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信托公司的影响分析

疫情对信托公司的影响分析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影响巨大,确诊和疑似人数仍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总的来看,疫情对经济造成显著的短期冲击,一季度GDP增速下行已成定局,但如果能够较快改善疫情防控局势,从中长期而言对中国经济走势影响有限。可以预见,信托公司同样面临疫情带来的短期风险,经营业绩也将承受一定压力,但部分业务也可能面临阶段性发展机遇。


一、受疫情影响的存续信托项目在风险有所提升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尤其是给房地产、政信、小微金融等信托业务重点领域带来较大影响,可能会提升存续信托项目的潜在风险。


(一)可能会提升部分房地产项目风险


房地产市场受到疫情影响较为直接。


一是从房地产企业来看,疫情爆发以来,房地产企业无论是在拿地、开工、竣工、销售回款环节均出现短期停摆,大部分地区暂停了房地产销售活动,直到疫情结束后才能恢复,原本是楼市“小阳春”的销售局面将会大受影响,从而造成部分开发商资金链吃紧,提升信托还款风险。


二是从区域来看,此次疫情严重或者发展较快的地区,是近年来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业务的重要区域,如:湖北省武汉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却是此次疫情的爆发地和最为严重的地区;浙江省、广东省、河南省、湖南省确诊感染人数较多,深圳、广州、郑州、长沙等城市疫情防控可能升级,这些区域和城市是近年来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开展的重要区域,疫情带来的影响非常值得关注。


三是从影响的时间来看,此次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时间可能会较长,即使疫情结束后,社会秩序仍存在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如果较为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变化,原有的房地产销售周期可能也会拉长,存续的房地产信托项目回款情况以及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状况仍不容乐观。


(二)近期到期的政信项目可能存在无法及时兑付的风险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信托公司政信业务有所回暖。2019年前三季度信托公司投向基础产业的新增项目规模已达4537.52亿元。随着疫情的爆发和蔓延,近期将到期的部分政信项目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存在无法及时兑付的风险。


一是目前到期业务可能无法及时兑付。疫情期间,各级政府部门全力抗击疫情,企业延期复工、弹性工作。若此时信托公司政信项目到期,可能会受到工作效率影响,产生一定的时滞,影响按期兑付。


二是后续到期业务可能没有能力兑付。为应对疫情,财政部与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紧急通知》,地方财政需要支付部分确诊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和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的经费,对于疫情较重的趋区域财政产生较大的压力。此外,疫情较重的地区社会经济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可能也会导致其收入下降,影响区域还款能力。


疫情对信托公司的影响分析


(三)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将会加大


本次疫情对多个行业产生了冲击。以零售餐饮和旅游服务行业为例,有机构测算这两个行业春节期间共损失10000亿元以上。部分餐饮企业告急,企业经营仅能维持三个月左右。部分中小企业聚集的江浙地区情况也不容乐观,以温州为例,确诊人数达291人,是湖北以外疫情最严重的的城市。大部分企业停产、销售困难,挣扎在生死一线。部分城市甚至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部分中小企业是信托公司小微业务的客户群体,企业生存困难,将增大小微业务还款风险。


二、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影响信托公司标品业务开展


对比2003年非典疫情对资本市场造成的影响,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给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带来的波动更加明显。


(一)股票市场短期可能持续震荡


2月3日,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开市。开市后,三大股指低开,沪指跌8.73%,深成指跌9.13%,创业板跌8.23%,3000余只个股跌停。不过,到午间收盘,沪指跌幅略收窄至8.13%,深成指跌幅收窄至8.27%,仅当日一上午北向资金便合计流入86.94亿元,其中沪股通买入58.62亿元,深股通买入28.33亿元,全天合计181.89亿元,这表明市场资金普遍看好疫情结束后的反弹趋势。但随着疫情的演进,不排除预期外因素对市场的冲击,持续造成市场的较大震荡。市场的持续波动,将给信托公司的二级市场投资业务带来挑战。


(二)股票市场行业板块走势分化


从板块上来看,医药生物表现依然最强,银行、家电板块在早盘小幅回升后重新走低,但医药股短期题材炒作的成分更多;受此次疫情冲击较重的餐饮旅游、商业零售等行业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2019年下半年半导体、5G等行业走势较好,但由于电子工业密集的广东、浙江、湖北都是重灾区,企业无法按时复工,即使复工后人员招聘也会遇到困难,上市公司一季报将会受到影响。预期未来资金将会更加关注估值偏低、经营稳定的的上市公司。因此,信托公司在二级市场投资中的板块选择和投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三)债券市场近期表现将优于股票市场


为抗击疫情,央行已经充分向市场表达了维持流动性充裕,引导资金价格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意愿,货币政策在一定时间内将保持宽松,债券市场近期表现将由于股票市场。从2月3日的交易情况来看,国债期货大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1.37%报100.97元,创逾三年新高;5年期主力合约涨0.71%报101.40元,2年期主力合约涨0.23%。在股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板块分化显著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可以更多关注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


三、信托公司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短期内,信托公司的业务开展将受到一定影响,存续项目潜在风险增加,整体业绩水平可能将承受更大压力。


(一)新业务短期内开展较为困难


从业务开展方面,信托公司房地产、政信等项目短期内可能面临停摆的风险。由于全国各个省市均已发现确诊病例,部分地区暂停公共交通运输。信托公司开展新业务过程中,难以完成现场尽调等业务环节,不能充分履行《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尽职指引》中规定的相关职责。短期内,新业务开展较为困难,这也将影响到整体的经营业绩。此外,即使疫情结束后,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仍需一定的时间。


(二)资本市场震荡对业绩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股票市场中,受此次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旅游餐饮、商业零售、影视院线板块,以及民航和机场运输均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时,经过前期的快速上涨,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链等后期走势也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素。而此次的疫情发源地武汉市是半导体产业重镇,有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武汉弘芯等三大晶圆厂。此外,虽然部分医药股近期一枝独秀,但不排除资金炒作的可能,后期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在疫情控制未明朗之前,股票市场将维持震荡格局,信托公司的投资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三)疫情对信托公司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


受负债渠道约束,信托公司补充流动性的渠道较少。同时,由于业务发展、化解风险项目等要求,信托公司获取流动性需求较强。从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3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个数与规模方面均呈上升趋势,风险项目数量1305个,风险项目规模为4611.36亿元。目前,受疫情严重的主要地区也是信托公司重要的业务区域,若疫情冲击较大,短期风险项目攀升,可能会对信托公司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进而影响经营业绩。


四、部分信托业务面临阶段性发展机遇


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预期货币和财政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部分信托业务将面临发展机遇。


(一)基建投资力度可能增大


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较2018年有所回升,但增长仍然缓慢,最高的9月也仅为4.50%。在疫情发生之前,国务院采取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等方式拓宽基建项目资金来源,并将水利建设将作为2020年的重点工作加大投入,以提升基建投资的增速。疫情发生后,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消费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若情况进一步恶化,不排除政府部门增加基建投资力度对冲下行风险,领域仍将集中在补短板的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以及5G等。这将给信托公司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机遇。


(二)资本市场业务面临机遇


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和金融市场1.05亿资金集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3000亿元14天期、90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逆回购中标利率均下行了0.1%。央行为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引导利率下行意图明显。在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过程中,保持流动性宽裕并引导资金利率下行有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预期债券市场业务将得到信托公司更多关注。


(三)房地产并购的业务需求将会增加


在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部分房地产企业将会面临严峻考验。尤其是综合实力中等、资金链较为紧张、拥有一定优质项目资源的区域龙头或知名房地产企业,为应对生存危机,可能会有出售部分优质资产的意愿。对于整体实力较强、资金相对宽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而言,有实力、有意愿以较低成本并购获得区域优质资产,优化区域布局。在房地产并购的需求和供给中,信托公司可以提供包括投融资在内的多种服务。


(四)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大健康领域的投融资机会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持续升级,1月25日全国30个省市针对疫情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部分疫区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严重缺乏,凸显了应对公共体系建设和流行病防治建设的不足。疫情结束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流行病的预测和防治,以及相关大数据技术研发和技术体系建设等将会成为国家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并存在相关投融资机会。信托公司可以与大健康领域的领先机构合作,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该领域的投融资机会。


(五)慈善信托将会迎来更多需求


为助力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信托业迅速行动,由中国信托业协会倡议成立并由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受托人的“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在短短3天时间内募集资金达3080万元,并迅速筛选确定4个投放项目优先执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慈善信托相对于传统捐赠,体现出了更多的制度优势,将会迎来更多需求。


疫情对信托公司的影响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