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歷史學家?

洪浩江蘇南通


司馬遷,寫史記那人。記錄了中國各個時期的發展歷程。寫出了一部千古奇書。歷朝歷代的發展動向。每個皇帝對國家和人民的利痺。這也是一部中國歷史朝代變化。寫的都是真人真事,不是杜撰出來的。





情俠一休32


近代以來的歷史學家,首推梁啟超,引進了西方史學。隨後較有貢獻的則是何炳松,其人是名家何炳棣族兄。

清華四大導師中的王國維、陳寅恪以及陳垣、錢穆,稱四大歷史學家。

同時期的呂思勉,自學成才,隱為一大重鎮。

張蔭麟,時人目為天才。

胡適的弟子傅斯年、顧頡剛、羅爾綱,各成一家。

蔣廷黻,由政治學家而歷史學家,亦為當時所中。與蔣類似的還有此後旅居海外的蕭公權、何炳棣。

黎東方,則可謂當時的大眾歷史學家,頗受一般民眾歡迎。

馮友蘭,雖然一般被認為是新儒家之一,不過亦可稱為歷史學家。

接下來自然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家,開山人物是郭沫若、陶希聖,此後的名家則有翦伯贊、周谷城、范文瀾、胡繩、呂振羽、白壽彝、陳旭麓等。

晚近以來,優秀學者甚多,目前年紀較大、資望較高者如楊寬、劉桂生、戴逸、李侃、李時嶽、林華國、劉大年等,年輕者更是人才輩出但要稱為大師,似乎還需要時間檢驗。


執筆為誰


中國從古至今就非常重視史書的編纂和史學的研究。古代學者對於史學的重視,僅次於最重要的經學。中國古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喜歡從歷史當中尋找根據。認為研究歷史,可以從歷代先人的治國理政經歷中吸取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從而為現實統治提供參考。那中國古代近代有哪些著名的歷史學家呢?

中國近代的歷史學家:

呂思勉

(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瀋陽高等師範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製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翦伯贊

(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縣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傑出的教育家。翦伯贊先生早年參加過“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翦伯贊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長,以及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翦伯贊是馬列主義新史學“五名家”(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之一。他治學嚴謹,著作宏富,為史學界所推崇和頌揚,主要著作有《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第一、二卷)《中國史論集》《歷史問題論叢》等,並主編了《中國史綱要》。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專案組以交代“有關劉少奇的問題”為名對翦伯贊進行逼供,時年70歲的翦伯贊與夫人戴淑婉服用安眠藥自殺,以死抗爭。

陳寅恪

(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陳寅恪之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錢穆

(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1967年遷居臺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教授。1990年在臺北逝世,享年95歲,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家的旗幟,在大陸、香港、臺灣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5]。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等。此外還有結集出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吳晗

(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7日),原名吳春晗,字伯辰,筆名語軒、酉生等,浙江義烏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任雲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等職務。

顧頡剛

(1893.5.8-1980.12.25),字銘堅,號頡剛;小名雙慶,筆名有餘毅、銘堅等。漢人,江蘇蘇州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現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奠基人。1920年,顧頡剛畢業於北京大學,後歷任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雲南大學、蘭州大學等校教授。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等職。

范文瀾

(1893年11月15日-1969年7月29日),初字芸臺,後改字仲澐(另一說字仲潭),浙江紹興人。歷史學家。曾在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國立河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大學、輔仁大學、中原大學等校任教。他主編《中國通史簡編》,並長期從事該書的修訂工作,還著有《中國近代史》(上冊)、《文心雕龍注》、《范文瀾史學論文集》等。

呂振羽

呂振羽,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湖南省邵陽縣(今屬邵陽)人。他曾撰寫了大量史學理論建設的論文,輯入《史學研究論文集》、《史論集》、《呂振羽史論選集》。

侯外廬

(1903.02.06~1987.09.14)原名兆麟,又名玉樞,自號外廬,山西省平遙縣人。中國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1987年9月14日病逝於北京。青少年時代,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3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學和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同時攻讀法律和歷史。24歲結識了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者李大釗,受到馬列主義的影響。1927年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經成仿吾、章伯韜介紹在巴黎加入中國共產黨。主編過周恩來等創辦的《赤光報》。1930年經莫斯科回國,與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先後在哈爾濱法政大學、北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任教。1936年與王思華翻譯了《資本論 》第一卷。抗日戰爭時期曾在重慶主編《中蘇文化》,在上海香港主編《文匯報》副刊,並從事抗日救亡運動和抗日宣傳活動。1948年進入東北解放區。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西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哲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等職。曾當選為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六屆委員、常務委員等。

陳垣

(1880.11.12-1971.6.21),漢族,廣東新會人。字援庵,又字圓庵,出身藥商家庭。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陳垣先後創建廣州光華醫學專門學校、北京孤兒工讀園、北京平民中學。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的教授。。1926-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1949年以前,他還擔任過京師圖書館館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1949年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鑑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家”。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

中國古代歷史學家:

左丘明

春秋時魯國人,著有《左傳》(原名《左氏春秋》),編年體史書創始人。他肯定“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左傳》隱公三年)一類的論理道德,他也從那些論理道德的觀點出發肯定了“利民”和“衛社稷”一類對人民有利的東西。他批判了那些破壞論理道德的所謂“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左傅》隱公三年)之類的所謂“逆德”,他也批判了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的敗行。這部書在思想上的進步性和侷限性都從這些方面表現出來。

司馬遷

西漢人,作《史記》(人稱《太史公書》),首創正史紀傳體。《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五個部分,約五十二萬六千多宇。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上下三千年的歷史。它同時也是一部文學名著,是中國傳記文學的開創性著作。它的主體部分是本紀、世家和列傳,其中列傳是全書的精華。

他被稱為“中國史學之父”。

班固

東漢人,著《漢書》,開創斷代史體例。字孟堅,陝西扶風人.。在其父班彪續補《史記》之作《後傳》基礎上開始編寫《漢書》,至漢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其妹班昭補續完成。主要記述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它的記事始於漢高帝劉邦元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從思想內容來看,《漢書》不如《史記》。班固曾批評司馬遷“論是非頗謬於聖人“。這集中反映了兩人的思想分歧。所謂“聖人”,就是孔子。司馬遷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見識卻不及司馬遷。從司馬遷到班固的這一變化,反映了東漢時期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已在史學界站穩了腳跟。

劉知幾

唐代人,編著《史通》,我國第一個史學批評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高宗永隆元年(680)中進士,武周時,歷任著作佐郎、左史等職,兼修國史。他認為,史家須具備“史才”、“史學”、“史識”三長,尤以史識為重要。對著史強調直筆,“不掩惡,不虛美”,表現了進步的史學思想。所著《史通》20卷,是兼有史學理論和史學批評的著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史學理論專著,對我國古代史學作出了全面的總結,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史學理論,成為唐代以前我國史論的集大成,在中國史學史上影響極大。

杜佑

唐代中葉人,著有《通典》,為我國第一個記敘典章制度的通史。字君卿,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附近)人。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杜佑入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歷順宗、憲宗二朝,均以宰相兼度支使、鹽鐵使。他曾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覽古今典籍和歷代名賢論議,考溯各種典章制度的源流,以“往昔是非”,“為來今龜鏡”,撰成二百卷的鉅著《通典》:所記上起遠古時期,下至唐代天寶末年,唐肅宗、代宗以後的史實多以夾註的形式補入。在歷史編纂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於紀傳體史書中的書志部分,在史實容量和撰述體例上都有諸多的限制,無力承擔完整記述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發展變化歷史的任務,落後於社會的客觀需要。《通典》把這一體裁獨立出來,富了傳統史學的表現能力,也促進了史學服務於社會這一優良傳統的發展。

司馬光

北宋人《資治通鑑》,為編年史第一部鉅著。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這部書選材廣泛,除了有依據的正史外,還採用了野史雜書三百二十多種,而且對史料的取捨非常嚴格,力求真實。宋神宗認為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

袁樞

南宋人,著《通鑑紀事本未》,創立了紀事本未的體裁。中國南宋史學家,字機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創造紀事本末這一新的寫史體例,兼有紀傳、編年二者優點,使“數千年事蹟經緯明析”,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兩代多有仿作。是開創了以紀事為主的本末體,實現了史書編纂體的突破,從而出現了編年、紀傳、紀事本末三足鼎立的體例。以“時”為中心的編年體和以“人”為中心的紀傳體各有千秋,而檢索不便則是它們的共同缺點。而袁樞創立的以“事”為中心的紀事本末體裁,卻彌補了編年與紀傳體的不足,因而豐富了史學內容,袁氏創立的紀事本末新體裁,的確是對中國歷史編纂學的一大貢獻。


讀史見聞


 班昭(49-約120),又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出生於一個“家有藏書,內足於財”的顯貴人家。其父班彪,很有學問;長兄班固,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次兄班超,乃立功西域的一代名將。家庭的薰陶,父兄的影響,加上自身的聰穎努力,使班昭成為一個博學廣識的學者。她對祖國文化事業的突出貢獻,是整理並續成重要的史學鉅著《漢書》。

  司馬遷的《史記》記事止於漢武帝太初年間,班彪曾作《史記後傳》六十五篇,續補漢武帝以後所缺的部分。班彪去世後,班固繼承父志,在《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著手編寫“包舉一代”、囊括西漢歷史的史書《漢書》。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班固完成了《漢書》的主要部分。不料,公元92年,班固因受統治階級內部政爭的牽連,入獄而死。這樣,班氏父子花費幾十年心血編纂的《漢書》,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未能寫完,同時整個書稿面臨著散佚的危險。班昭受漢和帝之命,毅然擔起整理、續寫《漢書》的重任。她補撰了八表,又在馬續的協助下,寫出《天文志》,終於最後全部完成了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的編撰工作。

  《漢書》多用古字,比較難讀。班昭曾在皇家圖書館的東觀藏書閣講解《漢書》,當時奉詔跟隨她學習的人不少,包括後來成為東漢經學大師的馬融。班昭為《漢書》的傳播和普及,起了重要作用。班昭除了在史學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外,在文學方面也有所建樹。她寫過賦、頌等文章十六篇,後由其兒媳丁氏輯成《大家集》三卷,可惜此書已經散佚,只有《東征賦》等八篇流傳下來。

  和帝非常讚賞班昭的學識,多次召她入宮,命皇后及妃嬪拜她為師,學習儒家經典。鄧太后臨朝執政時,班昭以師傅之尊,參議朝政。當時,人們把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婦女稱為“大家(gu姑)”,班昭的丈夫姓曹,因而被尊稱為“曹大家”。

  班昭是我國第一位有著述的女學者。在婦女受歧視、受壓迫的封建社會里,才學出眾的班昭,真好似一株衝寒怒放的奇葩,她是古代婦女智慧的代表,也是古代婦女的驕傲


騎魚的奶喵


1.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左丘明(約前502—約前422)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而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說紛紜。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3、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4、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5、范曄(398年—445年),字蔚宗,順陽(今河南南陽淅川)人,安北將軍範汪曾孫、豫章太守範寧之孫、侍中範泰之子。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范曄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其《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6、劉知幾(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舉進士。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開始擔任史官,撰起居注,歷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書少監、太子左庶子、左散騎常侍等職,兼修國史。長安三年與朱敬則等撰《唐書》八十卷,神龍(705年~707年)時與徐堅等撰《武后實錄》。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與譜學家柳衝等改修《氏族志》,至開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錄》二百卷,四年與吳兢撰成《睿宗實錄》二十卷,重修《則天實錄》三十卷、《中宗實錄》二十卷。

7、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杜佑出身於京兆杜氏,歷任濟南參軍、剡縣縣丞、潤州司法參軍、主客員外郎、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江淮水陸轉運使、戶部侍郎、饒州刺史、嶺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等職。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升任司空、同平章事。後又進拜司徒、度支鹽鐵使,封岐國公。元和七年(812年),杜佑以太保之職致仕,不久病逝,追贈太傅,諡號安簡。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二百卷《通典》,創立史書編纂的新體裁,開創中國史學史的先河。

8、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司馬光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司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9、章學誠(1738年—1801年),原名文鑣、文酕,字實齋,號少巖,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清代傑出史學家和思想家,中國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方誌學奠基人,有“浙東史學殿軍”之譽。章學誠一生顛沛流離,窮困潦倒,卻“撰著於車塵馬足之間”。曾先後主修《和州志》、《永清縣誌》、《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書,創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義例。並用畢生精力撰寫了《文史通義》、《校讎通義》、《史籍考》等論著,總結、發展了中國古代史學理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文史通義》與唐代劉知幾的《史通》齊名,併為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雙璧”。

10、馬端臨(1254年—1323年),字貴輿,號竹洲。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右丞相馬廷鸞之子,宋元之際著名的歷史學家,著有《文獻通考》、《大學集註》、《多識錄》。他為謀求治國安民之術,探討會通因仍之道,講究變通張馳之故,以杜佑《通典》為藍本,完成明備精神之作《文獻通考》。《文獻通考》是中國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體例別緻,史料豐富,內容充實,評論精闢。

11、黃宗羲(1610.9.24-1695.8.12),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等。

12、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顧炎武學問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


一臺車夠


1、左丘明,中國古代傑出的歷史學奠基人,先秦史官文化時代第一位有名可考史學家。著有《左傳》,《尚書》。《左傳》具有很高史學文學價值,在中國史學上佔有重要地位,梁啟超評價它是“商周以來史界革命“

2、司馬遷,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西漢史傳文學泰斗,他的史學地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著有《史記》。其人物之鮮明豐滿,敘事之簡潔老練,語言之豐富多彩絕對是中國史學界最高成就。3、陳壽,西晉時代最重要的是學家,也是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史學名著《三國志》屬首次撰述的當代史書。他以天下大事分合有律的史學理念,整體觀照紛爭戰亂,魏、蜀、吳三書貫通編撰。既相對獨立,又相互勾連,渾然一體,對後世史學,文學都極大的影響。

4、班固,東漢時期傑出的史學家。中國斷代史學第一人。傳世名著《漢書》作為中國第一部斷代史。經班氏家族門生四人之手歷數十年嘔心瀝血而成。對後世官方正統史學影響深遠。

5、范曄,南朝首屈一指的史學家,紀傳史學的代表作家。種類繁多的東漢史之集大成者和姣姣者。著有《後漢書》。他的主觀史學特點鮮明,猛烈抨擊外戚后妃干政,軍閥權貴暴亂的現實都有真知灼見,作者自稱其文彩傑思唯“天下之其作“。6、劉知幾,中國史學走向自覺時代的偉大史學家,唐朝史學泰斗。著有《史通》代表了盛世史學的最高成就。他對中國史學方法論和史官制度的成熟具有指導意義,並發展出史學評論分支學科。

7、杜佑,杜佑是中晚唐時期最重要的史學家,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奠基人,社會風俗史的開創者,他的代表作有《通典》。它啟發了經世致用實學思想萌芽,他重視以家庭為細胞的經濟基礎,於禮儀倫常關係的考察,開創了社會風俗史研究的新範疇,預示了史學發展的新趨勢。

8、司馬光,是西漢以後千年一現的史學大師,不但代表了宋朝史學的最高成就,而且把中國編年體通史發展到巔峰狀態。著有《資治通鑑》,他首次將國家興衰生民休期並列的是先進史學觀意義重大,對歷次農民起義給予了更多關注於反省。其感慨論評雖為權謀之術體現了正統保守觀念,以資當朝借鑑。極大地影響了後世朝聖及十佳。

9、章學誠,是中國傳統史學的最後一位大師,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清王朝盛極而衰,時代史學界的領頭羊。著有《文史通義》。 他以主觀辯證統一的理念發展了司馬遷的精神,充分發揮史學敘事理論。直接影響到近代和現代史學。

10、梁啟超,是中國近現代之交傑出的學術大師和史學家,史學革命的發動機,中國現代新史學的奠基人,他學識淵博,功力深厚,在哲學,文學藝術,教育比較文化等學科多有建樹。著有《中國史敘論》,《新史學》,他把史學革命推廣到政治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領域,其史學就國亂,震驚朝野,深刻地影響了五四運動。平心而論,他對史學的破壞性貢獻要大於建設性。


健康中國1965


在我的知識範圍內,只能瞭解到這些,請參考

1、左丘明(約前502年—約前422年),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

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2、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

3、班彪(公元3年―54年),字叔皮,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出身於漢代顯貴和儒學之家,受家學影響很大。從小好古敏求,與其兄班嗣遊學不輟,才名漸顯。

西漢末年,為避戰亂至天水,依附於隗囂,欲勸說隗囂歸依漢室,作《王命論》感化之,結果未能如願。

4、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在父祖的薰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5、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 ,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愛剪輯nice


1、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左丘明

左丘明(約前502—約前422)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而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說紛紜。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3、班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4、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5、范曄

范曄(398年—445年),字蔚宗,順陽(今河南南陽淅川)人,安北將軍範汪曾孫、豫章太守範寧之孫、侍中範泰之子。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范曄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其《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6、劉知幾

劉知幾(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舉進士。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開始擔任史官,撰起居注,歷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書少監、太子左庶子、左散騎常侍等職,兼修國史。長安三年與朱敬則等撰《唐書》八十卷,神龍(705年~707年)時與徐堅等撰《武后實錄》。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與譜學家柳衝等改修《氏族志》,至開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錄》二百卷,四年與吳兢撰成《睿宗實錄》二十卷,重修《則天實錄》三十卷、《中宗實錄》二十卷。

7、杜佑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學家。杜佑出身於京兆杜氏,歷任濟南參軍、剡縣縣丞、潤州司法參軍、主客員外郎、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江淮水陸轉運使、戶部侍郎、饒州刺史、嶺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等職。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升任司空、同平章事。後又進拜司徒、度支鹽鐵使,封岐國公。元和七年(812年),杜佑以太保之職致仕,不久病逝,追贈太傅,諡號安簡。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二百卷《通典》,創立史書編纂的新體裁,開創中國史學史的先河。

8、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司馬光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司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9、章學誠

章學誠(1738年—1801年),原名文鑣、文酕,字實齋,號少巖,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清代傑出史學家和思想家,中國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方誌學奠基人,有“浙東史學殿軍”之譽。章學誠一生顛沛流離,窮困潦倒,卻“撰著於車塵馬足之間”。曾先後主修《和州志》、《永清縣誌》、《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書,創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義例。並用畢生精力撰寫了《文史通義》、《校讎通義》、《史籍考》等論著,總結、發展了中國古代史學理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文史通義》與唐代劉知幾的《史通》齊名,併為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雙璧”。

10、馬端臨

馬端臨(1254年—1323年),字貴輿,號竹洲。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右丞相馬廷鸞之子,宋元之際著名的歷史學家,著有《文獻通考》、《大學集註》、《多識錄》。他為謀求治國安民之術,探討會通因仍之道,講究變通張馳之故,以杜佑《通典》為藍本,完成明備精神之作《文獻通考》。《文獻通考》是中國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體例別緻,史料豐富,內容充實,評論精闢。

11、黃宗羲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等。

12、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顧炎武學問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


JJ說歷史


董狐:春秋時晉國史官,是秉筆直書的典範。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年~前87年,著《史記》。有關偉大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的生平事蹟簡介,我在前面介紹過,這裡我不想重複述說,忽略。

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人(今屬江蘇)。劉向是漢代皇族,但不是嫡系,12歲時入宮為輦郎,20歲時任諫大夫,後累官至給事中。劉向是西漢時期重要的經學家、文學家和目錄學家,編寫了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別錄》,並且編纂有《列女傳》《說苑》《新序》等多種文史著作,為整理古代典籍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堅,右扶風安陵人(今陝西咸陽)。編寫完成了由父親班彪留下的《史記後傳》。參與編撰國史《東觀漢紀》。

班固創作編寫了《漢書》《兩都賦》《封燕燃山銘》等。

劉知幾:公元前661~721年,字子玄,彭城人(今江蘇徐州),生於官僚世家,幼時受到正統的文史教育,20歲中進士,長期擔任史官,參與編修國史和撰寫實錄。著有中國第一部史學理論著作《史通》等。

杜佑:公元前735~812年,字君卿,京兆萬年人(今陝西西安附近),生於世宦之家,長期唐朝為官,官至宰相,政績豐厚。博覽古今典籍和歷代名賢論議,考溯各種典章制度的源流,以36年的功力撰寫成200卷史學鉅著《通典》,它是中國第一部典章制度專史,開創了後世編著典章制度史的先河,是同類史書中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今山西運城),生於官宦家庭,幼時聰慧嗜學,20歲中進士,官至宰相。前後歷時19年,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完成宏篇史學鉅著《資治通鑑》,全書294卷,共300多萬字,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後1300餘年,跨越了16個朝代的史實,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史學上佔有極大重要的地位。

馬端臨:1254~1323年,字貴與,一字貴輿,號竹洲,饒州樂平人(今屬江西),被迫於元朝初期的政治壓力,出任慈湖書院和柯山書院院長,晚年時擔任台州儒學教授。在唐代杜估《通典》的基礎上,廣泛性蒐集史料,詳細深入地考訂了歷代典章制度,撰寫了又一部典章制度的專著《文獻通考》,全書共348卷,上起宋朝以前的三個朝代,下至南宋寧宗嘉定年間,分為:田賦、戶口、徵榷、選舉、職官、樂、兵、刑、學校、錢幣等24個門類,按時代先後順序排列比較,同時在各條後面加註前人和當時學者名家的相關議論,最後再用按語的形式來闡述自己的見解。

顧炎武:1613~1682年,蘇州府崑山縣人(今屬江蘇),原名絳,字忠清,清兵破南京後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後世尊稱為亭林先生。著作《日知錄》,考辨精深,會通古今,涉及經義、史學、吏治、財賦、輿地、藝文等多個領域,見解獨到,言必有據,開創了清朝考據之學的先河,更是引領了一代學風。顧炎武是非常知名的語言學家,著有《音學五書》,不僅有著理論上的傑出建樹,而且有著大量的實證分析,是漢語古音學研究的重要奠基人。

趙翼:1727~1841年,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陽湖人(今江蘇常州)。35歲中進士,歷任廣西鎮安知府,廣東廣州知府,貴州貴西兵備道。46歲時以母病為由辭官歸鄉,過起悠遊閒適的生活,同時潛心讀書,曾主講揚州安定書院。趙翼將自己長期讀書所作的筆記彙集成書,是著名的《廿二史劄記》,稱之為“廿二史”,是因為趙翼將新舊唐書和新舊五代史分別合稱為一史的緣故。可以看著是一部二十四史的閱讀指南。

趙翼是一位傑出的史學家、一位著名的詩人,詩歌語言淺近流暢,尤以五言古詩最為出色,與袁枚和蔣士銓並稱“乾隆三大家”。

錢大昕:1728~1804年,江蘇嘉定人(今屬上海),字曉徵,一字及之,號辛楣,又號竹汀居士,晚年自稱潛研老人。27歲中進士,歷任山東、湖南、浙江、河南等省鄉試的主考官,後為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廣東學政,48歲時居喪回鄉,此後引疾不仕,轉而潛心治學,教授生徒。著有《廿二史考異》史學名著,在清代與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和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並稱,但是,比另兩部書更為精細、嚴謹,出色地體現了乾嘉學派深湛絕倫的考據成就。

錢大昕還著有《十駕齋養新錄》《三統術衍》《四史朔閏考》等為人稱道的學術著作。

他參與撰修《續文獻通考》《大清一統治》等大型史書,在學術領域功勳卓著。

章學誠:1738~1801年,字實齋,號少巖,會稽人(今浙江紹興)。25歲時第二次應鄉試未舉,後就學於當時的最高學府北京國子監,28歲時再次落榜,後拜投翰林院編修朱筠為師。41歲時中進士,仕途坎坷,生活微貧。生前的學術成就也不為當時的學界所知曉,他的一些重要著作,都是在他過世之後才刊刻的。直到清末和民國年間,章學誠的傑出成就才被人發現。他的《文史通義》被稱譽是一部“為千古史學闢其榛蕪”的傑作,也被認為是繼唐代劉知幾之後,最為重要的史學理論著之一。建立了較為系統的歷史學和目錄學理論,出色地撰寫方誌的理論和實踐,將方誌學提升為一門正宗的學術。

崔述:1740~1816年,字武承,號東壁,直隸大名府魏縣人(今屬河北)。24歲中舉,曾被任命為福建羅源縣知縣,為政勤謹,品行清廉,滌除敝俗,變革鄉風,深受人民愛戴。

崔述是一位傑出的史學家,生平著述30餘種,以《考信錄》一書最為知名,集中體現了崔述的辨偽成就,表現出鮮明的疑古精神和實證精神,開啟了近代史學的新途徑,深受蔡元培、胡適、顧頡剛等著名學者的大為推崇。在日本也曾產生很大影響。


袁聰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在父祖的薰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 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t讖緯神學\t理論化、法典化。

代表作品:《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