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之:以一當百的北伐名將,你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多猛

學的好不如生的好,這句話放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依舊適用。

南北朝時期的官員選拔對政治成分有著嚴格的要求,像極了今天印度的種姓等級制度。如果家裡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地主財閥或是祖上出了幾位達官顯貴,彆著急,您只要不是文盲白痴,地痞惡霸,自有官員推薦您進入體制內,因為您打一出生就有了個耀眼的標籤-“士族”。倘若您家裡八輩貧農,筷子倒了都不知道是個一,放在70年代或許稱得上根紅苗正,可放在當時,大大的幾率,您這輩子當官就沒希望了,因為您的標籤是“庶族”。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今天的主人公陳慶之打小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青少年時代就開始精研家譜,可就是從自己往上扒八代,祖上最大的官也只是個刀筆小吏。靠推薦是不可能了,那就從軍搏個軍功吧,在這亂世,扛槍打仗可能是庶族最有可能出人頭地的機會。

陳慶之:以一當百的北伐名將,你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多猛

有了努力方向的陳慶之每天進行五公里越野拉練訓練體能,爹孃為孩子的前途也拼了,變賣家產買了馬,購了弓箭。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最終馬跑瘸了,弓拉斷了,前列腺肥大了,手指頭脫皮了......

“奧裡給!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奮鬥吧,騷年!”跨在馬上,披著家裡的白床單的陳慶之意氣風發。因為他要給父母和街坊鄰居來一次彙報演出。但演出效果卻令人大跌眼鏡:馬摔了,人飛了,箭偏了,鄰居被射傷了,圍觀群眾笑噴了,靶子安然無恙。自那以後十里八村都知道老陳家出了個傻兒子。

老陳夫婦請來郎中包紮了傷者,尬笑著遣散了圍觀群眾,領著臉紅脖子粗的陳慶之回了家。但和大多數父母一樣,他們仍然沒有對這個文不成武不就的孩子放棄。兒子在家裡是呆不了了,於是找關係,花銀子把陳慶之送進宮裡當了一名侍讀。

經歷了人生低谷的陳慶之入宮後彷彿換了個人。他待人謙和、性格謹慎,每次奉召伺候前都必須沐浴更衣。更難能可貴的是,陳慶之基本沒有什麼私生活,是個中規中矩的老實人。南朝梁武帝蕭衍愛下棋,興致上來,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的找陪練。陳慶之面對這個孩子氣的老闆,可以24小時待機不下線,隨時等候BOSS的召喚,因而得到了蕭衍的寵愛。

但這份寵愛保持的太持久了,陳慶之自己都沒想到圍棋陪練加生活秘書的職業,他一干就幹了20年。看著自己的同僚紛紛得到提拔,人到中年的陳慶之只能仰天長嘆:既然愛,就不要彼此傷害......

陳慶之:以一當百的北伐名將,你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多猛

公元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逃梁國,在棋盤上運籌帷幄20年的陳慶之終於被蕭衍封宣猛將軍,受命護送南梁宗室蕭接管徐州。北魏自然不會將徐州拱手相讓,令北魏宗室元延明領兵2萬阻擋陳慶之。誰都沒想到,這位曾經“射不穿孔,馬上不便”的羸弱書生第一次作戰竟然以2000梁兵將魏軍擊潰。自此,陳慶之才真正進入了梁武帝蕭衍的視野裡。

自此以後,陳慶之猶如開了外掛一般,開啟了自己的“戰神”生涯。

陳慶之:以一當百的北伐名將,你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多猛

公元529年,北魏內亂,宗室紛紛割據。北海王元灝投降南梁,請求梁武帝派兵幫助自己稱帝。蕭衍不好推卻。畢竟北魏雖然內亂,但軍力猶在,一時無法滅掉,他也樂意扶植一個傀儡皇帝,於是派陳慶之率兵七千人護送。

七千人北上伐魏,梁武帝的“玩票”心理暴露無遺。打贏了開疆拓土最好,打輸了也刺探了北魏的軍事實力,這點損失對梁國也動不了筋骨。臨行前,蕭衍把陳慶之悄悄拉到一邊,附耳說道:小陳啊,你也知道咋回事,打打撤回來就得了。而就是這一次感覺沒什麼意義的北上,卻成就了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北伐征程。

領導不在意,身為臣子並且一次做主帥的陳慶之卻必須舉輕若重。戰前,陳慶之對隊伍進行了整編,剔除了老弱病殘,並且補充了不少兇悍的的胡人降兵。7000人統一著裝,一溜水的白衣白袍,軍容甚偉!“北上伐賊,願效死命!”的動員口號響亮震天。

站在檢閱場的高臺上,目視著前方白花花的軍隊,想起少年時身披白床單的那次拙劣表演,45歲的陳慶之眼睛溼潤了。“今天這風有點大,迷眼了”陳慶之喃喃道。

慶之帶兵仁而狠。

南北朝,戰禍連連,群雄割據,政府為徵得足夠兵源只能抓壯丁,高級軍官奢靡成性不顧士兵死活,隨意剋扣軍餉,士兵們生活困苦,隨時都有可能在頻繁的 戰爭中喪命,成為各個門閥勢力爭奪地盤的犧牲品。但陳慶之這個領導不一樣,他生活樸素,不唱K不找小姐,經常自己掏腰包補充士兵的伙食費,因而士兵們願效死命。

說他狠,別看慶之平時看起來一個小白臉的模樣,發起飆來三頭牛都拉不住,刑罰殘酷,士兵敬畏。靠著仁、狠二字,白袍軍一改南軍的頹廢之氣,戰力飆升。

陳慶之:以一當百的北伐名將,你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多猛

率領這七千白袍軍北上的陳慶之此時猶如戰神附體,一路上砍瓜切菜般勇往直前。所獲戰果簡單說出來,卻最是讓人驚心動魄:攻三十二城,所在皆克,歷四十七戰,所戰皆捷,孤軍千里殺進洛陽城。其所面對兵力從七萬、兩萬、七萬、三十餘萬、五十餘萬,合計近百萬兵力,而陳慶之永遠只以七千白袍所應對,全勝。一時間北朝皆談陳變色,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在滎陽遭遇到楊昱抵抗,死了幾百個弟兄。楊昱被擒後,向元顥請求不要殺他。元灝心軟同意了。但陳慶之不幹了,與胡光等300餘人伏在元顥帳前,說:“陛下渡江三千里,無遺鏃之費。昨日一朝殺傷五百餘人,求乞楊昱以快意。”元顥依舊不肯殺楊昱,但自己是個傀儡皇帝,除了個名號,沒有一兵一卒,怎麼也不敢折了這位手握重兵大將軍的面子。於是說“自此之外,任卿等所請”。於是殺紅了眼的陳慶之斬楊昱手下將領37人,且

“皆令蜀兵刳腹取心食之”

看著這群如喪屍般啖人心肝的士兵,元灝只覺的後脊樑骨蹭蹭的冒涼氣。消息一出,北朝譁然,陳慶之此時在天下人眼裡簡直是個魔鬼了。

攻下洛陽後,元灝順利稱帝。吃水不忘挖井人,心腸不算壞的元灝順手給陳慶之封了一大堆的官。可這小子確實不是當皇帝的料,剛上位就一腳踩進溫柔鄉里,醉生夢死起來。陳慶之修書一封給梁武帝請求派兵支援,試圖繼續北上擴大戰果。元灝聽說消息怕了。“他陳慶之功勞再大那也是梁國的官啊,我大魏境內已經有7000如狼似虎的白袍軍,南梁再增兵,我還能是皇帝嗎?”於是也休書一封,大致內容:這邊只有 爾朱榮這傢伙還在抵抗,所以有我和陳慶之就能解決他了,不必再勞煩陛下。顯然,梁武帝聽信了元灝的話未給予陳慶之任何增援。

陳慶之:以一當百的北伐名將,你不知道他的一生有多猛

陳慶之終究因為元顥的猜忌挾制,梁朝的不予增援接應,最終苦戰三日十一戰,沒能再現往日的奇蹟,最終在北魏大軍的進逼下單身逃返,7000白袍軍散失殆盡。洛陽失陷後,陳慶之北伐所克佔之地,盡為北魏收復,白袍將軍的一切努力也付諸東流。

慶之回到梁國後,梁武親賜手詔曰:“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朱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

公元539年,55歲的陳慶之躺著病榻之上行將就木。恍惚間,他又聽到戰馬的嘶鳴,軍士的吶喊。“北上伐賊,願效死命!北上伐賊,願效死命......".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眼前忽見一白衣白袍的將軍向他走來,銀甲閃亮,宛笑如春。兩行濁淚落下,老人難捨的閉上了自己的雙眼......被北朝軍隊避之不及的陳慶之遺憾的走完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