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疫情防控中的茶陵村醫

株洲日報記者 陳洲平 通訊員/陽童

“一定會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誓言如山,如此動人。

在茶陵,這場共同戰“疫”中,有“衝鋒在前 無論生死”的一線白衣戰士,有堅守崗位,打好頭陣的黨員幹部,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蹲守在疫情防控的後方戰場,以護佑生命的大愛和舍已為人的奉獻,“曲線抗疫”成為守護群眾安全的堅強後盾

他們就是茶陵村醫。

戰役夫妻檔最美的約定

“他兒子發燒了,要送去醫院!”1月28日,雲陽街道炎帝社區醫生雷鵬在為滯留茶陵的武漢籍父子測量體溫時,發現兒子龔龍發燒到37.5度,警覺的他立即向社區和疾控中心反映,父子被及時送醫,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還是有點後怕,畢竟他們是從疫區來的,我們也沒穿防護服。”想起當時的場景,雷鵬心有餘悸。他說,現在防護物資有限,社區醫生只有口罩防護,如果那個小夥子真感染了病毒,那這層防護幾乎就形同虛設,所幸,只是虛驚一場。

現在炎帝社區共有湖北返鄉人員90人,其中也不乏有短暫發燒者。

“上,也只能上,選擇做醫生,就是選擇一份責任!”雷鵬堅定地說。

雷鵬每天騎車入戶為他們測量體溫,提供健康指導,有時要忙到晚上七點才能回家。作為並肩作戰的妻子,陳林紅給了丈夫相攜相契的支持。陳林紅是棗市衛生院的一名護士,從初一開始,天天全副武裝在高速路口執勤。兩個小孩託付給了鄉下的父母,開始了夫妻二人早出晚歸、無牽無掛的戰“疫”生活。

“加油!千萬做好自我防護!”是雷鵬夫妻兩人出門前最美的約定。

帶病老村醫堅守的理由

“快發體溫數據到群裡!”2月2日上午7點42分,秩堂鎮曉塘村村醫譚幹生又在催促村裡還未上報數據的監測對象上報監測數據。這是疫情防控期間,譚幹生每天上午、下午必做的工作。

今年63歲的譚幹生有著41年的黨齡,1980年開始在曉塘村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十年前他做了直腸癌手術,春節期間膽結石復發,時常疼痛。接到疫情防控任務後,他毫無怨言,帶病上陣,盡職盡責做好重點人群“一對一”監測工作,並自發創建了“武漢返鄉平安群”,向村裡湖北返鄉人員宣傳防疫知識、解答防護疑問、開展心理疏導。

有村民勸譚幹生:“你自己身體不好,年紀又大、做好‘一對一’監測任務就可以了,沒必要這麼折騰!”

譚幹生回應說:“湖北返鄉人員積極配合居家隔離,心理壓力大、疑問多,需要我們的關心、關愛。我是村醫,有一點醫學知識,理應幫他們做好居家隔離的醫學指導;再說,我是一名老黨員,在疫情面前,更沒有理由退縮!”

80後村醫默默的守護

“面對疫情,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護佑大家的健康!”這是舲舫鄉洮水村衛生室的一名村醫羅華勇的宣言。

2005年開始,21歲的羅華勇回到家鄉,便堅守在這個偏遠的村莊,十五載春秋,他把最美的青春留在了這裡。

現在的羅華勇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基層防控疫情的最前線。大年三十晚至今,白天他上門向村民宣傳引導、測量體溫,晚上他堅持在衛生室過夜值守,手機24小時開機,生怕村民找不到他。

“現在的體溫正常,但還要繼續監測,做好居家隔離……”瞭解到17歲的明軒是外地人,去過湖北,僅和60多歲的外婆兩人在家,羅華勇再三叮囑。但他依然不放心,白天多次測量體溫後,晚上還進行檢查或是電話瞭解。

彭姓返鄉人員對體溫日監測有牴觸心理,說話難聽,羅華勇默然承受,耐心勸導:“要做到萬無一失,才能對自己、對家人負責!”

平凡堅守,默默守護。在羅華勇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我們做好正確引導,村民們也做好防控措施,相信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茶陵,有無數個像雷鵬、譚幹生、羅華勇一樣的基層醫生,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以自身作盾,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