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时,父母请三思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忙碌,工作到很晚来不及接孩子,或者经常要出差能管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寄宿学校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

但是在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时,父母请三思。

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时,父母请三思

首先,寄宿制学校是有一定优势的。

比如,采用英式贵族式教学的寄宿学校其办学宗旨无非就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社交网络。一般去某一寄宿学校的学生可能来自于相似背景的家庭。这些背景相似的孩子们在一起读书、生活易产生深刻的友谊,即所谓的“老友关系网”(old boy network)

另外,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寄宿学校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自主独立性。而且,寄宿学校活动多。尤其是对于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的家长来说,似乎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便是唯一的合理选择。

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时,父母请三思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寄宿学校所带来的不少问题。

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寄宿生活是种怎样的体验?初二一名学生张舒心这样说:“我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寄宿,一直到现在……妈妈,我知道你很忙,但是你忙到见我一面都很困难吗?我感觉我就像是孤儿院的孩子一样。我想做个有妈的孩子,妈妈你能陪陪我吗?”

孩子过早的独立生活,当他还没有独立的能力的时候,就失去了可以依靠、依赖的对象,被强迫进入“靠自己”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时,父母请三思

如果家长确实需要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一、孩子年纪不能太小。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爱。

送孩子寄宿,本质上是反自然、反天性的,是成人无视儿童作为一个人的自然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头上。尤其是送孩子上全托幼儿园,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多的陪伴孩子。

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时,父母请三思

二、孩子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上和心理适应能力。

有的孩子,因为平时家中大人对他处处包办,导致他自理能力特别差,他就会感到很难适应住宿的生活。当他看到周边的孩子个个都比自己能干,他的反应就很可能不是向他们学习和靠齐,而是觉得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处处不如人,从而产生了自卑感。有的孩子还会因此被同学取笑和孤立等,变得孤僻不合群。

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时,父母请三思

三、不要因为孩子寄宿了,就甩手放任不管。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住在学校了,那就是学校的责任。所以,对孩子的一切不闻不问。这很容易增加意外的概率。

家长可以每天和孩子通一次电话,既能在温馨的通话中传达相互的爱和关心,又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各种状况。

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时,父母请三思

心理学家李玫瑾提出一个观点:“有恩于他(孩子)才能立威于他”,只有父母亲自抚养孩子长大,孩子才会在青春期、长大成年之后能“听进父母劝告的话”。

在“丧偶式育儿”的家庭中也是这样:孩子更愿意听妈妈的话,而对爸爸是有距离、有抵触的。

所以,在孩子幼儿园、小学的时候,父母在孩子身边,一是可以给孩子安全感;二是可以“立威”于孩子,孩子更愿意听从父母的话。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