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盧芷茵:青年突擊隊,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通訊員:張陽、夏漫漫)今天我來到武漢的第六天,天氣十分晴朗,但是我卻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欣賞這樣的好天氣,只能透過窗戶瞥一眼明媚的陽光。

還記得當初告訴父母我報名參加支援武漢了,他們第一反應是擔心我在武漢的身體健康,都不太放心讓我去。然而,當我還在想辦法繼續勸說爸媽時,爸爸就突然跟我說:“去吧,好好保護自己就好。”媽媽只說了一句:“平安歸來!”於是帶著父母的囑託和支持,我便踏上了去武漢抗疫的征程。


戰“疫”日記|盧芷茵:青年突擊隊,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盧芷茵護師(右四)與同事們合影


我記得特別清楚,2月8號是我在武漢度過的第一天。疫情籠罩的武漢,現在彷佛已經是一座空城。由於來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一切都是那麼的不適應。為了加快推進工作,我們也只能快速熟悉環境和工作。

也正是在同一天,緊張忙碌的工作就拉開了序幕。疫情進展迅速,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投入這場戰鬥。我們東7區第一小組首次走進武漢協和西院區,緊鑼密鼓地準備開區事宜。我第一次穿上防護服,剛開始內心有些激動,然而五分鐘之後,緊張感和壓迫感撲面而來,內心裡的那股熱血也被澆滅了不少。

還沒有進入隔離病房,一股莫名的焦慮感襲來,我開始對於陌生的環境、陌生的管理制度和特殊的病區環境有些擔憂。然後看著和自己並肩作戰的隊友,看著她們細心地幫我調整護目鏡、整理防護服,一項一項地把防護措施做到位,我就像吃了顆“定心丸”,內心的緊張焦慮瞬間得到舒緩。


戰“疫”日記|盧芷茵:青年突擊隊,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盧芷茵護師(右二)與同事們互相整理防護服


調整好狀態後,我又熱情滿滿地投入戰鬥。上班期間,我們忙得就像一隻只旋轉的陀螺。然而我也留意到我們護理部邱逸紅副主任,從我們上班進入病房就一直等到我們下班,她和周雪貞副主任一起幫我們跟協和醫院的老師們溝通調度事項,以確保工作更加高效、有秩序。重症醫學科一區黃春榮護長還陪著我們一起進入隔離病房,跟協和醫院的醫護們交接工作。她把每一個班次、每一項事宜、每個細節都交接得非常清楚到位。從我們第一次進病區到出病區,時間接近10個小時,在這10個小時裡,我們醫療隊領隊許可慰副書記、副院長一直密切關注著我們的情況,缺什麼東西他都會馬上聯繫後勤保證供給。

來到陌生的環境,面對兇險的“敵人”,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都在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大家團結一致、並肩作戰,我還有什麼需要擔心害怕呢?在這場生命保衛戰中,沒有人是旁觀者。我是逸仙“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的一員,是一名團幹,更要在戰疫前線發揮自己的作用,為守護患者、護佑生命貢獻自己的一份熱血力量!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一區 盧芷茵護師


戰“疫”日記|盧芷茵:青年突擊隊,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盧芷茵護師(左二)與同事們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