招惹虫子,像这种特大型号的蘑菇,起码长出来超过两天以上的时间,肯定是不能吃的。

在农村找蘑菇有个原理,颜色越鲜艳,外表越漂亮的,或者很丑陋的,不是有毒的,就是口感很差,我记得有一种白色的蘑菇,还有生在在茶籽树下很光滑的蘑菇,这些味道都一般般,还有一些蘑菇长得五颜六色,顶部有很多麻子,这种毒蘑菇很致命,还有一种蘑菇很丑,里面空心,用手一捏冒烟的,都是有毒的。

因此楼主看到这种蘑菇,不要因为其个头大,而且周围数量多,就好奇弄回家,这种蘑菇口感很差,一般人都不吃,越是大个的,越不能吃,里面很有可能滋生了虫子。


老梁话三农


农村山里的松树林下,有许多种类的蘑菇,比如名贵的松茸、松露;小巧的灰灰菌、皮条菌,可以生吃的奶浆菌等。

题主说的黄色大蘑菇,我们小山村有一种类似的,叫松乳菇。是食用菌,切片香油清炒或炖肉, 都是脆嫩鲜美,异香飘满屋。被誉为:“菌中王子”、“山中海鲜”。

松乳菇的很多别名

松乳菇,我们白族话叫荞熟菌、麦熟菌,在春天收割麦子、秋天收割苦荞的时候,都可以在山上拾取到,因此命名。

松乳菇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有分布,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样。

从古到今,别名也有很多,在秋天生长的,还被称为“雁来蕈”、“重阳菌”、“寒菌”、“谷熟菌”、“谷黄菌”等;

春天里出的又叫“桃花菌”,“燕来菌”等;

和奶浆菌一样,扳开一小块就会有乳汁溢出来,所以也叫美味乳菇。

松乳菇形态特征

松乳菇颜色是淡黄色或浅桔色,有点类似胡萝卜的颜色。稍微碰伤就变浅绿色。

松乳菇喜欢生长在松树林下,一到季节,下过雨,就会一朵,或几朵一起从松针底下冒了出来。

我们家旁边的松林里,每年也可以捡到一些。

小时候只要一拾到松乳菇,就直接丢到火堆里烧,撒一点盐,就可以吃了,这种乡土的吃法,最是原汁原味,有一股松针的清香,让人回味。

松乳菇,营养丰富,我们为了保存它的美味,都要经过加工来久藏。

松乳菇可以放罐子里用盐腌制,或直接用酱油浸渍,也可以制成菌油。

记得从小时候起,每年家中都少不了几罐野生菌油,其中就有松乳菇油。菌油里放了青花椒,辣椒等佐料,每当吃清汤面的时候,舀一勺菌油,一碗面就能连汤汁都喝得一滴不剩,还意犹未足。

以上就是我们小山村的松乳菇,谢谢阅读。


山妹子阿翠


下过雨,农村山里的松树下会有很特别的黄色大蘑菇,这是什么菇?你吃过吗?

(松树庆子)

对,松树庆子,这个就是纯天然的山珍,配上一点隔年的腊肉炒这个野生庆子也就蘑姑(普通话)真是人间美味啊!

有古人作诗,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戴穿落叶忽起立,拨开落叶百数十。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响如鹅掌味如蜜,滑似蒪丝无点涩。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菘羔楮鸡避席揖,餐玉茹芝当却粒。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腊仍堪贮盈笈。

当然在这个季节,山上是很多蘑菇的如题主所说的,黄色大蘑菇笔者老家叫饭汤庆,是一般不会采的。这种大蘑菇一煮就烂,而且还有种气味不顺鼻,最终就烂在松树脚下,变成一坨灰灰。


基层财政工作人员甲


这是松菇,崂山叫崂山菇,用柴鸡炖松菇很好,崂山名菜有一个崂山蘑炖小鸡就是用这个松菇


用户蒙山好人


松蘑,易烂,生蛆。在我们这里没有红蘑受吹迎,立秋后,只要雨水多,松树林里很多,不值钱。


55122908


错!松蘑现在做酱油用了,已经没人吃了,红蘑是长在榛柴下面或松树枝下面的,这个在东北蘑菇炖小鸡里是用的最多的。价钱为干的六十一斤左右。最好的野生蘑菇是白蘑。价钱现在应该上百了吧。白蘑长的和地扣差不多,所以经常有不良商家把地扣当白蘑卖。还有一种蘑菇叫鸡腿蘑。现在是可遇不可求了!捡鸡腿蘑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因为蛇蛋包长的和鸡腿蘑差不多,如果不小心捡到又不知道的情况,那么你就中奖了,可能到家后你会发现你挎着一筐小蛇🐍回来!我自己家乡蘑菇大致就这样。


粥家铺子1


黄色的蘑菇有很多种的,你具体要发图片我才好帮你辨别,我给你发几种我们山里可以食用的黄色大蘑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