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沿海經濟大省,曾經持續4年GDP排名第一,不是廣東


這個沿海經濟大省,曾經持續4年GDP排名第一,不是廣東

山東


廣東、江蘇和山東均為我國沿海經濟強省,三省GDP一直位列我國前三,被稱為經濟“三劍客”。

2019年,廣東GDP總量突破10萬億元大關,江蘇緊隨其後,達到99631.52億元,山東則為71067.5億元位居第三,這三省GDP總量超過27萬億元,超過全國GDP的四分之一。從增速上看,廣東GDP經濟結構調整成功,GDP增速一路高歌猛進,不僅高於全國平均增速,也高於往年;江蘇基本與去年持平,略高於全國平均線,山東雖然增速略低,但也釋放出企穩向好信號,穩住了基本盤。

2019年,經過全國經濟普查和GDP統一核算以後,山東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116.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8310.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7640.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7.2:39.8:53.0。山東正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的關鍵時期,GDP增速放緩是正常的。


這個沿海經濟大省,曾經持續4年GDP排名第一,不是廣東

山東


但是,你知道嗎?山東GDP曾經連續4年雄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之首,力壓廣東和江蘇。

那就是1982年到1985年,在這4年間,山東省GDP一路領先,列“三劍客”之首,具體數據是:

1982年,山東省GDP全國第一,實際值為395.38億元,而當年的江蘇僅為390.17億元,排名第二,第三名為廣東,當年廣東GDP為339.92億元。

在1983年中,山東GDP是459.83億元,排名第一,第二位是江蘇,江蘇GDP實際值為437.65億元;廣東仍然排名第三,即368.75億元。

在1984年,山東省為581.56億元,雄居第一,比第二名的江蘇518.85億元高出了62.71億元,第三是廣東,廣東GDP是459.74億元,山東比廣東多了122.82億元。


這個沿海經濟大省,曾經持續4年GDP排名第一,不是廣東

山東連續4年GDP居全國首


在1985年,山東GDP躍升至680.46億元,依然在全國排名第一,江蘇第二,江蘇GDP為651.82億元,第三是廣東,廣東當年GDP為577.38億元。

到了1986年,江蘇超過山東,獲得第一,江蘇GDP為744.94億元,比山東的742.05億元只多出了2.89億元,第三名仍然是廣東,廣東為667.53億元。

至此,“三劍客”排名發生了變化,江蘇超過山東居首。從此以後,山東一直保持第三的座次,廣東由於興辦經濟特區,經濟迅速騰飛,隨後不久就超過江蘇,持續31年位居全國各省市之首;浙江經濟也迅速發展,自1984年首次進入前十之後,迅速追至全國第四。而且與山東的距離正在縮小。

當前,我國經濟“三劍客”當中,廣東依據大灣區協調發展和特區建設,經濟發展速度一路高歌猛進,江蘇依託沿江經濟帶建設,自長三角一體化協調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經濟發展是前所未有的,山東省,正在積極開展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正在積極推動傳統產業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成果,加快“萬項技改”,推動“萬企轉型”,使得傳統企業換髮新春。

此外,山東在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器及設備、電子及通信系統設備等高技術製造業方面,保持快速增勢,成為支撐經濟增長、轉型升級的主導力量。


這個沿海經濟大省,曾經持續4年GDP排名第一,不是廣東

山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