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我先上---記公安縣應急管理局斑竹壋應急管理站長楊林

公安縣境內G351國道斑竹壋大橋全美段值守點,每天都能看見一名忙碌的身影,胸前的黨徽格外醒目,身後飄揚著鮮紅的黨旗格外耀眼。他就是公安縣應急管理局斑竹壋鎮應急管理站長楊林。

我是黨員,我先上---記公安縣應急管理局斑竹壋應急管理站長楊林

自正月初三以來,他就一直堅守在值守卡口,忘我工作、衝鋒在前,把責任和擔當扛在肩上,把初心和使命付諸於行動,奮力投身到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

“我是黨員,我先上”。聽說防疫工作缺人,他認為自己是黨員,更應該出份力,居住在本地的他馬上主動向鎮領導請纓,要求參與到一線的值守、監測和宣傳等工作中去。

“斑竹壋大橋全美段公路已封閉,現在疫情嚴峻,請大家理解,儘量減少出行”。“請大家不要急躁,配合檢測工作,不會給大家帶來不方便”。這是他在值守中說得最多的一句。他主動擔下最為艱苦的任務——在卡點進行值守。卡口過往人員多雜,有120救護車、生活物資運送車、需要趕過去上班的。他和同事們一起在寒風中給進出群眾和防疫工作人員人員測體溫、進行行蹤登記,還對群眾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指引120救護車和生活物資運送車輛通行。

我是黨員,我先上---記公安縣應急管理局斑竹壋應急管理站長楊林

“疫情防控進入了關鍵期!大家千萬別出門!戴口罩也儘量別出門”!他再三叮囑每一位出行的人。面對蠻不講理強行衝卡的群眾,他總是用真心和真情耐心解釋和制止,守護著每一名群眾的安全。

2月5日下午3時,當地一居民由此卡口要到臨近的毛家港鎮,正在值守的他問是否有通行證。該居民說沒有,他便勸其返回。但其不聽勸阻,態度蠻橫,要強行闖關,差點就撞到他。他連忙制止,可是闖關人員指著鼻子罵他,還問他住在哪裡,是幹什麼的,說他的態度不好,用言語威脅他。但他始終耐心的和闖關者說:“現在疫情嚴重,儘量少外出,有特殊事找村和鎮指揮部開證明”。但其還是不聽,一直在罵罵咧咧。他一直耐心的對他解釋和說明,後來,闖關群眾對他自己的行為表示歉意,理解和配合的返回。

“我也會害怕,作為黨員,責無旁貸,戰鬥的集結號已吹響,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勝利”。

我是黨員,我先上---記公安縣應急管理局斑竹壋應急管理站長楊林

因為要近距離接受群眾,防護措施只是口罩,沒有防護服。他和同事們有時候也害怕,但只要到了崗位,便再也感覺不到怕了,他們不會叫苦,更不會叫累,認真排查每一個過往車輛和人員。由於天氣寒冷,每天又冷又累,耳朵、手凍得通紅,但他總是說,“值守工作雖然辛苦,但能築起全鎮阻斷疫情的銅牆鐵壁,只要群眾無恙,我心裡就覺得值”。他每天堅持佩戴黨徽上崗,時刻提醒自己不忘黨員身份,一言一行都符合黨員標準,一點一滴均體現黨員風采,一心一意只為黨旗增輝。

自值守以來,他時刻進入戰鬥狀態,加班加點工作。至今已在該路段入口,設卡堅守了整整十九天。他是公安縣應急管理局堅守卡口時間最長的抗疫基層黨員。

曾經從大年初三早上一直工作到初四早上6點,整整22個小時沒閤眼,連打個盹都是奢侈。他每天早上8點到卡口,晚上7點值守完後,還要配合社區人員查看防疫情況,回到單位寢室已接近凌晨,每天工作近16個小時。有時候只吃中午一頓飯,10分鐘快速解決。泡麵成為了他的“常客”。

“老楊,你都好幾宿沒睡好了,眼睛上都有血絲了,快歇歇吧。”“不行,我還有太多的事要忙,我們是做應急工作的,已經形成一種職業習慣,這不算什麼。”

值守之餘,他每天還要對G351國道沿線商店和胡家場社區集鎮對商鋪停止營業情況進行查看。與鎮村幹部一道,走街串戶排查重點人員。他還利用單位職能優勢,到各卡點了解物資所缺情況進行彙總後,上報縣局,及時將縣局配發給該鎮的30件棉衣和30床棉被拖回,由鎮統籌安排第一時間發放至各卡點,給卡口值守人員送去寒冬的溫暖。他,一刻不得閒,經常忙到深夜……

“家裡人一直支持我的工作,但虧欠最多的還是他們”,連日來的忙碌,他一次也沒進家門。父親有痛風病、心臟病,母親心臟也一直不好,兩位老人一直是愛人照顧。她總是告訴他要他放心。有一次,老人的藥沒有了,愛人電話給他,因為不能出來,能不能買點。當他將藥買回,可是實在太忙,不能回家看看父母和愛人,他將藥放小區門房,忍著落入眼角的淚水,又踏上了防疫一線。

這就是他,不計得失、堅守崗位、在在自己的崗位上全力以赴、發光發熱,用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堅信,疫情終將過去,而春天必會到來。

(公安縣應急管理局 譚紹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