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的“彩虹”!青島援鄂醫生亮相《新聞聯播》

戰“疫”一線的“彩虹”!青島援鄂醫生亮相《新聞聯播》

青島援鄂醫生亮相央視《新聞聯播》

市立醫院本部院感科王虹:戰“疫”一線的戰地“彩虹”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月4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了山東首批援鄂醫療隊的新聞報道,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院感科王虹接受央視採訪。今年36歲的王虹,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院感科醫生。大年初一,王虹作為青島市選派的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員連夜馳援湖北黃岡,衝進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線。

“我已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出發”

2019年下半年,王虹的公公做了一次大手術,愛人和她商量,今年春節無論如何都要回老家,陪老人過個團圓年。萬萬沒想到疫情突如其來,院感工作壓力驟增,一面是親情,一面是責任,王虹糾結好久後還是選擇了後者。她做通愛人的工作放棄了休假,和同事們一起日夜奮戰在院感防控的前沿陣地。

战“疫”一线的“彩虹”!青岛援鄂医生亮相《新闻联播》

王虹(左三)隨山東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整裝出發。

“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我們專業人員必須有所擔當!” 1月23日,王虹踴躍報名支援“前線”。當接到作為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馬上集結馳援黃岡的電話通知時,王虹說:“我已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出發!”

“有王虹在我們安心!”

1月27日,山東省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成立,王虹和全隊54名黨員一起,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當唸到“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時,王虹的眼裡閃著淚光,她暗下決心:一定要竭盡全力,做好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工作,打贏這場戰役。

战“疫”一线的“彩虹”!青岛援鄂医生亮相《新闻联播》

王虹(左一)指導醫療隊隊員做好防護。

王虹抓緊一切時間為隊員們進行院感防控知識培訓,就防護用品穿脫程序反覆講解示範,逐一檢查考核,直至大家熟練掌握。她說,希望通過強化培訓,讓大家的院感技能達到肌肉記憶,只有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才能救治更多的病人。

1月29日凌晨三點多,接收完第一批26位病人後,王虹在緩衝區內,全程督導每一位醫護人員脫防護用品,等她整理完醫療廢物、消毒完環境後,回到駐地已是凌晨四點半。上午十點,她又返回醫院,繼續進行環境的清潔消毒,制定區域劃分標準、物品轉運流程等工作。“在她的指導下穿脫隔離衣、防護服,能有效避免汙染,有她在我們就多一份安心。”同事們說。

“辦法一定比困難多”

在院感管理中,地標線是劃分汙染區和清潔區的重要標誌,對院感防控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於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是臨時啟用,連暖氣等基礎設施尚不完善,更別提院感地標線了。

“辦法一定比困難多”,王虹與隊員們就地取材,用紅色塑料袋、白色繩子、撕下的塑鋼窗包裝膠帶等,經過裁剪、染色,自制成各色標識線貼於地面,用於區分汙染區和清潔區,逐步達到規範院感防控管理的目的。

由於初期物資的缺乏,防護服、防護口罩、手套的號碼不全,因此導致醫護人員的防護口罩與防護服之間,不同型號的兩三層手套之間留有空隙,形成潛在感染的隱患。王虹和感控組的隊員們想方設法解決難題,找來治療巾等物品進行二次加工,製作成一些遮擋防護用具,保證醫務人員的感控安全。

申請提前十分鐘下班去登記

說起王虹的表現,同事們都為她的認真、敬業點贊。

據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院感科主任鄧乃梅介紹,王虹日常負責醫院本部的傳染性疾病工作,一旦接診疑似病人,她就要到現場指導醫護人員做好隔離防護、醫療廢物處置、環境管理、醫療器械處置、病理標本轉運和病人轉運等工作,有多次是夜間趕到醫院,她從無怨言。

2018年2月的一天中午,王虹十分不好意思地向鄧主任請假:“主任,中午我能提前十分鐘下班嗎?今天我和男朋友要去民政局登記。” 鄧主任一聽百感交集:“結婚登記是人生大事,別說十分鐘,就是請假一天都可以呀!你趕緊去!”就在王虹趕去民政局的路上,身為急診外科醫生的未婚夫接到“急症手術立即回醫院”的通知,“小兩口”就這樣錯過了挑選的良辰吉日,只好改期登記。

婚禮答謝宴當天,“準新娘”王虹還在醫院忙碌國際標準化建設工作,直到下午快四點了,她才直奔酒店。

“感謝家人支持,最想吃媽媽做的飯”

說起本次出征,王虹說特別要感謝家人的支持。

“我愛人是一名急診科醫生,也奮戰在一線,他非常理解支持我的工作,主動挑起了家中的擔子。”

“媽媽也一直鼓勵我,每天不管我多晚打電話回去報平安,她都在等我。爸媽怕打擾我工作,不會主動打電話給我,只能天天在家看山東臺的新聞,想多瞭解一些黃岡的消息、醫療隊的消息。真有些想家了,想媽媽做的飯,想山東的大饅頭。我相信,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戰役,早日回家的!”

(記者 趙波 通訊員 單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