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人闲时也有爱好文学的吗?

易传楷


爱好文学,写作的人有啊!但是,不分忙闲!只要爱学习的人,在忙时也气挤时间!我六十二岁,在家带双胞胎孙子(刚三岁),做家务洗衣服做饭搞卫生,大家可想而知,忙吗?带过孩子的都知道!可我要每天回答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的问题,并且保持必须有十条以上被推荐为首页!我认为,只要想干的事儿,不分忙闲的!


河南焦作李香云


一个人的爱好,与身份并没有关系。作为农村人,现在这个时代还能够爱好文学,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毕竟现在不是文学昌盛的时代,现在的人喜欢文学,其实是不怎么受人待见的。特别是在目前的农村,你如果谈文学,十有八九会让人不屑一顾。别人会觉得你一副酸酸怪怪的样子,会特别不待见你。

我这样说,并不是要贬低爱好文学的农村人。我本身就是农民,实际上,我本人是受益于文学的。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二十岁出头,虽然农村的农活很是辛苦,但毕竟年轻精力过剩,没事就喜欢写一点文字,后来有少量文字见诸报刊,仅仅凭这一点,就被乡政府调去当通讯员,还被借用当过一段时间的文学编辑。后来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只能忍痛辞了薪水过于微薄的通讯员,干起了农民工的职业。

因为平时写作动笔较多,多少还是对练字有些帮助的。我当农民工时,自己学习做了一份结算书,审核结算书时,那个工程师就因为我的字比别的包工头略好,也对我高看一眼。我在建筑装饰业方面的启蒙和深化,都是得益于这位工程师的教导。

由于自己多少有些文字功底,退休后,我除了接送孙子上下学以外,空闲时间就在百度知道上回答问题,几年下来,回答了七万多个问题,收益虽然不多,但帮助到了别人,而且把平时的业余时间全部利用了起来,过得非常充实。在今年一月中旬,我在悟空问答回答一个问题时,发现悟空问答更加的适合我,因为悟空问答的文字排列组合要复杂一些,与我的文字排列组合理念更加契合,能反映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我现在乐此不疲地在悟空问答上回答问题,文字的排列组合从来没有障碍。可见我是大大受益于爱好文学的。

农村人爱好文学,其实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爱好,不仅可以提升文学素养,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只要不偏废自己的职业,不沉迷、不影响到家庭和别人,肯定是有利无弊的事情。


老牛爱遛弯


现在农村人闲时也有爱好文学的,但是爱好文学的人比较少。多数农民农闲时都出去打工,在家里没有事做的也都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打牌,个别喜欢文学的人就成了另类。可能怕别人笑话吧,喜欢文学的农民都不愿意声张,不想别人知道。

我就是喜欢文学的农民,闲得时候也写诗作文。过不了多久,再拿出自己的作品一读就感觉幼稚,怕别人笑话赶紧撕碎。因此,这么多年也没留下一篇好的文章,更别说集结成册。

我爱好文学纯属爱好,从来不敢和这个家那个家联系在一起。生在农村的环境,我爱好的文学的理想,也渐渐成了梦想。





农民草上飞


有,很少。

大多数人更喜欢麻将

年轻一点的喜欢刷抖音。

我有一个邻居,八零后每次回来即不打麻将,也不刷抖音,而是搬一把椅子坐边晒太阳边看书。

看的什么书咱也不清楚咱也没问,估计是小说一类的。

我自己也比较喜欢文学,但是因为工作和生活,很少会看书。

有时间最多在手机上看看帖子什么的。偶尔也发发无关痛痒文章。

现实社会,诗与远方离农民和工人感觉太虚幻。




琳若追风


爱好文学无关身份。

这是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要你有这个爱好和兴趣,农村人也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人称“拇指作家”马慧娟就是一个从黄土地里走出来的西北村妇。她以种地打工为生,平时酷爱写作。别人在凑热闹的时候,她在摁手机,别人看电视的时候她在摁手机,别人夜里休息了,她还在摁手机。她老公就数落她:多好的手机到你手里都得坏。

她把手机当成了他的写作工具,6年时间按坏了七部手机,写出了几十万字的作品。

再说我的一个网友。我们从未见过面,就是因为喜爱她的文字从而相识。她上学时就喜欢写文章。但因为种种原因,早早就辍学了,打工、嫁人。现在她的孩子都长大成人,她又拿起了笔继续她的文学梦。

两年的时间,她在简书上写了20多万字。去年又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每天坚持写文。她们当地有人推荐她进入西安的作协,她却拒绝了,她说自己还要再继续生根,沉淀沉淀。

她就是在闲时,抓住一切时间看书。 平时在一家纸板厂上班,晚上下班回来看书写字。工厂没活儿她在家里麻利的干完家务,做完地里的活,就捧着书看。她在闲暇时还帮助别人开公众号,写广告文,这些都是文学爱好成就了她。

所以说农村人为什么不能在闲暇的时候,发展发展自己的爱好呢,即使是文学爱好有什么不可以呢? 即使没有别人那么大的成就,起码还可以影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爱上读书,喜欢读书,这也是好事呀。


吹小号的老天鹅


我是农村人,据我的了解,农村人爱好文学的很少见,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首先,现在是以抓物质生活为主导的时代,人们以过上富裕生活为主要奋斗目标,相互之间攀比的也是谁家衬多少钱,有多少房产,开什么牌子的车等。如果有人生活过的不怎么样,却去吟诗作文,摆弄文学,会被众人说成穷酸,受到嗤笑。这是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无可厚非。

其次,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空闲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即使有想接触文学的人,也会受到环境、家庭等诸多方面的打压,望而怯步,毕竟文学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去摸索,而不是像种地,三天就能学会怎样犁地,怎样播种。

再就是,在农村有文学修养的人越来越少,文学修养是从上学时期慢慢养成的,它就像一颗种子,如果你的心里早就种上了这颗种子,那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它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欲望。只不过,在农村很少有这样的人了。

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不只是靠物质文明的提高,精神文明同等重要。

希望我们国家,特别是农村,在推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 转变思想理念,使精神文明也能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美好局面,农村也能涌现出更多的文学爱好者。





海不厌深


我就是农村文学爱好者之一。朋友,

若有兴趣,可以打开我的主页,看一看我的文学作品:《流泪的清水河……》(长篇言情小说)、《钱万通当官记》(官场小说)、《悲欢离合的农家》(自传)……,还有小小说《上头条……》等,等待您的关注哦!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着脚下这片多情的土地……。我愿用我那笨倔的笔,为大地母书写一首赞美的歌!

尽管我很渺小,但是我愿化作一片轻微的雪花,用自己短暂的生命,为大地母亲换来一片绿荫……。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总有一腔“报得三春晖”的赤子之心。我将努力地活着,用华章歌颂大地一一我的母亲!

我是文学爱好者老張,我深深地感谢关心、支持、鼓励我的人们!我将努力前行……,不负亲人!


老张9844


我要说的是爱好文学的人哪里都有。而农村,农村的现状与历史,底层人的道路与走向,从古以来就是文学的主题。文学与农村本来就有天然的亲近关系。事实上,由于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从农业社会进化而来,从农村到城市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主流的方向,城市的社会也是具有农村的社会因素,而文学,本身也是不能完全脱离农村的,文学中的农村题材因此也是文学的一种主流的方向。文学的农村题材,是农村人的命运,历史与宿命,能够凸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与历史的厚重,能够使文学的本身具有一种发展的向度与根基,具有思辨中的更完善的深刻的哲学依据。

所以,农村人,或者,有农村的背景,农村的经历的人,如果还会有与文学的缘份,是可以是有前途的。事实上,一些成名成家的作者,就是农村人或者是写农村的人,比如,莫言的《红高粱》写的是高密东北乡的农村人的故事,陈忠实的《白鹿原》事实上写的也是一些农村人的故事。


飞过夏天的鸟


农村人忙的时间也就是春种秋收,平时打打农药,浇水除草,剩余时间就比较悠闲,有文化的农民也喜欢在网络上发发文章,更有才华的人还会写写诗词,毕竟农村的题材比较丰富,创造来源也比较广泛。



乡村秦小哥


农村中有很多文学爱好者,很多老一辈的知识分子虽身在农田,实则满腹诗书。年轻一辈里就更多了,读过的书多了,外出走过,见过、经过的事情多了,他们就更喜爱文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