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而坚定”,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不二法宝

文 | 乐爸

来源 | 美妈讲绘本


“温和而坚定”,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不二法宝


规则意识对于我们培养孩子的重要性,我相信作为父母都深有感触。


我们非常渴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具有规则意识的孩子,但是现实常常给我们出乎意料的结果:

妈妈在开车,五岁的双胞胎明明和亮亮在后座疯玩,他们越来越吵,妈妈越来越烦躁,几次要求他们安静。可是他们只暂停几分钟,就又开始大吵大闹,越来越过分。忽然亮亮使劲推了一下明明,明明直接向前撞到了妈妈的头和肩膀。


妈妈大喊:“你们两个干什么?马上停下来。”她靠边停车,给了两个紧张恐惧的孩子一人一巴掌。两个孩子吓呆住了,因为从来没有看到妈妈这样暴力过。

因为妈妈平时对双胞胎十分温和,所以这让两个孩子感到“干什么都可以”。


如果我们一会儿容许孩子违反规矩,一会儿又因为他们违反规矩而大发脾气,这就是在教给孩子:只有当我们使用暴力的时,他们才需要听我们的话。


而正确的规则是: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在开车的时候疯玩。

那到底应该怎么给孩子立规则呢?

“温和而坚定”,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不二法宝


“温和而坚定”,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不二法宝

专家是这么说的——

妈妈其实可以不用暴力就为孩子立下规则:她可以坚定,但不强硬。


怎么做呢?


秘诀就在于:知道如何坚定。


强硬,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命令他们怎么做。如果妈妈企图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这对双胞胎,那么带来的只能是反抗和不妥协。


坚定,则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妈妈可以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把它做出来。


例如,她可以在孩子们不守规矩的时候拒绝开车,每次他们疯玩胡闹时,妈妈就停下车。她可以静静地坐着,直到孩子们停下来,不用多做任何解释。妈妈的态度就能够表明她的立场和坚定的心。

事实上,有一个妈妈曾使用过这样的方法,结果她带着一个七岁和一个十岁的孩子轻轻松松地开了两千多公里的车,一路上孩子们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和不受规矩的行为。


不带强硬的坚定态度,需要我们首先学会互相尊重。我们要尊重孩子有决定自己意愿的权利,我们也要学会对自己尊重,不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摆布我们。

七岁的子轩是家里的独子,他非常挑食。爸爸做了非常美味的土豆炖牛肉——全家人的最爱——而子轩却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发脾气:“我不喜欢吃这种东西。”


妈妈恳求他:“轩轩,吃一口尝尝好不好?”


子轩开始耍赖皮:“你知道,我不喜欢吃混在一起的东西,我就是不吃!”


妈妈妥协了:“那好吧,我给你做个汉堡。”


妈妈做汉堡时,子轩无聊地在玩他的餐具,等妈妈做好了汉堡,才和妈妈一起吃饭。

子轩控制了整个场面,不仅让妈妈专门为他做了汉堡,而且还得到了妈妈的全部关注、妈妈的全部服务。


子轩有权利不吃土豆炖牛肉,妈妈应该尊重他这个权利,然而她想做一个“好妈妈”,结果却扮演了仆人的角色。


爸爸妈妈可以坚定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让子轩自己解决问题。


“温和而坚定”,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不二法宝


“温和而坚定”,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不二法宝


让我们来看看当父母坚定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子轩宣布他不吃土豆炖牛肉。爸爸说:“好的,儿子,可以不吃。”一边继续给大家分牛肉,但是跳过子轩。


子轩说:“我想吃汉堡”。妈妈回答:“我们今天晚上吃土豆炖牛肉,如果你不想吃,可以不吃。


子轩大声喊着:“可是我就是不喜欢吃土豆炖牛肉!”“在这件事情上,我也没有办法。”妈妈就此打住。


这样爸爸妈妈也就避免了与子轩争执。他们不再理会子轩对食物、肚子饿的言语,而是专心吃饭。


子轩气呼呼地离开桌子,过了一会儿,子轩说:“妈妈,我肚子饿,我现在想吃饼干和牛奶。”“对不起,轩轩,我不是开餐厅的。咱们只在吃饭的时候才能供应食物。”子轩得饿着肚子等到下顿饭的时候才能吃东西。


妈妈对子轩的抗议不予争执和回应。接下来,爸爸妈妈成功地保持这样的坚定,子轩很快就不挑食了。


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意愿完全必要。我们需要培养出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孩子的要求是他的需求还是冒出来的怪念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整体情况做出判断。


妈妈用她的行为清楚地表明了她的立场和态度。她没有去妥协,也没有争执和强迫。坚定就是我们拒绝孩子提出的过分要求,不是孩子要什么就要给什么。


当我们做出合理的规则和决定时,需要有坚定的态度,孩子很快就会从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中理解到:他应该去做什么了。


“温和而坚定”,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不二法宝


“温和而坚定”,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不二法宝


秩序的维持,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坚定,甚至一些平静的压力,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如果妈妈说了“不”,那么她需要继续执行相应的限制。


责备、恐吓、打骂都没有效。因为任何一个这样的行为都只能暂时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却将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更严重的事情上,加剧了孩子不良行为的程度。


只有稳固的坚持才能让孩子学会正确的界限。


如果孩子不愿意穿着合适的衣服上学,那妈妈可以不让他上学。如果孩子大吵大闹个不停,妈妈可以要求他离开一会儿。但是这样给孩子压力的行为,必须同时伴随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例如:“如果你能保持安静,就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如果孩子还是继续吵闹,妈妈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出去,还是妈妈陪他出去。


要求孩子自己离开,可能会显得过于强硬和专横,然而如果给了孩子合理的选择,孩子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友好,孩子会更加乐意响应,而父母就会避免让这样的事情恶化,也不需要冗长的解释和说教。


安静地保持坚定的态度,对年纪小的孩子非常有必要和奏效。有时候,父母不需要多说话,只有坚定的眼神就够了,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是说话算数的。


就像有个妈妈说的那样:


“当我对自己的行为和规定不确定的时候,孩子通常能得到他想要的。而当我对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很确定的时候,孩子通常反而不会百般乞求和耍赖,就是这么简单”。

想让孩子坚强独立,有规则意识,那么我们做父母的就要有坚定的态度,坚定的行动,坚定的决心。

做一个坚定不移和温暖明朗的父母,成就一个懂得规矩和尊重规则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