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來襲!小麥如何防護?這份指導意見速看

據氣象部門預報,受強冷空氣影響,2月13日-16日,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降溫8-10℃,並伴有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當前,西南地區小麥進入拔節中後期,長江中下游地區小麥陸續起身拔節,黃淮海南部小麥開始返青起身。由於今年主產區越冬期氣溫偏高,小麥缺少抗寒鍛鍊,加之生育進程提前,特別是小麥拔節後對0℃以下低溫抵禦能力較弱,寒潮降溫可能對小麥正常生長髮育帶來不利影響。

2月13日,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聯合提出近期小麥“倒春寒”災害防範技術指導意見,指出,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堅持“以水調溫”,做好凍害防禦;堅持“以肥促長”,做好災後補救,切實減輕災害損失。

倒春寒來襲!小麥如何防護?這份指導意見速看

全國大風降溫預報圖(2月14日08時-17日08時)

一是提高認識,提早準備。“立春”至“穀雨”,冬小麥主產區氣溫波動較大,“倒春寒”發生幾率較大。目前,冬小麥由南向北開始返青、起身、拔節,進入了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變期,春季田間管理全面展開,是決定小麥穗數、奠定穗粒數基礎的關鍵期,要提前做好“倒春寒”防控準備。

二是以水調溫,保墒防凍。對缺墒的麥田,寒潮到來前提前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調節近地層小氣候,緩衝降溫影響,預防凍害發生。對土壤墒情較好、尚未拔節的麥田和土壤暄松的麥田進行鎮壓,彌補土壤縫隙,防止透風跑墒,同時控制旺長。

倒春寒來襲!小麥如何防護?這份指導意見速看

三是以肥促長,分類補救。寒潮過後2-3天,及時調查幼穗受凍情況,分類施肥補救,促進恢復生長,爭取小櫱趕大櫱、大櫱多成穗。對僅葉片受凍或主莖幼穗凍死率10%以內的麥田,不必施肥;對凍死率10%-30%的麥田,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對凍死率30%-50%的麥田,畝施尿素7-10公斤;對凍死率50%以上的麥田,畝施尿素12-15公斤。拔節孕穗肥還需正常施用。

河南省是我國小麥第一主產省,今年麥播面積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優質專用小麥面積達1350萬畝,越冬期苗情明顯好於常年,但預測春季發生“倒春寒”的概率較大。小麥專家特別提醒農民朋友要特別關注天氣變化,謹防“倒春寒”,如種植的春性品種、播期較早、播量較大,小麥已經開始起身甚至拔節的麥田或者沙土地麥田,更要注意防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